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西樵山游记

初见

<p class="ql-block">我们开车从高明去佛山,经过西樵山时,时间还早,就停在了北大门,决定上山走走。</p><p class="ql-block">西樵山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在大门口,一位本地向导告诉我们,西樵山有七十二座山峰,处处是景,可惜景点分散,我们时间有限,最后只去了观音像山附近转转。</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了半小时,终于到了宝峰寺。这座明代修建的古寺,层层殿阁和廊房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像山峦一样壮观。寺里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和舍利殿,两边还设有文殊殿和普贤殿。周围树木郁郁葱葱,不时传来悠扬的钟声和清脆的鸟鸣,让人顿感宁静。</p><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大雄宝殿里传来阵阵木鱼声,几位僧人盘坐诵经,声音在空旷的殿宇里回荡,三尊金身大佛并排而立: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边阿弥陀佛,右边药师佛,佛像足有两丈高,鎏金法相庄严,低眉含笑地望着来往的香客,香烟袅袅中,佛像的金光映在铜烛台上,整座大殿都显得格外肃穆。</p><p class="ql-block">殿外的广场上香炉冒着青烟,不少人在烧香许愿,我们也跟着买了香,虔诚跪拜,默默祈求平安。</p><p class="ql-block">从后殿出来,抬头便看见山顶那尊高大的南海观音像,它高61.9米,底座直径36米,宛如一根擎天巨柱直插云霄,这壮观的景象令人心头为之一震。</p> <p class="ql-block">离开南海观音座像后,我们又赶往白云洞风景区的云泉仙馆,山路两边的岩石上刻着不少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了,但还能看出是古人留下的墨宝,让登山路多了几分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云泉仙馆。这座道观建于乾隆年间,最早是个书院,后来改建成供奉吕洞宾的庙宇。</p><p class="ql-block">沿着台阶往上走,前殿后面是钟鼓台和祖堂,两边是墨庄和帝亲殿。两根石华表立在殿前,一对石狮子守在两边。朱红色的木柱撑着青瓦,房子层层叠叠。微风吹过,屋檐下的铜铃声和林中的鸟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心情舒畅。</p><p class="ql-block">正殿内供奉着吕洞宾铜像,相传这位八仙之一看中了西樵山的清静,便在此安家,每年农历四月十四吕祖诞辰,当地人都要抬着他的金身像巡游祈福。</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云泉仙馆的主殿,我们顺着后门的一条小径走几步就到戴云精舍,这里三面环山,松柏茂盛,山泉潺潺,环境比仙馆更清幽,其实它们是一体的,仙馆供奉吕洞宾神像,精舍则是道士们的居所。</p><p class="ql-block">走进院子,一道圆形的月亮洞门映入眼帘,门框上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戴月披星何逐逐,云泉风景得休休”。我站在门前反复品读,深有感触。“戴月披星”说的是人们终日奔波劳碌;“云泉风景”则道出了停下来赏景的闲适,短短十四个字,道尽生活真谛。</p><p class="ql-block">一位看门口的老伯告诉我:“这是当年一位方丈特意写来提醒世人,别只顾埋头赶路,也要学会放慢脚步,感受身边的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多少人为了生活,一天到晚,匆匆忙忙,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而在这山中,听流水潺潺,看满目青翠,一颗浮躁的心便慢慢沉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我们告别西樵山,驱车前往佛山,一路上,我反复回味那副对联的深意:人生在世,既要认真工作,也该懂得享受生活,工作时全力以赴,休息时彻底放松,多陪陪家人,常出去走走看看,这样的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