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博物馆看展……‍度过清凉一夏

华阳(北京拒私聊)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77308</p> <p class="ql-block">人像拍摄:同行美友</p> <p class="ql-block">后期制作:华阳</p> <p class="ql-block"><b><i>盛夏的北京,酷暑难耐,蝉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焦灼。然而,听说鲁迅博物馆正在举办潘玉良的个人画展,我们三姐妹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向往。在热浪中相约同行,只为在艺术的清凉中,寻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感动。</i></b></p> <p class="ql-block"><b><i>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馆区内包括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生平陈列馆。</i></b></p> <p class="ql-block"><b><i>鲁迅图书馆坐落在院内一角。</i></b></p> <p class="ql-block"><b><i>鲁迅生平陈列馆。</i></b></p><p class="ql-block"><b><i>鲁迅在北京共居住过四处主要住所:绍兴会馆、八道湾胡同11号、砖塔胡同61号和宫门口西三条21号(现宫门口二条19号)。</i></b></p> <p class="ql-block"><b><i>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7月22日),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女画家、雕塑家与美术教育家,原名陈秀清,又名张玉良,祖籍安徽桐城,生于江苏扬州。她是最早赴海外学习西方绘画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之一,用画笔与雕塑刀,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i></b></p> <p class="ql-block"><b><i>她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1895年,潘玉良生于扬州,年幼时命运多舛,13岁便被舅父卖至芜湖青楼。所幸,命运在此时为她打开一扇窗——海关监督潘赞化出手相助,将她赎身,并倾力资助其求学之路,为她日后走向艺术高峰奠定了基石。</i></b></p> <p class="ql-block"><b><i>潘玉良自画像。</i></b></p> <p class="ql-block"><b><i>1918年,她考入上海图画美术院(后为上海美专),正式踏上艺术之路。1921年,她以官费身份赴法留学,先后就读于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艺术学院及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专攻油画与雕塑。1928年归国后,她出任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并举办了中国首个女性西画家个人画展,成为当时艺坛的一道耀眼光芒。</i></b></p> <p class="ql-block"><b><i>“潘玉良具有惊人的毅力,勤奋的治学精神,是一位对现代艺术发展做出丰富贡献的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女画家之一。”(《云南日报》评)</i></b></p> 无意中看展人入画。 <p class="ql-block"><b><i>看展完毕,正好今天是中伏。传说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姐妹三人来到西四延吉冷面馆吃冷面。酸爽啊。</i></b></p>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