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荐读】幽兰含薰待清风

视点读书会

<p class="ql-block">2025年春晚中有个舞蹈叫《幽兰》,舞者以婀娜的身姿表现了幽兰之高洁,舞台的背景大屏幕上是一个山谷,一道暖阳直射谷底,一株兰花独自开放。</p><p class="ql-block">看罢这个舞蹈,不由让人想起陶渊明的那首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p><p class="ql-block">古代诗人描写的所谓“空谷幽兰”,突出的是一个“空”字,似乎只有“空”才能凸显出“幽”。于是,兰花被赋予了一种孤芳自赏的人格意味。陶诗却另辟蹊径,打破了惯常的期待——这株幽兰生于“前庭”,而非空谷。它芳香雅致,香气却只萦绕在四周,即“含薰”。一个“待”字点出了截然不同的未来,引出“清风”。只有清风不期而至(“脱然至”),将兰花的香气吹散到不确定的远处,才能将兰花和周边的杂草区分开来(“见别萧艾中”)。这一句的美感可以闭起眼来欣赏,不仅基于精微的嗅觉体验,亦缓和了幽兰隐喻中出世和入世的紧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今文人大致处在这样一种张力中:如果没有孑然而立的孤傲,一味谄媚现实,绝无法写出干净的文字;反之,如果缺少知音和读者,大概就会陷入寂寥落寞的处境……人、文、兰虽然不同,但精神相通,自有其性灵。在恍惚中,三者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好像还给出了另一重暗示:如果你不是幽兰,那么请做雨露、做阳光、做空气。若不能滋养幽兰,可以成为山谷,也可以成为前庭,容得下一株兰花。兰自馥郁,静待清风。</p> <p class="ql-block"><b>来源:读者读书会</b></p><p class="ql-block"><b>作者:郁喆隽</b></p><p class="ql-block"><b>编辑:视点</b></p><p class="ql-block"><b>图片:网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栏所有文章除注明“原创”系本人所作外,有的是根据网络素材编辑整理,有的是分享或推送作品,图片均来源网络,特此说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十分感谢美友的关注、阅读、点赞、分享及评论,因精力有限,不能对所有的评论逐一回复,深表遗憾,望能谅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