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步合肥植物园

阿亚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1日,早上7时许 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早餐后闲来无事,一人一伞进入附近的合肥植物园,来一场雨中漫步,去呼吸植物园里雨中清新的空气,放松一下心情。同时,细细欣赏平日里熟视无睹的东东西西😄</p> <p class="ql-block">  合肥植物园位于合肥蜀山区董铺水库东南岸,占地约108公顷,是国家4A级风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重点花文化基地。</p> <p class="ql-block">  合肥植物园以其生态园林风貌与植物文化相融合而著称,是集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科研科普、旅游休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收集植物3000余种,建有梅园、水景园、竹园、桂园、花博园、秋景园、木兰园、石榴园、豆科园、树木园、木犀园、乡土植物园、茶园、林荫休闲园、樱花园等15个植物专类园,以及看雪听松、芦荻藏舟、在水一方、落霞飞凫、竹林幽径、磬音怀古、叠泉涌翠、湿林蕨蔚、玉弓赏桂等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一、花艺街植物知识展</p><p class="ql-block"> 进入1号门便是花艺街,这里布有丰富的植物知识牌展。我一直就想认真地了解一下这里展出的植物知识,但是以前或因与他人同行不方便,或因天气炎热不好逗留,凡此种种未能如愿。恰好今天一人休闲,即不耽误他人,也不受别人影响,又雨天凉爽。如此,可以好好地脑补一下,增长一点有关植物方面知识。</p> <p class="ql-block">  (一)植物的演化</p> <p class="ql-block">  (二)植物分类</p><p class="ql-block"> 植物世界分为四大类﹣藻类植物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种子植物门。</p> <p class="ql-block">  1.种子植物</p><p class="ql-block"> 种子植物是生活史中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后代的一类植物。种子植物分为两个亚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不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构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花有花被,所以也称有花植物。</p> <p class="ql-block">  2.种子植物分类系统</p><p class="ql-block"> 早期:机械分类,根据主要的几个性状划分;</p><p class="ql-block"> 中期:“自然”分类,根据更多的形态相似划分;</p><p class="ql-block"> 后期:系统发育分类,根据推测的性状演化趋势推断进化关系;</p><p class="ql-block"> 现代:分支分类及分子系统分类,强调单系进化,根据分子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p> <p class="ql-block">  3.系统发育分类</p><p class="ql-block"> 随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及传播,逐渐在植物学界建立了系统发育的观点。根据大量研究,推测植物形态演化的趋势,寻找原始性状、后生性状,并根据植物演化趋势对植物进行分类及排序,形成了系统发育分类</p> <p class="ql-block">  4.APG分类法 </p><p class="ql-block"> 以分支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为研究方法,以单系原则界定植物分类群。分支分类学(支序分类学、亲缘分支分类学)只依据演化过程的分支顺序,而不参考形态上的相似性来排列物种,事实上最贴近系统发育。在理想状态下,在分支图中,每个节点都只有两个下级分支,每个分支互为旁系群。一个自然的类群应在同一分支下,此分支有同一、唯一祖先,这个祖先不会是旁系群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分支除了分子上的共同特征,通常也会有一些表征共同特征,称为衍征。如蕨类的幼叶拳卷,衍征应当只出现于这个分支,而其他分支没有这种特征。和其他分支共有的特征称祖征。</p> <p class="ql-block">  进化中还有一种现象即趋同进化,区分衍征时应区分趋同进化造成的假象。例如鱼类和鲸鱼、鸟类和蝙蝠,虽然都有类似的外形和习性,但其看似共同的衍征不过是趋同进化造成的,有时这种趋同进化会表现得极其相似,尤其是应用表征时,故应当采取更多证据来支持。</p> <p class="ql-block">  5.分子生物学</p><p class="ql-block"> 分子生物学是极好的领域来应用分支分类学,分子生物学依靠计算DNA的相似性来确定亲缘关系,相似性越高,亲缘关系越近;同一分支下的物种DNA,应该拥有比旁系分支更为相似的DNA序列,也会拥有旁系分支所没有的独特序列。随着序列长度的增加,两个旁系分支分别变异演化出相似的独特序列的概率就会大幅降低,准确性也相应的大幅提高。</p> <p class="ql-block">  6.系统发育系统论断 </p><p class="ql-block"> 现存被子植物不直接起源于任何现存蕨类或裸子植物类群。木兰类较原始,但不是最原始类群,现存被子植物不直接起源于木兰类。单子叶植物和真双子叶植物为并系类群。</p> <p class="ql-block">  (三)常见花卉</p><p class="ql-block"> 1.蜡梅 </p><p class="ql-block"> 腊梅,蜡梅科蜡梅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耐寒、耐旱,花质蜡黄,极具芳香。花期11月至翌年3月。 宋·杨万里的《腊梅》云:</p><p class="ql-block"> 栗玉圆彫蕾,金钟细著行。</p><p class="ql-block"> 来从真蜡国,自号小黄香。</p><p class="ql-block"> 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p><p class="ql-block"> 南枝本同姓,唤我作它杨。</p> <p class="ql-block">  国家林草局公布2023年第二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安徽省获授植物新品种权12件。这些新品种包括合肥植物园新增,“合植檀香”“素心金蝶”“合植素心”等蜡梅新品种3件。</p> <p class="ql-block">  2.梅</p><p class="ql-block"> 梅,小乔木,稀灌木;高可达10米;花单生或2朵生于1芽内,径2-2.5cm,香味浓,先叶开放;花瓣白色至红色,花期冬春。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p><p class="ql-block"> 风雨送春归,</p><p class="ql-block"> 飞雪迎春到。</p><p class="ql-block"> 已是悬崖百丈冰,</p><p class="ql-block"> 犹有花枝俏。</p><p class="ql-block"> 俏也不争春,</p><p class="ql-block"> 只把春来报。</p><p class="ql-block"> 待到山花烂漫时,</p><p class="ql-block"> 她在丛中笑。</p> <p class="ql-block">  3.郁金香</p><p class="ql-block"> 郁金香,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它是早春开花色彩最艳丽的花卉品种,花单朵顶生,花大型艳丽。花期3-5月。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属植物的总称,约150多种,产亚洲、欧洲及北非。荷兰的郁金香驰名世界,但是郁金香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却在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至我国的天山山脉。我国自然分布13种郁金香,很多种花朵极其美丽,但并不为大众知晓。</p> <p class="ql-block">  4.樱花</p><p class="ql-block"> 樱花,蔷薇科、樱亚属植物。是李属、樱亚属所有物种和种植品种的统称。樱花每枝3到5朵,呈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p> <p class="ql-block">  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据考证,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就有栽培樱的历史,那时的樱主要指樱桃,从栽培果樱到观赏的樱花,最早考证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有诗云:初樱时动艳,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芷,红葩已发光。最著名的有唐代元稹的《折枝花赠行》:</p><p class="ql-block"> 樱桃花下送君时,</p><p class="ql-block"> 一寸春心逐折枝。</p><p class="ql-block"> 别后相思最多处,</p><p class="ql-block"> 干株万片绕林垂。</p> <p class="ql-block">  5.海棠</p><p class="ql-block"> 海棠,蔷薇科苹果属植物,为中国著名观赏树种。海棠类多为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虽然其中不乏果实有很高食用价值的品种。其中许多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如: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温带观花树木。著名的有宋代苏轼的《海棠》:</p><p class="ql-block"> 东风袅袅泛崇光,</p><p class="ql-block"> 香雾空蒙月转廊。</p><p class="ql-block"> 只恐夜深花睡去,</p><p class="ql-block"> 故烧高烛照红妆。</p> <p class="ql-block">  6.玉兰 </p><p class="ql-block"> 玉兰,落叶乔木,高达25米,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稍粗壮,灰褐色;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4-1/3。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cm;花梗显著膨大,密被淡黄色长卷毛;花被片9片,白色,基部常带粉红色。聚合果圆柱形,种子心形。一年开花两次,花期2-3月和7-9月。有名的有明朝王谷祥的《玉兰》:</p><p class="ql-block"> 佼佼玉兰花,不受淄尘垢。</p><p class="ql-block"> 莫漫比辛夷,白贲谁能偶。</p> <p class="ql-block">  7.桃 </p><p class="ql-block"> 桃,蔷薇科李属植物。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具锯齿;花单生,先叶开放;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柔毛,稀几无毛,萼片卵形或长圆形,被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或宽倒卵形,粉红色,稀白色;花药绯红色;核果卵圆形,花期3-4月,原产地中国。有唐朝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p><p class="ql-block"> 黄师塔前江水东,</p><p class="ql-block"> 春光懒困倚微风。</p><p class="ql-block"> 桃花一簇开无主,</p><p class="ql-block"> 可爱深红爱浅红。</p> <p class="ql-block">  8.李 </p><p class="ql-block"> 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小枝无毛;叶矩圆状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密、浅圆钝重锯齿,叶柄近顶端有2-3腺体;花梗长1-2cm,无毛;花瓣白色,长圆状卵圆形,先端齿蚀状。花期4月,果期7-8月。有宋代王安石的《李花》:</p><p class="ql-block"> 朝摘桃花红破萼,</p><p class="ql-block"> 莫摘李花繁满枝。</p><p class="ql-block"> 客心浩荡东风急,</p><p class="ql-block"> 把酒看花能几时。</p> <p class="ql-block">  9.杏</p><p class="ql-block"> 杏,蔷薇科李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5m;树冠开阔,圆球形或扁球形。小枝红褐色,叶广卵形,先端短尖或尾状尖,锯齿圆钝,两面无毛或仅背面有簇毛。花先叶开放,白色至淡粉红色,径约2.5cm,花梗极短,花萼鲜绛红色。果实近球形,黄色或带红晕,径2.5-3cm,有细柔毛;果核平滑。花期3-4月。有宋代志南的《绝句》:</p><p class="ql-block"> 古木阴中系短篷,</p><p class="ql-block"> 杖藜扶我过桥东。</p><p class="ql-block"> 沾衣欲湿杏花雨,</p><p class="ql-block"> 吹面不寒杨柳风。</p> <p class="ql-block">  10.秤锤树 </p><p class="ql-block"> 称锤树,叶纸质,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两面叶脉被星状毛,余无毛;花序有3-5花;花梗纤细,长达3厘米;花冠裂片5,长圆状椭圆形;果卵形,红褐色,具皮孔,似秤锤;花期3-4月。安息香科秤锤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秤锤树的模式标本为世界著名的蕨类植物分类专家秦仁昌先生于1927年在南京幕府山采集。秤锤树属也是中国植物学家胡先骗发表的第二个新属。</p> <p class="ql-block">  11.绣球荚蒾</p><p class="ql-block"> 绣球荚蒾,莱蒾科荚莱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叶柄及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或黄白色簇状短毛,后渐变无毛。聚伞花序直径8-15厘米,全部由大型不孕花组成,总花梗长1-2厘米,花冠白色,辐状。花期4-5月。有元代张昱的《绣球花次兀颜廉使韵》:</p><p class="ql-block"> 绣春晚欲生寒,</p><p class="ql-block"> 满树玲珑雪未干。</p><p class="ql-block"> 落遍杨花浑不觉,</p><p class="ql-block"> 飞来蝴蝶忽成团。</p><p class="ql-block"> 钗头懒戴应嫌重,</p><p class="ql-block"> 手里闲抛却好看。</p><p class="ql-block"> 天女夜凉乘月到,</p><p class="ql-block"> 羽车偷驻碧阑干。</p> <p class="ql-block">  12.牡丹</p><p class="ql-block"> 牡丹,落叶灌木;叶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生枝顶,花瓣5或为重瓣。被誉为花中之王,根皮供药用,广泛栽培,花期4-5月。有唐朝刘禹锡的《赏牡丹》:</p><p class="ql-block"> 庭前芍药妖无格,</p><p class="ql-block"> 池上芙蕖净少情。</p><p class="ql-block"> 唯有牡丹真国色,</p><p class="ql-block"> 花开时节动京城。</p> <p class="ql-block">  13.芍药 </p><p class="ql-block"> 芍药,多年生草本;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花瓣9°-13,倒卵形,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花丝长0.7-1.2厘米,黄色。花期5-6月。有清查慎行的《畅春园芍药》:</p><p class="ql-block"> 万卉争春放,开迟剩此花。</p><p class="ql-block"> 雅禁初日照,浓被绿阴遮。</p><p class="ql-block"> 隔岸浮香雾,临池荡绮霞。</p><p class="ql-block"> 年年三月尾,病眼阅繁华。</p> <p class="ql-block">  14.月季</p><p class="ql-block"> 月季,直立灌木;小枝近无毛,有短粗钩状皮刺或无刺;小叶3-5,宽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有锐锯齿,顶生小叶有柄,侧生小叶近无柄,花几朵集生,稀单生,径4-5厘米;花瓣重瓣至半重瓣,红、粉红或白色,倒卵形,先端有凹缺;花柱离生,伸出花萼,约与雄蕊等长;蔷薇果卵圆形或梨形,熟时红色。花4-9月,原产地中国。咏诗有明朝张新的《月季花》:</p><p class="ql-block"> 一番花信一番新,</p><p class="ql-block"> 半属东风半属尘。</p><p class="ql-block"> 惟有此花开不厌,</p><p class="ql-block"> 一年长占四时春。</p> <p class="ql-block">  15.玫瑰</p><p class="ql-block"> 玫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灌木,茎粗壮,丛生;小枝密生针刺和腺毛,有皮刺,被绒毛;小叶,小叶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有尖锐锅齿,上面无毛,叶脉下陷,有褶皱,下面密被绒毛和腺毛:叶柄和叶轴密被绒毛和腺毛,花单生叶腋或数朵簇生;花瓣紫红或白色,芳香,半重瓣至重瓣,倒卵形;花柱离生,被毛,稍伸出花萼,短于雄蕊;蔷薇果扁球形,熟时砖红色,肉质,平滑。花期5-6月。咏诗有宋代杨万里的《红玫瑰》:</p><p class="ql-block"> 非关月季姓名同,</p><p class="ql-block"> 不与蔷薇谱谍通。</p><p class="ql-block"> 接叶连枝千万绿,</p><p class="ql-block"> 一花两色浅深红。</p><p class="ql-block"> 风流各自燕支格,</p><p class="ql-block"> 雨露何私造化功。</p><p class="ql-block"> 别有国香收不得,</p><p class="ql-block"> 诗人熏入水沉中。</p> <p class="ql-block">  (四)珍惜濒危植物</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植物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植物为了人类奉献了她所能提供的一切乃至于宝贵的生命,例如人参和厚朴提供根和树皮作为中药材以人类抵御疾病、维护健康;水稻、玉米、小麦将其传宗接代的种子贡献给人类以充饥,棉花、亚麻提供纤维以御寒。但是人类对植物的关爱还很不够,很多种植物遭受人类的直接或间接破坏而灭绝或濒临灭绝。请大家都来关爱植物保护植物,更要保护多种珍稀濒危植物。</p> <p class="ql-block">  1.被发现的活化石-水杉</p><p class="ql-block"> 四千年前,水杉曾是北美地区最常见的红杉树种,而如今,其野生数量仅有约1000株,全部生长在中国的一个偏远地区。研究人员曾认为这种树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然后,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中南部发现了极少数量的水杉,而这些仅存的野外植株也正随着森林变良田的进程而逐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  水杉树种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如今是一种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秋季落叶前,羽状针叶变成铜红色。在中国,大量采集种子大大影响了水杉的繁殖能力。中国人把水杉视为仅次于熊猫的保护标志。</p> <p class="ql-block">  2.逃脱灭绝-富兰克林树</p><p class="ql-block"> 1765年,植物学家约翰·巴特拉姆和儿子威廉姆在乔治亚州阿尔塔马哈河河岸发现了一小丛开着芳香白花的树。他们用他们朋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字给这种树命名,并带了一些植株和种子回家。1803年,另一位园艺家和植物收集者来到了这个小树林,这是最后一次目睹该树林的记载。尽管几经搜索,这个小树林再也没有被找到。</p> <p class="ql-block">  如今现存的所有富兰克林树都是由巴特拉姆带回的植株和种子繁育的后代。很少有物种能从范围如此有限的情况下得以幸存。7~8月,富兰克林树开满艳丽的5~8厘米的花朵,花中有成簇的金黄色的雄蕊。</p> <p class="ql-block">  3.致命的爱-大叶桃花心木</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称为“大叶桃花心木”是因为这种树的叶子巨大,每一片都由很多小叶组成。巨大的支撑根可以支撑60多米高的树干。从 16 世纪开始,桃花心木就被用做制造昂贵的工艺精致的家具。精心制作完成的桃花心木木材富有红色光泽、颗粒细腻、坚硬且抗腐蚀。</p> <p class="ql-block">  你每天都可以看见用它制成的桌子或图书馆用的红色嵌板。桃花心木木材是世界上最美的也是最昂贵的木材之一,它的价格是其他硬木材价格的五倍。法制的薄弱和世界范围的巨大需求几乎将桃花心木用尽。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树在中美洲的数量已经减少了70%。</p> <p class="ql-block">  4.让甜美的声音安静下来-巴西红木</p><p class="ql-block"> 几世纪以来,许多重要的乐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都依赖于这种仅发现于巴西的神奇树种。巴西红木的木材是现知的唯一一种能制成高质量弦乐琴弓的木材。如今,巴西红木林面积仅存不到 5%。成年巴西红木甚为稀缺,音乐家们担心弦乐这种伟大的音乐也将面临灭亡。</p> <p class="ql-block">  琴弓制造厂商欣赏巴西红木是因为它的力度、弹性、共鸣效果和美观。欧洲和北美的琴弓制造商首先倡导发起巴西红木的保育和森林恢复行动。</p> <p class="ql-block">  5.挺拔的景观树-塞尔维亚云杉</p><p class="ql-block"> 早在冰河时代以前,塞尔维亚云杉已经遍布欧洲很多地区,它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地理条件,并进化成短小下垂的枝条以躲避厚重积雪的压迫。多年来,这种树的分布区域急剧缩小,火灾、过度开采以及与挪威云杉和东方水青冈的竞争等因素进一步导致该树种野生数量的减少。如今,塞尔维亚云杉的野生数量不足1000株。</p> <p class="ql-block">  如果让一个风景园林师说出几个他最喜欢的常绿树,塞尔维亚云杉往往位列其中。为什么呢?塞尔维亚云杉树形优美,树的针叶短而平,枝条下垂,挺拔而细长,十分美观,可以挤入窄小的空间。它既可以群植,也可以孤植,效果都很好。能够抵抗城市污染和干旱,能适应多种土壤条件。</p> <p class="ql-block">  6.神圣的生命之源-智利南洋衫</p><p class="ql-block"> 不是很多树被尊敬崇拜,智利南洋杉是一个例外。智利原著俾珲切人把这种树视为神树,他们的名字在当地语言中意思是“猴犯难部落”。智利南洋杉形成的森林曾经覆盖着智利南部和阿根廷的安第斯山脉。但是由于过度采收、野火和土地开荒,这些树已经难觅踪影。如今,仅在它们广阔的原始栖息地有少量的树生长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智利原著俾浑切人会定期敬拜智利南洋杉,他们把这种树视为食物的来源和精神的支柱。这种树的种子是俾浑切人重要的食物,美味的杏仁大小的种子。他们还用这种树的木材做为建筑材料,用它的树脂入药。很少有树看起来比智利南洋杉更古老,这并不奇怪,带刺的鳞片状叶子可能是为了避开饥饿的恐龙,因此,许多人认为这种树是当今现存的最原始的树种之一。</p> <p class="ql-block">  7.让榆树更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醉翁榆是中国最为稀有、最为濒危的树种之一,野外只有不到30棵成株。野生榆树中所含的基因可以帮助我们培育能抵抗“榆树枯萎病”的榆树新品种,这种病曾经杀死了成千上万的美洲榆树。植物研究人员对榆树进行测试,尝试利用其它亚洲榆树树种来培育超级抗病的榆树品种。</p> <p class="ql-block">  高大、花瓶状 的美国榆树曾经是美国街道绿化中最受欢迎的遮荫树种。对醉翁榆等物种进行保育有助于培育出更优良的长寿榆树品种。乔治.韦恩是美国伊利诺伊州莫顿树木园前任研究部主任,一直从事收集中国榆树的工作,并将这些榆树在美国种植。</p> <p class="ql-block">  8.群落的基础-弗雷泽冷杉</p><p class="ql-block"> 弗雷泽冷杉是一个基础树种,它们的数量巨大,影响着生存区域的其他物种。如果它们消失,这里将会发生什么?没有了弗雷 泽冷杉的保护,红云杉树遭受着强风的侵袭。没有了森林的 保护,藓类植物都干枯了。弗雷泽冷杉对南阿帕拉契山脉云杉冷杉林的生态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57年,来自美国大烟山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些弗雷泽冷杉上有一种白色绒毛,这就是微生物入侵的证据。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冷杉球蚜杀死了位于南阿帕拉契山脉上 90~95% 的 弗雷泽冷杉。冷杉的消失已经对该地区的整个生态系统引发了连锁反应。圣诞树苗圃可以帮助拯救弗雷泽冷杉,但是我们需要树木生长在野外,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延续和物种的演化。</p> <p class="ql-block">  9.基因的多样性-塞威氏苹果</p><p class="ql-block">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句谚语就来自塞威氏苹果。科学家认为,这种野苹果种是现代国内苹果的祖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所有苹果都来源于这种野苹果,同时也意味着这个物种对于今后的优良苹果育种、苹果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等的研究工作都将是重要的遗传学资源。在森林中,野苹果树是由种子+生长发育而成的,这就意味着它们具有各种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往往可,以带来一些改善,如更好的抗病能力。</p> <p class="ql-block">  常年生长在寒冷、干旱的哈萨克斯坦山区,使得塞威氏苹果具有很强的抵御病害、低温和干旱的遗传学特性。随着人类对偏远地区的强行开发,生长在哈萨克斯坦的野苹果树正在消失。在过去的50年里,中亚地区超过90%的野苹果林遭到破坏。选育现代优良苹果品种的重要遗传学资源。</p> <p class="ql-block">  10.来之澳洲的奇迹-瓦勒迈衫</p><p class="ql-block"> 1994 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公园管理员大卫.诺贝尔用绳索爬下澳大利亚瓦勒迈国家公园的一个狭窄的峡谷。在这里,他看见一株不寻常的树,这棵树看起来像树,但确长着奇怪的扁平的针叶。研究人员将他发现的树的枝条和化石进行对比,认为诺贝尔发现的是一个在很久以来都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树种,这一发现就好像在地球上发现了一只活着的恐龙。</p> <p class="ql-block">  在野外生长的瓦勒迈杉成株数量不足100 株,因此这种树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物种之一。侏罗纪时代的瓦勒迈杉,直到 1994 年,研究人员还只能通过化石了解瓦勒迈杉。这种树在侏罗纪时代和白垩纪时代(从2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是澳大利亚的常见树种。科学家们收集了瓦勒迈杉的插条和种子,将它们送到世界各地的植物园,从而确保该物种的生存。</p> <p class="ql-block">  11.世界上最长寿的生物-华盖木</p><p class="ql-block"> “极度濒危”是什么意思?对华盖木而言,就是野生成株的数量不到100 棵,而且全部生长在中国云南的东南部,使得这种植物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木兰之一。在苗圃中种植的数千株树苗带来了希望。科学家正在尝试将这些树苗回种到野生地,希望能够减小该树种灭亡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有三分之二的木兰属植物原产中国,其中超过40%来自中国南部。华盖木叶子深绿色、有光泽,很容易识别。华盖木在春季盛开白色或微红色的花朵,花香四溢。这种美丽的树在野外已经基本丧失了自我繁殖的能力。自1979年发现该树种后,首次收集到该树种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  12.少之又少的树-刺果松</p><p class="ql-block"> 要想亲眼看见这种树,首先要去美国西部干旱的山区,登高到海拔 3,300多米,然后寻找裸露在外的风化岩石坑,在这里可以发现这种长寿树种。通过对这种树的年轮进行检测,科学家们发现了千百年来地球变暖的迹象,但是如今的气候变化为侵害刺果松的害虫、寄生虫和真菌创造了理想的生存条件。多大年龄算是老?4800岁!对一棵树来说, 算是高寿了。刺果松是地球上已知生物中最古老的, 又名Methuselah, 意为非常长寿的人,是源自圣经中一个长寿的人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大风或缺水的条件下,刺果松的树皮会枯死,只存活薄薄一层树皮。在内华达州春天山脉发现的粗糙的枝条。死树在风的撞击下,形成了令人惊讶的扭曲粗糙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  13.红豆杉能治愈癌症</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树木,也可以有惊人的药用功效。这种枯瘦的短叶红豆杉含有紫杉醇,这是最畅销的抗癌药物之一。人类对短叶红豆杉需求的激增严重威胁着这种树的野外分布数量。发现药品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很多树种含有的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最为棘手的医学难题,如果一个树种灭绝,那么它的药用价值也将随之消亡。</p> <p class="ql-block">  寻找对抗肿瘤的途径。20 世纪60年代,科学家开始尝试从植物中提取化合物用来治疗癌症。15000 种不同植物被被选来进行最初测试。对其中的5种植物进行了进一步测试。其中 1种制成药剂,即短叶红豆杉。短叶红豆杉,很久以来,零乱生长的短叶红豆杉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杂树,毫无益处,只能用做栅栏,散落在巨大的云杉和冷杉之间,它看起来微不足道。是杂树还是医学奇迹?这种树的树皮中含有的一种化合物对治疗卵巢癌和其他癌症具有强大功效。紫杉醇现在可以部分从红豆杉属其它植物中提取,这样可以减少短叶红豆杉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  14.森林里的大药房-非洲李</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中叶,研究者发现非洲李的树皮可以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这使得对非洲李树皮的需求急剧增加。经过 40多年大量的树皮采集,野生非洲李的数量急剧下降。在欧美,许多人担忧这种树是否可以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得以幸存。</p> <p class="ql-block">  多数非洲李的树皮还是从野生非洲李上采集的。截至2000年,每年约售出价值1.5亿美元的非洲李树皮。如果树皮采集方法得当,非洲李是可以继续存活的。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剥除方法的错误,往往导致树木死亡。在工作机会缺乏的地区,通过采集树皮带来的快速利润回报远比保护树种具有诱惑力。假如你生长在喀麦隆的一个山村里,没有工作,家里正需要钱。这时一个商人给了你许多钱,让你给他弄非洲李的树皮。你不知道在不伤害树木的情况下把树皮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p> <p class="ql-block">  16.传统中药-厚朴</p><p class="ql-block"> 厚朴树皮是传统的中药材。早在公元 100年,这种药材已经被用来控制紧张和焦虑,治疗咳嗽和感冒,缓解过敏症状。木兰?我们在春天随处可见,它们怎么可能濒临灭绝呢?再好好想想!在已知的 245种木兰属植物中,有131个种濒临或已经灭绝,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50%。厚朴的树皮是传统的中药材,用量很大,这也导致了厚朴野生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p> <p class="ql-block">  木兰科植物,如厚朴,是现存最古老的开花树种之一。它们在有蜜蜂之前就已存在,通常由甲虫类授粉。花大而香,叶长约45厘米。不要被厚朴的叶子迷惑了!虽然叶子具有典型的热带植物特征,但这种树实际来自中国温带山区。</p> <p class="ql-block">  16.中国是郁金香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属植物的总称,约150多种,产亚洲、欧洲及北非。荷兰的郁金香驰名世界,但是郁金香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却在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至我国的天山山脉。我国自然分布13种郁金香。很多种花朵极其美丽,但并不为大所知。中国是郁金香的故乡,这个历史知识需要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公众了解。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郁金香景区,大规模引种、栽培欧美郁金香品种同时,请各界重视我国多种野生郁金香属植物的保护与研究。</p> <p class="ql-block">16世纪末郁金香传入欧洲,曾经引发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郁金香狂热潮”。色彩斑斓的郁金香新品种被爱好者培育出来,1634年投机分子开始哄抬郁金香种球的价格。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荷兰全国从贵族、商人到工匠、农民都参与郁金香的炒作。曾经创下一个高级品种的球根交换了一座宅邸的纪录。</p> <p class="ql-block">  17世纪荷兰培育的名贵郁金香,在“郁金香狂热潮”中,单个种球价格都在数千荷兰盾。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泡沫破裂了,万千人沦为破产者。这段疯狂的历史从大仲马的小说《黑郁金香》中可见一斑。当代荷兰依然以盛产郁金香等鲜花而闻名于世,年产郁金香种球30亿个,世界最大郁金香出口国。2014年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携夫人彭丽媛出访荷兰,彭丽媛应邀将新培育的郁金香品种命名为“国泰”以寓意“国泰民安”,并按当地传统浇上香槟。</p> <p class="ql-block">  17.比水杉更稀少的活化石植物-银杉</p><p class="ql-block"> 银杉,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命名,陈先生用表示中国之意的Cathaya命名这个属,表达了植物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0世纪中国植物学界轰动世界的两大发现,是发现两种古老的子遗植物水杉和银杉,这两者均被誉为“活化石植物”。经过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目前水杉的保护与引种栽培很成功,水杉几乎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温带气候的主要植物园,但是银杉依旧稀少,濒临灭绝,急待引起广泛重视。</p> <p class="ql-block">  银杉为古老的子遗植物零星残存在中国亚热带山地,间断分布于广西、湖南、重庆市和贵州4省区市,其中以广西龙胜花坪和重庆金佛山两地最负盛名。与水杉相同,银杉这种古老的裸子植物也可称为“活化石植物”,是中国特有属的子遗种,对于研究植物的系统进化,亿万年来气候变化,植物地理分布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能在中国西部的崇山峻岭中侥幸躲过第四纪冰川的银杉,在近百年来屡屡遭受人为破坏。据1998年统计我国自然分布的银杉总数不足4000株,分布区跨度大且不连续,在分布中心内的银杉林也不成片,依旧面临灭绝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  18.野玫瑰急需人类的关爱</p><p class="ql-block"> 蔷薇科玫瑰,在我国吉林图们江口、辽宁南部海岸、山东东部海岸分布着一种野生玫瑰,她不同于观赏园中的品种繁多、色彩缤纷的现代月季,也不同于用以制作玫瑰精油的大马士革玫瑰。因其只是朴质的单瓣花,又没有绚丽繁复的花色变化,一直以来未得到人类的重视与关爱。</p> <p class="ql-block">  近几十年由于人类的活动增多,如围海造田、滩涂养殖、建沿海公路、旅游景区等,不断破坏野生玫瑰的生境,致使山东、辽宁海岸的野生玫瑰种群几近灭绝,图们江口的种群也受到严重威胁。虽然野生玫瑰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其具有强抗寒性、抗病性和独特的花香,是月季、玫瑰品种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一旦其灭绝,将难以弥补。请人类注重关爱濒危的野生玫瑰。</p> <p class="ql-block">  19.兰花童子</p><p class="ql-block"> 兰科杏黄兜兰产云南西部的福贡、泸水,生于海拔1400-2100米的石灰岩壁积土处或多石而排水良好的草坡上。缅甸可能也有分布。杏黄兜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植物学家张敖罗1979年在云南碧江的县城附近初次采集到杏黄兜兰;1982年经陈心启、刘方媛作为新种定名,由周铉确定的。它的整个花朵为金黄色,香港称之为“金兜”。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有珍稀植物。这种其貌不凡的兰花为世界兰界所瞩目。其花色明丽典雅,黄色绚丽夺目,叶艺变化丰富,叶姿优美,有深绿的斑纹,它是野生矮种兜兰中极罕见的富于观赏价值的珍品。难怪一些兜兰育种专家将它作为一种梦寐以求的理想新花型亲本,祈望杂交育出一些异乎寻常的新型品种。它的花期在2-4月,开放到凋谢约40天至50天,是世界上观赏花卉植物中花期较长的珍奇花卉。对杏黄兜兰的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杏黄兜兰的繁育系统是兼异交和自交的混合交配系统。杏黄兜兰是一种食源性欺骗的植物,它模仿食源性植物黄花香。此外通过检测还发现杏黄兜兰的花粉为脂质;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花朵开放期内具有同步性,而花粉在柱头凋落后仍具活力,去除了雄蕊可明显延长花朵开放时间。</p> <p class="ql-block">杏黄兜兰生存现状。杏黄兜兰自传入欧美后,获得近百个美国兰展奖项,热潮至今未衰。然而受盛名之累,中国的兜兰属植物虽然丰富,但由于过度采集、走私出境猖獗以及生境破坏等原因,近十几年来野生兜兰的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逐渐萎缩,不少种类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尽管国际贸易公约中已明文禁止杏黄兜兰贸易活动,但是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仍有一些商家从事地下交易活动。目前的杏黄兜兰的致危因素是生境破碎化和丧失,自然种群过小和过度采集。现有土地利用方式可导致其自然繁殖困难甚至有灭绝的可能,因此值得我们加大保护力度。濒危植物的保护策略一般分为就地原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兜兰的就地保护不仅要保护现有兜兰植物分布的地区,还要关注曾经有过兜兰属植物分布,但目前已遭破坏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是以后开展种群恢复的最佳场所。而迁地保护则要在条件比较成熟或在必须的情况下才能适当开展。且迁地保护除保存活植株以外,还应包括种子保存、花粉保和组织保存等方去。</p> <p class="ql-block">  20.圣洁的天山雪莲不容侵犯</p><p class="ql-block"> 雪莲花分布于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海拔2400米~4000米高山地带,以因此常被称为天山雪莲。天山雪莲是名贵药材,是新疆地区的维吾尔、哈萨克及蒙、藏等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山雪莲所含的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癌、提高心肺功能、抗辐射、抗疲劳的多种作用。</p> <p class="ql-block">  当然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升高,导致雪莲生境减少,分布面积缩小是其濒危的一方面原因。自清代以来天山雪莲的药用价值被内地人广泛认识,而对其的破坏性采挖益严重,而雪莲又少有人工繁殖,致使曾经分布广,数量多的天山雪莲已陷入濒危的险境。</p> <p class="ql-block">  21.天赐神草-天麻</p><p class="ql-block"> 天麻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因其无根无叶,古医书《吴普本草》上有“神草”之称。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  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朝鲜、西伯利亚、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400-3200米的地区,多见于疏林下、林中空地、林缘、灌丛边缘。目前已由人工广泛栽培。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己发现该属植物约有30余种。我国天麻属植物已发现有6个品种,即天麻、原天麻、细天麻、南天麻、疣天麻,此外据文献记载台湾省还分布一种Gastrodia flabilabella。其中细天麻、南天麻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疣天麻在云南省中部地区发现,原天麻分布于云南省丽江、昭通彝良小草坝、石屏及四川省峨眉的高山区。天麻共分5个变型,分别是原变型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黄天麻、松天麻,这几个变型的划分主要是由周铉确定的。</p> <p class="ql-block">  天麻是一种习性非常奇特的植物。它虽然是高等植物,却没有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寄生在腐物上生活,而且“懒”到了连腐物中的营养都不能亲自摄取、必须由真菌“喂”给它的地步。现在已经知道,天麻的一生中需要至少两种伺候它的真菌,一种真菌在它的种子萌发时为它公供营养,让它在地下长出土豆似的块茎;另一种真菌则接着为它的块茎提供营养。天麻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完全在地下度过的,仅在每年夏天,一些“吃饱喝足”的块茎才抽出一根花茎,伸到地上探个头,借此完成繁育下一代的任务。天麻的花茎初生时为黄色,将败时为红色,这是古人又把天麻称为“赤箭”的由来。天麻繁殖主要以块茎繁殖,或可用种子繁殖。但其种子无胚乳,胚未分化,自身不能为萌发提供营养来源。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除普通绿色植物所需的条件下,还需有真菌参加。主要依靠小菇属的几种共生真菌帮助萌发,包括紫萁小菇、兰小菇、开唇兰小菇、石斛小菇等。  兰科植物天麻,也经历了类似的“南迁”的过程。这种植物的分布本来极为广泛,南到云南、广西,北到吉林、辽宁,只要是茂密而土壤深厚的森林﹣﹣不管是阔叶林还是针叶林﹣﹣往往都可以见到天麻的影子。明中叶成书的我国最后一部“药典”《本草品汇精要》,就记载天麻“出郓州、利州,泰山、崂山诸山,今京东、京西、湖南、淮南州郡亦有之”,相当于今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南部)、四川(北部)、湖南等省的范围。但到民国年间,山东、河南等地的天麻已经几乎采挖殆尽,按当时广州一位叫陈仁山的药商的记载,市场上出售的天麻,已经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和陕西汉中了。到今天,野生天麻更是多半都来自云南、贵州,而且也都处于濒危的境地了。天麻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易危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I中,同时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中,为I级保护植物。</p> <p class="ql-block">  22.请留住最后的野生人参</p><p class="ql-block"> 五加科人参,其实历史上最佳品质人参的产地是山西上党,以“潞州人参”闻名于世,但是由于无节制的采挖,到明代上党等地的人参已绝迹,只能收购关外出产的“辽东人参”和“高丽参”。人参可能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药用植物。有大补元气、固脱、生精、安神益智的功能,有“神草”、“仙草”等美誉。而提起人参,人们首先会想到东北长白山的人参资源和朝鲜半岛著名的高丽参。</p> <p class="ql-block">  都曾有人参出产,但经过数百年的采挖,东北地区野生人参资源早已枯竭。东北地区人参资源曾经非常丰富,东北三省多到几十个县。目前我国野生人参分布数量极其少,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可国家级保护区内有残存。能在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辽宁境内的恒仁老秃顶子。当前吉林省正在大力开发人参产业,大量生产“林下参”、参的大量需求。“园参”等人工栽培人参,其价格适中,可以满足医疗保健对人参的需求。八土栽箱的 与此同时不断有报道价格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民币的野山参被拍卖,这类野山参部分来自俄罗斯等国,这是对境外野生人参资源的毁灭性开发;另有部分属于假冒产品,值得消费者警惕。</p> <p class="ql-block">  23.沙漠中的寿星-千岁兰</p><p class="ql-block"> 百岁兰科的唯一种类千岁兰是由奥地利植物学家于1860年在安哥拉南部纳米比沙漠中发现的,它分布于安哥拉及非洲热带东南部,生于气候炎热和极为干旱的多石沙漠、枯竭的河床或沿海岸的沙漠上。分布范围极其狭窄。它也是远古时代留下来的一种植物“活化石”,非常珍贵。千岁兰是千岁兰科中唯一的一种植物,仅生长在非洲西南沿海纳米比亚及安哥拉的沙漠中。这种形的裸子植物寿命很长,一般都能活数百年以上。据科学家用碳14测定,最长寿的植株已活了2000年,因此称其为千岁兰或千岁叶。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千岁兰的两片叶在沙石地上不断磨损,被撕裂成许多狭条,狂风一吹便散乱扭曲,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只爬在沙滩上的大章鱼,因此人们又趣称这种植物为“沙漠章鱼”。</p> <p class="ql-block">  千岁兰是雌雄异株植物,开花时许多穗状花序在茎顶部边缘上生出。由于花序有鲜红的苞片,因此颇为艳丽,为沙漠增添了异彩。尽管千岁兰生长在大雨十分罕见的环境中,但由于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沙漠上牛毛细雨经常光顾,因此沙漠上的千岁兰不但旱不死,反而能长命千年,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珍奇的植物景观。</p> <p class="ql-block">  千岁兰叶子基部有一条生长带,位于那里的细胞有分生能力,不断产生新的叶片组织,使叶片不停地长大。叶子前端最老,在不断地消失。由于它最基部的生长带没有被破坏,损失的部分很快由新生部分替补,使人们误以为它的叶子既不会衰老,也不会损伤。其实我们看到的叶片都是比较年轻的,老的早已消失了,真正不老的只是那一环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何况这些细胞仍在不断的更新。另外,千岁兰的叶子里有许多特殊的吸水组织,能够吸取空气中的少量水分。这就是千岁兰仅有的两片叶子始终不凋的秘密所在。千岁兰年年开花。在茎顶上表面,出现一些同心沟,在同心沟的外方沟内抽出球果状的花序;花片鲜红色。种子的外面有翅膀,随风散落到各处安家。  沙漠地区的气候干燥,雨水稀少,蒸发量大,沙漠中生长的植物为适应这种环境,或者脱去叶子,或者叶变态呈针状,以此来减少水分的损失。可千岁兰的叶子既宽又厚,难道它不惧怕干旱吗?千岁兰的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分,同时海边雾气浓重,形成的露水落下后,被千岁兰的叶片吸收,这样千岁兰始终可以获得充足的水分来供自己生活之用。纳米比亚对千岁兰保护措施:对一些生长年代久远的植株将其周围用铁丝网围起来加以保护,并搭建观看台让游客参观。</p> <p class="ql-block">  24.独木能否再成林-普陀鹅耳枥</p><p class="ql-block"> 普陀鹅耳枥是中国最早的植物采集家钟观光先生1930年在浙江普陀山佛顶山采集到的。普陀鹅耳枥仅分布在浙江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  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普陀鹅耳枥全球仅存1株原生老树,该物种种群恢复的难度很大,但是人类要努力挽救她,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不知道能否实现独木再成林的奇迹,但是人类正在尝试多种途径挽救普陀鹅耳枥。濒危的普陀鹅耳枥引起了全国各级林业部门的重视,重点开展繁育保护研究。在2012年“神舟九号”从太空带回2011年随“天宫一号”升空做太空旅行的包括普陀鹅耳沥等的4种濒危树木种子,希望太空育种能为挽救濒临灭绝的普陀鹅耳沥开辟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  25.不要让野生红豆杉再流血</p><p class="ql-block"> 红豆杉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曾经是重要的用材树,我国黄河以南地区主要分布的是南方红豆杉亚种。20世纪70年代红豆杉属植物体内发现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紫杉醇,从而彻底改变了红豆杉的命运。吸引以腐肉为食的甲虫及肉蝇科的蝇类来替它授粉。</p> <p class="ql-block">  用红豆杉树皮、枝叶等原材料,进过复杂的萃取、提纯工艺,最终可以制成紫杉醇注射液,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紫杉醇贵比黄金,在巨大利益驱使下,不法分子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我国盗伐数以万计的南方红豆杉、盗剥其树皮。砍伐后的林地布满红豆杉鲜红的汁液,其恐怖景象好似血流成河。无节制的砍伐乃至盗伐致使野生红豆杉资源遭受毁灭性打击,南方红豆杉等原产于我国的多种红豆杉野生资源均处于濒临灭绝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  26.传说中的食人花-巨魔芋</p><p class="ql-block"> 魔芋是我国南方常见栽培的淀粉来源植物,并具有药用价值,而巨魔芋只自然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里。巨花魔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不分支花序,高达三米以上,并散发一股类似尸臭的味道,因此就有了热带雨林中的“食人花”的传说。其实巨魔芋不会吃人,花序会散发出类似尸臭的味道,是为了吸引以腐肉为食的甲虫及肉蝇科的蝇类来替它授粉。</p> <p class="ql-block">  苏门答腊岛上巨魔芋的状况。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发布的199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巨魔芋列为易危种。由于人类对棕榈产品和木材的大量需求,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受到巨大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尼西亚已经失去了72%的原始热带雨林且情况仍在恶化,导致巨魔芋的原始生境受到直接破坏,帮助巨魔芋传播种子的马来犀鸟也成为濒危物种,巨魔芋的野外生存状况岌岌可危。</p> <p class="ql-block">  全世界巨魔芋引种、开花情况。1878年,意大利的植物学家奥多阿尔多.贝卡利在苏门答腊首次发现了这种植物。1889年,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里栽培的巨花魔芋第一次开花,这是该种在人工栽培下的第一次开花记录。 100多年中,世界范围内巨魔芋的开花记录只有90多次。</p> <p class="ql-block">  27.人类的奢靡追求致使海南黄花梨再野外几近灭绝</p><p class="ql-block"> 降香黄檀是海南岛特产树种,其心材就是大众熟知的“海南黄花梨”,简称“海黄”,因其木质坚重,纹理致密,为上等的家具良材。  几百年来的无限度的砍伐,依旧不能满足人们对“海黄”的奢靡追求,而降香黄檀的野生植株已经几近灭绝。虽然海南、广东等地有一些降香黄檀的人工繁育苗圃,但是想长成有用的心材,二、三十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p> <p class="ql-block">  其实降香黄檀不但可做家具,还可以做香料,其根部的心材名降香,可入药,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因而有“降压木”的美名,同时又是良好的镇痛剂,又可以治刀伤出血。《本草纲目》记载“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一旦降香黄檀在野外灭绝,人类不仅失去制作名贵家具的木料,还将失去可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用植物。即使有人工栽培,也要再等上几十年才能成才。</p> <p class="ql-block">  28.百年的寻觅与等待-报春苣苔</p><p class="ql-block"> 报春苣苔是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石灰岩地区的开兰紫色小花的苦苣苔科植物 。1883年英国植物学家Hance首先采集并命名了报春苣苔,但是由于报春苣苔分布区域狭小,种群小,之后的一百多年,植物学者一直没有再寻觅到报春苣苔。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植物工作者才在其模式产地广东连江再次发现报春苣苔野生种群。而后又在临近的湖南宁远、东安及广西贺州发现其野生小种群。</p> <p class="ql-block">  29.德保苏铁</p><p class="ql-block"> 我国是苏铁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苏铁属内的全部种均列为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植物界的大熊猫"美誉。而德保苏(Cycas debaoensis)是较晚发现的1个种,分布区域狭小,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德保苏铁自然分布于广西百色地区的德保县、那坡县、靖西县、右江区及云南富宁县。</p> <p class="ql-block">  30.发状念珠藻-发菜</p><p class="ql-block"> 发状念珠藻,俗称发菜,属于低等的藻类植物,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但也有学者认为多食发菜可能不利于健康。“发菜”与“发财”谐音,因此受到我国华南地区百姓的追逐。百姓因喜“发财”而争相喜食发菜,而采挖、贩卖发菜的商人从中谋得巨大利润。发菜分布在我国西部气候干旱、土壤贫瘠的草原﹣荒漠地区,对保持这种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野生发菜一旦被采挖,不但破坏本已稀少的发菜资源,而且将严重破坏我国西部生态环境。据报道每采集2两重的发菜,便会破坏相当于16个足球场面积的草原,使这片草原至少10年寸草不生,甚至采挖发菜也成为中国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31.爱情之树-海椰子树</p><p class="ql-block"> 海椰子树是塞舌尔群岛的特产,这种树的椰子有雌雄之分,而且特征鲜明:雌椰子长得惟妙惟肖,像人类女性臀部的形状,而雄椰子长得就是一根长棒的形状。墨绿色的果实挂在树上,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都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的身体。大型的椰果可达30公斤,海椰子完全成熟需七、八年,果子长到九个月左右,果汁便香醇可口是上好的甜食。完全成熟后坚硬的白色椰肉则是上等的补药,有补肾壮阳之奇效。果核是贵重的工艺品原料,椰子汁味道醇美,是酿酒的好原料,据说还能治疗中风。海椰果周身是宝,海椰树好像巨大的扇子,可以用来编制席子、篮子、帽子等日用品。海椰果核质地坚硬,色泽明亮,是名贵的工艺品材料。</p> <p class="ql-block">  32.三峡库区石上荷叶金钱草</p><p class="ql-block"> 当地居民采集荷叶金钱蕨治疗多种疾病的历史已有百年,现代医学也证明,其药理活性在于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黄疸型肝炎、中耳炎等疾病有效果。随着其药用价值不断被认识,其遭受毁灭性采挖的程度日甚,使其分布面积日益减少。而三峡工程蓄水又使荷叶铁线蕨的部分生境被淹没,未被淹没的生境也受到蓄水引发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影响。总的来说近三十年来,人类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荷叶铁线蕨,致使其已走到灭绝的边缘,由于其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用价值,为全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我们必须致力于荷叶铁线蕨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  帮助拯救树种的捷径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以做一些小事,这些小事可能对拯救自己家园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树种具有重大贡献。循环利用各种木材和纸张,合理利用资源可以减轻面临破坏的栖息地的负担;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碳排放,有助于改善气候变化;阅读更多的有关濒危树种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  二、水景园</p><p class="ql-block"> 水景园中以假山、水榭、瀑布等配置沼生、湿生、水生植物,主体建筑“冷香亭”“骆驼瀑”。 其中荷花、睡莲品种繁多,有冰心粉黛、妖容三变、雨露粉珠、太真出浴、仙女散花等,其形色各殊、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三、梅艺馆</p><p class="ql-block"> 梅艺馆位于梅园旁,为梅园中精华所在,门匾“艺梅”二字为梅花院士陈俊愉亲笔所书,内有10株50年以上的古梅,20株徽派游龙梅。还设有梅文化馆、陈俊愉陈列馆、俊愉广场、梅仙、梅圣等景点。 </p> <p class="ql-block">  百年古井,此井深达23米,原为上世纪当地村民和市园艺场职工的饮用水源,也曾作为合肥果酒厂的酿酒水源。2008年5月份重新修缮井口和周边地面。</p> <p class="ql-block">  四、梅园</p><p class="ql-block"> 梅园始建于1993年,占地6公顷,是梅花品种系统收集和展示的园区,现有梅花品种100多个,5000余株。主要品种有徽州檀香、徽州骨红、合肥送春、素白台阁、红须朱砂、三轮玉蝶等。</p> <p class="ql-block">  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者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是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花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p> <p class="ql-block">  梅花共分11个品种群,识别要点如下: </p><p class="ql-block"> 1.宫粉品种群:木质部白色,瓣色一般不均匀,一般内白外粉或瓣尖带粉色,花色比粉红色(如粉皮宫粉)更浅的品种属于此类群。</p><p class="ql-block"> 2.朱砂品种群:木质部红色,瓣色均匀,是花色最深的品种群,一般比粉红色(如粉红朱砂)更红偏玫红、紫红的品种属于此类群。</p><p class="ql-block"> 3.玉蝶品种群:花蕾偏乳黄色。花开初期瓣尖略带粉色,后期花瓣白色,不似宫粉型,无论粉色多浅,直到花谢都有粉色。</p><p class="ql-block"> 4.绿萼品种群:花萼绿色,花白色至黄白色。</p><p class="ql-block"> 5.垂枝品种群: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群。</p><p class="ql-block"> 6.龙游品种群:枝条天然扭曲的品种群。</p><p class="ql-block"> 7.跳枝品种群:花开二色或花、枝条、叶片有异色斑块变化。</p><p class="ql-block"> 8.黄香品种群:花蕾乳黄色至黄绿色,瓣绝无粉色,白色至黄绿色。</p><p class="ql-block"> 9.单瓣(江梅)品种群:花瓣5-9,木质部白色,花萼红色。是数花瓣最好区别的类群。</p><p class="ql-block"> 10.杏梅品种群:是梅与杏天然杂交的品种,无典型梅香,花期晚。</p><p class="ql-block"> 11.美人(樱李梅)品种群:是梅与红叶李经人工杂交后培育的品种,花期比杏梅品种群更晚,花叶同放。是所有品种群中花梗最长的类群。</p> <p class="ql-block">  五、看雪听松</p><p class="ql-block"> “看雪听松”景点位于水库东南端,水边缓坡草坪上植松类,又近梅园。早春时节,大片白梅盛开,形成“香雪海"”景观,春风旋起阵阵松涛,故名看雪听松。</p> <p class="ql-block">  六、芦荻藏舟</p><p class="ql-block"> “芦荻藏舟”景点位于植物园北端东侧。秋风中,大片的芦苇如轻柔的羽毛披拂于其周,将景点与外界自然分隔开来,成为一片静谧而又野趣横生的净土,水塘边的芦苇丛中藏着几叶小舟,平添几分情趣。</p> <p class="ql-block">  七、桂花园</p><p class="ql-block"> 桂花园收集3千多棵桂花树、67个品种。桂花四季常青,可谓“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金秋时节,桂花初绽,满园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其中“庐州黄”品种桂花是合肥植物园在国际木樨属登陆的特有品种。</p> <p class="ql-block">  八、在水一方</p><p class="ql-block"> “在水一方 ”景点位于园区最北端,芦荻茂盛 ,水面开阔,一派秋色茫茫、水波渺渺 、天地空旷、人影恍惚的灵妙意境, 如诗经《蒹葭》所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p> <p class="ql-block">  九、 休闲岛</p><p class="ql-block"> 休闲岛设有儿童乐园和成人运动球场,尤其是我们经常活动的乒乓球台。</p> <p class="ql-block">  十、花博园</p><p class="ql-block"> 花博园是合肥植物园的核心景区,一年四季,这里花展不断。</p> <p class="ql-block">  十一、秋景园</p><p class="ql-block"> 秋景园据植物园的制高点,站在坡顶上,可以俯瞰植物园的北部景区和蜀山湖的水天之色。坡度缓和优雅的草坪上,散植各种色叶树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银杏、鹅掌楸、槭树、“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树,以及安徽省特有树种琅琊榆等。鲜翠欲滴的春季嫩叶与红艳艳的秋叶交替变换,体现了植物景观所持有的、极富生命力的季相美。 </p> <p class="ql-block">  十二、竹园</p> <p class="ql-block">  十三、大草坪</p><p class="ql-block"> 大草坪广阔优美,是我们舞蹈队经常拍美照拍视频的理想之所。</p> <p class="ql-block">  十四、磬园</p><p class="ql-block">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安徽灵璧磬石,古称“八音石”,是一种天然的音乐石。自古以来专门用以制作编磬供奉给历代朝廷,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编磬是宫廷礼乐的最高等级,而今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声名远扬全世界。21世纪之初,合肥植物园将21枚巨大的制磬原石汇集成编,列于梅园,为世纪之庆,并于2010年夏迁址于此。这组编磬保持了磬石的自然形态,音跨三个八度,重一万二千余斤,是有史以来最大最重之编磬,故名“天下第一磬”。</p> <p class="ql-block">  十五、叠泉涌翠</p><p class="ql-block"> 叠泉涌翠,位于园区中部腹地,为全园重点景观之一。此景点借地势的自然高差形成三叠泉,泉水清澈见底,四周绿草如茵,浑圆的河滩石疏密有致地散落水边,泉水穿过石头层层叠落,犹如置身“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的唯美诗境。</p> <p class="ql-block">  十六、月季园</p> <p class="ql-block">  十七、盆景园</p> <p class="ql-block">  十八、木犀园</p><p class="ql-block"> 木犀园,包括桂文化景观区、三叠泉景区占地面积约4公顷。木犀园主要收集桂花品种,桂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是合肥市市花。2003年10月中国首届桂花展览会在合肥植物园举办,次年中国获得木犀属栽培植物国际登录权威。木犀园栽植有五大品种群桂花品种70余种、1000余株。主要品种有:状元红、苏州浅橙;波叶金桂;白洁;天香台阁、日香桂;云甜彩桂等。木犀园是中国纬度最北、品种最丰富的桂花品种专类园。桂文化气息浓郁的木犀园景点、景区、亭廊构筑物有:印月潭、明陵秋韵、月亮的传说、叠翠亭、金栗亭、木犀廊即满月廊等。</p> <p class="ql-block">  十九、茶园</p><p class="ql-block"> 茶园的面积占园6000平米,有8个品种,白云春毫、六安瓜片、舒城兰花、敬亭绿雪、黄山毛峰、天柱剑毫、岳西翠兰、霍山黄芽。 </p> <p class="ql-block">  二十、荷花池</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时左右,参观结束,了解了不少植物学知识。同时,可能是因拍照,需要进树林转草窝,打扰了那里的蚊虫,也因此还意外收到了它们送的几个大红包。赶快回家涂药休息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