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图片名称:著名抗日英烈李本荣(张奎濂)。作者:杜国建】</p> <p class="ql-block">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有两首全体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抗战歌曲,那就是《大刀进行曲》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是中华儿女奋力追求民族解放的时代战歌与号角。我们的主人公李本荣(张奎濂)【以下除特殊情况外,统一简称“李本荣”】烈士,与千千万万抗战志士一道,正是高唱着这两首歌,义无反顾踏上了这血与火的伟大征程,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之歌。</p> <p class="ql-block"> 一、生逢乱世,少年立志</p><p class="ql-block"> 李本荣烈士,真名叫张奎濂,字河清,1916年出生在山东省桓台县北岭村(今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办事处北岭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那时,我们的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在山东,德国人、日本人相继将魔爪伸向青岛、张店、金岭、铁山等地,修铁路,设洋行,开矿场等,大肆掠夺各类资源,北洋军阀混战和土匪作乱此起彼伏,底层人民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李本荣的父亲靠打短工、做觅汉,维持着全家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李本荣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他特别聪明,喜欢读书和思考问题。在那个吃饱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他的父母看到这个老幺对于知识充满了极度渴望,于是咬牙决定供他上学。李本荣也没有辜负这份期望,他考上了县里设在街子村的第四高小。可惜,高小毕业后家里实在供不起他继续上学了,无奈只好回家种地。</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朋友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一个渴望知识、心怀天下、血气方刚的少年郎,被迫放下书本,面对家徒四壁的生活和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面对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的世道,心里能够平静吗?或许也正是这种艰难、挫折和义愤,让少年时的李本荣暗暗地立下了誓言:要为天下穷苦人和民族翻身解放而奋斗!这份坚定的志向,深深埋在了他的心底,也塑造了他勇敢、坚毅、机敏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二、投身革命,抗日救亡</p><p class="ql-block"> 失学务农一段时间后,李本荣抓住一个偶然的机会,考入了桓台县师范补习班,一年后提前毕业被派往本县大龙子庄(今果里镇龙南村一带)当了小学教员,家里的生活有所好转。他为人仗义,关注时事,结交了一部分好友。同时,还成了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历史走到了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的炮声再次震动了整个中国,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p><p class="ql-block"> 炮声,一下子点燃了李本荣心中的火种!他再也没有心思坐在安静的书桌前了。他毅然加入了由师兄孙焕文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长桓区队。他不再是张老师,他成了一个奔走呼号的革命者!李本荣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走村串户,秘密联络教师、热血青年,到卫固大寺高小参加“抗敌后援会”。他大声疾呼,愤怒揭露日寇的暴行,唤醒沉睡的乡亲。他们的呐喊,像惊雷,如闪电!很快,桓台县二区、长山县九区这一带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像燎原烈火熊熊燃烧了起来!就在这年冬天,李本荣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p> <p class="ql-block"> 三、举旗抗战,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 1937年底,日寇大举进犯山东,国民党韩复榘集团抵抗一阵后即溃退不止,整个社会乱成一锅粥。危机时刻,12月26日,在铁山脚下的太平庄,爆发了共产党领导的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这就像在沉沉黑夜里点燃了前行的火炬!李本荣事前就曾参加了起义的准备工作,这天更是激动万分,立刻约上好友张信传等人,连夜奔赴起义地点,成为了庄严举起抗日大旗的百余名勇士之一,任起义部队政治宣传员。</p><p class="ql-block"> 起义不久,主力部队需要转移,负责留守的领导找到李本荣说:张奎濂同志,需要有人留下,在本地深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壮大党群组织,支持部队坚持长期抗战。李本荣当即表示:保证完成任务!随即返回了家乡北岭、南岭一带。他像一颗顽强的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他动员了一大批人参加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组织,仅本村的青年抗日救国会就拥有骨干成员数十人。同时秘密发展党员,很快就在北岭村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李本荣担任了支部书记!他还组织了不少爱国青年参军入伍。在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小小的北岭村及周边,奇迹般地成为了日伪眼皮底下一片生机勃勃的“红色沃土”!根据党的秘密工作要求,李本荣开始使用化名“李本荣”(这是他表哥的名字),这个名字从此伴随他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p> <p class="ql-block"> 四、智勇双全,战地传奇</p><p class="ql-block"> 李本荣优异的工作能力很快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关注和信任。1938年10月,李本荣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中共桓台二区区委书记,1940 年夏又被提拔为长桓临益四边县委的组织部长。他和战友们组织动员群众多方持续为八路军筹粮筹款,建立抗日交通线及交通站(发行科),接待和掩护上级党政军干部过境;动员和依靠群众坚壁清野,与日伪军针锋相对,展开了激烈的“反掠夺”斗争,使敌人到处碰壁;调整充实优化县内党政群组织,教育党员干部,输送接收与培养调动干部,巩固抗日民主政权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李本荣在敌人眼皮底下是怎么斗争的吗?他真是有勇有谋,堪称传奇。讲几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1、雨夜突围。一天夜里大雨下个不停,李本荣带通信员张经文回到北岭村布置重要任务。天快亮时,突然发现村子被敌人包围了!李本荣想:如果硬拼或藏匿起来,乡亲们肯定遭殃。他当即作出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决定:引开敌人!于是,他俩悄悄绕到村口敌哨兵身后,“砰砰”两枪就干掉了哨兵,用主动暴露自己的办法吸引敌军,同时也给乡亲们报了信,然后迅速凭借熟悉的地形,安全撤到了李家楼子村,也使乡亲们免去了一场灾难。</p><p class="ql-block"> 2、虎口脱险。 还有一次,叛徒带着伪顽来傅家山村合围中共县委机关,县委决定由李本荣负责善后。他和张经文连夜组织党员、干部转移,至拂晓最后撤离时,村子已被包围。他和张经文急中生智,竟然迅速化装成敌军,大摇大摆地迎着敌人队伍走过去,还大声问:“你们指挥部在哪?”敌方连长一时真假难辨,只好指着北面说“在那边!”他俩就这样在敌人眼皮底下,趁机脱离了包围圈。</p><p class="ql-block"> 3、分化瓦解。对待伪军,李本荣也不是一味蛮干。张店北面曹村驻有两个伪军中队长,一个叫万新成,还不算太坏;另一个叫姜行章,死心塌地当汉奸。李本荣向县委建议:区别对待!他派人给万新成送去劝告信,告诫他不要与人民为敌。结果,在李本荣带部队突袭姜行章中队时,万新成果然按兵不动。李本荣集中力量狠狠教训了姜行章,打掉了他的嚣张气焰。后来,万新成还曾偷偷给我军传递情报和提供其它帮助呢。这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重点打击最凶恶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 【图片名称:(长桓县委副书记李本荣主持召开)甘鲁乡县委扩大会议。作者:成国栋】</p> <p class="ql-block"> 五、中流砥柱,脊梁不折</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194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面临严峻局面。在欧洲,德国法西斯正疯狂进攻苏联。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日军在偷袭珍珠港之后气焰更加嚣张。日寇为了稳固后方,集结重兵对山东、对我们清河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清剿”和“蚕食”。长桓地区南依胶济铁路,北濒小清河,连接着青岛、潍县、张店、济南等重要城镇,是被日伪强化“治安”的重点地区,此时驻有日本正规军、伪军警宪特各数千人,真是碉堡林立,逐村封锁。日军像疯狗一样叫嚣:“宁可放走一挺机枪,也不能放走一个共产党!”山东保安二十四旅一部等也叛国投日,长桓地区进入了抗战最艰苦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更可怕又可恨的是内部数量不少的叛徒!我们队伍里一些经不起考验的软骨头,像曾任县公安局长、掌握地方党政军大量核心机密的王应生等20多名领导干部,就投靠了敌人。他们非常熟悉我们的情况,为虎作伥,危害极大!内忧外患之下,抗日力量遭受了巨大损失,小清河以南的长桓及周边抗日游击根据地几近全部沦陷,许多战友牺牲,绝大部分抗日武装只能撤出。李本荣时任长桓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会同县委一班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1941年6月,由他主持召开了“甘鲁乡县委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是传达清河区党委指示,纠正指导性错误,转变工作方针、斗争形式和方法,系统部署应对措施等,这对于统一思想加强内部团结、扭转乱局、有效保存革命力量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会议被地方党史称作“一次挽救长桓地区危局的历史性会议”“在长桓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坚守抗日阵地、巩固和发展长桓地区党的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2年2月,李本荣被上级任命为长桓工委书记,面对何止数百倍的敌我力量悬殊,他和相子正等同志一起,以大无畏的气概,分头带领仅有四十多名干部战士组成的长桓军政工作团,一直坚守在极端艰苦、极其危险的抗战最前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孤悬敌后,暗夜星月常为伴;处处艰难,忍饥挨饿是等闲。遇有情况,破庙或谷子高粱地、坑洼地,就是他们的藏身之所,更随时面临牺牲生命的危险。他们常常要隐蔽步行几十里,慰问军烈属,恢复党群组织,转化两面政权,惩治叛徒、汉奸、特务。李本荣他们,就是这漫漫长夜里的一束红色光团,是长桓人民心中不灭的希望,当然也一直是日寇的心腹大患。</p> <p class="ql-block"> 六、铁骨铮铮,丹心映日</p><p class="ql-block"> 1943年春节前后,日寇又发动了更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长桓工委、军政工作团与上级已失去联系两个多月。为了恢复联系,3月8日,李本荣肩负组织使命,带着通信员张经文绕道长山县大省庄,计划去博兴县一带寻找清西地委领导汇报工作。不幸,他被叛徒出卖了! 3月9日拂晓,日军宪兵特务加伪军300多人,层层包围了大省庄!</p><p class="ql-block"> 危急时刻,李本荣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如何保护群众和保存抗日力量!他命令当地民兵队长:“我和经文往外冲,吸引敌人!你们带乡亲们快隐蔽!”说完,李本荣和张经文双枪开路,勇猛地向外突围!他们冲出了第一层包围圈,却在村外墓田里,被预先埋伏在此的第二层敌人死死堵住。虽经殊死搏斗,终因弹尽力竭,寡不敌众,两人不幸被捕。</p><p class="ql-block">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落入魔爪,才是真正炼狱的开始!卑鄙的叛徒王应生立刻指认了李本荣的重要身份。日寇如获至宝!先是甜言蜜语诱降,李本荣轻蔑冷笑;接着就是惨无人道的酷刑!上老虎凳、灌辣椒水、放狼狗撕咬……李本荣被反复折磨得血肉模糊,腿上露出了筋和骨头!几天后,又被押到张店监狱。敌人变换花样,想用好酒好菜软化他,李本荣不为所动;鬼子恼羞成怒,变本加厉地折磨:轮番毒打、“反剪双手掼摔”……直到把身材高大的李本荣折腾得奄奄一息!多亏一位有良心的看守私下里偷偷照顾,李本荣才勉强活了下来。即使在这样极其虚弱的状态下,李本荣心底想的还是保守党的秘密,继续与敌人进行斗争!他还在狱中秘密策划,成功地组织了一次200多名“中国劳工”的越狱行动!当时李本荣考虑到自身目标大及身体虚弱,且戴有重镣铐很难逃出,于是命令张经文随同劳工们越狱逃走。但张经文再三表示绝不离开李本荣,并说:“要越狱一同越,要坐监一同坐,同生同死,绝不单独行动。”感动得李本荣流下了热泪。</p><p class="ql-block"> 后来,日寇又把李本荣作为“要犯”提级押到更为恐怖的济南监狱,想从身体到精神上彻底摧毁他。酷刑升级了:连续三十多天被强迫跪墙壁,动辄毒打;扒光衣服在烈日下暴晒,再用冰冷刺骨的凉水浇身;用铁丝穿透锁骨硬拽,等等。同志们,其间的痛苦无法想象!全身皮开肉绽,剧痛钻心,有好多次昏死了过去。但李本荣,他的骨头是铁打的!他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说!他还鼓励难友们:“别怕!坚持斗争!共产党、八路军一定能把鬼子赶出去!”</p> <p class="ql-block"> 七、血染泉城,浩气长存</p><p class="ql-block"> 万恶的日寇彻底绝望了。他们把李本荣等19名“要犯”押到济南市郊的四里山(今 “英雄山”)下。1943年7月23日,这是一个悲壮的日子。行刑前,伤痕累累、极度虚弱的李本荣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到了。他挺直了不屈的脊梁,用尽最后一点气力,带头高喊:</p><p class="ql-block">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万岁!”</p><p class="ql-block"> 枪声响了……那年,李本荣,年仅27岁! </p><p class="ql-block"> 噩讯传来时,家乡父老无不为李本荣惨遭毒手悲愤难平,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起,更为他卓绝的战斗精神感佩不已……。青山含悲,清河呜咽,一位忠诚的民族义士,一位优秀的地区领导干部,就这样不幸陨落了。英雄虽逝,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义大勇,明知前路艰辛荆棘遍布,却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气满乾坤”的凛然正气,深陷绝地依然坚守初心、威武不屈、极限奋战的坚贞大节,给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正是:铁山巍巍,照丹心铁骨,舍生取义总归精忠报国;乌河清清,映高洁情怀,坚贞不渝必将千古流芳!</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李本荣牺牲在1943年。就在这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了伟大的转折: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决定性胜利,盟军在欧洲战场开始反攻。在中国,李本荣烈士的牺牲,正是无数中华儿女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的一个部分!他的名字——李本荣(张奎濂、张河清),就是“丹心铁骨齐鲁英杰,壮烈殉国民族脊梁”的最好写照!他用年轻的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初心使命,那就是精忠报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保护和服务人民用尽最后一点气力。他用自己的碧血丹心,践行了与长桓人民共艰苦、与民族同患难的铮铮誓言,是长桓人民十分敬仰的一位好县委书记。自1937年于民族危亡时刻毅然奋起,期间在困苦磨难中奋斗淬炼,险境绝地中坚守忠诚,至1943年牺牲,他没有一日离开过抗日一线,由于日夜奔忙,即使在家门口一带开展工作,也是无暇照顾家庭,甚至长时间难以与家人见上一面。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三哥张奎修、堂弟张奎海等相继参加八路军,其中张奎海1942年先于李本荣牺牲在沂水县鲁村战场。李本荣唯一的儿子在日伪严酷迫害下也在七八岁上夭折了,真是“献了自身献子孙”,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作家曾说过:英雄的意义,就是会使一个坚韧的民族重燃斗志并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与意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一场世界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朋友们:李本荣(张奎濂)烈士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更是光辉的一生。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从李本荣(张奎濂)烈士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一名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也可以说,李本荣(张奎濂)就是长桓地区抗战的一面旗帜,李本荣(张奎濂)精神就是淄博抗战、山东抗战乃至全民族抗战精神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一个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传承和弘扬建党精神、抗战精神、英烈精神、李本荣(张奎濂)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建立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党的中流砥柱和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就是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希望我们能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那段烽火岁月,汲取信仰的力量,淬炼坚韧的意志,让李本荣(张奎濂)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激励我们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奋斗到底!</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张经勇 2025年 8 月</p><p class="ql-block"> 于山东淄博浚修阁</p><p class="ql-block"> 说明:张方明、张江云、张玉新等同志对本文成稿及修改提供助力,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