<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收拾行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巍峨大气的金口河大峡谷</span></p> <h1> 出发之前,提前把将要抵达的自驾目的地串联了一下,不曾想第一个急切要去的地方,竟然是金口河。现在交通便利,无论有车没车,要去金口河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之前,从抖音或其他自媒体上看到各类航拍自拍,险峻漂亮的四川金口河大峡谷赫然在列,<b>“禁止外国人进入”</b>的国家标志,更增添它的神秘感。其实,金口河是乐山管辖属地,对我来说它熟悉而又陌生,请不要误解此次弥勒之行,之所以提前标注将要赶赴的旅游目的地,是生怕路上太紧张给忘了,它蕴含了一份多年的苦心;一个人同是自驾,却并非单一的旅游目的地那样纯粹,更不是去为了打打卡,跟跟风,凑凑热闹,因为,它一直揣在心里,始终沉甸甸的,分量十足,那是始于40多年前一次又一次难忘的人生交集,或者说这是一次任由时间流逝也难以磨灭的灵魂印记,几十年来,从始至今,它们像一朵又一朵绚丽,而又五彩斑斓的花朵,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似镶嵌在我灵魂的深处,而这一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记起,时而淡去,却久久不能忘怀……</h1><h1> 今天是2025年3月22日,距第一次到金口河过去42年,几番挣扎后,终于下定决心,要单枪匹马去金口河看看。</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9b9b9b">乐山金口河大峡谷</font></span></p> <h1> 百度地图直观清楚,从成都到金口河大峡谷有三条路选择,其中,最近的一条途径成乐高速,距离253公里,用时3小时03分;第二条路走成名高速,有288公里,耗时3小时30分;第三条路也走成乐高速,相距282公里,费时3小时54分,相比之下,它是耗时最长的一条路,以上是理论数据,还不包括路面维修,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选择里程相对最短,耗时不多的成乐高速和与之连接的隆汉高速这条路,无意纠结过路费多寡,但它却能在最短时间,让我带着在心底珍藏了40多年的牵挂抵达金口河。1981年前后,金口河和今天一样,是成昆线上乐山地区一个不起眼的小站,关于这条成昆铁路,上世纪50年代有外国专家断言,说这一段地质结构复杂,塌方渗漏比比皆是,也是生命禁区,结论是中国人不可能在此修铁路。可见,成昆线是一条有世界难度级别的铁路,隧道里程堪称中国的NO:1,铁路建好以后,除了慢车,很多快车都带着风,一律不在小站停靠,倏忽之间一闪而过,但金口河站是个例外,趟趟必停,而大多数车辆的停靠时间基本上都在半夜,这时,一般旅客都在睡觉,即使没睡,站台上仅有的几盏铁路红绿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光亮,让人直犯困,四周黑黢黢,什么也看不见,抬头只见一线天。若碰巧公务在身,非在这里下车不可,那么,在这儿下车以后,还须搭乘耐心停靠在一旁等候转车的几节绿皮火车,才能不慌不忙,慢悠悠地纵深摇晃到深沟里去。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国家能够慷慨投资修建一条专用地方铁路,待遇不一般,可见其地位不可小觑,也别以貌取人,小看了那些穿着蓝色工装,迈着坚毅步伐的工人师傅或者工程师,他们朴素淡定,跟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在他们平凡的相貌中,指不定有谁就是中国大名鼎鼎的核物理科学家或核弹专家。</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险峻的金口河大峡谷</span></p> <h1> 这个故事还要从一位普通军人说起,他姓G,是凉山军分区一名团职转业干部,目光锐利,面阔方正,四川籍人,他身体魁梧,做事干脆利落,操一口醇熟的椒盐普通话,他在部队兢兢业业干了将近二十年,在转业前,他特意申请到爱人工作所在单位,乐山市金口河区814厂。从外表粗略看上去,它就是一个在大山里,貌不惊人的国有大型企业,而实际上,而在814代号后面,掩护的竟是我国三线建设,国之重器的秘密生产基地。老G刚来这里时,只见诺大的生产厂区稀疏散落在金口河大峡谷湍急和深不见底的上游一带,由于战备需要,不少厂房都深藏在被掏空的峡谷山洞和纵横交错的隧道里,其实,建厂伊始,这里就是标明红线的军事禁区,岗亭日夜有军人荷枪实弹,持枪警卫,严令静止外国人或者陌生面孔进入,即使本厂职工也禁止随意串岗,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相互工作不许随意打听,如有特别需要,进入不同工作区域不仅要求佩戴特制通行证,还须各基层党员班组长到现场人眼识别。周一到周六每天一大早,成千上万的工人师傅与工程师们一起,乘着厂区专用公共汽车浩浩荡荡,井然有序进入矿区,远看一路风尘,黄沙漫漫,近看他们身穿蓝色工装,头戴防尘帽,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空旷的大山深处坚守岗位,孜孜以求;而跟他们一道进山的家属们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无怨无悔,为一个民族的崛起和自强默默奉献了几十个春秋。814厂生活区是个小社会,日常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其福利之优裕远非一般厂矿能与之相比,这里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教育一应俱全,子弟校老师多是厂里家属,家庭条件比较好,也会倾其所有,把孩子送到环境更好的乐山或成都市去读书。话说军分区大个子G姓军人来到这里后,厂里根据他在部队任职情况,安排他在厂保卫处任处长,负责厂区安保工作,官职不大,接触人多,但历经多年夫妻分居两地的窘迫,他十分珍惜眼前这样看得见的幸福生活,一家人终于能够其乐融融在此相聚比什么都好,这也是他经常在军营里做梦都会笑醒的事。</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乐山金口河大峡谷</span></p> <h1> 在814厂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如果将这里和军营相比除了枯燥,就是缺乏文娱生活,怎么改变这个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里不是一般的军工企业,它是令美帝国主义魂飞魄散重要的军工企业,其中造的可是比飞机大炮更加厉害的国之重器。自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至今,已过去18年,原子弹当量设计与其精密部件生产已然成为中国军工一门成熟的技术。而814厂并没因此懈怠,跟以前一样,环境与世隔绝,但凡到这里工作的干部或职工第一要务就是要认真学习保密条例,假如没有通过考试,这将意味着已经失去这份为国家强盛贡献力量的资格。保密规定是非常认真的,但814人不能没有文娱生活,不能没有精神生活,所以,平时职工的男女篮球比赛自然少不了,而自发的化妆扭秧歌的群众活动也时常进行,但工会领导总觉得还亏欠点什么,具体也说不清楚。有一次,在聊天当中,新任保卫处G处长抛砖引玉,说自己有个战友在专业文艺团体工作,随后,他顺理成章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否能够邀请省里著名的专业文艺团体到厂里来演出,以满足和改善厂区职工及家属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况且,814生活区工人俱乐部的硬件设备堪称一流。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超前的想法,此前没有任何专业文艺团体进入过厂区,这对814厂区文娱生活长期匮乏的人来说,无疑它充满了诱惑,打心眼里充满了期待。但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质,尤其是它地处金口河大峡谷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邀请谁来厂区演出?有谁愿意来?具体由谁来负责这项工作?这都是一连串非常实际的问题,霎时成了一个谁也不愿接手的烫手山芋。作为一位在部队干了十多二十年的团职干部,老G在心里早把这事计划好了,但他深藏不露,仍谦虚地说,这事不敢打包票,先联系联系再说吧。</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湍急的大渡河由此而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