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五十进军

学而

<p class="ql-block">奔五的年纪,眼角的纹路是笑出来的勋章,心里那团火呀,倒比三十岁时烧得更旺——提笔练字、球场蹦跶、灯下敲字,串起闪闪发光的日子。</p><p class="ql-block">钢笔、毛笔、广场上大显身手的地书笔,情驻笔端,在跟千年前的王羲之唠嗑。追求形似神似之间琢磨:原来处世不必横平竖直,留白的地方藏着大聪明。写得手腕发酸时抬头,看天上的云跑得比快递还急,忽然就懂了:年轻时追的是笔锋凌厉,如今爱的是轻重提按里的慢慢来。</p><p class="ql-block">小区的乒乓球台是忘我的基地。对手多是些半大老头,球技飘忽得像秋风扫落叶。上次接发球来了个跨步,老李头笑得直拍大腿:"都奔五的人了,还有专业动作扑球?"我挥拍回过去:"球不落地,就要用功——这规矩不分岁数!"其实心里门儿清,奔跑时喘的粗气,是身体在喊:瞧,你还能折腾呢!</p><p class="ql-block">深夜趴在电脑前敲字,爱人探头打趣:"键盘都快被你敲出火星子了,还当自己是二十岁小年轻?"可当那些心里酝酿苦思冥想得来的句子,能博得阅读者的共鸣,能让自己内省"原来五十岁可以这样活",就觉得这点"不务正业"太值了。写过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晨起赶早的《忙》,写过《可不可以》《仲夏的雨》,终于把“爱”“思念”从宏观到微观,串起个人情感和热爱生活的碎片,拼起来就是生活最动人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奔五是人生公交通行的换乘站。不必被"该穿深色衣服""该早睡早起"的框框困住,尽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练字练的是心里的静,打球打的是骨子里的劲,写作写的是藏不住的热。这些旁人眼里"没用"的坚持,恰恰凑成了热气腾腾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岁月从不会因为你"懂事"就手下留情,却会因为你折腾而格外宽厚。在晨光里铺开纸、拿起笔,在乒乓台前辗转腾挪,在深夜点亮台灯写下感悟,其实是在告诉世界:老去的只是日历上的数字,不老的是永远蹦跶向上的心跳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