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南(洛阳)首届盆景培训班:附石艺术 盛夏启幕</p><p class="ql-block"> 盛夏时节,河南(洛阳)首届盆景艺术培训班在满城绿意中正式开班的第三节专业示范课。本次培训聚焦附石盆景这一独特艺术形式,吸引了众多本土盆景爱好者齐聚一堂。活动现场,资深导师围绕“树石相依”的核心理念,从选石立意到枝干布局展开系统教学。学员们凝神聆听,在导师指导下尝试粗扎细剪,在石头上开勾芡树,初步体验了将苍劲树姿与嶙峋山石融为一体的创作过程,千年古都的盆景艺术土壤正孕育出崭新的根系——一场关于自然缩微美学的探索,已在河洛大地悄然扎根,静待绽放为新的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附石盆景,又是树石盆景之一种,是中国盆景艺术中独具魅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核心在于展现树木根杆与山石紧密相依、宛若共生的自然奇观。</p><p class="ql-block">制作精髓</p><p class="ql-block">1. 选材:选取根系发达、枝条柔韧榆树、目前主要流行灵芝榆的应用与形态古朴多隙的石头(英德石、龟纹石,太湖石,灵璧石,新疆泥石,云南树化石等)。</p><p class="ql-block">2. 附石:将树根或杆小心嵌入石缝或延石表沟壑生长,现在人们用先进的工具雕琢出沟壑嵌入其中,后又用棕丝、麻绳或胶带固定引导,确保紧密贴合。</p><p class="ql-block">3. 造型:结合蟠扎、修剪技法,使树形与石态协调,或挺拔于峰顶,或悬垂于崖壁,或盘踞于山麓。</p><p class="ql-block">4. 养护:精心管理石缝间有限的土壤与水肥,维持树木健康。</p><p class="ql-block">发展脉络:</p><p class="ql-block"> 附石盆景源远流长, 其理念可追溯至古代山水画意与自然崇拜,宋元绘画中已有类似意境表现。</p><p class="ql-block">技艺成熟:明清时期盆景艺术兴盛,附石作为重要技法得到发展,体现“小中见大”的哲学。</p><p class="ql-block">现代繁荣:20世纪后期至今,伴随盆景艺术复兴,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了更新的工具使用,在石料上雕刻出更多趋于自然的沟壑纹理,附石盆景技艺不断创新。风格更趋多样(水旱式、攀石式、杆抱石式榆灵芝片抱石,根抱石式,附石丛林式等),选材更广,影响力日增。它不仅是园艺技术,更成为融合自然美、绘画美与雕塑美的活艺术品,象征着生命在逆境中坚韧生长的精神,深受全国爱好者推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这是一盆培养四年崭新概念的附石丛林盆景,由张福禄大师现场与大家沟通交流。</p> <p class="ql-block">四年的杆附石素材</p> <p class="ql-block">四年的杆附石素材</p> <p class="ql-block">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刘传刚和BCI中国区盆景艺术大师张福禄先生在沟通初步制作的程序, 首先是在石头上画出线条来开掘沟壑,张福禄先生生动的阐述了自然界的蚯蚓在雨后泥路上攀爬的一段曲线,把这段曲线引用在石材上,开出一条优美的自然曲线,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完美利用和结合,简称蚯蚓走泥纹曲线,得到了刘传刚大师的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介绍杆附石的生长情况</p> <p class="ql-block">介绍附石丛林的生长情况</p> <p class="ql-block">向学员传授修剪技艺并回答提出发言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修剪创作现场</p> <p class="ql-block">介绍附石盆景根的生长位置</p> <p class="ql-block">回答提问并讲述制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精心修剪顶枝的处理</p> <p class="ql-block">张福禄先生和其助手张远建先生探讨剪枝技法</p> <p class="ql-block">洛阳市盆景插花艺术协会会长王新乐先生现场互动了制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张福禄先生现场回答学员问题</p> <p class="ql-block">张远建先生现场盘扎枝条</p> <p class="ql-block">给学员们介绍制作原理</p> <p class="ql-block">向王新乐会长介绍制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修剪一盆附石丛林盆景</p><p class="ql-block">附石丛林定义:“附石丛林”盆景近年来河南商丘盆景人在制作附石盆景过程中,创作出的一种丛林模式,是附石盆景艺术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巧妙地将“附石”(树杆抱石生长)与“丛林”(单株或多株树木组合造景)两种技法融为一体。他的具体做法是,在不规则的石块或者山型石上开好沟槽,让树苗嵌在沟槽内,然后用它的出枝一个个树立起来,经过多年的养护,就形成了一幅山林的情况,它描绘的是自然界中树木群落顽强扎根于山间岩石缝隙或峭壁之上,根系盘绕裸露,树干相依相生,共同构成一幅苍劲、野趣、充满生命张力的山林微缩景观。其核心意境在于展现植物在恶劣石缝环境中蓬勃的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群体美。制作方法简述:1. 选材准备:石块 选择形态嶙峋、多沟壑缝隙的硬质石料(如英德石、龟纹石、灵璧石,太湖石)。大小均可,有足够的附着面和景观高度,以及山型石材。</p><p class="ql-block"> 树木:挑选根系发达、易生根、适应性强、姿态协调的同类小树苗如榆树。盆器:浅口盆(高脚浅盆尤佳),能衬托石景高度。</p><p class="ql-block">2. 构思布局:在石材上开出前后左右不在一条直线的沟槽曲线,规划主树、配树的位置及整体丛林的空间层次和走向。3. 根系处理与杆的附着:将树木根系仔细梳理、修剪,保留主要须根。用棕丝、麻绳或专用金属丝将树苗沿着石块的纹理、沟槽小心地缠绕、固定在预设位置,确保杆苗'与石面紧密贴合。可在根系与石缝间填充少量保水介质(如水苔、泥炭土)。4. 固定与填土:将固定好树木的石块稳妥地置于盆中。在石块周围及树木根部覆盖培养土(常混合赤玉土、鹿沼土等),压实。确保树木稳固。5. 初期养护:关键步骤, 将整嵌好树苗的石块将其根部置于盆器中,覆盖营养土置于阴凉通风处养护数周。定期检查湿度,喷水保湿。此阶段目的是促进根系在石缝中生长并与石体结合。待新根长出、树木恢复生长后大肥大水培养</p><p class="ql-block">6. 后期造型与养护</p><p class="ql-block"> 通过修剪枝叶调整树冠形态,保持丛林整体协调和疏密关系。</p><p class="ql-block"> 随着生长,根系逐渐膨大,树杆抱紧石块,显露“悬根露爪”的附石效果。需长期精心养护,包括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期性修剪整形。核心要点:成功的附石丛林需耐心等待根杆与石块的紧密结合,初期保湿养护至关重要,最终呈现石树一体、丛林共生的苍古意境。</p> <p class="ql-block">刘传刚大师介绍制作方案对附石丛林盆景解读</p> <p class="ql-block">修剪枝干调整位置</p> <p class="ql-block">王新乐会长发表个人见解</p> <p class="ql-block">讲述创作技法</p> <p class="ql-block">解说修剪方法</p> <p class="ql-block">上条牵引调整</p> <p class="ql-block">讲解枝条过渡与收顶</p> <p class="ql-block">本次附石三件作品完成后,应主办方要求,现场三件半成品全部拍出,刘传刚大师现场借用锤子敲定,学员们积极抢拍,无奈作品太少,只有三位幸运者入手。入手后,与刘传刚大师和张福禄先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一位来自北京的女学员入手后,与张福禄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附石丛林盆景入手者与张福禄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张福禄大师在完成的三件作品前讲解,整个创意制作过程,希望学员们踊跃提出问题,并希望大家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洛阳市盆景插花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延振先生发言。</p> <p class="ql-block">洛阳市盆景插花艺术协会王新乐会长做了最后总结,并给予作者极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张福禄大师与助手张远建先生在完成的作品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作品完成后,全体学员与师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摄影:</p><p class="ql-block"> 张远建 陈伯阵 </p><p class="ql-block">编辑:</p><p class="ql-block"> 张福禄</p><p class="ql-block"> 车海鹏 张翕</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