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车队我的车(10)

洪光

<p class="ql-block">太白山上运木记</p><p class="ql-block">凤翔县地处平原,虽然北部也有部分山区,但是没有林场,县里的木材供应比较紧张。省里分配的木材指标都在太白山上的林场里。运输公司不愿意去山里的林场运木料,因为道路特别难走,运输效率极低。宝鸡地区的 木材公司都在太白县设立储木场,先由车辆把木材从林场转运到储木场,然后再集中运回来。那一年将近年底,县木材公司还有一部分木材没有转运下山,指标即将作废。木材公司领导来厂里求援,车队安排大王去完成任务。大王和木材公司的关科长一起来到太白县。</p><p class="ql-block">太白县地处秦岭北坡,那里森林覆盖率比较高,还有一些原始森林,木材的质量也很好。县木材公司在那里租了几间住房和一个储木场。那里地势高,到了冬季很冷。第二天早上,大王和关科长一起驾车去林场。林场都在太白山顶上,坡陡路险,极其难行。昨夜的一场大雪让道路更加湿滑。林场的道路坑坑洼洼,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一处储木场。这里的木材质量不是很好,他们装了一车木材开始下山。来的时候空车爬山,并没有觉得山路有多陡。回去就不一样了,满满的一车木材走在坑洼的道路上,就像一叶小舟在大海里摇来荡去。快到县城的时候,山下有一条小河,半米深,没有桥梁。当汽车驶入小河,大王听到河水发出嗤嗤的响声,随即四个车轮便有一团蒸汽在河面上升腾。那是被刹车片磨的发红的轮毂遇到水产生的蒸汽。汽车终于返回储木场,卸下第一车木材。关科长看着木材对大王说:这里的木材太细了,质量不好。下午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看看。</p><p class="ql-block">匆匆吃过午饭,大王又开车进山了。这次进山的路更加难走,山路非常陡峭,一侧是山崖,一侧是悬崖。路面又窄又陡,而且有些急转弯一次都不能转过来,要在转弯处倒车才能过弯。看着险峻的山路,大王心里在想:难怪这边的木材好,估计司机师傅来过一次,肯定不想第二次!车子沿着山路慢慢爬行,终于来到了储木场。下车一看,这边的木材果真不一样,根根木材都是笔直,直径也很粗,看着就喜欢。他们装了满满一车木材开始返回。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装了一车木材,下山需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在转弯处,一次不能过弯,还要倒车,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冬日天短,天渐渐黑了下来,汽车借着昏暗的车灯,在山路上盘旋下行。卸下木材已经晚上七点钟。他们回到木材公司租用的房子,简单洗了一下,关科长开始做晚餐。山里没有新鲜的蔬菜,关科长用土豆、胡萝卜在煤油炉上做了一锅面片。尽管食材不好,但陕西人做面的手艺都不错,吃起来很有味道。关科长对下午的木材很满意,和大王商量明天还去这个地方运木材。大王心里特别不愿意去这个地方,太危险。但是看关科长那股执着劲,他也是希望为公司多搞点好木材,把个人安危放在脑后,就答应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王和关科长早出晚归,运回来十来车木材,基本上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明天就该返回了。晚上,关科长不好意思对大王说:咱们明天就回去了,这几天在这里,条件很差,你很辛苦,没有招待好!你还有什么要求吗?大王说:没关系,都是为了工作,你也一样受累。关科长关切地问道:我在储木场留了一根木材,做家具应该可以,明天你看一下,喜欢顺路带回去。</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关科长带着大王来到储木场看木料。那是一根红松木的根茎,小头38厘米,大头足有60多厘米,根部在采伐的时候还是一个大斜茬,长度将近三米。大王不懂他为什么要选这样的木材,关科长就讲给他听:木材测量是按小头直径计算,大头越大越划算,长度按最短处测量,根部斜面越大越划算。他们去山上又装了一车木材,回来把关科长帮他选的那根木材也装在车上回凤翔县了。路上,大王请关科长回到县里帮忙把木材给锯成厚板。关科长告诉他放心吧,我安排手工锯给你加工,锯口小,出材率高。大王听了十分感谢。过了没几天,关科长来电话让大王去取木材。大王花了二十多元,买回来加工好的木板,特别高兴。自己盼望的家具终于有了木材。艰苦的经历让他和关科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