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存档160

红尘一骑

<p class="ql-block">昏睡百年醒来,本应修生养息,偏又来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运动。衣钵新文化运动思想逻辑的“破旧立新”为了实现新的就必须消灭旧的,古戏台首当其害。也不知是乐平人观念一向顽固,还是智慧有几许乖巧,硬是保护了一大批下来,却也改建了不少老戏台。对这些被改建了的戏台,我</p><p class="ql-block">辈是既叹息它没有了什么传承性可言,又痛惜其遭劫本质观念上的一次嬗变。</p><p class="ql-block">乐平古戏台是江南乡土建筑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遗存,既兼重檐歇山式之庄重。又寓飞檐楼阁式之灵巧,其立面装饰取中间古典牌楼式样,额枋斗拱层层叠叠,遍布木雕戏文,敷金施彩,极尽豪华。基本形式大概有六种。</p><p class="ql-block">植根乐平人骨子里,传承400余年的乐平戏台,不是一二次政治运动说扫就能扫灭掉的。乐平乡土戏台从改革开放之初修葺复原,到如今进入新时代创新振兴,其生生不息之现象,足以说明草根文化“一遇春风就复苏,一遇阳光就灿烂”的顽</p><p class="ql-block">强生命力所在。自2002年普查以来,乐平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民居新建之风,一座座新的古典式且又有创新的戏台还真不知何时又跳了出来。</p><p class="ql-block">一个城市能不能给人以生活幸福,看看有多少剧场,看看舞台上有多少市民可看的东西。什么是生命?就是你心里留下了东西,戏剧恰是能够给人们这样的馈赠。从东方到西方,从梵剧发源地到悲喜剧故乡,世界上只有中国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1万余座以上的古戏台;这1万余座古戏台分布之广,受众之多,建筑之美,影响之巨在世界戏剧艺术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均可堪称奇迹。</p><p class="ql-block">乐平古戏台不但注重整体布局,力求与当地山川地势,村落布局协调和谐,浑然一体,而且十分讲究对建筑构件大胆的装饰性处理,精雕细刻,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使戏台远看巍峨壮观、美轮美奂,近观玲珑剔透、金碧辉煌。</p><p class="ql-block">造型各异而又十分考究的屋脊赋予戏台以灵巧,以龙、狮、麒麟等走兽为题材的雕塑脊饰,则赋予戏台以更多的灵气。</p><p class="ql-block">藻井为房屋顶棚的一种形式,《风俗通义》对藻井的描绘:“殿堂像东井形,刻作荷凌。凌,水物也,所以厌火”。这里说藻井中刻有荷凌的装饰,凌为水生植物,有抑制火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最怕火灾,所以用与水相关联的动物和植物作装饰以取得灭火的象征意义,这就是在屋顶正脊两端出现用鱼、龙作正吻,在室内藻井中出现荷凌类植物作装饰的原因。像图中中国农村祠堂、紫荆城万春亭藻井、戏台中的藻井等。</p><p class="ql-block">乐平古戏台承载着400余年历史之深邃与厚重,其产生、演变,并形成如此规模宏大的群落,以至能顽强地遗存于现今,还于继续中有所创新与发展,并与整个社会生活血乳相融,成为百姓大众的精神依托,实属一种不可多见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在乐平,戏曲因戏台长盛不衰,戏台因戏曲历久弥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