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军邮史

(王兰生)

文图/王兰生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div><br></div> 《新中国军邮史》<div><br></div> <div>军事邮政,尤其是军人寄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免费。军邮免费制度是出于国家军事需要的特权制度,也是邮政免费制度中最具史料价值、最受集邮界重视的邮品。</div><div><br>中国人民解放军优待军人免费寄信,从国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红军中就开始实行,历经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并延续和发展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个时期。</div><div><br></div><div>军邮免费大多以军邮免费戳的形式实行,军邮免费戳是军事邮件免费寄递的专用标志。</div><div><br></div>1950年,部队军邮局基本组织形式是:野战军设军邮总局,兵团、军、师设军邮局,团设军邮站。对官兵寄发的平信实行免费寄递制度,以各军区、各部队或特殊军兵种刻发的军邮戳或军邮免费戳为免费标志。<br><br>1951年3月1日,全军军邮工作转向集中统一,在军委通信部下设军邮总局。1951年8月正式启用中国军邮圆形日戳。戳记内小长方框的5位阿拉伯码为军邮机构的代号,(第一位数码:1——6表示六大军区,7表示军邮总局,8表示中国人民志愿军,0表示国防军)。<div><br></div> 上图:三野军邮免费戳实寄封。<div><br></div> 上图:三野军邮免费戳实寄封背面。<div><br></div> 上图:1951年1月三野军邮免费戳放大图。<br><div><br></div> 上图:1951年1月9日三野军邮免费戳实寄封到达浙江诸暨牌头镇落地戳。<br><div><br></div> 上图:中国军邮免费日戳。<div><br></div> 上图:中国军邮免费戳实寄封。<div><br></div> 上图:中国军邮免费戳实寄封。<div><br></div> 上图:中国军邮免费戳放大图。<div><br></div> 上图:中国军邮圆形日戳于1957年8月31日正式停用,只有少数特殊地区仍在使用。<div><br></div> <br>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先期入朝的部队有继续使用原部队的军邮戳记,也有使用自行刻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邮戳记。<div><br></div><div>军邮总局成立以后,志愿军部队统一使用中国军邮圆形日戳,其特点是军邮代号表示为“8”字头,使用日期到1958年10月为止。</div><div><br></div> 上图:中国人民志愿军免费军邮戳。<div><br></div> 中国人民志愿军免费军邮戳在使用中,为了保密和分拣,志愿军司令部规定将“钢铁战士”4个字代表志愿军总部、兵团、军、师四级机关和部队的军邮信箱代号,印有“钢”和“铁”字样的实寄封已成为这一时期的志愿军军邮实寄封的珍品。<div><br></div><div>当时,中国邮政还允许志愿军使用函件形式夹寄现金。这在中国和世界邮政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稀奇事。</div><div><br></div> 上图:志愿军战字信箱军邮免费戳实寄封。<div><br></div> 新中国诞生前夕以及解放初期,各种军邮戳记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距今年代久远,当时刻意收集和保存的人不多,已经成为珍贵的军邮史料,是新中国军邮免费戳记研究的重点,目前市面上已难觅其踪。 1957年7月20日,邮电部和总参谋部联合下文通知:“现役军人免费交寄个人平信(每件限20克),其交寄手续自1957年9月1日起,一律改由相关军事单位在免费平信上,逐件加盖通信部统一制发的‘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盖有此项戳记的平信由军事单位统一送交当地邮局免费寄递。”<br><br> 上图:1959年1月10日广西使用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div><br></div> 上图:1959年1月10日广西使用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背面。<div><br></div> 上图:1959年12月9日湖北使用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59年12月9日湖北使用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背面。<div><br></div> 上图:1960年1月青岛使用的紫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0年1月青岛使用的紫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背面。<div><br></div> 上图:1960年2月19日青岛使用的紫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0年2月21日青岛使用的紫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背面,盖有浙江黄岩到达邮政日戳。<div><br></div> 上图:1960年2月19日青岛使用的紫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信件,信纸抬头印有人民海军的标志。<div><br></div> 上图:1965年10月9日浙江使用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5年10月9日浙江使用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背面。<div><br></div> 上图:1966年1月7日上海寄浙江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6年6月20日河北寄往江西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6年6月20日河北寄往江西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背面。<div><br></div> 上图:1967年3月2日上海寄往本市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8年2月1日上海寄往浙江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8年3月19日杭州寄往浙江衢县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1968年8月8日上海寄往浙江衢州的红色“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件。<div><br></div> 上图:文革期间“免费军事邮件”实寄封,时代特征明显。<div><br></div> 1957年9月1日,是地方邮政办理免费军事邮件之始,国内军邮站也即行撤销。<br><br>“免费军事邮件”戳共有二种式样,一种是供解放军各部队现役军人使用的戳样为单边线带五角星图案的等腰三角形式样,每边长27毫米,线宽约0·5毫米<br><br>一种是专供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公安消防部队使用的戳样为双边线、文武边带五角星图案的等腰三角形式样。<div><br></div> 上图:这是作者发表在集邮报上的关于单边线和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的文章。<div><br></div> 上图:这是作者发表在集邮报上的关于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戳实寄封。 这二种戳的文字、图案、规格基本相同,文字全是繁体字,没有使用过简化字。这二种戳的区别在于单边线和双边线,另外区别是使用时间和使用对象。<br><br>单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使用时间是1957年9月1日,使用对象是解放军现役士兵,(由于军官实行薪金制度,1958年4月1日起,总政治部决定取消现役军官免费寄信的优待)。<br><br>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使用时间在1965年11月16日之后,停用时间约在1966年,使用期约一年时间,使用对象是公安消防警士。<br><br>作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1965年前公安消防民警实行职业制。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消防民警班长以下实行义务兵役制,其待遇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规定执行。<br><br>邮电部、公安部于1965年11月16日联合下发(65)邮业字第54号,(65)公安(消)字第662号《关于公安消防警士实行免费交寄邮件的联合通知》,通知决定,凡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公安消防警士与解放军现役士兵一样免费寄递平信,规定使用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br><br>1966年,席卷全国的“砸烂公检法”的文革动乱中,公安消防管理机构陷入瘫痪,公安部队也被整编撤销,1968年3月撤销了消防局。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使用期仅一年的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的实寄封存世极少。<br> 上图:作者的文章引起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首位世界邮展评审员刘广实先生的关注,刘广实先生特地写信与作者商榷。<div><br></div> 1966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解放军部队军衔取消,单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停用。但是,各部队的执行情况不同,加上“文革”动乱,实际上全军停用日期是在1969年4月1日左右。<br><br>众多军事机构广泛使用的单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的颜色使用要求没有硬性规定,该戳记使用颜色较多的有红色、蓝色,其次是紫色,偶见黑色及绿色。从现有的实寄封上看,戳记的边长也有25毫米的。戳内的文字有大字体与小字体之别,“邮件”二字有不同的写法。<br><br>在使用“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时,实际上并没有同时全部停用“中国军邮”圆形戳,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并用。还有一些继续保留或临时设置军邮机构的部队均使用加代号的地方邮政普通日戳。例如,1965年援越抗美出国部队设立的军邮站,使用“云南X支”日戳。<div><br></div> 上图:1967年2月13日由上海寄往浙江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封上印有周恩来总理为王杰烈士题词的亲笔手迹。<div><br></div><div>周恩来总理的手迹在“文革”中出现在信封上非常罕见,笔者也是首次收集到由周恩来总理题词手迹的军邮实寄封,时至今日,越发显得珍贵。</div> 上图:周恩来总理题词手迹的军邮实寄封局部放大图。 周恩来亲笔抄录王杰的诗为题词:<br><br>“座座高山耸入云,<br><br>我们施工为人民。<br><br>不怕工作苦和累,<br><br>愿把青春献人民。”<div><br></div> 上图:“特殊年代”时期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封里的部队信纸也是充满了时代的特征。<div><br></div> 上图:“特殊年代”时期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信封里的部队信纸也是充满了时代的特征。<div><br></div>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div><br></div> 上图:“特殊年代”年代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实寄封充满了时代的特征。<div><br></div> “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使用日期和年限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距今最早的已经有68年了,当年的使用者至今已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了,很多人已经不在世了。<div><br></div><div>岁月沧桑,光阴如梭,时代已经从二十世纪跨入二十一世纪了,转眼间“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的实寄封存世不多了。收集欣赏这些已经不易得到的“免费军事邮件”军邮戳的实寄封,仍然感到有一种亲切感,对人民子弟兵充满了优越感。</div><div><br></div> 上图:1984年10月1日,国家恢复对现役士兵寄递平信免资的做法,启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并沿用至今。这是“义务兵免费信件”首日封,封上盖着1984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纪念戳。<div><br></div> 上图:1984年10月1日,国家恢复对现役士兵寄递平信免资的做法,启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并沿用至今。这是“义务兵免费信件”首日封,封上盖着1984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纪念戳。<div><br></div> 上图:“义务兵免费信件”戳记有二种式样,一种是解放军义务兵使用的边长36毫米的文武带八一军徽的等腰三角形式样,边线外边粗,里边细。戳记有多种颜色。<div><br></div> 上图:“义务兵免费信件”戳记有二种式样,一种是解放军义务兵使用的边长36毫米的文武带八一军徽的等腰三角形式样,边线外边粗,里边细。戳记有多种颜色。<div><br></div> 上图:一种是武警战士使用的边长35毫米的双边三角形式样,边线均为细边。这二种戳记除了边线粗细不同外,其它规格、文字、图案均为一模一样。<div><br></div> 上图:颜色各异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div><br></div> 实际使用中,这二种戳记的颜色、文字、图案、规格随意性很大,可谓五花八门,盎然有趣。请看下面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趣味实寄封:<div><br></div> 上图:此封在贴邮票处盖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军邮戳,再盖有“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两个不同年代的军邮戳混在一起。<div><br></div> 上图:此封在贴邮票处盖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军邮戳,再盖有“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两个不同年代的军邮戳混在一起的放大图。<div><br></div> 上图:兰州27支局是军邮局,寄信是免费的,不知寄信者为什么贴邮票寄信? 上图:兰州27支局是军邮局,寄信是免费的,不知寄信者为什么贴邮票寄信?<div><br></div> 上图:贴了邮票又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多此一举。<div><br></div> 上图:在邮资明信片上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等于没享受国家优待军人免费寄信的政策。<div><br></div> 上图:凭军邮标志未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也能寄信!<div><br></div> 上图:超大型“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实寄封。<div><br></div> 上图:超大型“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实寄封局部放大图。正常的边长是36毫米。非标准的单边等腰三角形图案,单边有40多毫米。<div><br></div> 上图:超大型“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正常的边长是36毫米。非标准的单边等腰三角形图案,单边有40多毫米。<div><br></div> 上图:这些奇形怪戳都是地方部队自行刻制的,由部队军邮收发人员送交邮局寄递,即便戳记的式样千奇百怪,却并未影响邮局对其有效性的承认。而个人仿刻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即便模仿再像,盖戳信件也无法混入正常的交寄渠道,大多只能投入信箱,邮局是不会承认的。<div><br></div> 上图:一封信上盖了这么多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div><br></div> 上图:一封信上盖了这么多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div><br></div> 上图:1998年8月全国抗洪救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在信封上预印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div><br><div><br></div></div> 上图:退转军人包裹单。<div><br></div> 上图:军人挂号信用“国内邮资已付”戳是违规的。军人享受平信优待,不享受挂号信优待。<div><br></div> 上图:军邮标志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1988年6月1日,89720部队军邮局特地印制了义务兵专用信封,信封上预印有“义务兵专用兰州27支局”军邮标志,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的军邮标志。<div><br></div> 上图: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的军邮标志。<div><br></div> 上图:各部队不同的军邮标志实寄封。<div><br></div> 上图:各部队不同的军邮标志放大图。<br><div><br></div> 上图:各部队不同的军邮标志实寄封。<br><div><br></div> 上图:各部队不同的军邮标志放大图。<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89720部队前身是志愿军第20兵团,第20兵团前身是杨成武担任司令员的华北军区第三兵团。<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甘肃兰州27支局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军邮局之一,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甘肃兰州27支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军邮局对外通信地址。<div><br></div> 上图:石家庄军校实寄封。<div><br></div> 上图:海南军区实寄封。<div><br></div> 上图:空军实寄封。<div><br></div> 军邮免费戳记是军邮百花园地里的一朵绚丽的奇葩。“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军邮戳记,如实地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和参与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政治上、经济上、制度上体现了国家政权长期以来对人民子弟兵的实际关怀和优待。<div><br></div> 2025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