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是你,我是我</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是农民,我的母亲也是。最近我一直在回忆他们给我的教诲,努力也想不起有金典的片段和只言半语。难怪,他们也只上过扫盲班,要硬说什么教诲的话,那就只能是身教了。不过,印象深刻的是:我的父母从来不在我的面前说教,自我懂事以来。亦或是他们觉得,在某种成度上,我已经超过了他们。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我也从不在我的闺女面前说教,亦或我也是这么想的:她的知识能力见识已经超过了我,所以她无能问我什么见识的时候,我也只是参考,从不为她作最后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你不是我的倒影,我也不是你的上一个车站。每代人都有自己要吃的苦,人生本来酸甜苦辣俱全,不妨坚强乐观些。老一辈的苦大多是物质匮乏时的饥寒交迫,是白手起家时的步步维艰。你比如说:我经常听我的一些亲房的长辈们说:我的父亲是从大林山上搬到我们现在住的这个村庄来的,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是在亲房们的帮助之下,住在当时的保管屋里的,虽然当时大家都不富裕,但我家应该是不富裕当中的不富裕了。要说到苦,那是肉眼可见的!</p><p class="ql-block"> 而当下年轻人的苦,或许是内卷浪潮中的焦虑迷茫,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寻找自我的挣扎。上一代不必用自己的苦难来证明权威,下一代也不必用新的困境来否定过往。苦是流动的,爱也是——真正的传承,不是把路铺平,而是告诉孩子:你的战场你做主,我永远是你退无可退时的后盾!经常听到闺女说她的压力大,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还是在想:你有什么压力?跟我们年轻时比呢?那又算什么?其实我也能理解,她所处的环境,人人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吃的用的都是优品中的优品。我也只能说:不要光看到他们的现在,其实各人都有各人的不容易,各人都有各人的难处。</p><p class="ql-block">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必须自己一步步走过,谁也无可代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上甘岭。反复讲述自己的艰难经历,会使讲述者在道德感上变得崇高,确会使毫无这种生活体验的听众感到羞愧,谁都厌倦充当这种抑郁的听众角色。一旦父母的苦难叙述变得絮絮叨叨,在孩子那里换来的将不是感激,也不是道德激励,而是厌倦和反感。每一代人都有他们需要承载的命运,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们的共同课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我们无需站在自己的人生角度去对他人的生命课题出谋划策,指点江山,好为人师。你以为的以为并非是你以为的以为否则何来 :医不叩门,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师不顺路,卦不空出。</p><p class="ql-block">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只是有的被看到了,有的没有被看到,智慧来源于苦难,苦也许是成长的良药。酸甜苦辣是生活,苦也是一种体验,丰盈生活。每一代父母都不要替孩子去吃苦,我吃我的苦,你吃你的苦,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所有的苦,只要有爱的加入。就会淡一点淡一点。再淡一点。就像昨天,我和闺女老婆,外甥一起开车去万科,快到万科的时候,遇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那么热的天,脚上穿着像女人穿的黑色的长统袜,手上戴着黑色的长手套,头上戴着能够遮住整个脸的硕大的帽子,在快拐弯的地方故意撞上了我闺女的车子,他骑的是电动车,经过拉扯,给了他两百块钱,全程是闺女处理的。说实在话,我当时也在场,要是让我处理,就他那副德性,我一定不会让他得逞的,我当时就把他的电动车牌照下来了,他本人的相我也照下来了。后来闺女怕我跟他起冲突,只得用幸福者退让原则来劝我。老实说:看到闺女的成熟,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也放心了,没办法,我唯一能做的是帮她出了那两百块钱。后来,我也用Deepseek查了一下,还真是遇上了武汉的碰瓷人,他们是一个团体,你在和前面的人理论的时候,其它人偷偷的偷你车上的东西,幸亏我们昨天的人多,不然不知道会损失些什么?唉,在如今这个时代,在武汉,还能遇上这样的事,能说什么呢?武汉也是我们的省会!我只能说,有时候五十岁后的父母是无力的、是卑微的去爱、是牵手关注去爱、是跪着爱、是凝望的爱……永远的后盾其实也是安慰自己和孩子的谎言,当你有能力时,你是后盾,可以成为坚强的后盾。但是你老了,不中用了,你就不是后盾了,不仅不是后盾,还有可能是矛盾的起源或者成为拖后腿的那一个。</p><p class="ql-block"> 一代有一代人的社会实践经历,上代人不想下代人吃苦,可发现下一代人不能理解,还会说你干涉太多!该吃的苦还须继续!上一代往后退,继续体验自己的生命体验!把下一代的生命轨迹还给他们,苦也好,乐也好!真实生活写照不会放过任何一代人! </p><p class="ql-block"> 孩子,你不是我的倒影,我也不是你的上一个车站,岁月漫长,我还将继续我的苦旅,而一脸胶原蛋白的你,以及你们这代人,也将遭遇我们这代人无法理解和触达的欢愉与苦难,这也许是最合适的距离和陪伴。人们常说: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同样应该尊重自己命运,放下怨念仇恨,更重要的是:不懈追寻,把握人生中自己可以把握的一点点边角空隙,让热爱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