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川西、甘南地区已经走过几次,这次选择秋季出发,赏秋色游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出发,从广州经肇庆至梧州服务区体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途经广西贺州、桂林、柳州、河池市进入贵州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著名的矛台服务区打卡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驶过美丽的的百里杜鹃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途各种风光旖旎,下午进入贵州龙里县城住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里取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其名,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占贵州省面积0.86%,占黔南州总面积的5.8%,海拔1080一1500米,年平均降水量1089.3亳米,相对湿度为80%。全县行政区划5镇1街道办事处,辖82个行政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里全县森林资源面积134万亩,有林地面积78.41万亩,森林覆盖率63.41%。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等30余个民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里是文化悠韵、民族多彩之乡。“龙里”建置最早见于唐代,历史悠久,留下了历史名人王阳明、徐霞客、林则徐、地质学家万鹏仙等的足迹。红军长征两次过龙里,完成了毛泽东“四渡赤水”战略思想的实施,实现了“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略目标,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转战龙里,留下了观音山、倪儿关、清水江、播箕桥等红军长征文化遗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里旅游景点有闻名遐迩的巫山古岩画群、冠山古建筑群、云台古寺、吊洞古人类活动遗址、果里洞棺葬、营屯古菅盘等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里是入黔咽喉、四会五达之地。龙里县“负山阻溪,为入省咽喉”,地处黔南北翼要域,位于省会贵阳近郊,是省会贵阳市的东大门、黔南州的北大门,距贵阳市中心28公里,距龙洞堡国际机场20公里;有10条快速通道与贵阳互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里县城夜景以灯光秀、自然风光和人文活动为特色,展现宁静与活力兼具的视觉体验。夜幕降临后,街道两旁路灯与巷间灯牌交织,形成温馨光影。秋夜微风习习,河岸灯光倒映水面,波光粼粼如画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从龙里县城驾车前往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犍为县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岷江下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北与乐山市并研县接界,东与自贡市荣县交界,东南与宜宾市叙卅区为邻,西南与乐山市沐川县相邻,西北与乐山市沙湾区、五通桥区毗邻。这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总面积达到了1375.4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犍为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征服“西南夷”,置犍为郡,地跨今川、渝、黔、滇、桂5省。隋开皇三年(583年),建犍为县,几经更替,犍为名沿用至今已经有215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犍为县地域,我们首先前往犍为县被誉为“天府旅游名镇一一罗城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城东北部30公里,始建于明未,成型于清代,因有着被建筑界称作“东方诺亚方舟”的船形街一一“凉厅街”而闻名,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1992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停车场穿过“山项之舟”长廊进入古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廊道就见南华宫。南华官是罗城古镇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遗址,始建于请光诸五年(1879年),由广东籍商人建造,属晚清宫庙建筑风格。该建筑群占地1450平方米,木制结构布局,现一对雌雄石狮(高约4米),雕刻精美,其中母狮脚跺幼狮,雄狮脚踏绣球,为西南地区现存最大石狮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古镇坐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主街的建筑形状像一只大船,有个有趣的典故:“罗城旱码头,容商难久留。著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这便是罗城船型街的由来。罗城古镇是个4A级景区,也是中国唯一的船形古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形街始建于明未崇祯年间(1628年),坐东向西,全长350米,东西长,南北短。梭形的街面是船底,两边的建筑是船舷,古戏楼是船舱,灵宫庙是船尾。空中鸟瞰又像一把织布的梭子。号称“山项一只船,云中一把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澳大利亚人受到其独特造型的启发,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座船型中国城,从此罗城古镇名场海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船型街”,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异常宽大的临街屋檐下,摆满了竹椅木桌。几百年来,罗城人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下喝酒、吃肉、饮茶、听小曲、掏耳朵、抽叶子烟、摆龙门阵,享尽了人间红尘的清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牌坊,复建于1985年,有楹联两副,均为郭良先生撰、苏德邻先生书。这长联,巧妙嵌入“罗城”和“灵官”二字,以大空间的纬度,描写了罗城镇的地理位置、精神和气魄,又以大时间的纬度,昭示了罗城戏楼和灵宫庙的功用、追求和愿景。其十一字联,以博大的心胸气度,讴歌了罗城古镇的美好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佛、道、儒、民俗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镇保存的非常好,几乎看不到现代痕迹,一切都仿佛停滞在几百年前。铺满花岗岩的石板路,印满了历史脚印。老墙、黑瓦,木柱、条石,仿佛无声的叙说逝去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型街中间,是古老的戏台,旧时的容颜虽已褪去,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情怀却依旧存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老街还保留着不少明清时代老四川的人文风貌,每蓬重大节日,镇上会有地方戏演出,大多是川戏,戏迷们风雨无阻都会来,特别热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古镇中,发现有民居门口放有牌子可付10元钱上顶层观古镇全景。我们付费上楼顶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民居可观室内的摆设和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上民居顶楼,可以俯瞰整个船型街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灵宫庙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结构为两重式,前为正殿,后是观音,是整条船的尾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傍晚时候,走在古镇的主街上,两旁店铺林立,茶馆、杂货铺、手工艺店、餐厅……我们在这间餐厅晚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色已暗,我们结束了古镇的探访,回犍为县城住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镇没有花园、没有小桥、没有流水,没有朝九晚五的匆忙,也没用都市繁忙约喧嚣,只有悠闲宁静的生活。早晨的一缕缕阳光游走在古街,茶馆里缓缓流逝的时光,斑驳的墙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早已褪色的大门,还能看岀原来的模样,猜不出岁月的年轮,只知道它是那么的苍老,保持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罗城古镇出来,行走27公里赶回犍为县城的天波酒店住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犍为县城夜景以岷江两岸灯光景观为特色,结合历史建筑与现代亮化工程,展现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在犍为县游览多个景点,所以要在县城住几晚。夜深了,要体息,明天起早来再游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