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文微语</p><p class="ql-block"> 头伏烟火里 十六年温暖不打烊 </p><p class="ql-block"> 文伟平</p><p class="ql-block"> 7 月 20 日头伏天,株洲市人民中路435号的 "OK 到家幸福驿站" 里飘出阵阵药香,63 岁的梦花姐姐正和志愿者们屋内屋外忙碌不停。“姜汤大姐”韩无盐捧着凉茶笑开了花,独居老人王娭毑围坐在一起吃着西瓜。满屋的欢声笑语盖过了窗外的蝉鸣 。这场热热闹闹的 "迎三伏" 关爱活动,把夏日的燥热都酿成了心头的暖流。</p><p class="ql-block"> 梦花姐姐额角渗着汗珠,动作却麻利得很。16年前那个发现辖区老人困境的午后,让她毅然掏出 20 万积蓄建起这个 “幸福驿站”的初心,此刻正化作锅里翻滚的荔枝汤。梦花姐姐总说,老人的笑脸比什么都金贵。</p><p class="ql-block"> 驿站里早被收拾得亮堂堂,墙上挂满了居民送来的锦旗,“为民办实事” 五个金字在风扇吹动下轻轻摇晃。驿站的餐桌上摆满了精心准备的伏天养生餐,“姜汤大姐”带来的老姜炒鸡香气浓浓。85岁的独居老人王娭毑咬了口志愿者递来的红烧甲鱼,眼睛笑成了月牙:“比亲闺女想得还周到”!</p><p class="ql-block"> 这场景让人想起三月里,这里也曾挤满捧着姜茶的环卫工人,想起免费理发时,志愿者李姐总带着一把旧木梳,给行动不便的张嗲嗲梳顺白发再剪,16年梳断了 3 把梳子;特教课堂上,志愿者小王教自闭症孩子叠纸船,孩子第一次叫‘老师’时,她偷偷抹了眼泪;疫情封控时,梦花姐姐背着尿毒症患者刘爷爷去透析,300 米的路走了 20 分钟,她的红马甲被汗水浸透,刘爷爷在背上念叨“比我儿还贴心”。</p><p class="ql-block"> 16年光阴,从免费理发、磨刀到刮痧、看牙,从特教课堂到千场公益活动,梦花姐姐带着红马甲们把温暖送进了 10 万余人的心里。就像今天,汗珠滚落的脸颊映着窗外的阳光,比三伏天的日头还要明亮。</p><p class="ql-block"> 这锅荔枝汤的甜,是16年初心熬的糖;这满屋的笑,是千万次俯身酿的暖。“伏天热,心更热。” 梦花姐姐擦了擦汗,望着满屋的笑脸说道。</p><p class="ql-block"> 驿站墙上 “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的锦旗在风中轻摆,仿佛在诉说: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份温暖,永不打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