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点亮教育新路径——骨干教师培训中的智慧碰撞

纯容

<p class="ql-block">  在中小学骨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的旅程中,每一场分享都如一场甘霖,浸润着我们对教育数字化的思考。其中,王志兵专家的系统指引、卫才友校长的深度剖析、张文虎老师的实践点拨,从不同维度为我们打开了数智教育的认知窗口。他们的见解各有侧重却又相互呼应,共同编织出一幅清晰可触的教育数字化实践蓝图,让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对新时代的教学创新有了更深刻的领悟。</p> <p class="ql-block">一、国培计划专家王志兵:以教学评一致为纲,夯实教师数字素养根基</p> <p class="ql-block">  王志兵专家聚焦“教学评一致性导向下的教师素养提升与实践创新”,为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搭建了系统框架。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培计划专家,他深刻指出:数字素养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能力,而是将技术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深度融合的综合能力。</p> <p class="ql-block">  他提出,教学评一致的核心是“目标引领”——先通过数字化工具拆解教学目标,使其可监测、可评价;再设计与目标匹配的教学活动,借助技术工具收集学生的学习证据;最后通过即时评价反馈,反向调整教学策略。这种闭环思维,让数字技术成为串联“教、学、评”的纽带,既提升了教学效率,也让教师的数字素养有了明确的提升方向,真正实现“用技术服务教学本质”。</p> <p class="ql-block">二、全国信息化领导力优秀校长卫才友:以数据为钥,开启个性化学习之门</p> <p class="ql-block">  卫才友校长以《数智时代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为专题,深入剖析了数据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作为荆楚教育名家、全国信息化领导力优秀校长,他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抽象的“个性化学习”转化为可操作的路径:通过采集学生课堂互动、作业完成等多维度数据,建立动态更新的“学习档案”,教师能精准定位每个学生的知识盲区与能力优势。</p> <p class="ql-block">  他强调,数智时代的“因材施教”不再依赖主观判断,而是用数据说话——当系统自动生成学生的“错题图谱”,当课堂大屏实时显示知识点掌握率,教学就能跳出“大水漫灌”的模式,转向“精准滴灌”。这种以数据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个性化学习从理想走向现实的可能,也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拥抱数智变革的清晰方向。</p> <p class="ql-block">三、湖北基础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张文虎老师:以课堂实践为基,探索数智驱动的教学与评价策略</p> <p class="ql-block">  在现场观摩中,张文虎老师以“数智驱动下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为主题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贴近一线的实践指南。他结合具体课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将数智工具融入课堂环节:课前用在线问卷分析学情,课中用互动平台开展分层任务,课后用数据系统进行多元评价。</p> <p class="ql-block">  他特别强调,数智驱动的课堂策略要“小而精”——比如用智能答题器快速统计班级正确率,据此调整讲解重点;用AI评语工具辅助个性化作业反馈,让评价更具针对性。这些实用技巧,让数智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概念,而是能直接应用于日常教学的“好帮手”,为教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四、实践共鸣:在融合中迈向教育新形态</p> <p class="ql-block">  培训中的案例观摩,让三位前辈的理念得到了生动印证:有的课堂践行王志兵专家的教学评一致理念,用数字化评价工具让目标达成度清晰可见;有的学校运用卫才友校长倡导的数据追踪法,实现了学生成长轨迹的可视化;还有的教师借鉴张文虎老师的策略,用互动平台让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p> <p class="ql-block">  这场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数智教育的推进需要王志兵专家的系统框架、卫才友校长的前瞻视野,更需要张文虎老师的实践智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要吸收他们的思想精髓,更要在课堂中不断探索融合,让数智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让教育在变革中焕发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图片:陈舒情 </p><p class="ql-block">‍供稿:陈雅芳 张 源 </p><p class="ql-block">‍编辑:刘 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