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怎样看病🏥</p><p class="ql-block">看病是一个过程,不是简单就讲辨证论治。</p><p class="ql-block">第一,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病,辨病。中医与西医定义一个病的概念不一样。中医通过病机,也就是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机,最最基本的病机,就是最核心的病机,最经典的病机,比如咳嗽,在中医来看咳嗽的最基本病机就是肺气上逆。所有的肺气上逆,引起气机逆乱,有的人不咳嗽,但肺气上逆到络脉里,也是肺气上逆,他咳不咳,也咳,轻微而已,属于要咳不咳那种。</p><p class="ql-block">再说胸痹心痛,胸阳被痹阻了,胸中阳气被困住,遏阻了,导致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辨病,目的就是了解他核心病机。核心病机对于后面的治疗有总体的把握,但当下病机跟你病核心的病机,完全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有时候病可以相兼,你得个咳嗽病还可以得个水肿病,但是这个咳嗽和水肿的病机是不一样的,病机上一个是肺气上逆,一个是水饮停滞。常见的一个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机完全不同。辨病很重要,脏腑是一个整体,病机不同,然后辨完病再辨病论治。</p><p class="ql-block">第二,找到病位,这是辨证论治的秘密,病位就是病邪的位置,给人看病,一定要找到病邪的位置,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治病的目的就是要把邪气去掉,但是必须知道邪气在哪里,并且知道它的性质,是湿邪还是火邪,湿性黏腻,火性炎上,通过不通的性质,判断出它是水类的阴邪信息,那么它就怕火,用火,阳热的药来治疗,所以知道它在什么地方,明白它属于什么性质,就可以想办法治疗了。</p><p class="ql-block">第三,要根据病人的体质,然后去治疗。体质弱,就要求和共存,也就是带病生存。具体到什么病,古人都已总结,基本上病机也告诉我们了。如果遇到一个疑难杂病,没法归类,可以想象出一个类来归类,抽丝剥茧,用投石问路的方式去治疗。(中医匡武医生,根据视频语音整理,未经本人核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医说,久病及肾,只要是肾虚,它一定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无论是肾气虚、肾阳虚,还是肾精不足,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它们的严重程度也有区别。</p><p class="ql-block">有些人手脚心热,或腰膝酸软,但并不很严重,这就是轻微的肾阳虚的表现;如果已经出现了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或者是无苔,这时就是肾阳虚的重症,治疗起来就要滋阴降火,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来解决问题;如果是轻微的肾阳虚,患者可能会有一点点腰酸,还有一点点怕冷,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腹泻;如出现心慌、水肿等,如果肾精不足或者肾气不固,开始出现的时候,肾精不足的人可能只有一些记忆力减退,男性出现少精无精,严重的话,出现痴呆,手足震颤或者走路不稳;</p><p class="ql-block">肾气不固,早期只是轻微的一些,如小便滴滴,小便频繁,或者比较轻微的遗精现象,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滑精,大小便失禁,如果有肾虚的问题尽早治疗效果会更好,不要拖到症状严重的时候,再去治疗。</p> <p class="ql-block">【人分阴阳,男女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倪师:</p><p class="ql-block">我们人分阴阳,男女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能搞混。</p><p class="ql-block">男人是胸为阴,背为阳;女人呢胸为阳,背为阴,这两个是反的。</p><p class="ql-block">怎么记?很简单,颜色淡的统统是属于阳,颜色深的统统属于阴。女人的奶水在胸部排出来,白色的,所以女人胸是阳,背后是阴。男人呢,胸是阴,因为男人的胸是没有奶水的,这是阴,背后是阳。</p><p class="ql-block">我们看那个浮在水面上的浮尸,面朝上的统统是女的,背朝上了全部是男的。</p> <p class="ql-block">《中医问味儿顺口溜》</p><p class="ql-block">口淡乏味,脾胃气虚;</p><p class="ql-block">口甜黏腻,脾胃湿热;</p><p class="ql-block">口中泛酸,肝胃蕴热;</p><p class="ql-block">口中酸馊,食滞内停;</p><p class="ql-block">口苦属热证;</p><p class="ql-block">口咸属肾病、寒证。</p><p class="ql-block">———胡说中医</p> <p class="ql-block">【治疗脾虚的不传之谜:补火生土!】</p><p class="ql-block">治脾虚,一补肾阳,二补心阳。</p><p class="ql-block">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的长期虚弱,会影响到脾胃,导致脾阳虚,出现没有食欲,吃了东西拉肚子,腹胀、心理发虚,干什么都没力气,这时只去补脾气是没有用的,只有把肾中的阳气给补起来,让肾阳去温暖脾胃,才能够恢复正常。</p><p class="ql-block">肾阳不足的人,容易手脚冰凉,平时还有腰膝酸软,容易劳累,怕冷,三伏天也是穿厚衣服,还经常的起夜拉肚子,大便不成形这些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参考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来进行辨证加减。</p><p class="ql-block">再来说补心火,心在五行当中属于火,脾属于土,火能生土,所以心阳虚的时候,脾胃就会出现虚寒,就会导致火不暖土了,所以很多时候老胃病患者,是因为心阳不足所导致的。心阳虚的人往往表现为心胸部的憋闷,疼痛,而且还有精神不振,跑两步容易大喘气,出汗还多,甚至出现口唇青紫,在调理上可以补心阳,以壮心火为主,辅以健脾来进行调治,参考的药物有保元汤、炙甘草汤,进行辨证加减。</p><p class="ql-block">(河南郑州中医原主任,根据视频播放整理未经本人核实)</p> <p class="ql-block">🔥艾灸疗法的感觉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通常在调理脾胃的过程,会艾灸一个重要的穴位——中脘穴。这个穴位具有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系统顺畅运行。</p><p class="ql-block">中脘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也是胃腑之气汇聚的关键部位(胃之募穴),同时还是人体八会穴中专门调节六腑功能的枢纽穴位(八会穴之腑会)。</p><p class="ql-block">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位置(同身手指五指宽)。</p><p class="ql-block">中脘穴灸通了是什么感觉呢?从中脘向下热量经过小腹、后腰、腹股沟,整个像打开一样,气流最终到达脚底。在这个时候,你的脚底会有一种排风,以及一种浊气好像从这里不断排出的感受,那就说明你灸通灸透了。</p><p class="ql-block">那会有一些人会觉得灸通了,就不用再继续艾灸下去了。于是放弃的人很多,这是非常遗憾的。</p><p class="ql-block">《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特别强调了灸量,所以说艾灸要起到一个根本性的调理作用,必须要保证灸量的充足,这个充足不仅仅指一次,而是累积获得的能量。</p><p class="ql-block">艾灸灸通了,才是第一步,只不过是你开始在一个瘀堵的道路上凿开了一条缝隙而已,这时如同你还是在高速上堵车一样只能缓缓通行,这个时候绝不能懈怠。当你一旦出现懈怠时,初通的缝隙就很容易再次被寒湿瘀蔽。</p><p class="ql-block">所以聪明的人一定不会停下来,而且牢牢把握住这个时机,持续地去灸需要的穴位,把这一个热量的通路拓宽了,这个气再不断地循行的时候,你体内的寒邪、湿邪,都会慢慢地向外排出,热能会一步一步地朝内渗透渗透渗透,直到你从内到外全部通畅了,那么你才是真正地达到从根本上调理好身体。</p><p class="ql-block">很遗憾,这些年我们有的朋友坚持不下来,做得稍微好一点就放弃了,还有些不认可的人,把自己的身体在其他地方搞得乱七八糟了,又来重新开始,你看你走了多少弯路啊!</p> <p class="ql-block">【问口渴与饮水可知津液的盈亏】</p><p class="ql-block">问诊里,一般会问患者口渴与饮水情况,来了解患者津液的盈亏。如果遇到的这个人特别能喝水,口渴的特别厉害,想喝水,就是证明这个人她津液匮乏。一般我们跑步、打篮球运动后出了汗,丢了津液,这时候会特别干,咕咚咕咚想喝水,这就说明津液的匮乏。</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说她不想喝水,说明了她体内津液不匮乏,甚至还讨厌水,说明她体内有水湿停聚。</p><p class="ql-block">所以通过问口味知道脾的运化水湿情况。如果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正常,运动以后出现口渴;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职,水湿停于体内,这时候这个人就不消化水了,这就是通过问饮食问口味,判断脾胃的情况。</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医讲: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为行其津液,脾主运化水液。</p><p class="ql-block">(山西省中医院胡说中医,根据视频整理,未经本人核实)</p> <p class="ql-block">【口干不干——判断一个人身体状态:快好了还是还得需要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身体阳气不足,就不能化水为津液和气了。</p><p class="ql-block">口干与不干的原因是督脉是否能送阳气到口。如果不干就说明督脉通,阳气也足够上升。</p><p class="ql-block">古话说:“幸运的医生治病尾,不幸的医生治病头。” 口中生津,说明身体问题不大,快好了。</p><p class="ql-block">中国汉字很有意思:活字,三点水➕舌,就是一个活字,问一个人的嘴巴干不干,来判断他能不能“活”。如果患者嘴巴还很干,那么他的身体疾病康复还得一段时间;如果嘴巴一直不干,那么他身体的问题就不会严重,或者是阶段性的;如果嘴巴之前很干,最近不是那么干了,那么他的病就快好了。</p><p class="ql-block">活→有水的舌头,就是津液充足!能津液充足,消化好,胃好!吃好喝好有精神!!!</p><p class="ql-block">适→舌头象游蛇一样,哈哈哈,舌头灵活自如,那他讲话清晰,头脑思迅,那还生什么病!!!</p><p class="ql-block">过去在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人,从小就放牛,老一辈人曾说过一件事,就是说如果牛的鼻子上有很多水珠子,那么这头牛就是健康的,如果牛鼻子上的皮肤是干干的没有水珠子在上面,那么这头牛就是生病了。农民兄弟祖祖辈辈就是这样来判断牛的健康状况的!</p><p class="ql-block">口干患者,要学会练打坐,打坐时搭上鹊桥:舌尖轻抵口腔上腭,连接任脉与督脉。 口不容易干渴。长期坚持的好处就是,口腔中唾液变多了。</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老人多生津,少年多降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口苦,属于热证】</p><p class="ql-block">(小柴胡汤适用于口苦辨证为热证者,千年古方对应口中发苦)</p><p class="ql-block">口苦咽干是因为肝火扰动引起胆汁上溢,就出现了口苦,一般来说都是热证。</p><p class="ql-block">临床上常见嘴里边特别苦,为什么说热证呢?因为青赤黄白黑,对应肝心脾肺肾,酸苦甘辛咸,木火土金水,苦属于火。</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下火行不行?这种火大多是郁火,郁住的火,应该要疏通。用小柴胡汤和解:</p><p class="ql-block">“小柴胡汤解用,党参半夏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中”。</p><p class="ql-block">少阳病就是口苦、咽干、目眩,就是为口苦而设的。</p><p class="ql-block">(来自胡说中医)</p> <p class="ql-block">【一个血液循环差的人,身体通常会出现五个表现】</p><p class="ql-block">血液循环不良,早期迹象不明显,因为人体存在代偿机制,但是当小血管堵塞较多,超乎人体代偿能力时,会出现明显的循环障碍,身体可能会发出五个信号:</p><p class="ql-block">1.手脚冰凉麻木。手脚皮肤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温度更低,行走后大腿、小腿或臀部都疼痛,休息后疼痛消失,这是因为四肢肌肉活动必须依靠微循环供应血氧,如果微循环不通,就容易出现麻木、冰冷、酸痛,严重时甚至出现跛行或者肢体坏死、溃疡。</p><p class="ql-block">2.头晕。当体循环不良影响到大脑血液供应时,可能出现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乏力的症状,快速站立或体位改变时更出现头晕。</p><p class="ql-block">3.气短。肺内气体交换需要通过血液循环来保证,如果心脏不能将动脉血及时有效泵出,就可能造成胸闷、气短、憋喘等情况。</p><p class="ql-block">4.下肢水肿。心功能不全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良,出现下肢水肿,小腿皮肤发炎等表现,严重者腿部皮肤还会发红,瘙痒、感染。</p><p class="ql-block">5.消化功能下降。胃肠道血液循环差,会导致食欲下降,早饱,腹胀等,还可能出现便秘或营养不良。(来自上海心内科徐楷医生小视频语音整理,未经本人核对)</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漏?</p><p class="ql-block">道家讲:</p><p class="ql-block">魂不在肝,从眼漏,</p><p class="ql-block">精不在肾,从耳漏,</p><p class="ql-block">神不在心,从舌漏,</p><p class="ql-block">魄不在肺,从鼻漏,</p><p class="ql-block">意不在脾,从四肢漏。</p> <p class="ql-block">【心衰的六个表现】</p><p class="ql-block">心衰的第一信号不是胸口疼,心衰的主要表现:</p><p class="ql-block">1.呼吸困难,走路、爬楼梯时就会出现胸闷气短,严重的在安静状态下也出现胸闷、憋气、喘息、咳嗽,在夜间睡眠的时候会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憋醒,要坐起来才能得到缓解;</p><p class="ql-block">2.夜间久咳,这个症状老年人多见,睡觉的时候出现频繁的咳嗽,伴有胸闷憋气,垫高枕头或者坐起来症状减轻;</p><p class="ql-block">3.下肢浮肿,主要出现在右心衰竭或者全心衰,心衰的中晚期的情况,经常表现为踝部、小腿或者大腿肿胀,这主要是心衰以后,血液瘀积在下肢所造成;</p><p class="ql-block">4.4.夜尿频繁,排血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白天可能小便正常,但夜间卧床休息时出现回心血量增多,肾的血流灌注增加,导致夜间小便次数增多或者夜尿增多。</p><p class="ql-block">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重视,到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查。</p><p class="ql-block">(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专家李海聪视频讲解整理,未经本人核实仅为语音转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心脏一旦缺血,它会怎么提醒🔔你】</p><p class="ql-block">第一是突然间的心动过缓,心缺血发作的时候,患者可能会突然间出现这种心动过缓或者血压降低的一个情况,严重的会出现晕厥,这些症状没有规律性,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出现;</p><p class="ql-block">第二是心前区的一个疼痛,当患者劳累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心前区可能有疼痛,紧缩感或者是沉重感,这种疼痛可能会辐射到肩部、背部;</p><p class="ql-block">第三是出现疲劳感,由于心脏供血功能下降,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及时的供血,患者容易出现疲乏无力、精力不足等情况,还可能出现体能下降,如轻微的活动之后,心率就会加快,甚至感觉呼吸不畅;</p><p class="ql-block">第四是突发的心悸憋闷,心缺血的患者,很容易在睡觉的时候出现这种胸闷憋气的情况,甚至是呼吸困难,需要立刻坐起来或者站起来才能缓解;</p><p class="ql-block">第五是不明原因的胃部不适,运动之后患者胃部出现憋闷胀满的感觉,如果和胃部没有直接关系的话,就需要考虑是不是心脏的问题。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咽喉部、下颌部牙疼,也需要警惕心脏的问题。而且现在心脏问题越来越年轻化,不管你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都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上述请大家一定警惕⚠️⚠️⚠️</p><p class="ql-block">(心血管病专家陈彦,根据视频播放语音整理,未经本人核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肝郁,就是肝气的郁滞,是气机的不畅通,一般建议服用逍遥丸,但是有的人却吃了不解决一点儿问题。</p><p class="ql-block">这是因为肝郁的程度或者肝郁之后形成的很多病理产物,导致了病证的复杂性。</p><p class="ql-block">肝郁可以化火,肝郁可以合并痰湿,合并湿热,合并血瘀,这些衍生的病理机制,在身体里,单纯用一个理气疏肝,调理力度就显得太轻了,解决不了一点儿问题,需要辨明原因在 哪里,可能始于肝郁,但病程已经走入后半程,需要明白症结在哪里。</p><p class="ql-block">【曼说中医】(韩曼副主任医师 疑难杂病诊治专家)(根据视频播放整理,未经本人核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