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统避暑

游侠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1703-1792)建成,旨在巩固边疆统一、处理民族事务,兼具避暑与政治功能。‌‌结合周边外八庙199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下午,从丽正门免门票进入,首先走山庄博物馆。‌宫殿区布局‌:占地5.6万平方米,完整保留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等九进院落,再现清帝处理政务与生活的场景。‌‌</p><p class="ql-block">丽正门与大殿区域</p><p class="ql-block">山庄四周,一道长达二十华里的虎皮雉堞宫墙环绕,庄重威严。丽正门展示了五种语言的乾隆御书,一踏入丽正门,便能远眺到一组错落有致的宫殿建筑。广场上保留了康熙、乾隆观看射箭技艺的历史氛围,让人仿佛能听见金鼓阵阵,看见旌旗翻飞。</p> <p class="ql-block">“四知书屋”与寝宫</p><p class="ql-block">穿过广场,迎面可见第一道宫门上悬挂的康熙手书“避暑山庄”雕龙贴金木匾。进入宫门,便是山庄的核心建筑——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曾是召见西藏和蒙古领导人的场所,而“烟波致爽”的皇帝寝宫则见证了咸丰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四知书屋,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p> <p class="ql-block">四知的核心哲学内涵</p><p class="ql-block">‌《周易》本源‌:出自《周易·系辞》"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主张洞察事物显隐特性并采取刚柔相济的处世策略,乾隆以此命名体现帝王治术。‌‌</p><p class="ql-block">‌双重象征‌:既包含杨震"天知地知"的廉洁典故,更侧重易经刚柔并济的政治智慧,乾隆特撰《四知书屋记》阐明治国理念。‌‌</p> <p class="ql-block">“云山胜地”与楼阁</p><p class="ql-block">继续向后,便是高爽的二层楼房“云山胜地”,这里曾是皇帝观赏风景的地方。“云山胜地”曾是皇帝观赏风景的地方,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受到北方四合院的影响。不仅展现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还彰显着北方民房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园林特色‌:依托避暑山庄的湖泊、平原、山峦三区,融合江南园林精髓与北方草原风貌,形成“移天缩地入君怀”的造园艺术。‌‌</p> <p class="ql-block">清代热河避暑山庄松鹤斋景区之北,即为万壑松风景区,是避暑山庄宫殿景区兴建最早的建筑。</p><p class="ql-block">万壑松风与其他景点</p><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壑松风”的庭院,这里苍松翠柏环绕。康熙常在万壑松风批阅奏章,长堤和岛屿上的景致吸引着游人。沿石阶而下,长堤——“芝径云堤”蜿蜒曲折,将游人带向湖心小岛。</p> <p class="ql-block">水心榭与岛屿建筑</p><p class="ql-block">湖面上架起一座石桥,桥心则是一座由三座重檐敞亭组成的水心榭。水心榭与周围的亭台楼阁形成独特的和谐美景,中午休息时可欣赏到碧波涟漪与倒影交织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三十六景</p><p class="ql-block">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喧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p> <p class="ql-block">冷香亭得名于乾隆帝的七言绝句《冷香亭》,诗中通过描绘莲塘亭台景象,以“冷香”二字点明对水畔芳华的独特感悟,展现了禅理与景致的融合。该诗收录于《御制诗四集卷八》,与避暑山庄湖泊区景观相呼应,形成“景—诗互文”的文化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冷香亭位于月色江声岛门殿西侧,采用围廊连接主建筑群,为东向方亭。其设计结合北方四合院手法,建筑群包含门殿、游廊和冷香亭,体现了清代园林建筑与江南风格的融合。 ‌</p><p class="ql-block">作为清代皇家赏荷场所,冷香亭周边种植耐寒敖汉莲,初秋时节荷花盛开,搭配热河泉温水融入湖中,使荷花花期延长至农历九月初旬。此时荷香与清冷空气结合,形成“冷香”意境。 ‌</p> <p class="ql-block">金山,金山位于避暑山庄澄湖东侧,占地约0.6公顷,由山石堆砌成三面临湖、一面临溪的岛屿,形似"紫金浮玉"。康熙帝第六次南巡后敕建此景,仿镇江金山寺意境,融合江南园林与北方皇家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金山亭主体为三层六面金顶的‌上帝阁‌,底层供奉真武大帝,中层供奉玉皇大帝,顶层悬挂康熙御匾“天高听卑”。建筑群还包括镜水云岑殿、天宇咸畅殿等,通过21处观景窗呈现江南山水意象。</p> <p class="ql-block">濠濮间想,汉语成语,源自《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及庄子“濮水垂钓”两则典故,后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融合为“濠濮间想”。濠水(今安徽凤阳东北)、濮水(源出河南封丘)为古水名,“间想”喻指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闲逸情趣,体现道家追求精神自由与天人合一的思想。</p><p class="ql-block">该成语经《世说新语》记载简文帝游园所言“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后广为流传,成为中国艺术中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意境。其内涵强调摒弃物我界限,在当下体悟自然本真,后延伸至园林营造与文人抒怀场景,如清代皇家园林建有“濠濮间想亭”。成语既可作宾语使用,亦衍生出“濠濮闲想”等异文形式。此乃三十六景之第十七景!</p> <p class="ql-block">  香远益清是承德避暑山庄内康熙年间营建的著名景观,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被御定为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三景。该景观前殿五楹,前后临池种植重台、千叶等名贵荷花,夏季红莲映日,翠盖凌波,康熙取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题额,并撰楹联'远见波光来玉涧,近临山翠入书窗'。乾隆皇帝曾多次题诗歌咏其景致,以'春光六月天,照影濯清涟'描绘荷塘倒影,以'逸韵风前别,生香雨后鲜'形容雨后莲香。康熙皇帝曾以'出水涟漪,香清益远,不染偏奇'描绘其景致。</p><p class="ql-block">景观位于金山东北部的古松林中,东侧溪沼曲径与澄湖相接,形成'流觞曲水'的园林意境,乾隆年间改建周边含澄景等建筑后,成为山庄东线景观的重要结景点。现存遗址仍可见荷池基址与诗碑,印证着清代皇家园林'以莲喻德'的造园思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山庄东路6号。讨论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p><p class="ql-block">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于1792年建成。</p><p class="ql-block">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两部分。</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山庄造园取法自然,不假雕饰,120余组建筑掩映于山水草木之间, 构成融南秀北雄于一体、集全国名胜于一园的壮美景观。在避暑山庄宫墙之外,有十二座皇家寺庙。包括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安远庙、普乐寺、溥仁寺、溥善寺、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广缘寺、普宁寺、普佑寺。</p> <p class="ql-block">“莺啭乔木”作为避暑山庄的一佳景,位于濠濮间想之东,北依万树园。是“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二景。系八角卷棚式敞亭。此处百鸟争鸣,湖泊荡漾,恰似“山中一部笙笛”。乾隆亦有诗赞道:“山深悦鸟性,乔木早迁莺。”</p><p class="ql-block">“甫田丛樾”之西,夏木千章,浓阴数里。晨曦始旭,宿露未唏。黄鸟好音,与熏风相和,流声逸韵,山中一部笙簧也。</p><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本来作为清代皇帝为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也为了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但是它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的营建是从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五十二年,在这十年时间里,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p><p class="ql-block">“莺啭乔木”名字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代表美好的事物。“莺啭乔木”实景则位于澄湖北岸,濠濮间想之东,,是康熙三十六景定景诗之二十二,此为一六角亭,南临湖水,后面是浓密的树林,植有一些浆果树以吸引百鸟鸣叫枝头。清晨成群的黄莺在绿树间穿梭,其叫声清脆悦耳,婉转动听。因而题名为“莺啭乔木”。此处有百鸟争鸣,对面有湖泊荡漾,坐在此亭中使人心情愉悦,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莺啭乔木”作为避暑山庄的一佳景,极具诗情画意,康熙皇帝经常会在果浆树下听鸟鸣,恰似“山中一部笙簧也”。君王们在这可以放下繁重朝政,放松心情,如释重负般地享受自然,好似人间仙境。清澈的湖水映衬着自己,仿佛自己就是湖中一条小船在自由穿梭,一幅和谐的画面顿时展现眼前。为此乾隆皇帝还写诗称赞道:“山深悦鸟性,乔木早迁莺”。</p> <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六景定景诗之三十六“水流云在”赏析</p><p class="ql-block">云无心以出岫,水不舍而长流,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杜甫诗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斯言深有体验。</p><p class="ql-block">雨后云峰澄,水流远自凝,</p><p class="ql-block">岸花催短鬓,高年寸寸增。</p><p class="ql-block">(康熙)</p><p class="ql-block">康熙的《水流云在》诗前有序,其主要内容为:云彩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水不知疲倦地总是那么奔流不息,这是上天造物时为宇宙所储存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因而,我对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含意,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体验。</p><p class="ql-block">《水流云在》全诗的大意是:雨过天晴,峰峦岑岭像水洗一样非常青翠,而飘浮于山间的白云,也显得更加洁净。水一直在流淌,但从远处望去,水及其映入其中的云影似乎凝固不动。岸边上的花,一年一度开了以后又谢落了,似乎在催促人的鬓发越来越少。光阴一寸寸地逝去,已步入暮年之人,更感到年岁在逐步增高。《水流云在》先写登亭所见云水的状貌,并与诗序相照应,流露出自己此时此刻平静的心情。然后是抒怀,康熙借助于岸边花开花谢,慨叹自己高年日增。如果与诗序“水不舍长流”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其中还蕴含着珍惜时光之意。因为“水不舍长流”是从孔子之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脱化出来的,而孔子的话主要是表现对时光的珍惜。康熙深深领悟圣人名言的内涵,因而他对自己未来有限的时光更加珍惜。</p> <p class="ql-block">隔着澄湖,运望如意洲上的烟雨楼背影!</p> <p class="ql-block">西岭晨霞是避暑山庄的三十六景之一,由清代乾隆帝题名并创作诗作,描绘山庄晨霞的壮丽景象。 ‌</p><p class="ql-block">地理特征</p><p class="ql-block">位于避暑山庄宫殿区西北,与锤峰落照、南山积雪等景共同构成山庄经典景观群。其名称源自乾隆帝题写的"赤城云"意象,通过晨霞与山体的自然融合,展现"赤城云"般的仙境氛围。 ‌</p><p class="ql-block">诗作意境</p><p class="ql-block">乾隆帝在诗中以"雨歇更阑斗柄东"描绘晨曦初现的动态景象,结合"时光岂在凌云句"的哲理表达,将自然景观与个人修养结合。诗中"寡过清谈宜守中"暗含治国理念,体现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 ‌</p><p class="ql-block">建筑关联</p><p class="ql-block">该景与练影堂、创得斋等建筑群形成空间对话,通过"西岭入檐低"的视角构建框景美学,展现建筑与自然的山水意境。 ‌</p> <p class="ql-block">此景乃36园中景,第12景“锤峰落照”!</p> <p class="ql-block">承德烟雨楼位于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系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形制所建。主体建筑为前殿后楼结构,双层主楼面阔五间,二层悬有乾隆御书"烟雨楼"金匾,该匾额曾于1933年被掠至沈阳作饭店招牌,1953年文物普查时重新发现并回归。建筑群包含青杨书屋、对山斋、八角轩等附属景观,作为澄湖区域制高点,可远眺万树园、热河泉等景致,夏秋季节湖面烟雨朦胧时最显画意。</p><p class="ql-block">影视文化与历史交织的取景地</p><p class="ql-block">‌《还珠格格》经典场景‌:剧中漱芳斋的拍摄地位于烟雨楼东北侧的院落,红漆柱廊与假山园林构成影视画面中的宫廷意象,至今仍吸引剧迷打卡。</p> <p class="ql-block">如意洲与烟雨楼</p><p class="ql-block">如意洲上,亭台楼阁,风景如画。如意洲的景致富有诗意,烟雨楼展现了对江南景观的仿造。康熙晚年常居于此,并在此完成了《数理精蕴》的编纂。岛上“烟雨楼”的设计正是乾隆仿造江南而来。</p> <p class="ql-block">延薰山馆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洲岛上,是康熙皇帝命名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第四景。建筑主体由面阔七楹的正殿与五槐抱厦组成,采用单檐歇山顶形制,楹宇守朴未见繁复雕饰。康熙年间此处为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处理朝政的核心场所,殿内现存乾隆御题楹联与康熙"敷畴丰泽"匾额。其名取自周边花草香气绵延不散的自然特征,康熙御制诗中"独有清凉免脱衫"生动描绘了盛夏时节的避暑功能。2021年雄安郊野公园按1:1比例复建该建筑作为展园主体。</p><p class="ql-block">建筑形制</p><p class="ql-block">面阔七楹单檐歇山顶</p><p class="ql-block">建造时间: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03-1708年)</p><p class="ql-block">功能用途:处理朝政及接见使臣</p><p class="ql-block">匾额题写:"敷畴丰泽"(康熙御题)</p><p class="ql-block">相关景观</p><p class="ql-block">建筑特征:主体为正殿七楹,进深两间,前设五槐抱厦形成过渡空间。乾隆三十八年改建抱厦形制,现存建筑保留单檐歇山卷棚顶样式,前后檐廊采用青砖铺地。建筑群包含东西配殿各五间,整体构成对称四合院布局,门殿与正殿轴线间距符合清代皇家建筑规制,正殿面阔七楹、进深两间,采用单檐歇山顶式样。</p><p class="ql-block">历史功能</p><p class="ql-block">康熙时期作为避暑山庄早期政务核心区,承担三项主要职能:</p><p class="ql-block">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活佛等少数民族首领</p><p class="ql-block">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处理朝政</p><p class="ql-block">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处理朝政的核心场所</p><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功能转向文物陈列,现存殿内坐褥、迎手等陈设按乾隆时期规制复原,原后殿文物移藏于此。</p><p class="ql-block">诗文与景观</p><p class="ql-block">康熙御制《热河三十六景诗》为此景题写:</p><p class="ql-block">&gt; 夏木阴阴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gt; 山中无物能解愠,独有清凉免脱衫</p><p class="ql-block">诗中"炎风款款"与"独有清凉"形成对比,凸显建筑借山势疏导暑气的营造智慧。乾隆御题楹联"篆袅猊罐知日咏,风清虬漏报春深"现存殿内。</p><p class="ql-block">复建与现状</p><p class="ql-block">2021年雄安郊野公园承德展园以延薰山馆为原型复建,包含三项创新功能:</p><p class="ql-block">延薰山馆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四景</p><p class="ql-block">园林区通过油松、崂峪苔草等植物搭配,复原避暑山庄'万树园'鹿苑景观</p><p class="ql-block">。原址现存建筑经多次修缮,2024年仍作为避暑山庄核心景点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山庄内湖中荷花开得浓妆艳抹!</p> <p class="ql-block">碰到几个古装小囡在扮演延喜攻略!</p> <p class="ql-block">园外的棒槌山是承德的标志象征!</p> <p class="ql-block">棒槌山(磬锤峰)是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的国家AAAA级景区,以形似棒槌的天然石柱著称,与避暑山庄、外八庙共同构成承德核心旅游区。</p><p class="ql-block">棒槌山(官方名磬锤峰)位于承德市区东北部武烈河东岸,海拔596米,主体为孤峰耸立的天然石柱,高38.29米,上部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27米,重约16200吨。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形成于300万年前,因砂砾层差异侵蚀呈现上粗下细的造型,被誉为“上帝的拇指”或“定海神针”。‌‌</p><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清代康熙帝因其形似乐器“磬锤”赐名“磬锤峰”,民间因形称“棒槌山”。避暑山庄内建有“锤峰落照亭”,与之遥相呼应,成为康熙三十六景之一。‌‌</p><p class="ql-block">‌传说‌:民间故事中,棒槌山被视作龙女所偷的“定海神针”化身,象征爱情与吉祥。‌‌</p><p class="ql-block">‌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06万公顷,包含棒槌山、蛤蟆石等景点,为国家4A级景区,门票25元。‌‌</p><p class="ql-block">‌生态与景观‌:峰腰处有一株300年树龄的蒙桑,周边有武烈河环绕,形成山水相依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四,公园内人仍然很多!</p> <p class="ql-block">‌德汇门‌是承德避暑山庄的重要宫门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兼具避暑山庄宫门与东宫门双重功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与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建造背景‌:德汇门建于乾隆十九年,是避暑山庄九座宫门之一,遵循古代“天子九门”规制建造,体现皇家礼制。‌‌</p><p class="ql-block">‌建筑形制‌:与丽正门规制相同,但无照壁、石狮和下马碑。门洞为方形,朱漆大门配81颗铜门钉,体现皇家威严。‌‌</p><p class="ql-block">‌功能演变‌:</p><p class="ql-block">清代为皇帝及东宫进出通道,门内曾设清音阁、勤政殿等建筑。‌‌</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曾作为热河省政府办公地,日军占领期间改为关东军司令部。‌‌</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与近代事件</p><p class="ql-block">‌历史见证‌:1933年日军侵占承德时,德汇门成为日军进入避暑山庄的主要通道,现存历史照片记录了其军事用途。‌‌</p><p class="ql-block">‌题刻与象征‌:民国时期门额曾悬挂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后因战乱损毁。‌</p> <p class="ql-block">水心榭一侧特写!</p> <p class="ql-block">文园狮子林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部银湖岛上,是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仿照苏州狮子林建造的皇家园林。园内以假山群为核心景观,建筑布局精巧玲珑,融入元代画家倪云林画作意境,体现江南私家园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1933年因战乱被毁后,经1992年全民修复工程重建,现开放为重要景点。全园占地7000余平方米,包含虹桥、纳景堂、探真书屋等十六处景观,冬季假山与建筑群落形成独特的冰雪风貌。</p> <p class="ql-block">7月25日住红山军马场,此是停车点的一处景观。2014年曾随踏浪来过一次,10多年了再复习一趟!</p> <p class="ql-block">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阴转小雨,爬山还是很爽!</p> <p class="ql-block">进入白桦林遇见金莲花!</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进入百草谷之前拍的大合影,因为过了桦树茸,过沼泽地时,因草墩太滑,我摔了一跤,几乎全身趴在水里,若无群友帮忙拉起,自已无法爬起来就危险了。所以孤独一人不能深入险地,随时可能发生危险!</p> <p class="ql-block">百花谷依旧美丽无双!</p> <p class="ql-block">木兰围场坝上草原</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景区</p><p class="ql-block">木兰围场坝上草原又称塞罕坝森林公园。塞罕坝全称(塞罕达巴罕色钦)蒙语。</p><p class="ql-block">的意思是“有河源的美丽的高岭”,而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距北京450千米,景区总面积2324平方千米,海拔1400―1700米之间。由于一年四季景色皆宜,围场坝上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创作之地。</p><p class="ql-block">木兰围场坝上草原,避暑胜地,野花斑斓,篝火晚会话情长,草原日出映天光,骑马放牧尽享自然娱乐天堂。乌兰布统其实也属于围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遇到几个骑摩托车的小朋友在躲雨,正好用车拉我们一位脚扭伤的美女到路口大巴。</p> <p class="ql-block">影视基地的道具蒙古包,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但远处当个背景拍照还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吉普车参观景点。中雨转大雨,几乎淋个透湿。听着雨点打到大棚的声音,似乎盆瓢泼下,振耳欲聋。唉今天的行程又要泡汤,喇嘛山没上本来就损失巨大,这回山林越野也无法进行。冒雨看后面几个景点,下车都是问题。还好雨逐渐小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欧式风景区就是个笑话!</p> <p class="ql-block">横立山,乌兰布统核心观景点与《狼图腾》取景地</p><p class="ql-block">‌横立山是乌兰布统草原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以冰川遗迹巨石群、白桦林栈道和影视取景地闻名‌,位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景区内,毗邻影视基地、北沟等景点‌。其 核心景观特色:冰川遗迹巨石‌:山顶矗立数块巨型岩石,形似天外陨石,为拍照打卡点‌。</p><p class="ql-block">‌白桦林栈道‌:长约1000米的木栈道贯穿白桦林,秋日金黄绚烂,是电影《狼图腾》取景地‌。</p><p class="ql-block">‌全景视野‌:登顶后可俯瞰野鸭湖、红松湖及起伏草原,适合拍摄日出日落‌。</p> <p class="ql-block">雨太大,没走到山跟前,远望拍一张朦胧的照片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今年雨水好,草长得十分茂盛,绿油油象国画的色彩一样,美的不真实了!</p> <p class="ql-block">雨后见彩虹,真走运!</p> <p class="ql-block">红松湖关闭大门,停车场全是白茫茫一片积水。在车上打开窗,拍下此片。</p> <p class="ql-block">我就是乘这辆车!</p> <p class="ql-block">盘龙峡谷不深,远外半山飘逸着白云。如入仙境。</p><p class="ql-block">盘龙峡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景区红山军马场以北30公里处,属呼伦诺日境内。峡谷因萨里克河蜿蜒穿行于峰峦之间,高处俯瞰形似巨龙盘卧而得名,整体延绵数十公里,呈现出高原草原与深谷湿地交融的独特地貌。</p><p class="ql-block">峡谷内生态系统完整,包含湿地、溪流、桦树林、灌木丛等多样化景观,四季呈现不同景致:春夏绿意盎然,秋季白桦林与榉树呈现五彩斑斓色彩,冬季雪景纯净。谷底常年流淌的乌兰公河形成明显河曲,洪水期水位暴涨形成水泽,枯水期恢复蜿蜒河道。</p><p class="ql-block">作为乌兰布统核心景点,峡谷全年开放且无需单独购票,游客可步行或租用马匹穿越原始景观带。谷内保留着未受干扰的天然草地和倒伏树木,构成极具原始美感的摄影创作环境。</p> <p class="ql-block">五彩山原名“于家大山”,区域内有沙杨树、柞树、桦树、枫树等数十种乔木,以及虎楱、山玫瑰等十余种灌木。‌‌</p><p class="ql-block">每年9月中旬至10月初,不同树种因抗寒能力差异,树叶陆续呈现绿、红、黄、紫等颜色,形成层林尽染的视觉效果。‌‌我们正巧赶上刚下了大雨,水汽升腾,在山腰形成雾带,犹如仙气飘飘,给山形增加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其他的越野车队在河中玩激流勇进!</p> <p class="ql-block">十二连营由于路被冲断,没去成。在路边找一处临河养马处游玩作为补偿。</p> <p class="ql-block">公主湖,公主湖草原度假区,坐落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西北方向20公里处,这里是康熙大战噶尔丹的古战场,占地236亩。</p><p class="ql-block">公主湖草原度假区的核心区域是蒙古包酒店,按功能划分为综合服务区、草原休闲娱乐区、民俗文化体验区、草原休闲度假区四个功能区域。景区的自然景观包括美丽的公主湖,相传因康熙大帝的三公主蓝齐儿格格思念家乡泪流成湖而得名。此外,游客还可以体验多个娱乐项目,如木栈道观光、卡丁车、轨道滑草、射箭、骑马照相、草原飞盘高尔夫等。景区还有大型实景马术剧《英雄》《蒙古赛马》等表演,以及草原之夜篝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将军泡子被大水淹没。步行道水过膝盖。将军泡子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四面环山,水面开阔。湖中芦苇丛生,夏季湖面点缀黄花,傍晚常有群马饮水,水花飞溅的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其名源于清康熙年间(1688年)的乌兰布统之战。康熙帝舅父佟国纲将军在此与噶尔丹叛军激战时阵亡,传说炮火震动形成湖泊,后人以“将军泡子”纪念其功勋。‌‌</p> <p class="ql-block">堵车两小时期间,下车拍照发现一个直升机基地。</p><p class="ql-block">结果原定走围场路线由于水库大坝出现状况不安全了。等待两小时落实封路后改道省道,绕路百公里前往承德。路上还是遭遇山体滑坡,处理的残石将我们车轮胎扎破,换备胎又用1小时。塌方造成移动光缆中断,幸好联通没断,不然无法呼叫救援。最后晚10点安全到达承德入住。</p> <p class="ql-block">27日上午返程路上,群主赠送了游览罗文峪长城。</p><p class="ql-block">罗文峪,又称罗文峪口,是万里长城上蓟镇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罗文峪关口狭窄,宽度只有4米左右,易守难攻。关城紧挨着长城城墙,现仅存西墙遗迹。关城附近的长城保存完好。在关口处有长城主城墙和支墙形成的套城。这段长城除中间有322米长的砖墙外,其余均为石墙,部分地段的城墙外侧有箭孔和瞭望孔。河口西侧有一段保存较好的石砌防护坡,即长城支墙,墙宽1.4米,高4.4米,距主城30米,长约30米。</p> <p class="ql-block">这是刚开始爬的第一个敌楼,此刻刚拔高不足百米,还没有湿透衣服。</p> <p class="ql-block">冰火两重天,刚从乌兰布统冰窖中出来,到了唐山就又32度高温下登高爬山。T恤像水洗了一样透湿,脸上的汗流进眼角也顾不得擦,道路崎岖,不敢大意。结果还是发生了意外,遭遇了一群野黄蜂,追着人咬,逃脱后数了一下,至少中招六七处!还真痛,一会儿就红肿起来,好在都叮在腿和胳膊上,不然就得破相。</p> <p class="ql-block">这是保存比较好的敌楼,上下两层,垛口完整!</p> <p class="ql-block">不虚此行,最后带了众多“红包”胜利返航!具说蜂毒可以治关节炎,但这野蜂毒性巨大,过去三天了,红肿仍未消去。写这篇文章之时手脚都奇痒难忍,集中不起思路,群友们凑合着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