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高校,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发展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发起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牵头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连续两次被授予“重大贡献奖”的高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西北工业大学可追溯到1938年的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国立西北工学院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10月,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2月,哈尔滨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2017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截至2024年3月,有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4年12月,有友谊、长安2个校区,占地面积4700余亩;设有22个专业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开设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学生40000余人,教职工41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的何尊组雕由著名雕塑家贾濯非设计,于2008年9月建成。</p><p class="ql-block">何尊组雕的设计背景与作者</p><p class="ql-block">‌贾濯非‌作为何尊组雕的设计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艺术系教授,其专业背景和艺术造诣为作品奠定了权威性。该雕塑以西周青铜器“何尊”为原型,高9.5米,寓意“九五之尊”,并融合了古代勇士献剑的意象,象征西工大“为国铸剑”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雕塑的艺术与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何尊是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雕塑选址于长安校区(临近西周故地),强化了历史与地域的关联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组雕结构‌:除何尊主体外,配套的勇士雕塑以花岗岩制成,俯首托剑面向何尊,表达赤诚报国的寓意,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叙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校园文化象征‌:作品现已成为西工大标志性景观,体现学校“扎根国防、锻造栋梁”的使命,近年还被制成3D模型赠予毕业生,延续其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中国航空史展厅</p> <p class="ql-block">中国航空史</p><p class="ql-block">航空史是研究人类飞行器研制及应用历程的学科,涵盖从古代飞行设想到现代航天工程的演进进程。</p><p class="ql-block">该领域以浮空器、固定翼飞机、喷气推进技术为三大里程碑阶段。18世纪热气球与飞艇奠定浮空飞行基础,20世纪初莱特兄弟实现持续动力飞行开启航空新纪元,40年代喷气技术突破声障推动超声速飞行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加速航空技术进步,战后宽体客机与隐形战机成为民航与军事航空的代表形态。</p><p class="ql-block">中国航空史始于1909年冯如的首次飞行,1954年自主研制的“初教5”首飞标志着现代航空工业起步。1978年后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形成包含C919大飞机的完整产业体系。21世纪以来,电子技术与新型材料的应用持续推动航空器智能化与多功能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  冯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8月25日),原名冯九如,字鼎三,广东恩平人,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p><p class="ql-block">冯如是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飞天故事充满向往。后随父到美国谋生,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业的发达,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立志学习机械。他投入飞机制造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p><p class="ql-block">冯如的一生,是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创造了“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冯如不仅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中国人,而且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航空思想家。</p> <p class="ql-block">民用飞机研制取得新突破</p><p class="ql-block">大型客机进展顺利</p><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5日,C919国产大型客机首飞成功,截至2023年,累计获得订单超1200架。2016年,中俄启动CR929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研发项目,代号中的字母C代表中国,字母R代表俄罗斯,现更名为C929。</p> <p class="ql-block">  姜长英,航空教育家,中国航空史专家,中国航空史学科的创立者和航空史研究的奠基人。他20年代留学美国,并参与美国三种新飞机的设计均获成功。回国后,曾用国产材料仿制美国降落伞成功。姜长英自30年代起从事航空教育和航空史研究七十载,为中国航空事业培育了大批骨干人才,编著成中国第一部《中国航空史》专著,创立了中国航空史学科。姜长英对中国古代航空技术的创造也有深刻的独创性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西北工业大学南门</p> <p class="ql-block">长安校区户外军机展—展品内容‌:包括歼8原型机、轰6-A战略轰炸机、直5直升机等十余架真机,以及运20运输机等现代机型,部分展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暑假校园开放预约参观指南(时间+入口+流程)</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预约参观管理,规范校园秩序,保障校园安全稳定运行,结合校园实际承载能力,经研究,对入校参观实行预约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西北工业大学为教学科研单位,预约参观免费,个人参观预约名额严禁转让、销售、倒卖,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并保留追责权利。</p><p class="ql-block">  二、预约参观时间</p><p class="ql-block">  自7月20日起至8月20日</p><p class="ql-block">  每日9:00-11:30和14:30-17:00</p><p class="ql-block">  上午11:30后,下午17:00后停止入校</p><p class="ql-block">  如遇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将适当调整或暂停开放。</p><p class="ql-block">  三、预约流程</p><p class="ql-block">  实施身份证实名预约。</p><p class="ql-block">  官方预约入口:直接进入</p><p class="ql-block">  1.网上预约。访客可提前3天点击西北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服务”通道——“参观预约”进行预约登记。</p> <p class="ql-block">名称:运 -20 运输机</p> <p class="ql-block">名称:轰-6型中程战略轰炸机</p> <p class="ql-block">名称:“直-5”型多用途直升机</p><p class="ql-block">直-5 是哈飞参照苏联米-4 直升机(俄 罗斯米里设计局 1949 年设计的一型多用途直升机),自主研制生产的新中国第一型直升机。该机在 装备人民解放军空军等后,用于物资补给、救援救护和军事运输等任务。</p> <p class="ql-block">名称:“歼-8E”型歼击机</p><p class="ql-block"> “歼-8E”型歼击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制空权,可执行空中巡逻警戒、防空作战、对地攻击等任务,是我国空、海军部队的主战装备之一,曾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阅兵等活动,为保卫祖国领空安全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名称:“歼-7”型歼击机</p><p class="ql-block">“歼-7”型系成都是在1960年代前期参照“米格-21Ф-13”战斗机的系列仿制品,曾被称为“歼击7型”,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装备的第二代战斗机,也是我国航空工业走出仿制阶段的第一个机型。</p> <p class="ql-block">名称:“歼-8”型歼击机原型机</p><p class="ql-block"> 该机属于中国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后装备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执行试飞、试验等重要飞行试验任务。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送,用于教学科研、国防教育、科普展览</p> <p class="ql-block">名称:“歼-6甲”型截击机</p><p class="ql-block"> “歼-6甲”全天候截击机曾被命名为“东风”103,是一架可以证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坎坷历程的战机实物。</p> <p class="ql-block">名称:“米格-15比斯”型歼击机</p><p class="ql-block"> “米格 - 15 比斯”型歼击机是在“米格 - 15”基础上改进而来,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末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它在二战之后苏联航空武器装备全面迈向喷气时代的典型空战产物。</p> <p class="ql-block">名称: “强 -5”型强击机</p><p class="ql-block"> “强 -5”强击机(攻击机)是我国在1958年基于歼击机种研发改装的一款超音速、低纬度可执行精确战术突防、进行战术作战使用,既可以支援地面作战,也可以配合海军展开打击,具备强大的武器装载和攻击能力,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强击机,出口到多个国家。这架“强 -5”型强击机是“强 -5L”型,是后期的改进发展型,作战能力突出,具备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能力。这架飞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送,用于教学科研、国防教育和科普展览。</p> <p class="ql-block">名称: “YYBC -1”型液压油泵车</p><p class="ql-block">液压油泵车是航空地面保障设备的一种,主要为飞机液压系统补充液压油及给各分系统设备高压试验时提供液压油源,同时可作为地面液压系统工作正常的试验设备。</p><p class="ql-block">该车型主要特点是基于中型卡车底盘改装而来的自行式地面液压泵车。</p> <p class="ql-block">名称: 五八式地面效应飞行器</p><p class="ql-block"> 1960年3月-6月,西工大学生在“五七式”地面效应飞行器的基础上研制出该型地面效应飞行器,从画图设计到试飞成功仅用108天。同时,该型号也是当时国内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在地面和水上取得试飞成功的地面效应飞行器。</p> <p class="ql-block">名称:“初教 -6”型教练机</p><p class="ql-block">“初教 -6” 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自主研制的初级教练机,后首先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航校用于训练,后也服役于航空体育运动,大量出口国外,是我国生产数量最多、出口量最大的教练机。</p> <p class="ql-block">名称:逃逸塔动力系统</p><p class="ql-block"> CZ-2F 逃逸塔动力系统又称“逃逸塔”,位于火箭顶部,其任务是当火箭发生故障时,将带有宇航员的返回舱带离危险区,并为完成返回舱与逃逸飞行器的分离提供必要的条件。</p><p class="ql-block">逃逸塔动力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负责研制。</p> <p class="ql-block">名称:东风二号(DF -2)导弹</p><p class="ql-block">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中近程地地战略导弹,1960 年开始总体设计,1964 年 6 月 29 日试射成功,1966 年 10 月 27 日,东风二号导弹与核弹头进行了“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目标上空实现核爆炸。这次试验成功,使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标志着中国导弹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打破了西方大国的军事威慑,奠定了中国国防安全的基石 。</p><p class="ql-block">东风二号(DF -2)导弹全长 20.9 米,弹径 1.65 米,起飞重量 29.8 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 1300 千米、1500 千米(东风二号甲) 。</p><p class="ql-block">1966 年 10 月 27 日在酒泉发射场进行了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标志着中国具备了核打击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