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文家市挺进中部百强

日月生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百强佳讯喜人寰,一镇风云动大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赤帜燃秋三楚地,繁星绽幕五湖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村村特色瞄洲际,岁岁征程破旧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更喜民殷存富祉,浏阳故事续新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孤雁出群格。</p><p class="ql-block">2、文家市:指浏阳市所辖的文家市镇,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之地。起义部队在这里点燃星星之火,引兵井冈山。革命老区镇文家市,在起义后奋斗了接近100年之际,于6月在中国赛迪榜单、7月竞争力智库榜单的综合评价中,跨入中部百强行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析:</span></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以浏阳文家市镇首次挺进"中部百强镇"为背景,巧妙融合了该镇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成就。以下是对诗中意象的解读:</p><p class="ql-block">‌"百强佳讯”的深意‌</p><p class="ql-block"> 诗中以"百强佳讯"开篇,既指包含革命老区文家市在内的浏阳花炮发源地的历史地位,又喻捷报频传。该镇地带烟花产业贡献了当地全球60%以上出口量,2025年更实现精品烟花产业链升级‌。</p><p class="ql-block">‌"赤帜燃秋"的革命记忆‌</p><p class="ql-block"> 秋收起义会师地(1927年)的历史底蕴被赋予新时代内涵。如今该镇红色研学年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火星地理实体命名(2022年)更让"文家市"成为太空与革命精神的双重符号‌。</p><p class="ql-block">‌"繁星绽幕"的产业盛景‌</p><p class="ql-block"> 既描绘烟花点亮夜空的传统盛况,又隐喻新兴产业崛起。该镇通过"烟花+文旅"融合模式,2025年实现红色旅游、研学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协同发展,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35%‌。</p><p class="ql-block">‌"村村特色"的发展密码‌</p><p class="ql-block"> 诗中"洲际"指向该镇特色产业全球化布局:烟花远销40余国,红色文旅入选世界旅游目的地精品线路,农业企业创立的"太阳花"品牌打入长沙及湘赣边市场‌。</p><p class="ql-block">‌"民殷富祉"的民生答卷‌</p><p class="ql-block"> 2025年镇域经济突破性增长背后,是群众腰包实实在在的充实。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镇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8%,获评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p><p class="ql-block"> 该诗创作恰逢文家市镇两度登榜"中部百强"的历史节点(6月赛迪榜单、7月竞争力智库榜单),浏阳五镇入围的县域经济现象,印证了"强镇富市"战略的实效‌。诗中"续新篇”的展望,正呼应该镇规划建设"国际花炮文化博览园"等新项目的发展蓝图‌。</p><p class="ql-block"> 从"百强佳讯”到"繁星启尧天”,从"特色瞄洲际"到"民殷存富祉",文家市镇正以"浏阳故事续新篇”的豪迈姿态,书写着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特色产业与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动能,更为中西部地区镇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范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