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一粒微尘🍃</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98462</p> <p class="ql-block">🗓²⁰²⁴每日一读📚</p><p class="ql-block">书目:1️⃣5️⃣史铁生等12位名家《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整本书[218页]与圈中书友分享部分喜欢之点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①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利那便是永劫。</p><p class="ql-block">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p><p class="ql-block">③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也许,当我们跨越生活的风景,历尽千帆,才终于懂得,人间的真正含义是活着。</p><p class="ql-block">④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些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p><p class="ql-block">⑤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p><p class="ql-block">⑥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p><p class="ql-block">⑦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p><p class="ql-block">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p> <p class="ql-block">✅读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闻“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只觉诗意袅袅,仿若裹挟着岁月的厚重与生活的细腻,轻轻叩响心门。当翻开这本由史铁生、汪曾祺、梁实秋等12位文学大家经典之作汇聚而成的散文集 ,才惊觉自己踏入了一个被文字温柔包裹的人间百态图,每一页都承载着生活的重量,每一篇都奏响着生命的乐章。</p><p class="ql-block">史铁生的文字,无疑是书中最沉重却也最有力量的音符。《秋天的怀念》里,他用质朴到近乎白描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在苦难中坚守,用无尽母爱为儿子撑起一方希望天空的母亲形象。双腿瘫痪后的暴躁与绝望,母亲小心翼翼的呵护与包容,那些被泪水浸泡的日子,被他以一种平静又沉痛的方式娓娓道来。“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走走”,母亲这句看似平常的央求,背后藏着多少对儿子走出阴霾的期盼;而她因“跑”“踩”字眼突然噤声的瞬间,又蕴含着多少对儿子痛苦的感同身受与小心翼翼 。待史铁生终于明白母亲未竟的“好好儿活”的遗言时,母亲却已化作秋风中那片远去的落叶,徒留他在岁月里,带着母亲的爱与期许,在文字中探寻生命的意义。《我与地坛》更是他与命运、与母爱、与生命深度对话的灵魂篇章,地坛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着他从痛苦挣扎到坦然接受,再到对生命意义深刻领悟的蜕变过程。母亲那端着眼镜如寻找海上船只般的身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与温暖,也让每一位读者深刻体会到,亲情是在苦难中最坚实的依靠,母爱是能跨越生死、照亮生命黑暗的光。</p><p class="ql-block">汪曾祺的文字,则如同一幅色彩明丽的市井风俗画,满是人间烟火的温暖与闲适。在他笔下,“多年父子成兄弟”,打破了传统中国式父子间的严肃与隔阂,让亲情多了一份平等与理解,六个字道尽了亲情最理想的模样。他写昆明的雨,“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将昆明雨季的独特韵味、草木的蓬勃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若置身于那细雨绵绵、绿意葱茏的昆明小巷,能嗅到雨中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香,能听到雨滴敲打瓦片的清脆声响。他的文字里,生活的苦难被岁月的烟火熏染,化为一杯放凉的茶,虽有苦涩,却也透着回甘,让我们明白,平凡日子里的琐碎日常,亦是人间至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书中其他名家的作品,也各有千秋。丰子恺在《渐》里对生命渐变的哲思,如同一粒智慧的种子,种在读者心间,让我们懂得在生活的细水长流中,发现生命最深刻的道理;梁实秋在“雅舍”中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豁达,教会我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描绘的自由欢乐童年,是她在苦难人生中最温暖的回忆,也是对人性中纯粹美好的深情礼赞。他们用文字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充满爱、勇气、真诚与希望的人间,让我们看到,尽管人生充满风雨,但只要心怀热爱,就能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p><p class="ql-block">合上书页,那“听风八百遍”的余韵仍在心头回荡。这风,是生活的风,是岁月的风,它吹过每一位作者的生命,也吹过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在这风中,我们听到了亲情的呼唤、友情的低语、爱情的呢喃,也听到了梦想的呐喊、挫折的叹息、成长的足音。我们懂得了,人间并非坦途,生命本就充满破碎与遗憾,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听风”中,在与生活的一次次碰撞与和解中,我们用爱、勇气和坚持,将破碎的生命修修补补,拼凑成一幅独一无二的人生画卷 。听风八百遍,才知人间值得,因为这人间,有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有我们为之奋斗的梦想,有我们在平凡日子里发现的不平凡的美好。它真实、复杂、充满挑战,却也无比温暖、生动、富有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于2024年4月9日—4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