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阿坝县的莲宝叶则下来,开启甘南之旅的最艰辛行程,赶赴郎木寺镇住宿,大巴大约要行驶近七个小时。高原的气候瞬息万变,一路上多云转阴,乌云压顶,电闪雷鸣,冰雹盖地。迷糊中传来导游小傅麦克风的招呼声,“大家醒醒,前面马上就要到达玛曲县阿万仓乡的娘玛寺”。导游说:娘玛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在正值娘玛寺闭关修炼阶段,我们就不进寺参观,在寺外大藏经转经筒处,一起转经祈福。</p> <p class="ql-block"> 娘玛寺拥有载入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大的大藏经转经筒,该转经筒建筑总高42.38米,旋转部分高35.81米,直径12.43米,装大藏经1080部共11万册。筒身由钛金制作,外贴纯金箔,需人力推动。</p> <p class="ql-block"> 大藏经转经筒旁还有中国最大的六字真言塔,以黑金二色诠释神明,建筑方正大气。</p> <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认为,转动经筒可以积累功德、净化业障,为自己和众生祈福,获得健康、平安、幸福等美好生活,不同的转动次数还有着不同的功德寓意。</p> <p class="ql-block"> 转经祈福要求清净为先,衣着整洁,心态端正,不食荤酒,举止端庄。一场雨水为我们洗净旅途风尘,合力推动经轮诚心转经祈福,把安康幸福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 夜宿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东南部的小镇郎木寺镇,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冲淡了夜游郎木寺镇小街的兴致,车马劳顿那就早点歇息,养精蓄锐等待明天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的山门前不甚宽畅,旅游大巴都停在山门内。想拍张山门正照,人流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难以取镜。</p> <p class="ql-block"> 这一排吉祥八宝用于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成道等八大功德。塔内供奉佛祖舍利八颗(其中两颗传自禅宗二祖慧可)、菩提迦叶大菩提佛衣一件、大昭寺佛祖像法衣七件及众多佛像、经书等殊胜依物。</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以秀丽自然风光、独特民俗风情和浓郁宗教氛围享誉国内外,境内集河流、雪山、草原、石林、沼泽等为一体,拥有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被誉为“东方小瑞士”。</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上有两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达仓郎木赛赤寺(甘肃侧)和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四川侧),白龙江穿镇而过,形成“一镇跨两省”的独特地理景观,现在我们参观的是达仓郎木赛赤寺。</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由拉萨甘丹寺第五十三任赤巴坚参桑格创建于公元1748年。历经五世赛赤活佛的护持和扩建,至新中国成立时,郎木寺已有四大学院,即闻思学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寺院建筑壮观,规模宏大,成为甘川交界处的名刹和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大经堂前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侣正在做早课,大经堂前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称辩经林,下午三点僧侣会在那儿辩经交流修行体会。</p> <p class="ql-block"> 从大经堂侧后院道经弥勒殿,拾阶而上参观金瓦殿、宗喀巴殿、续部经堂,庙宇金碧辉煌而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从金瓦殿俯瞰整个郎木寺镇,山川河流尽收眼底,一江两岸寺院不分伯仲,佛殿金顶如星光璀璨,藏传佛教中的香巴拉,是那种美丽、明朗、宁静、和谐的“净土”,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眼前这独特的藏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就是香巴拉的现实版。</p> <p class="ql-block"> 心灵在这里得到陶冶,虔诚的祈愿必得佛祖的庇佑,心想事成,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丹霞似卧龙,金瓦生紫烟。郎木寺的凤凰湼槃、浴火重生,是众生平等、慈悲圆融、中道和平的佛教理念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社会和谐进步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从郎木寺镇驱车前往拉卜楞寺,沿途是桑科草原,经不住大草原的诱惑,下车骑骑马,与牦牛近距离接触,也感受一下无公厕方便的尴尬。</p> <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属草甸草原,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这一片是桑科草原湿地,下去走走看看,吃个藏包、喝杯新鲜奶茶品下藏乡风味。</p> <p class="ql-block"> 从桑科草原湿地到拉卜楞寺,也就十公里左右的车程,大巴车在进入景区停车场前,导游指着一条河流说:这条河就是夏河,河的那一侧若大一片都属拉卜楞寺,占地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多平方米,等下参观的只是对外开放的一小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一条长廊有望不到尽头的转经筒,游客和当地的信徒络绎不绝加入到转经的队伍之中,据说拉卜楞寺的转经长廊有3.5公里,2000余个转经筒,转经祈福不仅要有虔诚的心,还要有充沛的体力。</p> <p class="ql-block"> 红墙长巷、依墙靠立。红袍僧衣,倍增境意。</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拥有全国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于1709年创建,现有闻思、续部下、续部上、医学、时轮、喜金刚六大学院及108属寺。</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以古法制作藏药而著名,让我们跟随导游僧去医学院,听其讲述藏医药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寺庙庄严神圣,禁止游客拍照,从门面上的唐卡壁画、雕刻和挂饰的精致,足见其内部的堂皇富丽,藏医药更是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一些场合会允许游客拍照,例如酥油花殿。</p> <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格鲁派由宗喀巴大师鉴于当时藏地佛教实际的状况,以噶当派教义为本,结合自己的见解,于1409年亲手创建,并兴建甘丹寺自任住持,标志格鲁派正式诞生。 </p> <p class="ql-block"> 16世纪初期,格鲁派初具规模,成为藏族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教派。17世纪,格鲁派掌权,建立甘丹颇章地方政权,形成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四大活佛转世系统。清代以来,格鲁派寺院得到很大发展,其影响力不仅在藏区,还传播到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拉卜楞寺做为甘南地区藏传佛教的代表性寺院,让我们对藏传佛教文化,寺庙的建筑、装饰艺术的辉煌成就有进一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行程匆匆,今晚在青海省临夏县城餐宿,再见,拉卜楞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