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炎热七月老同学相聚鸿宴</b></p><p class="ql-block"><b> 文/读你</b></p><p class="ql-block">2025 年 7 月 30 日,星期三,农历初六。七月的骄阳似火,却也无法阻挡我们这些老友相聚的热情。这一晚,在北京的老同学刘康宁回到唐山,裴晓江召集了在唐山的部分老同学,齐聚唐山南湖鸿宴饭庄。</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踏入鸿宴饭庄的那一刻,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扑面而来。熟悉的是那些老同学的面容,虽然岁月在大家脸上留下了痕迹,但笑容依旧那么亲切;陌生的是,我们各自在生活的浪潮中奔波,许久未曾这般相聚。</p> <p class="ql-block">刘康宁站在那里,眼神中满是激动与感慨。“回来啦,老同学们!”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无尽的情谊。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瞬间弥漫了整个包间。</p> <p class="ql-block">年近七旬的我们,人生已走过大半旅程。此时的相聚,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我们畅谈着人生感悟,那些在生活中经历的酸甜苦辣,此刻都化作了轻松的谈资。有人感慨岁月匆匆,还没来得及好好品味青春,就已步入暮年;有人分享着生活中的小确幸,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和睦,都成了最温暖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校园时光。那时候的我们,青春年少,怀揣着梦想与憧憬。课堂上的争论、操场上的奔跑,每一个细节都在回忆中变得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刘康宁、裴晓江、王国召、刘四利、刘晓光、刘承远、晏晓华、张大力、邵振义、梅卫星,每个人都沉浸在回忆的海洋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些纯真的岁月,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校园里,我们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份情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相隔多远,无论多久未见,只要相聚,依然如故。</p> <p class="ql-block">服务员一道道地上着菜,我们却顾不上品尝。美食在此时似乎也失去了吸引力,因为这份浓浓的同学情才是今晚最美的佳肴。大家举杯相庆,为这份跨越时光的友谊,为曾经的青春岁月,也为未来的美好期许。</p> <p class="ql-block">就餐接近尾声,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来,咱们合个影,留下这美好的瞬间。”裴晓江提议道。于是,我们站在一起,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用手机相机定格了这难忘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这张张照片,不仅仅是一张张简单的合影,它记录了我们老同学相聚的珍贵瞬间,记录了我们此刻的容颜、我们的友情,也记录了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这个炎热的七月,这次在鸿宴饭庄的相聚,将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愿我们的友谊,如同这夏日的阳光,炽热而永恒。</p> <p class="ql-block">刘康宁老同学,中共党员,曾是原唐山市财政局培训中心主任,他将几十年的光阴奉献给了唐山财会人才的培育事业,以勤奋为笔、以坚守为墨,为唐山这片土地输送了大批专业骨干。如今活跃在各个岗位,正是他对这份耕耘最好的见证。如今,退休后的他居住北京与女儿相伴,岁月似乎格外厚待这位始终自律的长者——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减当年的风范,依旧是身边人称赞的模样。从职场到生活,刘康宁用行动诠释着何为敬业,何为坚守,更何为从容。这样的老同学,值得我们由衷敬佩。</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裴晓江,曾在唐山自来水公司工作,之后他毅然选择下海经商,成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开启了全新的征程。他在商场上凭借敏锐的眼光和坚韧的毅力,一步步打拼出亮眼的业绩。用自己的奋斗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那份对故土的热忱,藏在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里,融在每一次对地方发展的贡献中。如今,年近七旬的他依然勤耕不辍,那份不服老的拼劲、对事业的执着,早已超越了“成功”二字本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优秀企业家的成长轨迹,更是一份对生活、对家乡永不停歇的热爱与担当。这样的老同学,值得我们深深敬佩。</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王国召,曾在唐山市路北区地税局工作,他用几十年的坚守诠释了“勤耕不辍”四个字。那些年里,他扎根地税一线,从政策落实到服务群众,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扎实细致,为唐山的地税事业添砖加瓦。退休后,年近七旬的他更是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体育锻炼从不间断,自行车骑行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风里来雨里去的身影,总透着一股不服输的活力。正是这份广泛的爱好和丰盈的精神世界,让他无论何时都显得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愿这位老同学未来的日子里,依旧能在热爱的事物里自在驰骋,日子越过越精彩,笑容永远像当年初见时那般明朗!</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刘四利,曾在矿山救护队岗位上工作,他用几十年的坚守,筑起了一道守护矿工生命的坚固防线。那些年里,他始终坚持井下抢险救护训练,无论是模拟演练还是实战救援,每一个动作都练到极致,每一次指令都精准果断。多少次险情当前,他带头冲向井下,在黑暗与危险中争分夺秒,一次次完成抢险救援任务,用行动为矿山救援事业写下了厚重的一笔。退休后的他,依旧没停下健身与运动的脚步。滑雪时迎风驰骋的洒脱,倒立行走时稳如磐石的专注,太极里刚柔并济的从容,单双杠上利落矫健的身影,都让人忘了这是位早已卸下重任的老兵。广泛的爱好和坚持不辍的运动,让他身上始终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时光带走了岁月痕迹,却带不走他骨子里的坚韧与热爱。愿他往后的日子里,总能在阳光里舒展,在热爱里沉醉,生活如他的笑容一般,永远明媚美满。</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张大力,曾经是唐山煤矿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工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以智慧和勤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她用严谨和专注,为煤矿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展现出了坚韧与担当。如今虽已退休,但她对生活的热爱从未减退。在抖音和短视频的平台上,她依然坚持不懈地一展个人风采。那充满活力的身影,那自信洋溢的笑容,无不诉说着她对生活的执着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刘承远,曾经在唐山市路南区卫生防疫部门担任管理干部。在那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她以责任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着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坚守与热爱。她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蕴含着对民众健康的深切关怀。她忙碌的身影,是守护健康的坚强防线;她坚定的目光,是战胜病魔的希望灯塔。即便岁月流转,岗位变迁,她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怀从未改变。她依然用她的热情,点亮着周围的世界,让每一个与她相遇的人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力量。愿她的人生之路铺满鲜花,充满阳光,永远绽放着璀璨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晏晓华,已年近七旬的她,仿佛岁月未曾在她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她曾经是唐山钢铁公司医院五官科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为患者带来希望与慰藉。退休后的日子里,她没有选择闲适的个人生活,而是天天陪伴在九旬多老母亲的身旁。她的陪伴,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母亲的晚年时光,让老人快乐无比。这份孝心,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温暖的力量。她的生活丰富多彩,爱好广泛。</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刘晓光,曾经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名管理干部,为国家的金融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用自己的专业和勤奋,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如今,刘晓光已经退休在家,享受着悠闲的生活。愿刘晓光幸福快乐,健康平安!愿他的人生如他所愿,充满着美好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邵振义,曾经是冀东水泥集团工作,后调入市财政局培训中心工作,成为了一名管理干部。他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他的努力和才华。如今已退休,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希望他在未来的时光里,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永远安康!愿他的晚年人生充满着美好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b>作者:读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