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时珍出身于医学世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医术。他花了近三十年时间,走遍大江南北,尝遍百草千药,写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医学巨著。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各种药物,更总结了古人对疾病和健康的深刻认识。李时珍发现,人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身体内气血的运行。他把古代医学中关于情志的理论进行了整理,提出了九种情绪对应九种气血变化的规律。这些发现对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掌握这些规律,就能更好地管理情绪,维护健康。</p> <p class="ql-block">一,怒则气逆</p><p class="ql-block">【释义】:生气时,体内的气会向上冲,破坏正常流动。</p><p class="ql-block">生气是最伤身的情绪。古人说"怒伤肝",就是这个道理。人一发怒,血压立刻升高,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这些都是气血向上冲的表现。经常生气的人容易头痛、失眠、高血压。有的人一生气就胸闷气短,就是气逆造成的。想要健康长寿,第一条就是少生气。遇到不顺心的事,先深呼吸几次,让心情平静下来。记住一句话:气大伤身,不值得。</p> <p class="ql-block">二,喜则气散</p><p class="ql-block">【释义】:过度高兴会让精神涣散,气血四处乱跑。</p><p class="ql-block">适当的高兴对身体有好处,但过度兴奋就会伤身。古人说"喜伤心",因为大喜会让心气涣散。有的人中了大奖或遇到大喜事,会突然心慌、胸闷,甚至晕倒。这就是喜过度导致的气散。老人尤其要注意,听到好消息时不要过于激动。保持平和的心态,既能享受快乐,又不会伤害身体。凡事适度,才是养生之道。</p> <p class="ql-block">三,悲则气消</p><p class="ql-block">【释义】:悲伤会消耗身体的气血,让人越来越虚弱。</p><p class="ql-block">长期悲伤会让人变得虚弱无力。古人说"悲伤肺",因为悲伤会消耗人的正气。经常哭泣的人容易咳嗽、气短、免疫力下降。失去亲人或遭遇挫折时,适当的悲伤是正常的。但不能长期沉浸在悲伤中,否则会严重损害健康。要学会排解悲伤情绪,多和朋友交流,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时间能治愈一切,关键是要主动走出阴霾。</p> <p class="ql-block">四,恐则气下</p><p class="ql-block">【释义】:人害怕时气血往下沉,人会感到虚弱无力。</p><p class="ql-block">恐惧会让人的气向下走,表现为腿软、尿频、腰酸。古人说"恐伤肾",因为恐惧会损耗肾气。经常害怕的人容易腰膝酸软,精神不振。现代人面临的恐惧很多,比如担心生病、害怕孤独、恐惧死亡。这些恐惧如果不及时化解,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要培养勇气和信心,相信困难总会过去。多学习一些知识,增强应对能力,恐惧自然会减少。</p> <p class="ql-block">五,惊则气乱</p><p class="ql-block">【释义】:受到惊吓时,体内的气会变得混乱,失去规律。</p><p class="ql-block">突然受到惊吓,人的气血会瞬间混乱。表现为心跳加速、出冷汗、手脚发抖。古人说"惊伤心",因为惊吓会打乱心神。经常受惊的人容易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现代生活节奏快,各种突发事件容易让人受惊。要培养内心的定力,遇事不慌不乱。平时多练习深呼吸和冥想,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记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才是真正的修养。</p> <p class="ql-block">六,劳则气耗</p><p class="ql-block">【释义】:过度劳累会消耗气血,让身体越来越虚。</p><p class="ql-block">适当劳动有益健康,但过度劳累就是在透支生命。就像油灯燃烧太旺会很快熄灭一样,过分劳累会快速消耗身体的精气神。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正是在做这种消耗。身体需要劳逸结合,该休息时就要休息,该睡觉时就要睡觉。懂得保存体力,生命才能更加长久。</p> <p class="ql-block">七,思则气结</p><p class="ql-block">【释义】:过度思虑时,体内的气会打结,无法顺畅流动。</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常说"想得太多伤身",这话很有道理。过度思虑就像给气血的流动设置了很多障碍,让它们无法顺畅运行。经常胡思乱想的人容易消化不良,睡眠质量也差。因为气血在某些地方打了结,无法正常滋养身体各部分。学会放下无谓的担忧,让心情轻松一些,身体的负担也会减轻很多。</p> <p class="ql-block">八,寒则气收</p><p class="ql-block">【释义】:寒冷会让气血收缩,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p><p class="ql-block">寒冷会让气血收缩,影响正常流通。表现为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精神萎靡。古人说"寒伤阳",因为寒冷会损伤人体的阳气。现代人夏天贪凉,冬天保暖不足,都会导致寒气入体。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穿着,避免受凉。多吃温热的食物,适当运动生热。记住:暖则通,通则不痛。保持身体温暖,气血才能畅通无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