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研学燃爆夏日,红色基因热潮激荡(一)一一走进虎头要塞散记

袁颖

感谢何双为美篇提供的照片和视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大力支持红色研学,传承红色基因,“八一”建军节前,7月27日至29日,我和亲家何双带着大孙儿袁哲报名参加了国之旅参观虎头地下军事要塞及游览黑瞎子岛三日游活动,所到之处,使我们大开眼界,目睹了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也被革命先烈们的神勇战斗所感染,深刻体会到自由和平的珍贵。除此之外,我们还欣赏了“天下第一虎”的雄姿,“乌苏里船歌诞生地一一饶河”的风光,真是:“一船游两江世属罕见,一岛两国绝无仅有。” 7月27日早晨6点30分,我们乘坐豪华大巴车从鸡东出发直奔此次第一个旅游打卡地:虎头地下军事要塞。 大约3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到达目的地。虎头地下军事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留下的极其重要的罪证之一。 虎头地下军事要塞,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虎头镇(今虎林市虎头)周边完达山余脉丘陵中,西起火石山,东至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的伊曼隔岸相望,南起边连子山,北至虎北山。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 主阵地猛虎山由中猛虎山、东猛虎山、西猛虎山三个丘陵组成,周围是沼泽地带,形成难以通行的天然屏障。中猛虎山是日军虎头国境守备司令部的所在地,标高111.8米,距东、西猛虎山两制高点直线距离分别为350米和300米,距乌苏里江约2000米。 我们首先参观了虎头要塞博物馆。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位于虎头国家AAAAA级景区内,距离虎林中心城市65公里,是展示侵华日军罪证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专题型博物馆。博物馆由地上展馆与历史遗址组成,地上展厅部分分为两层,分别为东北沦陷、抗日烽火、虎头要塞、劳工血泪、摧毁虎头要塞五个版块,地下展示部分为虎东山地下工事遗址。 虎头要塞是侵华日军为长期霸占中国并达到进攻苏联的目的,于1934年开始,动用中国数十万劳工秘密修筑的永久性军事工事,要塞主体工程于1939年基本完成,全部工程直至1945年才结束。 前 言<br><br>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中国东北、建立所谓“满洲国”,并凯觎北部苏联远东地区,在沿东北中苏、中朝、中蒙边境战略要地修筑地下军事要塞,形成对苏攻防体系,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准备对苏战争、确保部队入战略进攻的攻击型战略设施。日苏虎头之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役,虎头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侵华日军要塞遗址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和企图侵略苏联的历史见证,是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实物教材。 要塞工程浩大、结构复杂、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有“东方马其诺防线”之称。博物馆先后被列入黑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黑龙江省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黑龙江省首批研学实践基地、全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鸡西市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虎头要塞日军守备队:为达到对苏联战略进攻的目的,1939年3月,关东军建立了第4国境守备队,守备队辖3个步兵大队、5个炮兵中队、1个工兵中队,此后,又多次增加兵员,兵员总数达到8000人。 1941年是虎头国境守备队的鼎盛期,各要塞的守备队兵力增至1个师团12000人:火力配备方面除步兵常规武器外,在虎东山西侧部署了30厘米口径榴弹炮2门、24厘米口径榴弹炮2门,在中猛集 部署了15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在虎啸山南侧和东猛虎山北侧共部署了10厘米 容榴弹炮8门;各步兵中队分别配备了17门山炮、16门92式步兵炮和8门中迫击炮。 另外,虎头要塞还设置了高射炮阵地,有装备高射炮18门和高射机枪10挺,用于要塞的对空防御。在此期间,虎头要塞仓库中储备的粮食、被服、弹药、燃料,足可以供养超过10000名士兵三个月以上。欧洲战事结束后,苏军开始腾出手来对付关东军。尽管关东军早有对苏作战的准备,但是,由于关东军设想决战的时刻是1946年,不但未能侦察到苏军的实力,甚至连苏联正式对日宣战的消息他们也没能提前得到。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关东军精心布设的阵线很快就土崩瓦解,此时的关东军官兵已经完全没有了斗志,纷纷逃命。 虎头要塞的抗日英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位:李兆麟:李兆麟是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虎头要塞的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孙女李海英在虎头要塞的抗战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传承抗战精神。冯仲云:冯仲云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指挥官,他的儿子冯松光在虎头要塞的抗战英雄纪念碑前捐赠了关于冯仲云的书籍,传承抗战精神。江子华:江子华是88旅的成员,参与了虎头要塞的抗战。他的儿子江玉章在虎头要塞的抗战英雄纪念碑前讲述了江子华的抗战经历,传承抗战精神。<br> 以上三位只是众多抗日英雄中的一部分,他们在虎头要塞的抗战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和坚韧,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虎头要塞交通壕:它环绕于虎东山山体,纵横交错,通往地面各主要野战阵地,并通过出入口、观测所、射击孔及通讯联络设施,将地上地下军事设施连成一整体。 大鲁马观测所(球形观测所):这是由虎东山要塞3号竖井延伸至地面的一处半地下设施,位于海拔103.3m处的虎东山最高点,由厚度15.6厘米钢板制成的球型天盖一半露于地面上,上面凿有一个高10厘米、宽20厘米勉强能容纳人的双眼可面向四周旋转的小孔。因该设施整体为球型天盖故名为“大鲁马观测所”。 二战末期苏联红军驱逐日寇,解放虎头城牺牲将士而修筑的纪念碑―一一小白塔。 “天水一色”商业区。 商业区内,超市、各类饭店、游乐设施齐全。 知青岁月文化长廊。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游玩。 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俄界江一一乌苏里江左岸,是集乌苏里江风光、人文史迹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森林公园。 靠着树闭目养神,耳边是鸟鸣和流水声,再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了。 公园内有碧波浩瀚的乌苏里江、堪称北国一绝的千亩荷塘一一月牙湖、茂密的森林、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处。 这个硕大的礼帽型凉亭,造型独特。 骑着双人自行车江边游览,是个不错的选择。 胡耀邦游江纪念碑。 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迄今250余年的东方第一庙一一关帝庙。 我们又来到虎头镇虎头旅游风景区的一大人文景观欣赏一一天下第一虎。 虎头镇位于虎林市东部65公里处,历史名镇,乌苏里江起点地。天下第一虎,建于1999年,虎长25米,高16米,重30.4吨,基座4.6米,总高度为20.60米,虎雕之巨大,气势之雄伟,在世界铜锻虎雕之中首屈一指,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一书,堪称“天下第一虎”。 天下第一虎铜雕下方广场,环形竖立12生肖雕像。我们纷纷在自己的属相前合影。 午饭过后,我们又乘坐大巴车来到第二个打卡地:乌苏里唱歌诞生地一一饶河。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28公里。 南山旅游景区不仅以自然景观优美秀丽著称,而且还是中华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南山不仅以自然景观优美秀丽著称,而且还是中华北方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小南山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400米,最高处海拔106米,保护区面积42万平方米。考古发掘确认,遗址主要包含从新石器时代初期至汉代共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年代约17000-2000年前,有居住区,墓地和石器加工场等这些发现对房屋起源,阿器起源和道有一史社会早期文明研究具有重大价值。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 小南山是乌苏里江西岸上下二百余华里唯一的制高点,地理位置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山中至今战壕交错,遗留多处日军侵华工事和中苏对峙时期备战工事,并建有“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正面碑文由时任省长陈雷题词:“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石碑背面提有:“抗日烈士,永昭千秋”。纪念碑上,高16.6米的抗联战士石雕像,巍然屹立,彰显着革命先烈的傲骨与士气。 饶河群山连绵,林海苍莽,江河密布,四季风景如画。 这里山峦迭翠,碧水长流。这里绿野飞波,田畴广袤。它像一块熠熠生辉的绿色翡翠镶嵌在乌苏里江畔。 这里是古老渔猎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是《乌苏里船歌》诞生唱响的地方。 这里是红色故里、养生天堂,这片土地是美丽的边城饶河。 饶河是一座文化之城,是中华玉文化的摇篮。早在17000年前,旧石器时期的远古人类就在饶河小南山奏响了人类文明的音符。 饶河是赫哲之乡,传唱千年的世界非遗“伊玛堪”、独特的鱼皮、桦皮技艺、享誉全国的赫哲美食“全鱼宴”,到处散发着古老鱼皮部落的神奇与神秘。 饶河县是天然大氧吧,县域森林、湿地、草原和江河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80%以上。 郁郁葱葱的山脉,蕴藏着丰富的山特产品,有刺五加、薇菜、猴头、榛蘑等,1江38河流经饶河6765平方公里的辖区,顺江漫游,赏美景,品江鱼。 好山好水酿好蜜,饶河县有亚洲唯一以蜜蜂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亿万只勤劳的东北黑蜂,独特的东北黑蜂酿造了最纯的蜂蜜。 饶河山水,碧波荡漾,绿水环绕,开启魅力饶河。 饶河天蓝水碧、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资源富集,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十佳宜居县、中国十佳原生态旅游名县、全国湿地保护工作先进县、龙江最美区县。 1962年由胡小石作词,郭颂,汪云才作曲,郭颂演唱的乌苏里船歌就诞生在这里。 7月27日晚上,按照国之旅旅游公司安排:我们入住饶河县晨曦宾馆。 宾馆干净整洁。 然后,我们自行到附近的晓荷塘火锅店品尝美味佳肴。 感谢您对美篇《红色研学燃爆夏日,红色基因热潮激荡(一)一一走进虎头要塞散记》的欣赏,下期更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