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旅—库车市

fang'biye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4日,我们自驾来到独库公路终点的南疆秘境库车。库车市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辖县级市,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古风浓郁,遗迹遍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库车曾经有个响亮的名字,龟兹。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古国之一,也是《西游记》中风情万种的女儿国。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来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夜景也很美,在古色古香的热斯坦老街上店铺林立,从打铁铺到到裁缝店,从葫芦画店到干货店,还有令人垂涎的大馕店和羊肉店、牛肉汤店,美食与购物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空气中弥漫着羊肉抓饭、烤包子、烤大馕的阵阵香气。服饰艳丽,翩翩起舞的维吾尔姑娘,更是尽显浓郁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岁月走过千年,曾经的龟兹,如今的库车,绵长悠远的过去令人回味不已,淳朴自然的韵味更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翌日,我们前往库车王府参观,这是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原建筑在20世纪初仅存残垣,2004年库车县政府投资1300万依据末代库车王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重建,2006年重新开放。</p> <p class="ql-block">库车王府游览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融合了中国中原地区和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库车王府。主要有王府展区、龟兹博物馆展区、古城墙等展区组成。</p> <p class="ql-block">王府内还有“王府家访”“王府客栈”“篝火互动晚会”“宴艺厅”“旅游购物”“王府歌舞团”等配套设施和部门。库车王府通过文物展示、家族史介绍以及特色饮食等,了解12代世袭“库车王”190年的历史生活。</p> <p class="ql-block">游览库车王府,让我们深深感受库车王府那副最经典的对联:“平叛和卓建奇功,世袭罔替授御封”,它就是浓缩了王府因平定叛乱受封世袭的历史核心。为了中华民族大一统,库车王府世世代代所做出的历史贡献,使我们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这座宏伟的建筑坐落在库车老城区的黑墩巴扎,是新疆仅次于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第二大寺,距离库车县新城约4000米,建于16世纪。我们离开库车王府,一脚油门就到了。</p><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主体采用砖木结构,大寺外观高大,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特别是在室内外类似于祥云造型的装饰,在中国中原的古建筑中时常见到,使梁与柱之间的空白得到较好的美化,更有着吉祥的寓意,充分证明了中原建筑文化的流入。</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寺寺院面积约116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两部分:寺院主体和供信徒礼拜时使用的大殿。库车大寺无论是宗教法庭建筑的类型、门楼的独特艺术造型、礼拜殿的结构体系,还是建筑细部的设计,都是较罕见的建筑艺术实物,尤其是表现建筑细部的砖雕木雕、彩绘,对研究西域建筑装饰艺术具有深刻意义。</p> <p class="ql-block">我们辗转来到库车市热斯坦街道历史文化街区的花帽巷,这里不仅是丝路文化的缩影,更是非遗与烟火气息的交织的网红打卡地。全长200米,是集传统文化、非遗体验、特色商业于一体的特色主体街巷。</p> <p class="ql-block">花帽巷曾是手工艺人集聚地,保留了花帽制作、爱德莱斯绸编织、土陶等传统艺术工坊。通过2004年老城改造,复原了传统街巷风貌,植入非遗项目展示与文旅体验,成为展示龟兹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巷内悬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特色花帽,游客可试戴并选购作为伴手礼。墙面装饰以巴旦木纹样、雪莲绣饰等民族元素为主,打造出“非遗博物馆”般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距离库车市区约70公里,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九公里的戈壁悬崖下,从库车出发,沿S307省道行驶个把来小时就能到达。石窟背靠明屋达格山,前面有渭干河蜿蜒流过,隔河屹立着乔尔达格山。</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千佛洞是中国大地开凿最早的石窟,它的开凿年代大概从公元3、4世纪开始,到公园9世纪结束,先后长达5、6百年之久。作为龟兹石窟的代表,克孜尔石窟可以说是开中国西北石窟艺术之先河。在西域各国中,龟兹是最早派僧人来中原传播佛教的。</p> <p class="ql-block">走进克孜尔石窟,最先看到的是一尊耸立的铜像,这就是鸠摩罗什。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佛经翻译家。他从小随母信佛,9岁时,母亲带他到罗宾即今克什米尔拜师学习小乘佛教经典。12岁又拜莎车大乘名僧须利子托兄弟为师,学习大乘佛经。20岁成为博通古今,闻名东方的西域高僧。后来鸠摩罗什到长安,组织了800多人的庞大翻译机构,在他的细心指导下,翻译出各种佛经35部,约300多卷。他在介绍佛教哲学思想、文字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从而在我国佛教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翻译家。</p> <p class="ql-block">绕过铜像就进入到鸠摩罗什等古代高僧曾经修行、诵经的佛窟区了。在石窟的建造设置上,可以看出克孜尔石窟的宏大规模。在236个石窟中,有64个僧房,172个佛殿。由于年代的久远,外国列强掠夺和破坏,大部分塑像已荡然无存,壁画也残缺不全,现在只有75个窟形较完整。一些石窟存有汉文、龟兹文题记,个别还有塑像残躯。由于不允许拍照,只是简单地听听介绍。</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其石窟建造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东方佛教艺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关专家说,这里是仅次于敦煌壁画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探寻东西方文化在西域交汇的轨迹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