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明珠 典籍青州

格大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隐匿明珠 典籍青州 </b></p><p class="ql-block">初春时节,为了陪夫人过一个特别的三八妇女节,我们开启了一场青州自驾之旅。此时的青州,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蛇年春节的喜庆;春寒料峭,遍地散落着未被春风融化的冬雪;寒冷挡不住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它宛如一颗隐匿在时光深处的明珠,让我们深深沉醉于它的历史韵味与自然风光之中。</p> <p class="ql-block">抵达青州的第一站,我们走进了青州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在这里,佛教造像精美绝伦,碑刻文字苍劲有力,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诉说着青州曾经作为山东半岛政治、文化中心的辉煌过往。尤其是那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发现”——龙兴寺佛像,其工艺之精湛、造型之优美,让我们不禁对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我们踏入了隆兴寺。这座古寺宁静而庄严,寺内的建筑古朴典雅,仿佛在默默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漫步其中,心中的浮躁渐渐被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所取代,我们虔诚地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前往云门山。云门山位于城区南2公里处,海拔421米,山虽不高,却以陡崖峭立、山势巍峨闻名。</p> <p class="ql-block">沿幽幽长寿路拾级而上,满山苍翠的松柏与清新空气交织,尽是自然馈赠的惬意。过山门,先见清嘉庆十九年武状元丁殿祥所植的状元树——这位善骑射的回族武魁,官至广西参将,其府第至今仍在青州南阳城南营街。</p> <p class="ql-block">再登百余级台阶,便至望寿亭。亭内古四大美女造像长袖若舞,抬眼西南,云门大寿石刻已隐约可见。上行而至山神庙,自虞舜时“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制在此延续,百姓常来祈福求安。</p> <p class="ql-block">立于庙前,可尽览主峰大云顶北坡——此峰形如鱼脊,东西走向,两端各有阆风亭,新修的968级盘山石阶从两亭相对而至山巅平台,数十米高的悬崖底部中间,有一个南北贯通的天然穴洞——云门洞,洞高约3米,宽约4米,深6米余。远望如高悬于天空的明镜,拱壁镶嵌。每到夏秋季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将山顶的亭台楼阁托于滚滚云海之上,犹如仙境一般,故被称为“云门仙境”,又称“云门拱壁”,为古青州胜景之一,云门山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崖壁之上,棋布着数百座石窟与摩崖石刻,诉说着厚重历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嘉靖年间为衡王朱戴圭祝寿所刻的“寿”字摩崖:通高7.5米、宽3.7米,仅下方“寸”字便高2.23米,故有“人无寸高”之说,成语“寿比南山”亦源于此,云门山也因此被誉为“中华古寿文化第一山”。山巅近千米间,东岳大帝宫、泰山老母祠等寺庙宫观错落如带,空中俯瞰宛若“天街”。立于其上,环望群山环抱,俯瞰青州全貌,这座沉淀千年文明、又不失田园烟火的小城,着实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我们来到了古城。人流如织,大红灯笼高高挂,绚丽多彩的灯光,把古城装扮的格外迷人。它并非是一座“仿古景区”,而是真实的历史延续。明清街巷纵横交错,市井生活气息浓郁,偶园、清真寺、天主教堂等古迹点缀其中,行走在古城的街道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喧嚣,一切都是那么的质朴和真实。挫琴、扑灰年画等非遗技艺仍在这里鲜活传承,隆盛糕点、蜜三刀等老字号小吃保留着古法工艺,品尝着这些美食,感受着它们独特的风味,仿佛品尝到了青州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然而,青州在文旅发展方面存在着交通不便的问题,没有高铁直达,距离飞机场较远,主要依靠公路交通,这对外地游客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门槛。但这并不能掩盖青州的光芒。青州就像一本被遗忘的典籍,封面朴素却内藏华章。它不刻意讨好所有人,却能让懂它的人深深为之痴迷。如果你偏爱文化深度游,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商业古镇;如果你是历史和艺术爱好者,尤其是对佛教艺术情有独钟;又或者你只是想在山东周边来一场短途游,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那么青州绝对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次青州之行,不仅让夫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三八妇女节,也让我们收获了一次丰富而深刻的旅行体验。我们期待着下一次与青州的重逢,再次探寻这座历史文化重镇更多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