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这片因高原地貌与旖旎风光而蜚声中外的土地,以“风花雪月、湖光山色”闻名。皑皑雪峰巍峨入云,热带雨林婀娜多姿;高山草甸星罗棋布,高原湖泊碧波万顷;多彩民族风情与旖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更兼古迹星散、文脉悠长。倘论及古迹名胜之地,择其翘楚,滇南名城建水当仁不让——一城古韵,千载芳华,于滇之南独领风骚。</p> <p class="ql-block"> 建水县系云南省红河州所属的一个县,古称步头,亦名巴甸,距昆明220公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其县城建水古称临安,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迄今有1200多年历史。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悠久的历史年轮,遗留了大量古迹。据统计,建水现存地面文化遗迹10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州、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47个,文物点358处,地面文物数量居全省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首。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分上、下两集,对古城建水的部分名胜古迹作一简单介绍。</p> 朝阳楼 <p class="ql-block"> 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代洪武扩建为砖城。后几经战乱,数度毁损。目前唯留东门朝阳楼,寿命600余年,比北京天安门早诞生28年,至今仍旧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 作为古城地标性建筑的朝阳楼也号称“滇南第一楼”。占地面积2312平方米,楼高24.5米,长77米,其正面“雄镇东南”四字牌匾气势恢宏。举目可见。是为清书法家涂晫所题,笔力千钧;朝阳楼背后。西面悬“飞霞流云”,传为唐张旭遗墨,飘逸欲仙。</p> <p class="ql-block"> 朝阳门是建水古城的正门,虽为游客熙攘之地,但并未列入旅游景区之列。此外的南、西、北门均为后来所恢复,也并不列入景点范围。此外,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建水古城之内,即拥有文庙、朱家花园、学政考棚、临安府署等多个AAAA级景区,面积几近古城一半。如此密集的古迹群落,在云南独此一家,别无分店……</p><p class="ql-block"> </p> 建水文庙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p><p class="ql-block"> 太和元气坊,位于古城主街道的文庙大门,门高9米,上悬“太和元气”鎏金巨匾;须弥座雕龙、狮、象、麒麟,昭示“四灵拱卫,天地合一”。气势雄伟,古韵盎然。</p> <p class="ql-block"> 进得文庙大门,孔老夫子的金身塑像赫然在目……</p> <p class="ql-block"> 孔夫子背后即是泮池。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俗称为学海。建水文庙学海的造型比较独特,全国各地文庙中的学海大都为半圆形,只有这里的学海为椭圆形,且占地面积45亩(3000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为国内少有。</p> <p class="ql-block"> 泮池顶端,是文庙最漂亮的洙泗渊源牌坊。“洙”与“泗”是山东曲阜附近的两条河流。洙泗渊源是对孔子讲学圣地的尊称。该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高9米、宽23.7米,石雕龙、麟、狮、象栩栩如生,象征建水文庙与曲阜孔庙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是云南乃至全国研究儒家文化及其辐射影响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2001年6月25日,建水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牌坊背面镌刻的是“万世宗师”四个大字,表明孔子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圣域由兹”四字,提醒世人:圣贤之地由此始。</p> <p class="ql-block"> “德配天地”赞孔子之德与天地同大;“道冠古今”则称其思想贯通古今,万世不易,成为儒家文化的至高象征。该牌坊取自于于山东曲阜孔庙,成为孔庙的标配。同时也被广泛用于书院、文庙等文化场所。</p> <p class="ql-block"> 礼门、义路两座石坊次第递进,石条勒“官员兵民至此下马”,礼制森严。</p> <p class="ql-block"> “杏坛”是学校“讲学”的代名词;后世书院、学堂常于院内植杏建坛,以示师承。同样仿造于曲阜孔庙。</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这是滇南最壮丽的孔圣殿,台基高 2 米,28 根巨柱支撑石木混合构架,其中 20 根整石龙柱,透雕“双龙朝日”。</p><p class="ql-block"> 殿门悬乾隆朝书法家王文治题“先师庙”鎏金匾,龙凤木雕贴金,辉映日月。</p> <p class="ql-block">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p> 朱家花园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位于古城翰林街中段,是清末光绪年间由当地富绅朱氏两代(朱成藻、朱朝瑛兄弟)历时近30年营建完成的大型私家宅院,被誉为“滇南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花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布局,采用建水传统“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带四小天井”式民居结构,共214间房、42座天井。</p> <p class="ql-block"> 门额题刻“循规蹈矩”“谨言慎行”,窗棂、石栏处处可见字画与雕刻,书香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由铺面、内院、宅第、花厅、绣楼、宗祠、客厅、花园、池塘、戏台、亭阁、作坊、稻田、菜地、假山、枣园、竹林等组成。建筑精美、布局得体、景观奇妙。庭院中绿荫蔽日,井泉花草;花园有花果竹木,亭阁石山,是建水乃至红河州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异、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大型传统民居。</p> <p class="ql-block"> 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有致,民居建筑用料上乘、雕刻精美、结构精巧、布局考究。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是一座典型具有南方特色的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近年恢复重建,亭台楼阁、花木扶疏,与内宅、宗祠形成完整园林体系</p> <p class="ql-block"> 水上戏台,建于“小鹅湖”之上,八字形台口悬空水上,为私家戏台,极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朱家宗祠坊是朱家花园中最具文化厚重感与雕刻艺术价值的建筑之一,其六扇木门上的木雕图案以《二十四孝图》为核心,是整座花园中“寓教于美”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p> 临安府署 <p class="ql-block"> 临安府署,又称“临安府衙”,位于临安路184号,是明清两代滇南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距今已有640余年历史。系明清时期滇南最高行政机构。</p> <p class="ql-block"> 临安府署作为明清时期滇南的府级官署,其建筑布局严格按照古代官衙规制建造。<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北长211米,东西宽42米,六进院落布局。</span>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 → 仪门 → 大堂 → 二堂 → 内宅门(宅门) → 三堂 → 后堂。其中“宅门”之后的区域即为“内宅”,是知府的家属生活区,非公务接待或审理案件之地,外人不得随意进入,具有明显的“官署与私宅分界”功能。</p> <p class="ql-block"> 临安府署曾在明清两代6次增修扩建,清末民初仍保持完整建制。2016年启动保护性修复工程,按清代形制复原核心建筑,2019年作为文化景区开放。其作为滇南政治中心持续运行531年,共历184任知府履职。</p> <p class="ql-block"> 府署大门之后耸立的是公生明石坊。来自于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公生明、偏生暗”的训诫。教导官员要秉公执法,明察秋毫。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 府署占地51.75亩,建筑面积13960.35㎡,沿南北轴线分布六进院落,完整呈现“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官署布局。</p> <p class="ql-block"> 大堂(忠爱堂)。清代木构遗存,知府审案场所,堂内悬挂“明镜高悬”匾额。</p> <p class="ql-block"> 二堂(惠宣堂)。审阅案卷、议事之所,堂前有水池,称之为“莲池”,寓意“廉耻清白”。</p> <p class="ql-block"> 宅门。宅门之后是知府及其家眷、仆从日常生活起居的内宅。用现在的话来说,宅门之前是办公区,之后是生活区。划分非常明确。象征“官”与“家”的分界。</p> <p class="ql-block"> 三堂(三省堂),有吾日三省吾身之意。将三省堂放在生活区,让官员回家之后也得三思自己一天的行为。此举对现今的官员也颇具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 府署后堂。</p> <p class="ql-block"> 府署后堂门前立柱上的这幅对联 “四口同圆内口皆从外口管,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似与整个府署体现出来的昂扬正气相去甚远,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临安府署依旧巍然矗立在建水古城。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教科书。从明洪武年间至今,它见证了朝代更迭、风云变幻,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中那些永恒的价值:公平、正义、清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滇南旅游胜地~建水古城》(上)就此结束。下篇将继续介绍古城内的学政考棚,古城街道的古迹荟萃以及郊外的团山古民居及双龙桥等重要景点。敬请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 2025年7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