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回眸 … 一路向海 漫享时光之旅【上篇】

天王星

<h1><b>当晚春的蔷薇花已经攀上了【固安】</b><b style="color:inherit;">我家的石墙上,2025年5月11日我和老伴的齐鲁大地【一路向海 漫享时光之旅】出发了;期间最好的伙伴【苏宁】因为战友来京要接待,不能一起去旅行,遗憾。</b></h1> <h1><b>五月的春风正将大地调成20℃的薄荷色调,选择中旬启程,既避开了劳动节的人潮,又赶在暑热前独占整片蔚蓝 ...... 这是属于鲁地沿海的黄金时段。</b></h1> <h1><b>驶上【固安】高速收费站了,我们在对的时间,将会遇见对的风景,我们在想,潮汐日历里沿海礁石上的海葵,这时都开得会比别处慵懒。</b></h1> <h1><b>这篇【海边慢生活】旅行主题创作的沉浸式游记散文,结合一路古城文化底蕴与海滨度假体验,将会打造一段沉浸式人文休闲之旅。</b></h1> <h1><b>第一站是前往山东青州,将【青州古城】600年历史沉淀与山东半岛的海洋活力有机融合,我们行程会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漫游节奏,突破常规旅游框架,我们延长【青州】居住时间,来体验完整的古城晨昏循环。</b></h1> <h1><b>我顺手在服务区买入了一双松软的懒汉新鞋,为这次一路向海的漫享时光之旅增添行走保障。</b></h1> <h1><b>我们的行程哲学是:" 让古城墙的斑驳与浪花的转瞬,共同编织成属于我们的山东记忆 " 。</b></h1> <h1><b>今天我们在【青州古城】的这家叫【舍予】的民宿落脚。</b></h1> <h1><b>把一部分时间留给陌生的您,我们在【青州古城】的故事从踏进这座民宿院子就开始啦。</b></h1> <h1><b>【舍予】民宿的布局、绿化都不错,主人接待也周全。</b></h1> <h1><b>【青州古城】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作为国家5A级景区,拥有2200多年的城建历史,曾是上古【九州之首】和山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b></h1> <h1><b>【清真寺】嘉靖二十五年明宁阳王【朱载垿(xù)】为方便穆斯林礼拜而在【青州城】东门内迤南建造了【清真寺】,距今约500年,其父第二代衡王【朱厚燆】为寺题写“ 清真教寺 ”石刻。该寺占地6800余平方米,二进院落;康熙四十九年复建大门、仪门、影壁,是【青州】穆斯林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今寺内建有【青州回族文化博物馆】。据记,衡王【朱厚燆】与宁阳王【朱载垿(xù)】为父子关系,连续两代均为穆斯林,这表明,伊斯兰信仰在衡王家族中呈现出家族传承现象,与伊斯兰教家族传承的特征相符。</b></h1> <h1><b>走在夕阳下的【青州古城】街道上,人间烟火气氛十足。</b></h1> <h1><b>【云门书院】旧址即【青州府贡院】是古代【青州府】科考选士的场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经历了多次名称的变更,如万历年间改为【云门书院】,清雍正四年又改为【青州府贡院】。现在的青州【云门书院】,位于【青州古城】东门,也是一所规范化完全小学,教学设备完善,教学方法优异,深受社会赞誉,是一个文化的摇篮。</b></h1> <h1><b>【青州府贡院】这座古代【青州府】科考取士的场所,明洪武九年以前为山东【布政司衙门】,前有仪门,中为正堂,东西有廊房,正堂后为川堂,西为庖舍,左右为书吏更房;到万历年间改为【云门书院】,清雍正四年又改为【青州府贡院】。民国初年废除科举制度改为【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建国后,是【青州二中】的发祥地,亦是举国“尊师重教”的策源地,名列中华名校史册,堪称一方圣地。</b></h1> <h1><b>民国初年废除科举制度改为【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旧址;现主体一部分辟建为【青州科举博物馆】。</b></h1> <h1><b>如今,旧址上的【青州科举博物馆】,向公众展示着古城保护修复建设的历程,以及【青州】历史上存在的六座古城和现今古城全貌的沙盘模型等,是了解古代科举制度和历史变迁的好去处。</b></h1> <h1><b>【青州科举博物馆】其核心展品以科举文物为主。</b></h1> <h1><b>【洪鈞】这个清代同治七年的戊辰科狀元。</b></h1> <h1><b>【青州】自古文运昌盛,在历年的科举考试中走出过众多的学子,据说从【青州府贡院】走出的进士就达到800余人,中国各地的状元当中,青州府范围内的状元有11人之多。</b></h1> <h1><b>【蒲松龄】 (1640-1715) • 字留仙,清康熙五十年贡生;别号柳泉居士,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十九岁时在【青州考院】一举夺得秀才第一名,取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奖誉。然而他在之后参加的科举考试,却因竞争激烈( 每次考生约1万人、中举仅69人 )及制度的偶然性导致多次落榜;造成其极不得志,虽满腹实学,却连乡试也屡不中,至46岁时方才补为廪膳生。至72岁时【蒲松龄】赴【青州考院】才被选拔为岁贡生,【蒲松龄】平日除微薄田产外,以教书、幕僚维生。</b></h1> <h1><b>明代【赵秉忠】的状元卷‌,是现存唯一明代状元殿试的真迹,万历皇帝朱批“ 第一甲第一名 ”,无涂改痕迹,被誉为“ 古代高考满分作文 ”‌;卷尾还附有九位阅卷官员的署名,体现科举制度的严谨性。‌</b></h1> <h1><b>【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源远流长。周代有贡举之制,有选士、造士、进士等名称;汉代以后有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都是先推举考察贤能之人,再由皇帝征召选拔录用官员的制度。由于是设立不同科目进行考试,分别录取各类人才,所以叫做【科举】。</b></h1> <h1><b>经过宋元明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变化过程,【科举】制度前后存在了1300余年,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选拔预备官员的制度,维系着封建社会的管理体系。</b></h1> <h1><b>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其分为文、武两种类别。王公和百官的补服均为石青色,朝服、蟒袍为石青色或蓝色。文官【补子】上的图案是飞禽,武官【补子】上的图案是走兽,只有御史、按察使、道员的补服才绣獬豸。【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 海水江崖,江山永固 ”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补子】。</b></h1> <h1><b>在【青州】一般适合用双脚丈量,从“范公亭公园”、“衡王府路”到“后乐坊”、“欧阳修纪念馆”、“李清照纪念祠”,这里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和历史名人擦肩而过。【青州】是多元包容的,真教寺、清真寺、天主教堂 ......</b></h1> <h1><b>步入【青州古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其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些建筑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古代匠人智慧与技艺的结晶,它们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向世人展示着古代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b></h1> <h1><b>【三官庙】是一座道教建筑,位于【青州古城】的东南角,初建于宋元年间,内附设团圆阁、戏楼等建筑,是一座典型的道教佛教相结合的庙宇。</b></h1> <h1><b>【三官庙】不仅供奉三官,还专设一阁 •【团圆阁】,供奉佛教的【观音菩萨】。“三官”即天、地、水三官:天官大帝降生唐尧,掌天文,主赐福;地官大帝化生虞舜,制地理,主赦罪;水官大帝育生夏禹,治水利,主解厄。</b></h1> <h1><b>古城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处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瑰宝,它静静地伫立于喧嚣尘世的一隅,以其独有的风姿诉说着过往与未来,这便是【后乐坊】,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情怀的地方。</b></h1> <h1><b>【青州古城】的【后乐坊】,其名便蕴含深意,“ 后乐 ”二字,取自古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之高尚情怀,寓意此地乃文人雅士寻觅心灵慰藉,共赏艺术之美,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家园。</b></h1> <h1><b>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点,更像是一位沉默而深情的讲述者,在这里,时间似乎变得缓慢,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静谧与美好之中,让心灵得到真正的休憩与滋养。</b></h1> <h1><b>【青州万年桥】别名【北大桥】,是位于古南阳城北门外的桥梁,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公元1032~1033年)。【青州万年桥】历经风雨,饱尝沧桑。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过它;国民党的军用飞机轰炸过它;十年浩劫更把它糟蹋得千孔白痍,面貌全非,但近来经过整修、加固,更增添了它新的光彩。</b></h1> <h1><b>【青州万年桥】当年是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以青州南阳河上的【虹桥】为蓝本的。明万历二十二年( 1594年 ),又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其“石崖天设”,“铁柱钉连”,雄伟壮观,坚固耐久,改称“万年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b></h1> <h1><b>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当时的【青州万年桥】被冲毁,继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完善。桥长86米,宽9.4米,高9米。桥墩迎水面呈三角形,雕龙首长鬣水兽。桥护栏上雕刻的19对石狮和桥头上的4只大石狮,最后一次重修则是在清朝嘉庆年间,迄今已 180 多年了。而最近 70 年来其历经 4 次特大洪水的冲击,却并无半点损伤。目前更是行人如流,车辆如梭,负重累累,但坚固程度仍不减当年。</b></h1> <h1><b>夜深了,我们在古城的幽静路灯下返回【舍予民宿】。</b></h1> <h1><b>第二天,上午参观【记忆古城】文化展馆,展馆坐落于青州古城城墙东南侧,毗邻阜财门城墙,展馆建筑为明清风格双层结构。</b></h1> <h1><b>【记忆古城】文化展馆首层设置青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实物展陈为主。</b></h1> <h1><b>木雕展厅陈列明清时期梁托、花窗等建筑构件为主。</b></h1> <h1><b>这是重点展示的二十四孝主题雕花板。</b></h1> <h1><b>作为古城文化旅游动线起点,展馆通过三大主题展区串联起千年古城文脉,还有包含300余幅记录古城风貌变迁的老照片和衡王府石坊等珍贵展品。</b></h1> <h1><b>砖雕区运用光影技术呈现万字纹、云纹等传统纹样石雕展品;包含1 : 3 复刻衡王府石坊模型及明代拴马桩原件。</b></h1> <h1><b>历史影像展区的二层空间按时间轴布展,清末民初板块展示东阳城、南阳城城墙遗迹照片;民国街景板块包含魁星楼、参府街等老字号店铺影像等等。【记忆古城】文化展馆展示的双层土木结构,完整地保留了北方传统建筑特征,灰砖黛瓦配以雕花门楼,与古城内【偶园】、【欧阳修纪念馆】等文物建筑形成风貌统一体。</b></h1> <h1><b>出了【记忆古城】文化展馆,旁边就是阜财门城楼景区。【青州古城】南门这座青砖灰瓦的城楼,本地人习惯叫它【老南门】;坐景区电动车浏览古城,见到高大的城门,我们会招呼司机停车一览;城门楼上挂的是是“云开天府”、“地控海邦”、“国泰民安”等等牌匾,【青州古城】的【阜财门】取名阜财就是取其财富充盈之意。 在城内【阜财门】前的地上,有一幅铜制南阳城地图,南阳城形似卧牛,故又俗称“卧牛城”;西南是牛首,东北是牛尾,上面标有牛腰台、牛眼台。</b></h1> <h1><b>【青州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有四座城门,东有【海晏门】,西有【岱宗门】,北有【瞻辰门】,南有【阜财门】;其他三门已无踪影,【阜财门】门洞地面中央有道半寸深的车辙,老辈人说这是独轮车运粮压出来的。西墙根下还留着民国时期的拴马石,石面上被缰绳磨出的凹痕足有两指深。</b></h1> <h1><b>城楼上匾额题为“ 三齐重镇 ”和“ 东方古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记载的 " 三齐重镇 " ,指的就是这里。【阜财门】城楼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二层重檐带周围廊歇山式建筑。城楼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是一座体量庞大、造型优美,庄重威严大气、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标性建筑。</b></h1> <h1><b>在城台上一排排“ 青州 ”旗帜迎风飘扬;城楼檐角悬挂的铜铃随风作响,我们恍惚能听见六百年前守城士兵换岗的脚步声。</b></h1> <h1><b>【襄阳炮】• 又名【西域炮】、【巨石炮】,因襄阳一战成名,故称“ 襄阳炮 ”。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又称为施、云施、飞石、抛石等。它是利用配重式技术的抛石机,它的威力超过了以往的人力拽索抛石机,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b></h1> <h1><b>我们快步登楼,去望望卧牛;站在城楼上俯视这低调含蓄的青州古城,现在因为站的高度不够,看不出来其他,我的眼中望去只见密密麻麻,错落有致的古城屋顶,估计这就是肥硕的牛肚,高高的现代建筑包裹着卧牛城。</b></h1> <h1><b>城门里有个我们刚刚参观过的【三雕文化展】,即木雕、砖雕、石雕。 在历史上,在青州这几千年的古老土地上,还有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等多座城,我们漫步其间的,是目前能够走访的,唯一一座保留下来的【南阳古城】。</b></h1> <h1><b>我们在这里读最全面的【青州】历史,体会沉淀数千年的人文雅蕴。</b></h1> <h1><b>这座古城门最动人的是那些生活印记,每年正月十六 " 走城墙 " 的习俗还在延续,当地人相信沿着城墙走满三圈,新一年就能平顺安康。</b></h1> <h1><b>【李成纪念馆】位于【青州古城】阜财门内东侧马道北,主要纪念北宋初期中国山水画宗师【李成】。他是我国绘画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被誉为中国山水画之父,其代表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b></h1> <h1><b>【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 今山东青州 ),故又称李营丘,是北宋初年国画宗师。</b></h1> <h1><b>青州古城内的【李成纪念馆】主要展示【李成】这位中国山水画标志性人物的生平、作品、历史地位,引导游客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和【青州】历代绘画发展状况等。</b></h1> <h1><b>【李成】擅画山水,其独创的“营丘”派山水画成为后世之楷模。他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 惜墨如金 ”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 卷云皴 ”;画寒林创“ 蟹爪 ”法,成为后世师法的楷模。他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即被誉为“古今第一”。</b></h1> <h1><b>【欧阳修纪念馆】原是【欧阳修】在青州为官时起居之地,位于【青州古城】阜财门内,为宋式建筑,主要展示【欧阳修】在【青州】的施政方针、文学成就和书法艺术等。</b></h1> <h1><b>纵观【欧阳修】的一生,堪称廉洁为民、廉洁奉公的缩影,并在诗文中多有体现。</b></h1> <h1><b>他在《廉耻说》中写道:“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 ”,认为“ 若士君子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b></h1> <h1><b>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品格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b></h1> <h1><b>我们初到【青州】,便被它的古韵所吸引。这里曾是古九州之一,大禹治水时便将此地划为【青州】。《周礼》中记载:“正东曰青州,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这便是“ 青州 ”二字的由来。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文人墨客辈出的年代。</b></h1> <h1><b>昨天傍晚在夕阳初游【青州】时就路过【三官庙】,今天现在再次经过,进去看看吧。</b></h1> <h1><b>【三官庙】的正殿建于宽阔的石砌平台之上,平台石基砌筑,青砖铺地,可做戏台之用。正殿为悬山式建筑,高大壮观,雄伟矗立;顶以绿色缸瓦仰扣覆面,山脊饰有第头,四边兽头;殿门南开,厅堂深阔,正面立柱出厦紫红雕花窗棂,殿侧山墙上端开设圆窗。进殿内有四根朱红木柱,迎面是天、地、水三官塑像;入殿直见三官分列,头戴冠冕,身着龙袍,端坐正中;有哼哈二将与善男童女伺奉左右。神座前置香案,设焚香铜炉。周围内壁上的彩绘壁画宣扬三官功德政绩。大殿两侧各有侧殿,为道士使用。</b></h1> <h1><b>本人不信教,工作所需对世界三大宗教略知一点,但却对道教了解甚少,这也是白天二过【三官庙】再次入门的兴趣原因;什么是道教法事? 所谓【道场】,又称【法事】,是道教的宫、观场所中为善男信女祈福消灾,超度亡灵而设坛祭祀神灵的一种宗教仪式。</b></h1> <h1><b>其方法主要由高功、经师诵经、掐诀、踏罡、存神, 把信众的美好心愿传达给神灵,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实现美好的愿望。方法有;平安道场:通过三元朝科,祈求三官大帝保佑善信出入平安,身体健康,天官赐福,万事如意 ! 还有求功名、求学道场,求财道场,阴债道场,还有开财门、补财库道场等等共11类,把我都弄得有点发懵。【三官庙】庙宇内建筑融合了道教和佛教元素,这是大殿后侧的焚烧炉,一直都是旺旺的在燃烧;唉,浓烟滚滚环保因素被考虑得少点。</b></h1> <h1><b>离开【三官庙】,我们赶紧去【青州古城】斑驳的古城墙下空间里参观【青州古城奇幻侏罗纪体验馆】。</b></h1> <h1><b>馆内共设4个展厅,包括生命之源、深海之谜、缘石觅古、鱼跃成龙、蛙鸣蝾噪、泥涂曳尾、花之源、空中之龙、龙鸟之谜、虫之语、生命密码、山崩地裂等12个主题展区。</b></h1> <h1><b>当你一走进这个体验馆,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茂密的“ 原始森林 ”,那树很高,感觉就像直通天际一样。在这里你会听到各种奇怪的声音,有低沉的恐龙吼声,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感觉就像真的到了恐龙生活的时代环境里。我和老伴一进去就被吓了一跳,老伴紧紧拉着我的胳膊说:“ 这也太逼真了吧!”</b></h1> <h1><b>《奇幻侏罗纪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恐龙之旅》像电影《侏罗纪公园》里一样,能近距离接触那些巨大而神秘的恐龙。</b></h1> <h1><b>《奇幻侏罗纪体验馆》这样一个地方,能让你瞬间穿越到恐龙时代,让你体验什么是超级酷 ?</b></h1> <h1><b>再往里走,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恐龙模型。有高大威猛的【霸王龙】,它那锋利的牙齿,感觉一口就能把一辆汽车咬碎。还有长长的【梁龙】,它的脖子就像一座长长的桥。</b></h1> <h1><b>这些恐龙模型可不是简单的摆设,它们会根据实时状况发生形态变动呢 !有时它摇头晃脑,有时它也会挥舞爪子,就像真的恐龙在你面前活动一样。工作人员提示;这些模型都是按照恐龙的实际样子和习性制作的,运用了高科技的机械装置和音效设备,才让它们看起来这么栩栩如生。</b></h1> <h1><b>该馆是一个集展览、收藏、教育、研究、现代科技、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展陈体验馆,是自然科学普及和研学教育的重要基地。</b></h1> <h1><b>【偶园】在南街大道的中心地带,离【阜财门】也不远,地方不算大。</b></h1> <h1><b>【偶园】是明代衡王府的东花园,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冯氏祖先【冯溥】在告老还乡之时,皇上就把原衡王府的东花园赐给了他,所以他就将皇帝赐给他的宅第称为“ 偶园 ”,取“ 无独有偶 ”之意。</b></h1> <h1><b>【偶园】的主要景点是【冯氏纪念馆】、【望春楼】、【富宁康寿】四块奇石,最大的亮点在于四块栩栩如生的奇石。</b></h1> <h1><b>【冯氏纪念馆】主要是冯氏家族的介绍,【望春楼】关着,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直接从【青州古城偶园】里面直穿而过,没有作太多的停留。</b></h1> <h1><b>这是【冯氏祠堂】,据【冯氏祖茔碑记】:青州冯氏乃明清之际齐鲁一带的名门望族。</b></h1> <h1><b>【冯琦】(1558-1603年),山东青州人;卒於任上。是明万历五年的进士,任编修、侍讲,吏部右侍郎、直至礼部尚书等职,被皇上追赠太子太保。</b></h1> <h1><b>【冯琦】一生著述不辍,著有《宗伯集》81卷、《两朝大政记》,编有《康诗类韵》、《宋史记事本末》28卷、《经济类编》 100卷;其中《宋史记事本末》、《经济类编》、《淡然轩集》、《海岱会集》被收入《四库全书》中。</b></h1> <h1><b>【偶园】内假山堆砌巧夺天工,与中南海【瀛台】的假山同出一脉,其“ 福、寿、康、宁 ”、“ 春、夏、秋、冬 ”奇石及十三贤石都是江北仅有;这些奇石玲珑剔透,气度不凡,在当时就有“ 一两石头一两银 ”的说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可见这些天然巨石的珍贵,被誉为国宝。</b></h1> <h1><b>【偶园】里的状元亭。</b></h1> <h1><b>我们接下来到【青州古城】民俗馆,原址是为温家大院。</b></h1> <h1><b>【青州古城】民俗馆主要通过古物、老照片、雕塑模拟、互动多媒体等手段,反映青州古代、近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及传承变化。</b></h1> <h1><b>走进古色古香的院子,左右两侧是小展厅。</b></h1> <h1><b>通过这些老物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青州】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b></h1> <h1><b>馆内陈列了许多日常生活物件,让人感受到【民俗馆】浓厚的历史氛围。</b></h1> <h1><b>在我们走进这里时,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纯朴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b></h1> <h1><b>老物件、老照片、每一个展厅都犹如一个故事,将【青州】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传承变化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向大家诉说着【青州】历史和文化的魅力。</b></h1> <h1><b>在【青州古城民俗馆】这里,彰显了【青州】地区的物产丰富,展示【青州】地区的建筑文化和特色建筑,也让游客们领略到【青州】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b></h1> <h1><b>【青州古城】处处有古迹,我们在返回去【舍予】民宿的路上,又路过了青州的【武状元府】旧址;本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漫游原则,我俩端详了一下这座清嘉庆年间青州武状元【丁殿样】的宅第。这是一个二进院落,前院为四合院式,但现仅存了部分建筑;像原有的大门楼,及悬着的“ 钦定武状元府 ”牌匾,和左右有青石的旗杆垛子,旗杆有斗高八丈,还有一个上马石在傍立着。</b></h1> <h1><b>还有仅剩的【高唐王府】旧址,已经几乎不堪入目;高唐端裕王【朱厚焕】,是明衡王【朱祐禪】第四子,字明甫,号清慎子。明嘉靖九年 ( 1530 ) ,被册封为第一代高唐王,在青州建【高唐王府】;现也只仅存一厅一厢房,为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今天先是去【范公亭公园】,这是青州城中唯一的自然山水公园,位于青州古城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的小盆地里,开车两公里就到了公园大门口。</b></h1> <h1><b>停放好自驾车辆后,我们就雇了一辆景点的电瓶游览车,沿着【范公亭公园】这一处历史悠久的园林景区代步浏览。</b></h1> <h1><b>【范公亭公园】占地约300余亩,以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而得名,其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b></h1> <h1><b>电瓶游览车司机载着我们先去的是一般人很少游览的【青州古城墙】,去领略历史与现代的交融;【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承载有丰富的历史。</b></h1> <h1><b>在西侧的【青州古城】,有一段【南阳古城】的城墙遗址,尽管【南阳古城】已不复存在,但这段城墙却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b></h1> <h1><b>这段城墙位于南阳河的南岸,【青州古城】的西北角,虽然只有一小段,但已经被精心保护起来,避免被进一步侵蚀。部分城墙裸露出里面的粘土,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历史。</b></h1> <h1><b>尽管这不是一个传统的景点,但顺路逛一下也未尝不可。没有门票,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你可以通过这些点滴的遗址,更多地了解【青州】的古文化,感受这个小县城给人的文化震撼。</b></h1> <h1><b>【明城墙水门址】是向外凸出城墙墙体,由巨石垒砌,残存8层,向上略有收分,墙体规整牢面。《光绪 • 益都县图志》称之为 " 牛脐 " 。在宋、明两朝时期,【青州】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地位绝对不容忽视。</b></h1> <h1><b>经专家考证,这里应为明代【南阳城的水门址】,与明城墙一同出土的,现在已经用玻璃外罩把它全部盖上,我们只能隔着玻璃向里面观看;在古代汉语中,【水门】一词蕴含着水闸与临水城门的多重功能,它不仅是城市排水的关键设施,更见证了古代城市的繁荣与变迁。</b></h1> <h1><b>【顺河楼建筑群】在山东【青州】城西门外,被【李清照】诗词中称为“ 西楼 ”,清【咸丰】年间重修。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住在【青州】时常到【顺河楼】游赏。名著《一剪梅》的“ 月满西楼 ”中的“ 西楼 ”便是指【顺河楼】。</b></h1> <h1><b>一代词宗【李清照】,是齐鲁大地孕育出的最杰出的女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宋以来,喜爱【李清照】的读者群愈发壮大,“ 随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 ”。对她的文学成就评价至高,更有人将她和五代词人【李煜】并称为词国的“ 男皇女帝 ”。</b></h1> <h1><b>北宋大观元年( 公元1107年 ),【李清照】跟着丈夫【赵明诚】搬到了【青州】,一住就是将近二十年!【李清照】这辈子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青州】度过的,他们把在【青州】的家,起名叫“ 归来堂 ”。</b></h1> <h1><b>时至今日,【李清照】的作品凭借本身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被翻译成英、俄、法、德等多国文字,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爱好,甚至水星上的一座环形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也以“ 李清照 ”来命名。</b></h1> <h1><b>【李清照】占据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第一把交椅,与男性词人平分秋色;可以说,壮阔的齐鲁河岳和秀美的青州山川,涵育了她的胸襟怀抱。后来的“ 靖康之耻 ”,让北宋灭亡了,李清照也被迫离开了青州。【李清照】丈夫后来早早地去世了,她一个人流落他乡,经历了无数的苦难。</b></h1> <h1><b>【顺河楼建筑群】之【洋溪湖】,这里地势低洼静谧,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b></h1> <h1><b>这里虽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地处盆地之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严冬不结冰,盛夏无酷暑,气温与城里相差3~5度,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为广大游客所喜爱。</b></h1> <h1><b>进了【三贤祠】内,还能看到一棵特别大的叫《唐秋》的楸树,据说这棵树从唐朝就有,到现在都一千多年了,树干粗得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可它还是枝繁叶茂的。下面的石头上雕刻了:该树1998年经林业专家鉴定,确认为【世界楸树王】,了不起啊。THE TREE HAS BEEN CERT ISFIED AS THE KING OP ITS KINDS BY EXPERTS IN 1998 </b></h1> <h1><b>【范公亭建筑群】的【三贤祠】,据说【范仲淹】当年搞改革,还有两位搭档,一个是【富弼】,一个是【欧阳修】。这三人都因为改革失败,而被贬到【青州】当过知府!但却都把【青州】这地方治理得好好的。【范仲淹】是接替【富弼】到【青州】当知府的。</b></h1> <h1><b>在央视86版《西游记》中"计收猪八戒"的这一段剧情曾在此取景拍摄。就是【猪八戒】被【唐僧】点化,高老庄一家人出门送别【八戒】的那一幕,背景就是【三贤祠】的大门。</b></h1> <h1><b>这【三贤祠】从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后来历朝历代都修修补补,现在咱们看到的,还是明清时候的样子。</b></h1> <h1><b>【青州】的老百姓也挺有意思,他们看这三位都对【青州】有功劳,干脆就给他们仨一起修了个祠堂,就叫“ 三贤祠 ”,让这三位大贤人永远和【青州】在一起。</b></h1> <h1><b>【范公亭】在公园东南隅,始建于北宋,【范仲淹】在【青州】为政时,这一带流行瘟病,且蔓延很快;为此,【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制止了瘟病的流行,百姓感激不尽。此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水质纯净,甘甜可口,百姓认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范仲淹】在泉池上建造了一座亭子,人们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b></h1> <h1><b>【青州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采用汉唐风格,突出中国传统建筑的“ 高台、阙楼、坡屋顶 ”特色,金色琉璃瓦覆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各展厅间有回廊相通,具有浓郁的传统色彩。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展示。</b></h1> <h1><b>【青州】,山东省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古代中国的九州之一,曾为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其文化遗存极为丰富。</b></h1> <h1><b>截至2023年5月,【青州博物馆】新馆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门类齐全,包括陶瓷、青铜、书画、石刻、玉器等,有“小大博物馆”之称。</b></h1> <h1><b>【青州博物馆】内馆藏的明代【青州】疆域示意图和清代【青州】疆城示意图。</b></h1> <h1><b>【青州博物馆】内展陈的各类文物5万余件,国家级别文物3000余件。</b></h1> <h1><b>【青州博物馆】分区涵盖【展览区】、【藏品库房区】、【技术保护区】等。</b></h1> <h1><b>陈列展览坚持精品化、专题化的原则,突出【青州】特色,集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雅俗共赏;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个专题陈列厅。</b></h1> <h1><b>两汉之际,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历经数百年,至南北朝获得长足发展。</b></h1> <h1><b>在全国出现了多个佛教文化中心,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 青州风格 ”佛教造像便是其中之一。</b></h1> <h1><b>以【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造像为代表的【青州】风格佛教造像,被誉为“ 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 ”。现在让我们在【青州博物馆】走近他,体味他那荡涤人心的微笑,感受他独特的艺术魅力。</b></h1> <h1><b>“ 宜子孙 ”玉璧;东汉 ( 25-220 ) ,1982年在【青州】谭坊镇马家冢子出土。</b></h1> <h1><b>【青州博物馆】的革命文物主要分布在‌红色经典博物馆‌展厅,集中展示了革命历史时期【青州】的各种文献和实物。</b></h1> <h1><b>【青州博物馆】展厅也通过多样化展陈方式,系统呈现了【青州】地区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b></h1> <h1><b>时间关系,今天还要赶路去【广福寺】看看,只好抽象简练地把【青州博物馆】扫描了一遍,依依不舍告别了这个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也是中国文博策展领域最高荣誉的地县市级博物馆。</b></h1> <h1><b>我们参观完【青州博物馆】后,直接驱车来到【青州广福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非常值得一游。</b></h1> <h1><b>【广福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b></h1> <h1><b>作为佛教【天台宗】的重要寺院,【广福寺】是齐鲁第一戒坛所在地,其专一弘传天台妙法。</b></h1> <h1><b>从正门进入,依次可见“尊崇圣教”的牌坊、山门等建筑。</b></h1> <h1><b>寺院后方为佛学院,还有东西塔林,其中东塔林有6座石塔,西塔林有4座石塔。</b></h1> <h1><b>【广福寺】始建于北魏晚期,是【青州】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b></h1> <h1><b>在【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这里还兴建了舍利塔,成为了当时30座重要寺院之一。</b></h1> <h1><b>【广福寺】历经多次修缮,如今依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b></h1> <h1><b>【广福寺】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事件是【隋文帝】敕建舍利塔法事活动。虔诚地表达了文帝祈愿“ 一切法界幽显生灵,…… 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 ”的美好愿望。</b></h1> <h1><b>【隋文帝】在仁寿元年( 601年 ),下令在青州等30个州的30座寺院中同时兴建舍利塔的活动,掀起了中国的大规模崇佛热潮。</b></h1> <h1><b>清初安丘文人【张贞】在《游广福寺记》中更是赞叹道:“广福寺三面被山环绕,其景色堪称绝妙”这样的选址不仅符合堪舆学的山环理念,更是佛教发展的理想之地。</b></h1> <h1><b>【广福寺】位于劈山、磨脐山、八仙台、钟鼓二山等众山环抱,是一座典型的“深山藏古刹”式寺院。</b></h1> <h1><b>早期【广福寺】僧人日常提水之用的一口古井,现保存在大雄宝殿的山墙前,称为【甘露古井】。</b></h1> <h1><b>如果您对佛教文化感兴趣,或者喜欢探索历史悠久的古迹,青州【广福寺】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b></h1> <h1><b>【井塘古村】是一座历经56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我们离开【广福寺】驾车去往这个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山东省最美乡村【井塘古村】。</b></h1> <h1><b>【井塘古村】位于【青州】西南 15公里处,现有村民500余户,1700多人,是山东省“ 乡村记忆 ”工程文化遗产单位。</b></h1> <h1><b>【井塘古村】依山而建,以明朝衡王女婿【吴仪宾】的七十二古屋为中心,形成了以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b></h1> <h1><b>【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 ( 7456 年 ) 。</b></h1> <h1><b>【井塘古村】整个村落被古城墙所包围,城墙用青石砌成,每隔30多米修建一处城堡 ( 炮楼 ) ,建筑气势宏伟。【井塘古村】石砌房屋建筑技艺已经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b></h1> <h1><b>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代表作《红高粱》改编,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著名影星周迅、朱亚文、秦海璐、于荣光、黄轩等主演的电视剧版《红高粱》剧组到【井塘古村】此地来取景拍摄。</b></h1> <h1><b>好菜坞电影《终极胜利》剧组也先后几次到【井塘古村】进行了考察。古村也以其古朴的山村风貌、整体的民俗环境赢得了剧组喜爱,成为该剧取景地之一。</b></h1> <h1><b>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考证,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井塘村】村名便由此而来。</b></h1> <h1><b>【古井】原本为泉,水出岩窦,常涌不竭,明未村人骤增,水欠缺,逐凿石下挖十米,折东掘近半米,又下凿二米,聚得泉源,上醔八米成井,井水由井壁溢日流入方形水塘,故名“ 井塘 ”便是由此而来,该水源也是【青州】母亲河“ 南阳河 ”的源头。</b></h1> <h1><b>感觉晚上回到【青州古城】吃晚饭也不方便,我们就近找了农家解决晚餐,仿佛当年下乡时的吃派饭喔,心中有点小兴奋。</b></h1> <h1><b>我们在这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晚上用餐的食物,味道还不错。</b></h1> <h1><b>我们在【井塘古村】农家吃饱晚餐后,天黑前赶紧驾车返回【青州古城】的【舍予民宿】,结束一天的奔波。</b></h1> <h1><b>今天是我们离开【青州古城】前往【潍坊】城的日子,上午在【舍予民宿】办理完毕退房手续,在古城内找了一家饺子馄饨馆填饱肚子,我们的SUV宝驹就向【潍坊】进发啦。</b></h1> <h1><b>下午到达【潍坊】,其实我们前几天玩的青州古城也是【潍坊】属辖,【潍坊】古称潍州、潍县,山东省辖地级市,东与青岛、烟台连接,西邻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b></h1> <h1><b>【潍坊】是东夷文化核心、齐文化的腹地,明清就是有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b></h1> <h1><b>【潍坊】是国家园林城市、“诸城派古琴”和“高密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h1> <h1><b>【潍坊】的别名是【世界风筝都】、【鸢都】,《书》上说:【墨子( 墨翟 )】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鲁班】(也称公输班),《墨子 • 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 】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来做【风筝】。他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 木鹊 ”,在空中飞翔可以达三天之久。</b></h1> <h1><b>我们慕名来到【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这个多年前就想来看看的博物馆。</b></h1> <h1><b>中国是【风筝】历史最为古老的国家,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各国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曾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b></h1> <h1><b>1983年潍坊【风筝】应邀赴上海参加中外【风筝】表演,【潍坊风筝】优美的造型、精巧的扎工以及富有民间乡土气息的独特风格,引起了国外人士的浓厚兴趣。</b></h1> <h1><b>放【风筝】在潍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早在我国宋代就普及到民间,千百年来,潍坊一带的人民一直保持着放【风筝】和赛【风筝】的习俗。</b></h1> <h1><b>潍坊是【风筝】的主要发祥地,宋代已普及民间,至今已形成了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绘画精细的独特风格。</b></h1> <h1><b>在延绵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风筝】在军事、体育、娱乐、艺术、科技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h1> <h1><b>放【风筝】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群众性体育娱乐活动。</b></h1> <h1><b>随着国际间的风筝交流活动、使【潍坊风筝】蜚声中外、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展出,并得到了高度赞誉。</b></h1> <h1><b>“ 潍坊国际风筝会 " 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不仅振兴了【风筝】文化,同时也促使放【风筝】成为正规的体育比赛项目。</b></h1> <h1><b>【潍坊】通过【风筝】比赛,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增进了友谊,带动了【潍坊】经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使【潍坊】成为和谐、繁荣、友好、美的家园。</b></h1> <h1><b>【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除去对【风筝】的历史文化发展、【风筝】在军事和科学上的运用、【风筝】的流派风格及“ 潍坊国际风筝会 ”等作了介绍,还展出了从【风筝】引伸出来的人类对天空的向往和探索展览。</b></h1> <h1><b>像【C919】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b></h1> <h1><b>而【攻击-11】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隐形无人攻击机,【攻击-11】无人机2019年首次公开亮相,它是世界上隐身性能最好的隐身无人攻击机之一。</b></h1> <h1><b>【潍坊风筝】历史悠久,老少普及;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里,经过一代代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各国的风筝爱好者来【潍坊】交流技艺。</b></h1> <h1><b>离开【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里面各具特色的中外风筝精品和外面广场上的青铜雕塑,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b></h1> <h1><b>今天前往【十笏园古建筑群】;这是一座中国北方园林袖珍式建筑,始建于明代,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后于清光绪十一年( 公元1885年 )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被称作“ 丁家花园 ”。</b></h1> <h1><b>【文昌阁】位于【十笏园】文化街区中心位置,巍峨高耸,是【鸢都】潍坊的标志性建筑。阁体共分五层,一层展有金榜题名榜,展现了潍县科举文化的光辉成绩;第二层设有孔子学堂,并奉有孔子、仓颉雕像,镂雕展有【潍坊】籍十位状元及四十位宰相生平资料;三层是文殊菩萨塑像;四层为文昌帝君塑像;五层为魁星点状元塑像。阁顶设有观景台,廊台环绕,八面来风,登临令人心旷神怡。</b></h1> <h1><b>昔日【文昌阁】是潍县文明道德的教化之所,也是供奉祭祀、求取功名的敬拜之处。今日【文昌阁】整合了儒学文化,科举文化、状元文化、宰相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与街区北端的关帝庙,酬唱呼应,堪称潍州双壁。在传承城市文脉精华的同时,展现了潍县丰厚的历史文化遗韵,是【鸢都】潍坊著名的旅游胜地。</b></h1> <h1><b>【郑板桥纪念馆】是为纪念清代著名文人、曾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郑燮)】而建的专题纪念馆。</b></h1> <h1><b>【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内,是一座融合衙署文化、板桥文化和廉政文化的仿古建筑。</b></h1> <h1><b>【郑板桥纪念馆】在结构上复原了老潍县县衙风貌,分前门、仪门和大堂,两侧设衙门六房( 吏、户、礼、兵、刑、工 )及书画展厅,‌院内矗立【郑板桥】雕像。</b></h1> <h1><b>【郑板桥纪念馆】的大堂定期还上演实景剧,演绎【郑板桥】断案的故事。‌‌</b></h1> <h1><b>【郑板桥】( 1693-1765年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三绝”名家,任潍县知县期间以勤政爱民著称。‌‌</b></h1> <h1><b>【郑板桥纪念馆】还设置【郑板桥】生平、持廉守正、为民情怀,及其文学艺术成就与勤廉事迹。‌‌</b></h1> <h1><b>【十笏园】文化街区景点还有【关帝庙】,其始建于宋代,元、清时期重修,为目前潍坊市区存续时间最长的古建筑;院内大殿高台相传为东汉建安年间,【刘备】发兵救助北海相【孔融】时的阅兵处。现大殿内塑有关羽、周仓、关平塑像。</b></h1> <h1><b>【关帝庙】西侧有一扇拱门,由此通往【孔融祠】,亦称【孔北海祠】,是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的祠堂。始建于【宋徽宗】政和四年 ( 公元1114年 ),原址在潍州公署后的北城墙上。清【康熙】三十二年移建【关帝庙】西北侧 ( 即现址 ) 。</b></h1> <h1><b>【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身为文官的【孔融】塑像十分庄重,汉献帝时期在潍坊任北海相。</b></h1> <h1><b>墙上的壁画形象地记录着孔融答谢刘、关、张,孔融让梨等故事,院落里还有一些石碑。</b></h1> <h1><b>【十笏园古建筑群】集南北造园艺术为一体,融明清建筑于一身,为清代潍县数座园林之冠。</b></h1> <h1><b>【十笏园】命名,寓意典雅,以十块笏板形容庭园之小巧,正如原主人【丁善宝】在其自撰的《十笏园记》中所说:“ 以其小而易就也,哥其名日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 " 。</b></h1> <h1><b>2003年经【潍坊】市政府协调,对【十笏园】以东占地6000平方米,原属【十笏园】古建民居部分,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恢复了【十笏园】古建筑群原有的历史风貌。</b></h1> <h1><b>【十笏园】内建有楼、台、亭、榭、书斋、客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b></h1> <h1><b>【碧云齋】是园主人【丁善宝】与夫人【陈氏】的居住之所,因院中碧梧参天,故名;亦有“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b><b>碧霄 ”可参。</b></h1> <h1><b>丁氏家道殷实,醉心文史,素有濂淡之好,更兼遍游南北名胜,深得造园旨趣,在修缮【十笏园】这座“ 袖珍园林 ”中,注重解决空间矛盾创造景致的特殊规律。</b></h1> <h1><b>这是园主人【丁善宝】与家人居住之所的膳食厅。</b></h1> <h1><b>因此,【十笏园】主人【丁善宝】选取前部以水池为中心,四周配置四合式庭院,又在假山背面这一僻静的小院作为自己的居所,既有游览园林之便,又不影响园林的整体布局。</b></h1> <h1><b>【十笏园】在北方园林中独具特色,兼有南北方园林的风格,总体布局紧凑而无拥挤之感。【砚香楼】墙壁上嵌挂有郑板桥、金农等书画家的真迹作品,故【十笏园】被中国著名园林专家誉为“鲁东明珠”一点也不为过赞。</b></h1> <h1><b>【十笏园】坐北向南,青砖灰瓦,总体布局严谨,疏密有致,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特色的园林之一。</b></h1> <h1><b> 【一路向海 漫享时光之旅】(上篇)至此。请接着浏览【一路向海 漫享时光之旅】(中篇),跟着美篇去探索未知,领略齐鲁大地的奇妙和环黄渤海漫慢游的无尽魅力,只为一颗不老的心,在此谢谢大家对我美篇的欣赏。</b></h1> 歌曲:热门 江南山水如画 - 古筝独奏曲 - Victoria (伴奏)<br><br>模板:旅行 落日溶金 照片19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