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环线游(12):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印象

陈琍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4-25日是巡航日。日复一日的日落日出,我们也跟着拍日出日落。</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非洲运气真好,原以为5月是非洲的雨季末期,难免会遇雨天,结果除了到科特迪瓦那天半夜的暴雨外,每天晴好天气,而且气温都在摄氏17至27度之间,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烈日炎炎。</p> <p class="ql-block">一望无际的大海,每天就是吃喝玩乐,轻松愉快,但有时也会有些想家。</p> <p class="ql-block">每天中午我们都去五楼的西餐厅点餐,一餐吃下来,至少一个多小时。按某些团友说的,花了这么多钱,也该让这些老外为我们服务服务,呵呵。</p> <p class="ql-block">白天如果参加船方组织的活动,语言不通,我们也不感兴趣。于是到休息室或自助餐厅找人聊天。船上有好几个中国团队,还有很多中国散客,至少有100多人。</p> <p class="ql-block">一聊才知道,这里有很多资深旅友、旅行达人,绝大部分都已经走过100多个国家。有一对北京夫妇,已走过160多个国家。有一个今年83周岁的老人,双腿都已换过膝盖,耳朵还聋,一个人出来自由行,邮轮抵达巴塞罗那后,他连回国机票还没买。真是大开眼界了,感觉自己就是只井底之蛙,呵呵。</p> <p class="ql-block">5月26日,邮轮停靠在非洲大陆最西端国家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港口。</p><p class="ql-block">塞内加尔西濒大西洋,与毛里塔尼亚、马里、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接壤。塞内加尔河横贯该国北部,形成肥沃的河谷。自旧石器时代以来便一直有人居住,是西非西海岸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位于佛得角半岛东南侧的冈比亚河和塞内加尔河口之间,靠近非洲最西端,三面濒海,一面背靠大陆,是大西洋航线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15世纪初被葡萄牙人统治,1677年法国人接管戈雷岛。1887年,达喀尔从戈雷岛分离成为独立市镇。1902年取代圣路易成为法属西非的首都,1960年成为塞内加尔共和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的街头,是一部城市编年史,有带着岁月痕迹的老建筑,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楼宇。街头车流穿梭,生活气息弥漫,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交融。</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大清真寺,建于1964年,由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和塞内加尔总统利奥波德·塞达尔·桑戈尔共同揭幕。</p> <p class="ql-block">美国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山顶宾馆。</p> <p class="ql-block">朝鲜援建的非洲复兴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城市交通车。</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的街头,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舞台。马车沿着土路缓缓前行,老牛在工程机械旁悠然踱步,树下的牛羊与休憩的人,在光影里勾勒出最本真的生活模样。</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的街头,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色彩斑斓的衣装,映着人们的日常。大人牵着孩子,行人拿着手机或通话、或漫步,集市的烟火气里,藏着这座城市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达喀尔的街头,头顶货物的身影穿梭于街头巷尾,每一幕都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注脚,诉说着属于它的平凡与生动 。</p> 玫瑰湖 <p class="ql-block">玫瑰湖也称为“粉红湖”,位于达喀尔东北约35公里处,面积3平方公里,是一个和海洋没有河道相通的内陆湖,属热带草原气候。</p> <p class="ql-block">数千年前,乍得湖面积缩小,湖床变成波德拉凹地,湖床上沉积的硅藻遗骸干涸成硅沙粒,每年旱季,撒哈拉沙漠刮起的热风卷起波德拉凹地上的沙粒形成沙暴,从而逐渐形成了大西洋畔的玫瑰湖。</p> <p class="ql-block">湖水中存在大量的杜氏盐藻,在强光、高盐、高温条件下,杜氏盐藻会产生大量β胡萝卜素。旱季时,降水减少、蒸发严重,色素大量积累,湖水呈现出迷人的粉红色;雨季时,大量降水稀释了色素,湖水恢复为淡绿色。</p> <p class="ql-block">玫瑰湖是当地重要的产盐地,每年可向塞内加尔和国际市场提供近3万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湖盐。</p> 欧亚非大陆最西角 <p class="ql-block">原计划游览塞内加尔第三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世界文化遗产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路易,之</span>前一天突然通知去不了了,原因是该城市离达喀尔200多公里,做行程安排的人实在太粗心了。结果旅行社临时安排一个号称欧亚非最西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海边。</p> <p class="ql-block">只有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p> <p class="ql-block">旧船、木台,承载着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岸边的妇女们挖着海胆,头顶水桶的身影穿梭石间,脚踩沙砾,这里没有喧嚣浮华,只有海风轻拂。</p> <p class="ql-block">顺着海边走,这就是号称欧亚非大陆最西角。沙滩上的路标指向与世界各地的距离,悉尼、伦敦、东京……遗憾没有北京。</p> <p class="ql-block">这片海岸,只有海浪拍打着礁石,在天际书写自由的小鸟,于沙岸绽放倔强的小花。</p> 戈雷岛 <p class="ql-block">戈雷岛是位于达喀尔东南方3公里处的一个小岛,由玄武岩形成,南北长9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约0.27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1444年,葡萄牙人迪尼斯·迪亚斯首次到达戈雷岛,15世纪中叶被葡萄牙占领,1580年被西班牙抢走。此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相继占领该岛,直到塞内加尔独立。</p> <p class="ql-block">在奴隶贸易时期,戈雷岛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1815年法属殖民地废除奴隶贸易后,戈雷岛逐渐衰落。</p> <p class="ql-block">下图就是戈雷岛的标志性建筑奴隶堡,它是奴隶贸易的历史见证。城堡内有一条狭长、阴森的通道,通道尽头的“不归门”直接面向大海,成千上万的黑人奴隶就是从这里被押解上船运往美洲。</p> <p class="ql-block">奴隶堡见证了从1510年到1848年的300多年间,殖民主义者从这里运走不下2000万黑奴的血腥历史,是奴隶贸易罪恶的铁证。</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奴隶堡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岛上建筑呈现出欧式风格与当地特色融合的特点,既有地中海式的木质百叶窗和欧式廊柱,又有红赭石色等具有非洲特色的建筑色彩,还采用了当地的玄武岩等石材。</p> <p class="ql-block">奴隶居住区与奴隶贸易场所及殖民者住所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奴隶屋作为岛上重要的遗迹,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塞内加尔是我们这次非洲环线游中最后一个非洲国家。下一个行程将游览西班牙位于非洲北部的加那利群岛。</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培正、陈琍</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荣耀Magic5 Pro,荣耀Magic6 Pro,</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陈琍</p><p class="ql-block">历史资料来源于网络</p>

达喀尔

戈雷岛

塞内加尔

奴隶

非洲

西角

街头

玫瑰

欧亚非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