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山河,彭国昌墨色浓淡间见山水神韵

老贵书画

<p class="ql-block">中国画论有云:"墨色千变,尽在笔端。"自唐代王维开水墨之先河,至北宋范宽以积墨法铸就《溪山行旅图》的雄浑,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说“运墨而五色具”,而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则将各种墨法灵活交替运用,总结为“七墨”,可见历代大师皆在墨色层次中追寻天地大观。</p><p class="ql-block"> 在当代画坛,著名画家彭国昌先生以水墨为语言,以宣纸为疆场,二十余载深耕不辍,终成当代水墨领域的一面旗帜。其作品屡获国家级展览金奖,被国家级权威机构收藏,其作品集是各大美院必读刊物。这些成就背后,是一位艺术家对水墨本质的终极追求,是对东方美学精神的当代转译。</p><p class="ql-block">彭国昌山水作品</p><p class="ql-block">在彭国昌先生的作品中,这种墨色的千变万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通过巧妙的笔触和墨色搭配,使画面呈现出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的效果。无论是纵横多变的墨线,还是张扬劲健的皴擦,笔意遒劲,干湿互补,都展现了他对墨色变化的精湛掌握。</p><p class="ql-block">彭国昌山水作品</p><p class="ql-block">在彭国昌先生的水墨世界里,墨色在宣纸上演绎着万千气象。宿墨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清墨洇染着晨露的微光,焦墨凝固成岩层的肌理,淡墨流淌成云雾的呼吸——这层层叠叠的墨韵,是彭国昌先生心象的物化呈现。</p><p class="ql-block">彭国昌山水作品</p><p class="ql-block">彭国昌先生的山水画风格大气磅礴,墨韵淋漓,既能展现北方的粗犷,又能体现南方的细腻。彭国昌先生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精准地表现了山水的形态与质感。黑者深沉,白者空灵,灰者过渡自然,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的氛围。这种对墨色的精湛运用,体现了彭国昌先生对水墨艺术的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彭国昌山水作品</p><p class="ql-block">观其构图,饱满而不失层次,山石层叠,瀑布飞泻,树木错落,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p><p class="ql-block">彭国昌山水作品</p><p class="ql-block">画面中山石层叠,巍峨耸立,从下至上层层堆叠,延伸至远方,引导观者的视线逐渐深入画面。他能够准确地捕捉自然美的线条,用豪放的笔触表现山水的雄浑壮阔,同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树木的形态和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p><p class="ql-block">彭国昌山水作品</p><p class="ql-block">在当代收藏观念日益理性的今天,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头衔和流量,而是更加注重作品本身的笔墨质量。彭国昌先生的笔墨,如行云流水,又似千钧之力,豪放与细腻并存,既展现出山水的雄浑壮阔,又捕捉到了自然之美的细腻线条,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彭国昌先生正是以其高深的技法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赢得了众多收藏家们的追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彭国昌</p><p class="ql-block">河北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河北国画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河北工艺美术学院特聘讲师</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教授</p><p class="ql-block">中国外交部“和平之旅”文化大使</p><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彭国昌 1955年生于河北省晋州,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1999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2003年进修于北京画院高级研修班;2007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精英班。从80年代起出版连环画《西游记》《中国通史》《百年历史画册》等,并荣获中共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国画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并获奖。作品多以山水为描写对象,远云、高山、溪流、近景、悬屋、人物,相映成趣。画风大气,墨韵淋漓,既能北方的粗犷,亦有南方的细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