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野界是耸立在溆浦县两丫坪镇中心地域的一座孤峰。处黄金、凉水井村和两丫坪社区交界之地。由雪峰山系的沙垴坳山脉衍生而成。是一座“景观虽不多,观景却不少”、“一脚原地转,两眼画中游”的地方。她“凝聚了浓浓的乡愁,把人生和岁月看透。”</p><p class="ql-block"> 酷暑已至,城里的气温高达了四十度。热浪阵阵袭来,让人感到难受。我想起了黄野界。去那里可以饮高山之巅的圣泉,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话故事的玄妙。赏远近风景之壮观。感孤峰视野之辽阔。探白马仙姑之足迹,悟</span>佛教文化之精深。享习习凉风之轻抚,体验云端深处的凉爽,把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至高境界享受。</p> <p class="ql-block">年代久远的白马仙姑殿</p> <p class="ql-block"> 小车从黄金坪盘旋而上,在黄金村的村部停了下来。一位中年男子用摩托车载着我,颠颠簸簸地到达了山顶。</p><p class="ql-block"> 山头仿如被劈了一刀,裂成了两座小丘。 当中裹夹着一道凹槽,像极了男性的隐私。北丘的半腰上,修建了一栋崭新的木房。坐北朝南方向。四封四间正屋,两头是偏舍——东头是厨房,西边是卫生间。据说这是黄金村戴永杰和周瑞芳等为了方便游客,于二零二四年八月拆旧重建的公屋。</p><p class="ql-block"> 屋室后面,残存着一道古老的石坎。用青石条岩砌成,长达十几米。布满风蚀的粉末,可看出其年代的久远。</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北丘的极顶。上面保存着一座四周用青色条石垒砌,顶上用巨大的青色板石搭盖的白马仙姑殿。门眉上的石屏上,清晰地记载着建殿年月和建造者的姓名。</p><p class="ql-block"> 相传道光十五年的六月,太阳火辣辣地灸烤着大地。人们呆在家中,酷暑难耐。贺光耀、黄光礼等来到黄野界山顶游玩,眺远山风景,瞰近谷云雾,享受凉风的轻抚,陶醉在云蒸霞蔚的天地里。</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里位处峰巅,当时没有水喝,大家唇焦口燥,饥渴不堪,纷纷张着大嘴,喘着粗气,多么希望有奇迹出现啊!</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一匹白马从云空飘来。马背上驮骑着一位天姿国色的少女。</p><p class="ql-block"> 少女俯首一瞰,不禁皱起了眉头:“这炎炎烈日之下,游客没水解渇,该是多难受啊!人是有同情心的,我必须想想办法,把水的问题解决!” 说罢, 便迅速降落下来,掏出了一根银簪,往石头上戳了几戳。石头立刻裂开了一道神秘的缝隙,从中涌出一股清清泉水来。幽凉幽凉的,带着丝丝甜味。哥儿们合掌当瓢,捧了一捧,咕噜咕噜地喝入肚中,顿觉渇的止口爽!</p><p class="ql-block"> 天空飘来团团白云。越飘越近,越飘越暗,接着就是电闪雷鸣。四哥们回头一望,白马驮着少女,腾空而起,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的云海里了。</p><p class="ql-block"> 四位哥们面面相觑,感到非常神奇。异口同声地说:“少女天生丽质,心有灵犀,善解人意,莫非是天宫仙女下凡?”</p><p class="ql-block"> 他们一合计,当即立断,请来石匠,就在此地修了一座白马仙姑殿。之后又请来木匠,在下面又修了一栋木屋,建起了一个白马仙姑庵,还雕了白马仙姑石像,供后人瞻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白马仙姑殿外远望:茫茫的苍穹如同一鼎大得无比的铝锅,由西北面的猫儿湖、东北方的沙垴坳、东南面的太阳山、正南方的虎形山和西南边的罗子山共同支承着。永远不愁跌落,永远充满了安全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低谷深沉,峰峦竞高。北面的山,南边的水,东方的树、西头的草,还有那近前的阵阵林涛在连连翻卷。尽管场景恢宏,却也尽收眼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路旁边,闪烁着一片银色的光芒。外面一块“翡翠”,镶嵌着“冬瓜田水库”五个大字,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公社党委集中全社劳力兴修的水利工程。那时候我才十来岁,又矮又瘦,力气很小,深更半夜了还在灯光下挑土。下大雨了,一位堂哥十分关心我,把我送到了油麻田住户家休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北方,可望见九彩虎和道子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彩虎因一片山体酷似老虎而得名。三道不同形体的山岭,构成了老虎的身躯;山上的树木、花草、梯田等,点缀成老虎的花纹。而两座小二型水库,如同两只闪闪发亮的大眼睛,更加增添了它的虎威。 当地人根据这地形地貌,就把此地叫作九彩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彩虎可称得上地灵人杰。生活在这里的覃氏家族,可算是当地之“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挂在山间的一岭岭梯田,就是黄金村的第二任书记覃声文同志组织发动广大社员加班加点开垦出来的。他威风虎胆,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不怕困难,不畏牺牲,敢于作为,勇于担当,为百姓留下了水电站、打米厂、倒渠等十三大贡献,为我村百姓过上好生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他英年早逝,成了我永久的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八任书记覃黄金算得上是一位“虎”子。他以父亲为榜样,顾全大局,为黄金的公路建设付出了很大努力,做出了很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覃黄金的儿子覃贵林算得上是虎孙了。他在外创业,为黄野界旅游建设捐助了一万多元,还花一万多元,为当地村民安上了四十盏太阳能路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道子场位于黄金、当家和洞庭三个村的交界处,由近十座大小相近,形状相似的山丘组成。星罗棋布的山丘之间,交织着一条条峡谷,既是骑马练兵的理想场所,又是绝佳的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 相传清光绪年间,一位名叫魏延彬的武官,经常屯兵这里。他们 以 一个山丘的某点为靶标, 骑兵分别从不同的方位急驰而来,在马背上张弓搭箭,射向靶标。这样训练骑马射箭的能力。上世纪七十年代五七中学垦荒种地的时候,有一村民还挖出了一枝长满铁锈的长箭呢!</p><p class="ql-block"> 目光东移,只见半山腰上,水平地飘舞着一条绿色的绸缎,绵延四十华里。这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两丫坪公社党委发动全社劳力,釆用钢钎铁锤和锄头肩担开挖出来的防涝抗旱的渠道。反映了毛泽东时代战天斗地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黄金渠经过的地方,一只巨大的“凤凰”,正昂首展翅,在蔚蓝的天空翱翔。凤尾下面,有个院子。前有数亩农田,后面遍布着许多古老的板栗和鹅黎树。</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凤形地——我亲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爸爸是解放初大队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为共产党政权在我村的建立和巩固做出过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妈妈生养了我们九兄弟姐妹,白天梨田耙田,夜晚纺纱织布,纳鞋底,缝补和浆洗衣服。还亲手带大了一十五个孙儿孙女和外孙。真难想象:妈妈的一生,为我们晚辈付出了多少?</p><p class="ql-block"> 侄子舒友喜事业有成后不忘家乡,带头捐资五万多元,跟我和彭庆琪等同仁一道,发起成立了两丫坪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基金会,奖励了一百余名优秀学子,三十多名优秀教师。还另外捐款帮助过好些个人。真正成为了从凤形地飞出名符其实的“金凤凰”。</p><p class="ql-block"> 黄金渠上面,一头大母猪把肥大的屁股裸露了出来,让你尽情地欣赏—一这是一个名叫猪界坳的地方。以前是当家提高和洞庭去新化隆回的必经之地。现在仍常有行人往来其间。山丫上有一个寺院,贺龙率领的红军从此路过时,曾在这里住过一晚。</p><p class="ql-block"> 目光东移,可望到远近扬名沙垴坳。</p><p class="ql-block"> 沙垴坳位于两丫坪、中都和淘宝坪三个乡镇的接壤之处,海拔一千三百余米,是我县的第三高峰。</p><p class="ql-block"> 这里集农耕文化、地质文化、森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于一体,汇聚了双峰观日、天然迷宫、原始激情、神灵仙泉、荷仙浴池、原始古木等诸多景点、是难得一见的优秀景区。</p><p class="ql-block"> 再 往下看,飘舞着一条灰色的绸带。从檀木坪一直飘到竹山湾尽头。</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从凉水井通往黄金十六组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六年底,为了不失良机,改变百姓肩挑手提的历史,方便广大村民,本人主动从天津辞职回家,不拿一分钱的工资,不吃一分钱的公款,花去数年时间,积极争取到凉水井村村民土地的无偿利用和国家爆破物资的支持,同覃黄金,舒孝金两位村干和爱心人土贺锡文、陈开华、戴英金一道,组织发动和带领广大村民,修好了从凉水井到竹山湾的通镇公路,结束了本村没有公路的历史,为家乡的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我觉得这辈子没有白活!</p> <p class="ql-block"> 蓝蒿湾公路老坎生长着一棵巨大的古松。主干高近二十米。顶端的枝叶伸展开去,仿如一把撑天的巨伞,遮盖了一大片土地。微风吹送,松枝频频招手,好像在热情地招呼客人。路人每到此地,都要驻足下来,稍歇片刻,仰望它伟岸的身姿。或点燃三柱香,烧上一撮纸,作上一个揖,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一位退休的武装部长覃达安看到古松根基太薄,随时有被大风刮倒或被大雪压倒的危险,立即组织人力物力,给古城砌了一道岩石护坎,又买了五十斤黄豆磨浆,浇在了树根上。让古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他还为公路捐款,为教育基金捐款,帮当地村民打井取水,资助贫困学生等。这些善举,受到了广大百姓的赞扬。</p><p class="ql-block"> 东南面,静躺着一块狭长的盆地。集聚了数百户人家。</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孕育和培养了我党优秀地下工作者翟庚甲。那栋青砖黛瓦的翟氏祠堂,就是其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正南方可望到灵鹫寺。据传林则徐曾经到过并住了一夜。</p> <p class="ql-block"> 西南角,可望到两丫坪中学。它是我县农村中学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被评为湖南省绿色学校,多项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去中学拐角的岔路口,有一座石拱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相传隋唐时代,由于雪峰山脉的阻隔,两丫坪便成为了湘东、湘中通往湘西和云贵川的重要驿道。当时由于岩鹰屙蛋瓶颈的存在,两丫坪往返县城,必须途经水田溪峡谷、凿子坳和亮坳,再下顿脚水。而水田溪峡谷太深,谷口狭窄,坡道太陡,行走非常不便。</p><p class="ql-block"> 一位樵夫无父无妻,无儿无女,靠打柴换钱,两母子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樵夫挑柴从凿子坳下来,到了水田溪峡谷,忽然头脑发晕,眼睛发花。他一脚踩空,一头栽了下去,在水中挣扎了几下,被活活地淹死了。</p><p class="ql-block"> 其母得知,肝肠寸断,哭得撕心裂肺,以致昏厥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冥冥之中,她梦到了一位胡须髯髯的老道人安慰她说:“大娘别伤心了,我派徒儿给修一座拱桥,大家就永远不会出危险了。”说完飘然而去。</p><p class="ql-block"> 樵母醒来之后,定神一看,果不其然,峡谷上面,突然间冒出了一座石拱桥来,连通着大坡头和凿子坳,畅通了官方驿道,方便了当地百姓。</p><p class="ql-block"> 当地百姓得知真相后,就把这拱桥称为“仙人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身体顺时针方向移转,就望到了声名远扬的天子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深深的岩鹰屙蛋大峡谷,把天子堂和黄野界分隔在河流两岸,走路要绕好大一圏,才能到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传明末清初的时候,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北京,被官兵追杀于湖北咸宁的九宫山,在此留下了一尊闯王墓。哪知官兵杀死的是其替身而已。李自成却化装成一位挑夫,抄小路,漂洞庭,经梅山,飘泊在雪峰山的腹地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天,李自成带着一股人马沿两丫坪河顺流而下,走到岩鹰屙蛋对岸,翘首一望,只见一座孤峰,从河岸高高耸立。山体奇石重叠,刀削斧劈。酷似老鹰伸出的尖嘴。而与其连体的横脉,犹如一把张开的长弓,像极了老鹰的背肩和翅膀。整体一看,仿佛一只活灵活现的岩鹰,伏在河边屙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闯王好奇心来了,大声对下属吼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我们爬上去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们爬到肩颈一望,发现一条塘塘。呈东西走向,斜躺在山谷里,三面被围了起来,只有一条出口,伸向万丈悬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闯王兴奋得跳了起来:“这天赐之塘塘,正是我屯兵演练,伺机东山再起的地方!我们就驻扎在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人们根据谐音就称之为“天子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王勇、贺艳蓉等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努力工作下,在县公路管理局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家乡的面貌已焕然一新,从黄金坪到黄金村村部的公路已经油化,多处塌方已经整修。黄金村还建了多个产业基地,家乡正在向幸福美好迈进,家乡的明天会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黄野界是我上学时每天都要路过的山,是熟悉不过了的家山。可之前再怎么熟悉,也只是从它半腰路过,没有登上极顶,看不到它的全貌,看不清它周围的景点,更不知晓它久远的历史,因而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而如今,我站在它的至高点,能够全方位和多视角地看到周围的风景,认识了解这里的历史和现实。能够发现美好,品味美好,欣赏美好,因而愈发感受到家山的美,愈发怀念逝去的先辈,思念在外地打拼的乡亲,想念留守在家的父老,愈发热爱自己的家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