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教师,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说简单,只要哭就行,管他是谁死了?说难嘛,哭了几十年,不知道谁死了?但当教师尤其是学校的一把手几十年,总是要问问谁死了?”付晓洁书记用幽默的方式开场,引导大家思索教育的本质,要低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 </p><p class="ql-block"> 前天看到网上有一个争论——教育到底应该是“培优”还是“补差”呢?这个“培优”是指发扬一个人的优势,“补差”是指让一个孩子补齐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我认为“培优”更为重要,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扬自己的特长,擅长动手的动手,擅长动嘴的动嘴,擅长思维的思维,让花开花,让树成林。因为我们的群居社会,我们是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取长补短,社会有分工,人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可。当然也不免会有部分全才,或“超人”出现,这部分人注定伟大,他们要带领人类前行。大部分人只是人类中一个不起眼的个体,渺小如尘埃,只需要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社会便可顺利运转,人类就会周而复始,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当前教育提倡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本质是追求素质教育。可真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吗?有的,可能只是少数,其实我们大部分学生,要么这一方面行,要么那一方面弱。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在尽力让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往往很难如意。可以这么说,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其实是在满足不同特质的孩子,都能有所发展。</p><p class="ql-block"> 上学期,有个别老师向我提出:“校长,体育中招考试结束了,要不把其他所有中招不考试的科目停掉,只留下考试科目?还有就是周六也补补课?”</p><p class="ql-block"> 我笑了,其实老师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学校出成绩。但这只是在跟风,看到名校、优质学校这样做了,就想着模仿。没看到问题的关键,我们的学生成绩差,是因为课堂效率低下,本身就有大量时间用不完,在课堂上打瞌睡,交头接耳,开小差,他们不缺上课时间,缺的是知识学习的内驱力。况且他们本来基础就差了,大部分学生本来就是无法考上高中的,但他们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游泳,有的擅长足球,有人擅长烹饪,有的喜欢美容,有的喜欢汽车,有人喜欢爬树,有人喜欢说笑……何必逼着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得为了分数补课,硬着头皮考高中呢?即使一切实施顺利考上高中,又各种补课,逼迫学习考大学,即使如愿考上大学,又逼迫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备考,去考上教师!你认为考上教师就是好的归属吗?他本身如果不擅长,或者不喜欢当教师,他会痛苦万分,也干不好教育。我身边不擅长当教师,又为了饭碗被迫当上教师的人比比皆是,上一节课自己痛苦万分不说,学生也万分煎熬,遗害一方教育。当然这还是一切顺利如愿的情况下,现实中往往结果是学生逆反了,抑郁了,完蛋了!</p><p class="ql-block"> 何不让花开花,让树成林?他爱汽车,就去学汽修,他爱绘画,就去学设计,他爱奔跑,就让他奔跑吧!</p> <p class="ql-block"> 我曾有这样一个学生,叫李某源,在课堂上整日瞌睡,作业不做,实在痛苦,经常被老师们批评。一天课堂上,我看他实在难受,便走过去,让他随便写上一个字,我给他算算前程。我将他写得歪歪扭扭的字拆解,煞有介事的一阵分析,得出结论,他会成为一个厨师。那天以后孩子的世界仿佛被点亮,整日围着我述说自己的厨师梦想。初中毕业他真去到职业学校,选择了烹饪专业。几年以后,他回到学校找我,满脸眉飞色舞地讲述他的经历。他去到了三亚红树林酒店工作,由于刚工作,只能做帮厨,一月也有5000来元的收入,比当时我这个当老师的工资还高!这不就行了嘛,何必让他非得拼分数,考高中,考大学呢?</p><p class="ql-block"> 教育立德树人为本,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鲜活的人即可,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产品!当在校园里,你看到孩子们都洋溢着笑脸,孩子们都在认真做着自己喜欢的、有益的事儿,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