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曾是牛羊漫野的牧歌之地,却在半个多世纪前肩负起惊天使命——这里便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风沙与严寒从未阻挡开拓者的脚步,正是这片看似苍茫的土地,孕育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惊天巨响。它不仅是地图上一个坐标,更是中华民族挺直腰杆的精神地标:当蘑菇云在戈壁升起,一个民族“有核则强”的底气在此铸就,一个国家“不受欺辱”的誓言在此兑现。</p> <p class="ql-block">走进原子城博物馆,泛黄的图纸上还留着计算的墨迹,锈迹的仪器里藏着日夜攻关的温度——那些“用算盘算出核数据”的日子,那些“隐姓埋名却胸怀家国”的身影,在展柜里静静诉说着奇迹如何诞生。而当我们进入地下指挥中心,潮湿的空气里仿佛仍回荡着先辈们的呼吸:他们在密闭空间里反复推演,在辐射风险前冲锋在前,把个人安危抛在脑后,只把“国家需要”刻在心头。最令人激动的是,我们随行李巍夫妇在丰碑榜上看到自已父母姓名,潸然泪下的凝重是无声敬爱。没有聚光灯,没有名利场,他们用青春乃至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写下“奉献”二字最厚重的注脚。如今风拂草原,巨响已成历史,但那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永远是照亮前路的火炬——向所有为国铸盾的英雄致敬,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他们的功勋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