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的乐趣

翟老四

<p class="ql-block"> 做饭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一件事,就是做饭、吃饭,俗话说:“一顿不吃饿得慌”,谁也绕不开它。既是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生活中充满了乐趣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 妻子到了杭州给女儿看孩子去了,若大的庭院里就剩下孤零零的我一个人。感到寂寞、孤独、无助,家里若没有了女人来收拾整理,家里也就不像个样子了。一个人出去是什么样,回到家里还是什么样,没有了往日的欢乐心情。</p><p class="ql-block"> 最初阶段,感到没有了管束,没有了劳叨,终于得到了解放,人身得到了自由。没有了约束,想怎么吃,就看自己的心情。到镇上的小酒馆和朋友同学们放肆地喝点小酒,吹吹牛,美美的撮上一顿,到早餐摊上喝上一碗甜津津的豆汁或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舀上一勺韭花酱,来上两根油条,偶尔也会换一下口味,吃蒸包、喝馄饨。亲戚朋友都知道我一个人在家,轮流请客,日子过得赛神仙。</p><p class="ql-block"> 日子久了,打破了自己的生活规律,这种生活感到了厌倦,只想恢复到以前安安稳稳,那种悠闲自得清静的日子,在自己打造的世外桃“百果园”里种种菜,管理一下果树,从中找到灵感和思路,写出自己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人要生存,就要像毛泽东主席讲得那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了这样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有斗志。于是,走进了厨房,现实生活确实是残酷,冷锅、冷灶,厨房里失去了妻子在家时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也失去了厨房里那种特有的饭菜香味。到了开饭的时候,妻子早已做好饭,将热汤热饭端到面前,才肯吃饭的我,瞬间明白了很多事情,失去的东西才感觉珍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从头做起,做一回没有人照顾的自己,走进“百果园”中的菜园,菜的品种样样全,有韭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芸豆、香菜等,想吃什么自己决定。这些蔬菜带着泥土的清新,露水的润泽,一根根、一把把绿油油的青菜,像是刚从田野里来的小精灵,个个舒展着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走进厨房,就像走进了一个专属自己写作的小天地。那一方灶台,几口锅具,还有排列整齐的,装着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都像是一群忠实的伙伴,熟悉的身影,熟悉的味道,静静地等待着我亲自动手,等待着一场厨房交响曲的开场。</p><p class="ql-block"> 摘菜、清洗,在菜板上切菜,也是一种乐趣。菜刀在案板上的起落,是厨房曲的前奏,蔬菜被切成整齐的小块、或小片、或丝状、或条形、或方形,像是给各种蔬菜做了一次次精致的裁剪。切葱姜、辣椒、洋葱时,那种辛辣的气息,直往鼻子里钻,让人喷嚏不断,钻入眼睛,瞬间就会被“辣”动的泪流满面。却又让人觉得格外提神,切韭菜、黄瓜时的那种清香,又让人垂涎欲滴,每一刀切下去,都像是在演奏厨房里的小乐章“砰砰叭叭”·····</p><p class="ql-block"> 炒菜时,锅里的食用油热了起来,微微地泛起小泡泡,像是在欢呼雀跃,葱姜入锅时的那种“滋啦”声,熟油的香气四溢,散发出浓郁的气味,有着无穷的诱惑力,经过快速翻炒,热油与蔬菜的热情相拥,在热油中舞蹈,翻滚跳跃,逐渐变成油绿的光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p><p class="ql-block"> 一块块肥瘦相间的猪肉,纹理间似乎藏着动物的活力。这些食材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创作的素材。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基本上掌握了煎、炒、烹、煮、炸、凉拌的决窍,让各种蔬菜在自己的手中,瞬间变得色、香、味俱全,让蔬菜有了活力,变成了入口的美味佳肴。</p><p class="ql-block"> 蒸米饭,简单中藏着复杂,水在稻米间穿梭,米在手中摩挲,淘米时那“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轻声细语,将米倒入锅中,添加适量的水,盖上锅盖,调好时间,让小火慢慢地焖煮,电饭煲的指示灯到保温时,要等三分钟开盖。一种最原始、最质朴而纯粹的香气,就会悄悄地弥漫在空气中。</p><p class="ql-block"> 面食更是一种技术活,蒸馒头、发面饼、包水饺、烙火烧等这些项目,一一都让我在尝试中学会了,并且拿捏得恰到好处。如刚烙好的发面饼,外焦里嫩,一股面香裹挟着淡淡的烟火气息,香甜诱人,如同一缕轻柔的纱幔,袅袅娜娜地扑面而来,那气息质朴而诱人,似是从古老的时光深处缓缓飘来,带着往昔岁月的醇厚韵味。</p><p class="ql-block"> 有时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如蒸馒头,发面时的温度等若掌握不好,或锅盖没盖严漏气等,蒸出来的馒头就像一块块皱皱巴巴的石头。“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次的经历,摸索出了全套的面食经验,品尝过的人,都惊讶地说好吃,纷纷称赞我还有这样深藏不露的拿手绝活。</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父母的遗传基因,从小就喜欢喝稀饭,对稀饭的热爱,几乎每天都少不了,每顿饭若没有稀饭的参与,这顿饭就像在肚子里横七竖八咯的慌。煮稀饭成了做饭时的必然,无论是熬小米粥,还是做有蔬菜的稀饭,都要掌握米、菜的习性,加多少米、菜,熬多长时间,都要认真地去学习种掌握,特别是在做最有营养的八宝粥,各种食材的比例搭配,加水的多少?熬煮的时间长短,都影响着八宝粥的口感。</p><p class="ql-block"> 做饭的乐趣,还在于自己的心情和想象力去创作、去搭配食材,火候的掌握,调料的多少?都是创作独一无二味道的关键,有时候突发奇想,几种食材巧妙的混合搭配,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煮面条时,筷子要顺着一个方向搅;连洗过的碗,都要倒扣在沥水架上,让水珠自己慢慢地淌。厨房里这些琐碎的仪式,就像给奔忙的生活打了个绳结,不至于散了架。</p><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时,精心制作,荤素搭配,当饭菜端上桌的时候,看着家人们吃得津津有味,菜肴被一扫而光时,心中装满了成就感。忽然想起丰子恺的话:“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这厨房何尝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妻子的外出,促使我在厨房里大展手脚,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叮当声里,让我有了用武之地,在做饭的同时,把沉淀在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宛如一首五味杂陈的生活交响曲,把它们汇集成文字,也就完成了多篇文章的腹稿,这些文章伴随着饭菜的滋味,是生活的高度凝练,是岁月的精心酿造,它的香气弥漫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记得汪曾祺写过:“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其实何止是口味,“人间至味是清欢。”这句出自苏轼的词,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就是生活中真正有滋味的,是那种清淡的欢愉。学会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快乐,才是人生真正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人总是向往着远方,殊不知“乐趣”就在眼前。一粥一饭、一瓢饮,皆是生活;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俱含至理。不必登高望远,静下心来,便能发现身边“万物”之美;不必腰缠万贯,知足常乐,就能把平凡的生活品出乐趣。</p><p class="ql-block"> 翟所祥</p><p class="ql-block"> 2035年7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