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川西(走国道317返程途中)

宇一石

<p class="ql-block">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4月2日,早起收拾行李,吃过早饭,我们一行八人就返程了。</p><p class="ql-block"> 西藏的天宛如用珠穆朗玛峰的雪蘸着唐古拉山脉的水擦过无数遍似的,无比晶莹透明。恰似天池之水清澈无痕,美轮美奂。天空时而湛蓝,时而碧蓝,又时而纯蓝。雪峰圣洁清明,碧空如镜,时而有白云飘过,这里不缺水,每一道山谷都有一条河流淌,有的潺潺地,也有的浪花飞溅,涛声轰鸣。金黄的草甸上,山坡上有成群的牦牛点缀其间,像撒在黄地毯上的颗颗黑豆!真的是天地合一、山水合一、人与自然合一宁静和谐的壮美画卷!这是我拍的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  我端起相机不时按动着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金黄的草甸,还有这红色的土壤,是不是色彩绚烂!</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念青唐古拉山口,走当雄,过羊八井,海拔都在4300米以上。我们到那曲市色尼区用午餐。那曲位于西藏的北部,是青藏高原的腹地,是西藏的北大门。那曲是长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江河源”美誉。其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级市,也是唯一没有树的地级市,据说谁要是能在这里能栽活一棵树,奖金30万,目前还没有一个人能栽活一棵树。这里都是高寒草甸,以牧业为主,主要产牦牛,虫草。年平均气温在4℃——-2℃以下,高寒缺氧。这里由于气温低,冰雪没有融化。主要景点有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萨普冰川、麦迪卡湿地等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那曲市一路向东去索县,经过江古拉、岗拉山口海拔都在482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距离索县还有40多公里处,在索曲河边看到7只秃鹫正在吃死牦牛肉,我们停车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沿着河谷317国道前行到索县,入住怡心酒店(海拔3998米)。</p><p class="ql-block"> 索县归那曲市管辖,地处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结合部,总面积5860平方公里,辖2镇8乡,政府所在地亚拉镇,常住人口5.3万人,属南羌塘大湖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572米。气候为高原亚寒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年降水量572.9毫米,无霜期仅40天左右。以畜牧业为主,盛产虫草、贝母、雪莲花等,矿产资源有铅和煤等。有大小寺庙190余座。著名的有赞丹寺等。</p><p class="ql-block"> 赞丹寺全称“索秀甘丹培金林”,属于格鲁派,这里是史诗《格萨尔王传》里格萨尔王爱妃森江珠牡的出生地。赞丹寺位于亚拉多山顶上,海拔4100米,寺庙依山而建,分为红宮(供奉佛像及宗教活动)和白宫(僧人生活区),远观形似布达拉宫,被称为“小布达拉宫”。传说在建寺时,本要建和布达拉宫一样的寺庙,只因图纸遗失未能完全仿建。寺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印册,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文物价值,是重点保护单位。每年有三大法会:藏历5月的吉任法会,7月崩松法会,12月吉多法会。</p> <p class="ql-block"> 日崩尼寺位于亚拉镇县城北部,海拔4100米,是索县仅有的两座尼姑寺院之一。该寺由宗喀巴三师徒佛(弥勒佛、观音、金刚手)作为主供佛。寺内还保存着300多年历史的白塔。日崩尼寺由索夏忠江白加措和第二世阿旺吉扎江巴曲增于1902年创建,1985年重建。寺院建筑面积10058平米,布局紧凑,主要建筑主殿、僧舍、书屋。现有40多尼姑居住,寺院内藏有天然九眼天珠。日常供奉以瑜伽母16岁圣像为核心,寺内装饰以吉祥八宝图案为主。整体风格朴素庄重。寺院地处偏远,游客较少,但藏民信仰浓厚。</p> <p class="ql-block"> 4月3日早起,装车吃早餐,7点开始出发,目标昌都市。沿着317国道前行,先经过安吾拉山口,海拔5089米。前行再上山,又下山,拐弯抹角,山路崎岖,沿山而上,又沿山而下,沿河谷公路前行。到昌都市丁青县雅安镇(海拔5000米),给车加油,油价上涨(西藏油价贵,高速不收费)。</p> <p class="ql-block">  沿途雪山寺庙不断。</p> <p class="ql-block">  经幡、玛尼堆众多。</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丁青县境内遇到毛公山观景台,在此打卡留念。</p><p class="ql-block"> 毛公山景区位于国道317丁青县色扎乡境内,距丁青县城40多公里,距色拉乡10公里,海拔5400米左右,享有“神奇毛公山”美誉,因其形极似毛主席仰卧的睡姿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我在毛公山观景台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过了恰拉山口海拔4472米,到了丁青县城我们在此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了丁青县,我们又来到了类乌齐县城。类乌齐在藏语里意为“大山”。它位于西藏的东北部,昌都市北部,面积6340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气温2.6℃左右,县城海拔3840米,地处国道317和214交汇处。其辖2镇8乡,总人口58285人,素有“天堂类乌齐三江花都城”、“西藏小瑞士”、“昌都后花园”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由于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和他念他翁山环抱天然结界。因此,全县有六多资源优势:旅游资源多,草场资源多,牦牛资源多,水资源多,矿产资源多、森林资源多。</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在此停留,只是沿途拍了照片。这里山是红色和黑色的,雪山是白色,植被是黑绿色,山上的柏树是绿色,也很美呀!</p> <p class="ql-block">  看看这里的牛粪摆放都这么好看,我拍了几张,给大家看看,我们这里是柴火垛,藏民们是牛粪,他们把捡回来的牛粪先晒干,再码成垛储存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处都是风景,随便一拍都是画,就是阴天拍出来也是不用调的黑白片!</p> <p class="ql-block">  太阳给点光出来,拍出来也很美呀!</p> <p class="ql-block"> 我在车里拍的,尽糊的,这样的是好点的。</p> <p class="ql-block"> 路过有很多寺庙,金碧辉煌,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村中间,有的在山根……</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类乌齐和昌都市交界处看到了猴子,由于车速快,没有拍到很遗憾!</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温泉度假村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过了类乌齐到达昌都市,看到满山的桃花开了,白白粉粉一片片很美!由于天色已晚,没有拍照。476公里的路程,我们足足的走了12个小时,到了昌都已经是晚上7:20了,又累又饿又困啊!入住观岚酒店后,就出去吃晚饭了。晚饭是在一家青海人开的清真餐馆吃的,价钱合理,吃的也好。然后就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  昌都市是西藏的地级市,也是西藏的第三大城市,古称“康”或“客木”,别称康巴。</p><p class="ql-block"> 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是西藏的东大门,属于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西北部,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日照时间长,干湿分明。总面积为10.983平方公里,辖1个市辖区,10个县,政府驻地卡若区,总人口759312人。昌都藏意为“水汇合口处”,地处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雪域之门”的盛誉。昌都别名康巴、东女国,藏东明珠。著名景点,卡若遗址,强巴林寺等文化遗址。这里物价贵(主要是汽车运输),繁华度仅次于拉萨。</p><p class="ql-block"> 4月4日早起装车吃早餐,7点出发目标是甘孜(计划再游览几个景点,打听说冰雪还没有融化,也就不去了,直接到甘孜),也是从西藏到川西的路。这里是出昌都市有一个小时就到了这里,是一个狭窄的山谷入口,在山谷里走很长的路,我们走在谷底,两边是怪石狰狞的山体,仿佛就要从山上滑落,路边是河水蜿蜒曲折的流淌!</p> <p class="ql-block">  这一路向东走的是阴雪天气,拍照片也是黑白片。</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江达山口海拔3650——3680米,又经雪集拉山口海拔4280米又经过矮拉山口。先走国道317,又走国道215,再走国道317,到江达县城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有光伏板发电。到达色达县城,我们找个餐馆吃中午饭。</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过午餐后又往东走,穿过矮卡山隧道(长度4800米)来到了岗托镇,在这里驻足打卡。</p> <p class="ql-block">  红色江达,西藏东部的门户,也是和四川接壤的县。这里是岗托镇红旗广场上的纪念碑。主要是纪念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在帝国主义的唆使下,背叛祖国,发动武装叛乱,妄图长期统治人民,维护反动的封建农奴制度,陷百万农奴于更加痛苦的深渊。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入藏平息叛乱。在党的领导下,在藏胞的大力支援和友邻部队的密切配合下,历两年又六个月,转战昌都各地,力排冰霜雨雪,悬崖峭壁之难,渴喝雪雨,饥食野青,骁勇百倍,艰苦奋战,终将叛匪全歼,解放藏胞于水深火热之中。祖国统一得以巩固,民族团结得以加强。红色江达——中国西藏康复道场、西藏解放第一村、十八军渡江口遗址。</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出了岗托镇往前经过公安检查站,过了金沙江大桥,我们出了西藏,来到了川西。</p> <p class="ql-block">  四川的第一个县——中国德格,康巴文都。到了江达县城,我们找个餐馆用午餐。德格县归甘孜州管辖,位于甘孜西北部,地处金沙江和雅砻江上游,以藏族文化为核心,享有“康巴文化中心”、“格萨尔王故里”等美誉。它东接甘孜,南连白玉县,西隔金沙江与江达县相望,北邻石渠县。总面积11025.24平方公里,辖6镇20乡,政府驻地更庆镇,人口8.83万人。平均海拔4325米,国道317贯穿全境,距成都954公里,雀儿山山口海拔5050米,被誉为“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p> <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我是在网上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木刻印版30余万块,涵盖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典籍,被誉为“世界藏文化百科全书”。《格萨尔王传》史诗发源于此,非遗项目达19项。</p> <p class="ql-block">  德格县以雀儿山为界,东北部为川西北丘状高原,西南部属高山峡谷地貌,最高峰绒麦峨扎山峰,海拔6168米,最低处丁都桥麦曲河口 ,海拔2980米,相对高差3188米,境内有冰川30余条,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30座。水系有金沙江、雅砻江,水能蕴藏量达224.93千瓦。属于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7℃,年降水量623㎜,无霜期115天。以牧业为主,特色产业有文化旅游,藏医药和传统手工艺。</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过金沙江大桥进入德格县境内,走317国道,感觉路况比西藏的好,经过一线天,来到雀儿山隧道口,海拔4378米。这里有18军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张福林烈士陵园(由于风雪太大,没有进入)。</p> <p class="ql-block">  雀儿山隧道长7079米,进口处海拔4378米,出口处4232米,是目前全国海拔4000米以上的最长的隧道。隧道出口有观景台停车区,我们在此逗留打卡留念。风雪太大,白茫茫一片,看不出去,也没有久留就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雀儿山,来到了玉龙拉措观景台停车,看到湖水没有解冻,被雪覆盖着,白茫茫的,啥也看不清楚。拍一张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 玉龙拉措景区位于雀儿山下,海拔4040米,平均深度10米,最深处15米,玉龙拉措景区以“格萨尔王的爱情传奇故事、祈福朝拜、圣湖故事”为文化理念贯穿整个区域,通过生态保护、无痕设计、小体量开发、配合局部景观营造加自然生态进行生态建设,打造集山地户外生态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体验、藏北山地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风景旅游圣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离开玉龙拉措观景台,天色不早了,又有风雪。我们就往甘孜州而行,从德格县城开始雨雪一直下个不停,沿途经过很多金碧辉煌的寺院都没有驻足观看,就马不停蹄的赶往甘孜,由于路滑,冰雪多,天气不好,错过很多好风景,到达甘孜已是万家灯火灯火,7:30分了。行程501公里,又累、又困、又饿又冷,办理入住手续后,入住都市花园酒店后(海拔3410米)。去外吃晚餐,雪越下越大,晚餐后进酒店休息。酒店没有暖气,夜间特别冷!</p> <p class="ql-block">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是中国四川省辖下的自治州。位于四川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东接雅安市和阿坝藏羌族自治州,西与昌都市的迪庆相邻,北部是青海省的玉树和果洛藏族自治州毗邻,南邻云南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清洁能源资源著称。全州面积14.97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常住人口110.74万,其中藏族人口占比78.97%,州府驻康定市,因《康定情歌》闻名于世。甘孜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地处长江、黄河源头,有“中华水塔”之称。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垂直差异明显。有44个自然保护区,11个森林公园和17个湿地公园,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野生动物652种,植物5223种,还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物种。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青稞、藏香猪),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和文化旅游业为支柱。水能技术可发量4130万千瓦,旅游业以稻城亚丁,海螺沟等5A级景区为核心,被誉为“中国推向世界的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早起往窗外一看大雪纷飞,远处的田野和路树上都是雪,城里的街道上全是积水,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吃完早餐后,我们又前行,目标是离甘孜县城348公里的马尔康。</p> <p class="ql-block">  在甘孜县城边有格萨尔王城景点,我们停留打卡留念。这里是4A级景区,不收门票,我们进里面参观,顶雪拍照。</p> <p class="ql-block"> 王城位于甘孜县城,内分为王城文化区、湿地休闲区、草原体验区,史诗观光区四部分,格萨尔王主殿,森珠达孜王宫及三十员大将寨子。王城以《格萨尔王史诗》为脉络,用文化元素将格萨尔王传奇的一生在王城内表现出来,指引游客探寻千年史诗。</p> <p class="ql-block">  格萨尔王——他是藏族传说中莲花生大师的化身,生于公元1038年,逝于公元1119年。《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的一生戎马,扬善惩恶,除暴安良,弘扬佛法,是传说中藏民族的英雄。在公元10世纪与11世纪,在西藏高原,青海湖边,日月山下,陇原大地,四川盆地,云南等地民间传诵,广泛流传格萨尔王。</p> <p class="ql-block">  离开王城,我们一路向东,还好,路没有想象的那么滑,一路盘山而上,过了山口,又下山梁,沿途拍了几张雪景,觉得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  走到哪里都有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经过炉霍县,穿过老折山隧道,路过色达的壤塘观音桥镇。(途中师局长的车胎爆了,又换车胎)我们沿着国317、248、227国道前行,主要走的都是两山夹一沟,一河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曲河、绰斯甲河、足木足河、脚木足河,梭磨河。观音桥镇这段正在修路,车辆临时改道,弯多路窄,大车多,十分难走。</p> <p class="ql-block">  沿途也有很多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藏居很漂亮,是内地援助统一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沿途路边有很多猴子聚集乞讨,它们也不怕人和车,有人也给它们吃的。</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一群</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两只野猪也来凑热闹找吃的。</p> <p class="ql-block">  拍个视频给大家看看。</p><p class="ql-block"> 经过舟车劳顿我们来到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的县级市——马尔康市,也是该州首府。全市地处川西北高原南端,属高原峡谷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属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地理与高山峡谷立体气候,具有“冬干夏湿,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中药材资源丰富独特,是四川省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雅尔康,藏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面积6633平方公里,人口54162人,下辖3镇11乡,著名景点有昌列寺、大藏寺、卓克基土司官寨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马尔康市后入住博巴拉大酒店,这里海拔2600多米,相对海拔较低,吃过晚饭回酒店休息(进藏由于海拔较高,没有洗澡,在这里相对比较低,赶紧洗澡缓解疲劳)。</p> <p class="ql-block">  4月6日早起,装车吃早餐后离开了马尔康市博巴拉大酒店去成都(师局长的车去4S店换车胎,让我们先行)。马尔康市位于两山之间的河谷中,中间有隧道,把市分为东西两部分,我们住的酒店在西部,穿过隧道就是东边的部分,在这里加油,上高速(赶上清明小长假的尾巴,不收费)。</p><p class="ql-block"> 夜间下雪了,沿途树上挂满雾凇,。</p> <p class="ql-block">  穿山越岭一路前行,一边欣赏美景,不知不觉间,翻过鹧鸪山,走过米亚罗,到达古尔沟,下高速走317国道,看海沟李花白,杏花粉,桃花红。</p> <p class="ql-block">  红女故里——四川理县朴头村。说的是《天下乡亲》里的主人公杨金莲一家五口参加红军,其中母女三人坚强地走完了长征路。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这位伟大的母亲杨金莲及两个女儿所在的四川理县朴头村被誉为“红女故里”。</p> <p class="ql-block">  走过理县,来到薛城古镇、桃坪千年羌寨。</p> <p class="ql-block">  这里盛产红富士苹果</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高速,过汶川,越映秀,一路到达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  一路尽走明洞</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都江堰市用午餐。</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我们小时候在小学语文课本里看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率领民众耗时约20年修建而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年头最长久,至今还发挥巨大效益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片面组成。</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都江堰参观。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面积220公顷,核心游览面积120公顷,是由离堆古园、都江堰渠首工程、二王庙、玉垒山、松茂古道等20多个重要景点串联成的旅游环线。这里属于内陆亚热带,年平均,15.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观景优美,气候宜人。</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工程</p> <p class="ql-block">  南桥</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南桥,我们来到了问花村的梅园。</p> <p class="ql-block">  问花村,小村大世界。问花村在青城山下6000亩的土地上,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梅花和海棠的专类主题园林,以及未来围墙内外几万亩樱花和油菜花组成的特大型田园风光。问花村的梅花、海棠、樱花与油菜花的规模集成和组合,所形成的次第花开,交相辉映的春季赏花盛景,在当今世界属于绝无仅有的春季赏花盛宴。</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属于内陆亚热带,年平均,15.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观景优美,气候宜人。参观完问花村,我们和师有林来到他家所在地崇州市,入住宫保府酒店。然后,去有林闺女给订的饭店吃涮锅(有林闺女请客)。晚餐后到酒店休息。给今天所走的路做一评价:两山夹一沟,一河一条路。人家山上住,出行有难度。高速减弯度,打洞穿葫芦。</p> <p class="ql-block">  4月7日,早起吃过早餐,收拾行李装车离开崇州市宫保府酒店到成都(师局长去4S店修车,我们去逛杜甫草堂)。</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景点杜甫草堂。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p> <p class="ql-block"> 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草堂旧址完整保留着清嘉庆(公元1811年)重建时的格局,旧址内照壁、正门、大 廨 、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每重颇具诗意的建筑都悬挂着大量历代名人题写的匾联以及诗文碑刻,安放着著名雕塑家创作的杜甫塑像。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草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工部祠后有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故居”,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旧址内的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荣获了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创意奖。</p><p class="ql-block"> 旧址陈列馆内廊、榭、轩、亭与楠木、竹丛、溪水、荷池交相辉映。置身其间,既能领略杜甫笔下草堂的幽美环境,又可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中午大家会齐吃午餐,吃的是翘脚牛肉。下午大家来到武侯祠参观。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四川成都武侯区,启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桃园结义,刘关张桃园结义,千古佳话,家喻户晓。我国著名的雕塑家叶毓山教授,应成都武侯祠之邀,选取四川宝兴县产彩条纹汉白玉,雅安县产红色花岗岩,大凉山产墨玉石分别塑造了仁惠爱民的刘备、义凛春秋的关公、忠勇超凡的张飞。利用巨石的天然造型,以大写意手法,大刀阔斧,粗中见细。刻画出三义士的神韵和个性。</p> <p class="ql-block">  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逛完锦里我们一行来到蓉逸酒店办理入住(宽窄巷子),由于游逛一天了,又困又累,到房间休息了,到了晚上出外吃晚餐后,回到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早起收拾行李装车,吃早餐后我们就出发了,目的地是陕南洋县朱鹮人家农家乐民俗,距离成都500多公里,走高速,离开成都时正赶上上班高峰,路有点堵车。上了高速时一路畅通。先走德阳,过绵阳,出四川到陕西的宁强,再到汉中,洋县。路过剑门关景区,在中子服务区用午餐。蜀道第一关——七盘关,一路顺畅,下午两点到了陕西洋县的草坝村,入住朱鹮人家农家乐民俗。去时还有两只朱鹮在树上,我们拍了几张照片,朱鹮飞走了。晚上在民俗用晚餐后就进房间休息了!</p> <p class="ql-block">  4月9日,早起飞来8只朱鹮,我们拍了一会儿朱鹮(老板家喂朱鹮),我们就吃早餐了。吃完早餐朱鹮也飞走了。我们回房间收拾行李装车出发了,目标是平遥古城。先去山上看看全景,这里环境、空气、生态都好,这里的楼价便宜,3000/每平米,适合养老。然后下山离开这里。一路高速,在服务区用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过了秦岭隧道,来到西安,绕城去山西。</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平遥古城已近晚上了,在平遥古城北门外的汉庭酒店入住。办完手续,出去吃晚餐后回酒店休息。今天走了700多公里,明天还有800多公里到家。</p> <p class="ql-block">  4月10日,早起收拾行李,吃早餐,餐后我们一行八人从平遥古城出发,一路顺畅往家里走。出了山西到河北。</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京昆高速到北京,再回到家。下午6点多到家。黄大姐她们在饭店订的晚宴,邀请大家。结束了一个月(31天)的滇藏之旅。</p><p class="ql-block"> 我这次西藏之旅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本来心脏毛病不允许进藏(我要是真有啥不测,就让老伴把我埋在这里,这里干净)。为了圆自己的梦想,我赌了一把,觉得值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为什么要去西藏?有个网红给出了答案,我也有同感:</p><p class="ql-block"> 1、去看从没有看过的风景。没有去过西藏时认为西藏就是拉萨,去过了才知道,美景不在拉萨,而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2.去走从来没有走过的长路。去了西藏才体会到什么叫“山高水长”。在漫长的高原上,在雪山下,在辽阔的大地上行走,知道什么叫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3.信从来未信的信仰。来到了西藏看到三五成群结队的朝拜者络绎不绝,到处飘扬着彩色的经幡,彩色的石头堆积的玛尼堆,那些恢宏的寺庙,那些永不停歇的经筒,还有哪些手拿经筒的转经人,他们都会无声的告诉你。</p><p class="ql-block"> 4.想从未想过的问题。人一辈子图个啥?到了西藏你就能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 5.找从未找到的答案。如果你对工作、生活、婚姻、家庭、生老病死等等人生问题感到困惑的话,你一定要去一趟西藏。你会受到启发,对人生有新的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