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景区的小众景点(一)

蒋忠明

<p class="ql-block">南京钟山风景区不仅以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美龄宫等知名景点闻名于世,更藏有许多鲜为人知却极具历史底蕴的小众景点。这些静默于山林之间的遗迹,诉说着岁月深处的故事。本期,就让我们跟随笔者的脚步,走进这些鲜少被提及的历史角落。</p> <p class="ql-block">在钟山风景区的密林深处,静静伫立着一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陵园邮局。这座邮局始建于1934年,曾于1937年冬因日军攻陷南京而毁于战火。1947年,它得以重建,而如今,它已恢复原貌,成为民国邮政博物馆。馆内陈列丰富的实物与珍贵图片,生动再现了民国时期邮政行业的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步入陵园邮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上方一块题写着“陵园邮局”的匾额,笔力遒劲,气韵沉稳,出自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之手。</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来到中山陵东北方向的小茅山顶,这里坐落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永慕庐。它建于1929年春,是中山陵修建期间孙中山亲属守灵之所。</p> <p class="ql-block">在永慕庐旁,有一座名为议政亭的小亭,曾是孙中山之子孙科守灵期间议论时政、处理公务之地。</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有一处名为万福寺的遗址,又名“名僧塔林”,始建于清朝,曾为孙中山奉安纪念馆。民国时期,这里香火鼎盛,抗战期间却不幸毁于战火,如今仅存四座僧塔,静默伫立,见证着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便来到廖仲恺与何香凝合葬墓前。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人物,国民党左派核心,他积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推动工农运动,被誉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第一功臣”。1925年8月20日,他不幸遭国民党极右派刺杀身亡。</p> <p class="ql-block">何香凝,廖仲恺夫人,是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女权运动的先驱,亦是画坛巨匠。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1972年9月1日病逝,享年95岁。临终前,她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与廖仲恺合葬的愿望,周总理特批不火化,使她成为中国首位享受国葬规格的女性,长眠于紫金山下。</p> <p class="ql-block">再往东行,至中山陵园马腰东坡(五棵松附近),可见范鸿仙墓。范鸿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曾与廖仲恺同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他去世后,亦被安葬于中山陵旁,与廖仲恺墓遥相呼应,一左一右。</p> <p class="ql-block">范鸿仙墓原规模宏大,曾设有牌坊、墓道、祭堂、碑亭等建筑,可惜在抗战中被毁。抗战胜利后,墓地在原址得以重建,虽不复昔日之盛,却依旧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墓碑之上,“陆军上将范公鸿仙之墓”一行字苍劲有力,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笔题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