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发刊词</p><p class="ql-block"> 经群主王生民倡议,我们高六七一班微信群集体创作的《半个世纪·高六七一班老同学相册》今日正式发布。作为主编,我深知这本小册子能与大家见面,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支持与付出。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三句话。</p><p class="ql-block">一、全员参与,聚沙成塔</p><p class="ql-block">相册的缘起,源于宫建新的一句提议,得到王生民群主的坚定支持,更得到全体同学的迅速响应。原本潜水的同学浮出水面,一度退群的朋友高喊“回家”,从未入群的老同学也欣然归队。一次普通的相册征集,竟成了全班半个世纪以来最整齐的一次“点名”。这份热情,是我们最坚实的基石。</p><p class="ql-block">二、全员供稿,万木成林</p><p class="ql-block">为了让每一页都鲜活,同学们翻箱倒柜,把最珍贵的记忆交到我们手中:</p><p class="ql-block">梁秀媛与四个子女的灿烂合影, 秦颜茹的满头银发, 刘维君夫妻的烟火小馆, 姜淑坤的吕剧水袖, 国世业背靠大海的深情,方世刚的行万里山河, 李玉明的奇石嶙峋,张敏然在加拿大庭院里捕捉的四季 ,马志平举杯品酒……</p><p class="ql-block">一幅照片就是一段人生,一段人生便是一束光芒。更难能可贵的是,王生民挥笔写就的序言,以“29人”“红楼”“老同学们啊”等词句,为整本相册定下温暖基调,也为尾声埋下动人伏笔。正因人人供稿,才让这本册子成为“我们”的集体自传,而非“我”的独角戏。 ——————————三、全员审校,琢玉成器</p><p class="ql-block">初稿完成后,我们把相册搬回群里,请大家“挑刺”。结果,群友化身最严苛的编辑:</p><p class="ql-block">六位同学主动更换了更满意的相片;多位同学对配文提出修改建议;姜淑坤把90多张照片逐张过筛;张敏然把整篇文字逐字逐句推敲,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p><p class="ql-block">一次次打磨,一遍遍修订,只为让这本记录半个世纪的相册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圆满。</p><p class="ql-block">在此,我代表编委会向每一位同学致以最诚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谢谢你们把最私人的记忆变成最公开的珍藏;</p><p class="ql-block">谢谢你们把最挑剔的目光变成最温柔的守护。 </p><p class="ql-block">相册虽已付梓,故事仍在继续。欢迎在美篇最后的“感言评论”处,写下你的精彩感言,与本册长期共存。 半个世纪,我们在此集结;下一程,我们仍要并肩。 </p><p class="ql-block"> 主编于培勋</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1日</p> <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同窗诸君: 本群肇始于2015年,由“讷河一中高671讨论组”整体迁入QQ,2017年1月组建微信群,至今29人。 因山川阻隔,难再聚首,然相思难抑。近日,群友应召纷纷上传近照,借云端小聚,遂成此册。爰缀数语,权作序言。</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1964年8月踏入讷河一中校园, 至今已历一个甲子。六十一载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曾记否,我们曾在讷河一中的小红楼里共同伏案苦读的身影;在那黄土铺就的操场上奋力拼博,你追我赶的欢声笑语;在那共同开垦的校田里洒下的你帮我助辛勤劳动的汗水……。那四年多的青葱岁月,早已化作我们灵魂深处最坚韧的根系,深植于彼此生命的沃土。那旧日的时光,恍如老槐树下的片片绿茵,纵使风霜侵蚀,在记忆深处依然葱茏如昨。</p><p class="ql-block"> 星移斗转,日月如梭。时光能带走青春年华,却带不走深厚的同学情谊。从学校分开后,我们如散落天涯的种子,在各自的沃土上扎根,抽枝。当年意气风发的面厐,渐渐被生活的风雨刻下印记;沧桑如犁,耕耘出额间沟壑;岁月似霜,悄然柒白了少年青絲。然而,纵然关山阻隔,心底那份深深的同学情却从末断绝。</p><p class="ql-block"> 今日重逢在这方寸荧屏之间,用颤抖的手指划动屏幕,一张张照片徐徐展开,半个世纪未曾谋面的面孔,如今一个个浮现。那些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容,那些刻满故事的眼角眉梢,令人百感交集。皱纹里藏着青春的光,白发里映着晚霞的红。我们互相凝望,通过彼此白发下的笑容,辨认旧日的模样;浑浊的泪光里,映出彼此心底少年依旧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此册虽薄,可载千钧;方寸之间,尽是故人。愿它成为我们共同的归巢,让每一次翻阅,都是一次心灵的拥抱。</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们啊!夕阳正好,晚霞正浓。愿以此册为约,常问候,勤往来,让这份走过一个甲子的情谊,在余生里继续发光。 ————王生民 — 2025年7月31日 </p> <p class="ql-block">宫建新—— 相惜相契缘难得,携手同行共至远。 ——宫建新与伴侣,因缘结识,因爱相守。他们彼此珍惜,彼此扶持,在岁月的长河中携手同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也用一生书写了“共至远方”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姜敏—— 青春作序,恩爱为章;岁月常健,百年同芳。 ——————半世相守,情深似海,姜敏与伴侣在时光的长河中携手同行。他们的爱情,如诗如画,以青春为序章,以恩爱为正文,书写出一段动人的篇章。岁月流转,容颜渐老,但爱意不减,反而愈发坚韧。</p> <p class="ql-block">姜淑坤—— 铁梅声里春常在,公园一开就登台;水袖轻扬仍是火,唱醉斜阳入梦来。</p><p class="ql-block">姜淑坤,一位舞台上的常青树,铁梅般的嗓音穿透岁月,依旧响亮动人。每当公园的舞台拉开帷幕,她便如春日般绽放,水袖轻扬,舞姿翩翩,仿佛时光从未流逝。她用歌声唱醉斜阳,用舞步踏进梦里,将青春与热情融入每一个音符与动作,成为众人记忆中永不褪色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杨宝珍—— 夕阳之年不再迷茫,身心情感更加坚毅。</p><p class="ql-block">杨宝珍,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夕阳的余晖中愈发坚定从容。她不再迷茫于时光的流转,而是以更加沉稳的心态面对人生。岁月赋予她智慧,也让她的情感愈发深沉。她用坚毅的内心,诠释着属于这个年纪的温柔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秦颜茹—— 满头白发人未老,回睦一笑是少年。</p><p class="ql-block">秦颜茹,虽满头白发,却依旧神采奕奕。她那回眸一笑,仿佛穿越时空,将人带回那个青葱岁月。她用一颗不老的心,诠释了“人未老”的真谛,也用笑容温暖了身边每一个人。她的存在,是岁月的见证,也是青春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韩景林——从教卅五载,躬耕教育栋梁。</p><p class="ql-block">从风华正茂到两鬓如霜,他将三十五载春秋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深蓝的Polo衫映着窗外的晨光,他坐在那张熟悉的椅子上,花白的头发仿佛也染上了阳光的颜色。浅绿色的窗帘微微飘动,像是岁月的低语,轻轻讲述着一段段关于坚守与奉献的故事。他的眼神平静而坚定,仿佛仍在注视着那片熟悉的校园,和那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学生。</p><p class="ql-block">他轻轻阖眼,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朗读声,于是嘴角浮起极浅的笑——原来岁月带走的只是黑发,留下的答案,早已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脚步里,生根发芽,奔向更远的天光。</p> <p class="ql-block">范玉兰—— 一袭旗袍,把岁月裁成曲线;一步生莲,把时光走成T台。</p><p class="ql-block">范玉兰,身着旗袍,步履轻盈,将岁月穿成最美的风景。她用一袭旗袍,勾勒出时光的曲线,用一步一履,走出属于自己的T台。她不是舞台上的模特,却是生活中的主角,用优雅与自信,将平凡的日子过成一场华丽的走秀。</p> <p class="ql-block">孙发—— 总舵主不开口,气场已自吼,万声皆俯首。</p><p class="ql-block">孙发,人称“总舵主”,不怒自威。他站在人群中,无需言语,便自带气场,令人肃然起敬。他的存在,是一种力量,一种引领。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以沉稳与智慧赢得众人的敬仰,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国世业—— 海棠湾作垫,碧海为屏;一背倚浪,万顷蓝拥入襟怀。</p><p class="ql-block">国世业,背靠海棠湾,面朝碧海蓝天,胸怀万顷波澜。他将自然之美融入生命,将海风与阳光化作前行的力量。他站在浪花拍打的岸边,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用一颗宽广的心,拥抱这浩瀚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方世刚—— 年年打包好山河,步步皆成景;从此天地作相册,万里风烟在眼底。</p><p class="ql-block">方世刚,热爱行走,热爱记录。他将山河装进行囊,将风景定格成记忆。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程,皆是诗篇。他用脚步丈量世界,用镜头记录时光,将天地化作一本相册,珍藏万里风烟于心间。</p> <p class="ql-block">张秉轩—— 云很低,海很宽,把目光放远,把叹息留在岸边。</p><p class="ql-block">张秉轩,站在海边,目光深远。他不沉溺于过往,不叹息于得失,而是将目光投向远方,将未来握在手中。他深知,云低海宽,人生亦如海,唯有心怀梦想,才能扬帆远航。</p> <p class="ql-block">陆喜民—— 一生与砖瓦相伴,为城市筑基;此刻静坐时光一隅,将岁月揉作诗行。</p><p class="ql-block"> 陆喜民坐在养老院的一角,身上还带着老厂长特有的沉稳与安静。他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仿佛在回忆那些砖瓦飞舞的岁月。我常想,一个把一生都献给工厂的人,如今坐在这样的角落里,是否会觉得失落?可他脸上却总带着一种平静,仿佛早已把那些忙碌的日子,酿成了诗,藏进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梁秀媛—— 一个肩膀,四个家庭的春秋;她没让任何一扇门关上。</p><p class="ql-block">梁秀媛,用一己之肩,扛起四个家庭的重担。她既是母亲,也是女儿,更是妻子与儿媳。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的天空,用坚韧与爱守护每一个亲人。她从未让任何一扇门关闭,而是用温暖与包容,让家永远灯火通明。</p> <p class="ql-block">王生民—— 倾听夏日的歌声,夏日牵手踏歌行。</p><p class="ql-block">王生民,与爱人相伴,共度每一个夏日。他们牵手踏歌,聆听蝉鸣与风声,感受生活的美好。他们用歌声唱响岁月,用脚步丈量幸福,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诗意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徐国兴—— 庭栽岁月,海赠清欢。</p><p class="ql-block">徐国兴,将岁月种在庭院,将清欢藏于心间。在时光的长河中,他如一棵静默的树,扎根于岁月的土壤,枝头却始终摇曳着青春的光影,庭前花开花落,海畔潮起潮落。他在时光的缝隙中寻找宁静与美好。他用一颗淡然的心,守望过往,用一份从容,书写属于自己的清欢人生。</p> <p class="ql-block">何焱——善经营会管理,是商界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他高中毕业时,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同龄人还在摸索未来方向时,他已然走上管理岗位,成为讷河县二轻前进二商店的经理。他思维敏捷,决策果断,更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带领商店屡创佳绩。在他的精心运作下,在同行业中商店的年营业额和利润一直靠前,成为当地商业领域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庞桂云—— 白发苍苍人未老,天津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庞桂云,虽已白发苍苍,却依旧精神矍铄。她扎根天津,热爱这片土地,也热爱生活。她用一颗年轻的心,面对岁月的洗礼,用一份执着,守护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孙友刚—— 本想把花当背景,结果成了花的人形立牌。</p><p class="ql-block">孙友刚,原本想在花丛中留下倩影,却不经意间成了花的“人形立牌”。他用幽默与自嘲,记录生活的点滴,也用镜头定格属于自己的独特瞬间。他不追求完美,只愿真实地活在当下。</p> <p class="ql-block">阴振祥—— 这对夫妻在乌镇被古镇WiFj绑定终身,信号满格,爱意满溢。</p><p class="ql-block">阴振祥与爱人,在乌镇的古巷中被“绑定终身”。他们用一场浪漫的旅行,见证彼此的深情。古镇的WiFj信号满格,爱意也满溢心间。他们用现代的方式,书写传统的爱情故事,成为彼此生命中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指尖拨清风,弦上起青山,一声便是一重天。</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关于音乐与心灵的对话。指尖轻拨,清风徐来;琴弦轻响,青山浮现。每一个音符,都是一段回忆;每一次弹奏,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音乐,让时光变得温柔,也让爱意更加深沉。</p> <p class="ql-block">刘维君—— 杯中映着双影,句里酿着余生。</p><p class="ql-block">刘维君,与爱人对坐,杯中倒映着彼此的身影。他们用一杯清酒,酿出余生的承诺;用一句诗语,道尽岁月的深情。他们的爱情,不喧哗,却深沉;不张扬,却隽永。</p> <p class="ql-block">韩德坤—— 苦尽甘来又开方,一身药香把苦熬成后来的甜。</p><p class="ql-block">韩德坤,曾历经风雨,却从未放弃希望。他用一身药香,熬过岁月的苦涩,最终迎来甘甜。他用坚韧与毅力,将苦难化作力量,将伤痛化作成长,成为生活的强者。</p> <p class="ql-block">朱显章—— 活到老,学到老——夕阳因求知而绚烂。</p><p class="ql-block">知识即力量。他深知,残缺的高中教育无法托举时代之需。于是,以毅力为灯、业余为径,先后完成电大与省委党校本科课程,用系统学识梳理过往、直面现实,在崎岖中辟出通途。</p><p class="ql-block">如今,他仍笃信:唯有持续拥抱新知,方能与时代并肩。人工智能、高科技工具,皆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钥匙。让晚霞不仅温柔,更因智慧而丰盈——夕阳,因学习而更美。</p> <p class="ql-block">白景瑞—— 梅花二度,岁月成春;家和美满,人也成诗。</p><p class="ql-block">白景瑞,岁月如梅,二度绽放。他用一生守护家庭,用爱书写幸福。他的家,如春日般温暖;他的人生,如诗般美好。他用行动诠释了“家和万事兴”的真谛,也用温情温暖了每一个亲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永生—— 位高不傲,众曰德厚。</p><p class="ql-block"> 王永生,身居高位不骄矜,百姓皆称其德行深厚。他平易近人 ,居高不傲,以德立身,以行化人。用自身的光芒,照亮他人;用无私的奉献,成就众人。他相信,个人的力量虽小,但若能点燃希望,便能成就一片森林。</p> <p class="ql-block">张敏然—— 我按下快门,替故乡偷走整个加拿大的春天。 ——— 张敏然在光影交错的瞬间,用镜头捕捉了异国的春色,却在心底悄然珍藏了故乡的温柔,每一张照片,都是她与远方的对话,也是对故乡的回望。</p> <p class="ql-block">栾鹏飞—— 青丝到白头,仍把每一段旅程过成蜜月。</p><p class="ql-block"> 栾鹏飞夫妇过着快乐的退休生活:青丝染霜雪,白首共携手。</p><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间,爱意如初甜。</p><p class="ql-block">漫漫人生路,皆是蜜月期。</p><p class="ql-block">相视一笑间,情深似当年。</p> <p class="ql-block">郭玉华—— 我与爱妻秋妹相依偎,一眼情深,一生眷恋,</p><p class="ql-block">我与秋妹相依相偎,柔风轻拂她的发梢,我心中泛起千般眷恋,万缕情思,恰似秋水共长天一色,情意绵绵无尽时。</p> <p class="ql-block">常叙友——投笔从戎,铸魂育人。昔日携笔从军,今朝执鞭为师。</p><p class="ql-block">青葱岁月里,他怀揣报国之志,在高二那年毅然脱下书生青衿,披上庄严戎装,成为全班在校唯一弃文从戎的热血青年。书生意气,在军营中百炼成钢;青春理想,在战位上闪耀光芒。</p><p class="ql-block">退伍归来,他不言过往荣光,甘于归田务农,默默耕耘。后于公社中心校执鞭任教,从公社中学的三尺讲台起步,粉笔为剑,黑板作疆,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长为一校之长。讲台如战场,黑板似战图,他以军人之志治校,以师者之心育人,将一所普通乡校,带成了全县中考的“第一高地”。</p><p class="ql-block">纪律如铁,春风化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将军旅生涯的坚毅与担当,融入教育的温情与希望之中。在县教委、县进修校任职期间,他始终不忘育人初心,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亦是无声的冲锋与坚守。他深知,教书育人,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国,是静水流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一生无悔,两度征程。他用青春书写忠诚,用讲台延续信仰,用一生诠释了“投笔从戎,铸魂育人”的壮志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于培勋夫妇—— 一支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栋梁。 </p><p class="ql-block">夏日的海风轻拂,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仿佛为这一幕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他们并肩而立,眼中映着海的辽阔,也藏着岁月的沉淀。他们数十载耕耘,用知识点亮了无数个梦想,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自己的后辈,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这一站,不只是合影的定格,更是一段圆满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李玉明—— 踏遍千山寻片石,归来袖里带云霞。从三尺讲坛到万里山河,一腔诗骨化作烟霞万缕,书写奇石之缘。</p><p class="ql-block">我常想,一块石头,能承载多少山河的印记,又能寄托多少岁月的情思。李玉明,这位曾经的讲坛耕耘者,用脚步丈量山川,用眼光搜寻奇石,将诗心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了千山万水之间,只为那一块能打动心灵的石头。而当他归来时,衣袖间仿佛还带着云霞的气息,那是山川赠予他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图片展示了一个木质的多层架子,架子上摆放着各种装饰品,包括玉器、珊瑚、陶瓷等。</p><p class="ql-block">他家的架子,是我见过最有趣的角落之一。木色温润,层次分明,每一件摆件都像是有故事的旅人。玉器温润如初雪,珊瑚斑斓似晚霞,陶瓷古朴如旧时光。最妙的是那些书,静静躺在架子的一角,仿佛在等待某位有缘人翻阅,与石头对话,与时光共饮。</p> <p class="ql-block">《玉手捧珠》像是一座凝固的山峰,又似一尊神佛的手掌,托着一颗历经千年炼就的珠子。石头的纹理仿佛诉说着女娲补天的传说,也让人想起佛祖拈花一笑的禅意。而那块珊瑚石《八爪鱼》,形态灵动,仿佛随时会从架子上跃下,游入深海。还有那《鱼》形的珊瑚玉,头圆腮鼓,似在呼风唤雨,又似在诉说海洋的秘密。这些石头,不只是自然的造化,更是诗人的灵感,是他们用眼与心雕刻出的另一种语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志平—— 光阴如酿,举杯仍是旧时香。</p><p class="ql-block">马志平,一位将岁月酿成诗的老者。几十年人生沉浮,他始终怀揣初心,将过往的苦涩与甘甜都化作杯中佳酿。时光流转,白发悄然爬上鬓角,可他眼中的光未曾黯淡。每当举杯,往事便如酒香般氤氲而至,熟悉的气息依旧,一如当年。他笑说:“光阴如酒,愈久愈香。”而他,始终在岁月的醇香中,品味着人生最真挚的回甘。</p> <p class="ql-block"> 回 望</p> <p class="ql-block"> 尾 声</p><p class="ql-block"> 翻至末页,指尖犹带余温。</p><p class="ql-block"> 这一帧帧被岁月漂洗过的笑容,终于在此刻合拢,如一株老树环抱着它全部的落叶与年轮。</p><p class="ql-block"> 请别把册子合上——</p><p class="ql-block"> 让它像一盏微亮的灯,留在我们目之所及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往后日子,风急天高也好,云淡风轻也罢,只要翻开它,便能听见1964年的蝉鸣又响在耳边,看见小红楼窗边的灯火仍为我们亮着。</p><p class="ql-block"> 倘若有一天,记忆也开始斑驳,请不必慌张——</p><p class="ql-block"> 照片会替我们作证:</p><p class="ql-block">那一群穿布衣、啃咸菜、却胸怀星辰大海的少年,真真实实地来过、爱过、奋斗过;</p><p class="ql-block"> 那一串被风雪吹散的名字,从未在彼此心里走远。</p><p class="ql-block"> 愿此册最后一页与第一页首尾相接,像当年操场上我们拉成圆圈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从“1”开始,到“29”结束,又从“29”回到“1”,循环往复,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们啊!</p><p class="ql-block"> 当夕阳再次把影子拉长,请记得:</p><p class="ql-block"> 你我的坐标虽隔山海,但抬头所望,仍是同一枚月亮。愿余生皆暖,天涯比邻。</p><p class="ql-block"> 愿下一次指尖相触,是在更亮的晨光里,我们带着这本相册,带着各自的故事,带着依旧滚烫的心,再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