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诺曼底登陆 电影海报</p> <p class="ql-block">拯救大兵瑞恩 电影海报</p> <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珍视和平</p><p class="ql-block"> 直观地了解二战诺曼底登陆是通过电影《诺曼底登陆》与《拯救大兵瑞恩》等。然而真正切身感受其残酷,是我们来到了诺曼底奥马哈海滩:脚下的沙滩曾被鲜血浸透,岸边的碉堡弹痕累累,老房屋墙体裂缝里像还嵌着未散尽的硝烟。海风掠过,裹挟着咸涩与历史的沉重,仿佛能听见当年士兵的嘶吼与濒死者的喘息。触摸着大炮、坦克等武器装备,指尖划过凹凸的弹痕,那原本冰凉的躯壳里,在这盛夏的阳光下,似乎还能感受到士兵最后的体温。这里,每一粒沙都在低声诉说生命的骤然消逝,每一块礁石都镌刻着无法磨灭的创伤——这真实的震撼,远比银幕上的画面更触动心扉,更感和平二字重若千钧。</p> <p class="ql-block">诺曼底登陆的背景概括为下面三点:</p><p class="ql-block">二战局势推动:1943年,盟军在北非和西西里岛取得胜利,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但纳粹德国仍控制着西欧大片地区,东线苏联战场虽转入反攻,却急需西线开辟第二战场分担压力。</p><p class="ql-block">战略规划与准备:盟军经过长期策划,确定在法国诺曼底实施登陆。为迷惑德军,采取了一系列伪装措施,让德军误以为登陆点在加来地区。同时,盟军集结了大量兵力、武器和船只,进行了周密的后勤与战术准备。</p><p class="ql-block">时机成熟:1944年,德军主力被牵制在东线和地中海战场,西线防御虽构筑了“大西洋壁垒”,但存在兵力分散、装备不足等问题。盟军抓住有利天气窗口,于6月6日发起登陆,最终成功开辟西线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溃败。</p> <p class="ql-block"> 诺曼底登陆的代号是“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这是二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战略性两栖登陆作战,1944年6月6日实施,又称“D日行动”(D-Day)。</p><p class="ql-block"> 这天,英、美、加集结盟军288万兵力,横跨英吉利海峡,对法国诺曼底地区发起了战略性登陆作战。盟军在诺曼底选择了5个登陆海滩,其中美军负责“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的登陆任务。</p><p class="ql-block"> “犹他”海滩登陆相对顺利。美军第4步兵师在登陆时,由于导航偏差,登陆地点比预定位置更靠南,但巧合的是,这里德军防御较为薄弱。部队迅速建立了滩头阵地,并向内陆推进,一天内就有2.3万名士兵成功登陆,伤亡仅197人。</p> <p class="ql-block"> 然而,“奥马哈”海滩却成为了美军的噩梦。这片海滩地势险要,德军在此布置了大量防御工事和火力点,由精锐的第352步兵师防守。当美军第1步兵师和第29步兵师一部登陆时,迎接他们的是德军猛烈的炮火与机枪扫射。士兵们刚下登陆艇,就陷入了枪林弹雨,海滩上布满了障碍物和地雷,许多人还未踏上沙滩就已伤亡。登陆行动一度陷入僵局,士兵们被压制在海滩上,进退两难。但美军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逐步突破了德军防线,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在海滩上站稳脚跟。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美军阵亡2500人,伤亡总数高达4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在诺曼底登陆中阵亡的美军,美国在奥马哈海滩建立了诺曼底美国公墓及纪念馆。公墓中安葬着9387名美军士兵,白色的十字架和星条旗整齐排列,在海风与阳光下显得庄严肃穆。公墓内的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展品,展示了诺曼底登陆的全过程,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此外,美国还通过各种方式,如出版书籍、拍摄纪录片等,让阵亡将士的事迹和精神得以传承。</p> <p class="ql-block">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使盟军成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覆灭,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这场胜利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奥马哈海滩的惨烈登陆,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应仅仅是为了铭记战争的胜利,更应从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因为每一个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都曾是家庭的希望,都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情感。愿世界永享和平,不再有战火硝烟。</p> <p class="ql-block">儿子买了个纪念杯</p><p class="ql-block">图中文字:“WORLD WAR II VICTORY 1944 D-DAY JUNE NORMANDY” ,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1944年 诺曼底登陆日 六月 诺曼底” 。这些文字关联二战中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这一历史事件,常作为军事主题纪念品的设计元素 。</p> <p class="ql-block">下面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对奥马哈登陆进行若干补述。</p> <p class="ql-block">这辆坦克于1944年在诺曼底登陆时被美国军队使用,战后退役。谢尔曼坦克于1998年5月15日重回诺曼底抵达奥马哈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坦克基本信息:美国M4谢尔曼突击坦克,空载重量:28吨200千克,发动机品牌:莱特,速度:39千米/小时,载油量:661升,油耗:每425升行驶230千米 ,功率:390马力,5档,武器装备:1门75毫米火炮,装备一挺7.62毫米机枪,共生产49230辆。</p> <p class="ql-block">图中是M1 长汤姆(Long Tom)155毫米加农炮,是美国在二战诺曼底登陆使用及战后一段时间内使用的重型火炮。</p><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M1 长汤姆属于牵引式火炮,身管较长,具备较高的初速和较远的射程。该炮发射普通炮弹时,最大射程约为22千米 ,使用火箭增程弹时,射程还能进一步提升。</p><p class="ql-block">服役历史:二战期间,M1 长汤姆被广泛应用于欧洲、太平洋等战场,为美军及盟军提供强大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够有效打击敌方的防御工事、集群部队等目标。在战后,M1长汤姆在美军中还服役了一段时间 ,之后逐渐被新型火炮替代。</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法国诺曼底奥马哈海滩的 “大西洋壁垒” 纪念碑 ,由艺术家雷蒙德·马松(Raymond Mason)创作。该纪念碑旨在纪念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英勇作战、牺牲的盟军士兵,造型独特的金属结构仿佛象征着战争中激烈的动荡与力量 ,也象征着自由与解放的精神。奥马哈海滩是诺曼底登陆的关键战场之一,战役对于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扭转二战局势有着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法国诺曼底奥马哈海滩的纪念碑 ,上面用法语和英语记录了盟军在奥马哈海滩登陆并解放欧洲的事迹。奥马哈海滩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最惨烈的战场之一,纪念碑前摆放着花环等纪念物,表达对在登陆战役中牺牲士兵的缅怀。</p> <p class="ql-block">这是诺曼底奥马哈海滩纪念碑侧面,通过雕塑、浮雕、铭文等形式,展现登陆作战场景,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也警示后人珍惜和平。 纪念碑融入了海浪、士兵冲锋等元素,直观呈现当时激烈的战斗画面 ,传递出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无畏。</p> <p class="ql-block">这是诺曼底美军公墓和纪念馆(Normandy American Cemetery and Memorial)的大门。它位于法国诺曼底地区,是为纪念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以及随后的欧洲战场中牺牲的美军士兵而设立的 。公墓内长眠着超过9000名美军士兵,纪念馆则通过展览、地图、照片等形式,向人们展示诺曼底登陆及后续战役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上方是美国战役纪念碑委员会(American Battle Monuments Commission )的徽章,该委员会是美国负责维护海外美军公墓和战争纪念设施的联邦机构。下方是公墓大门右侧石墙,文字表明这是诺曼底美军公墓和纪念馆。 </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一位女孩坐在二战诺曼底登陆时期的大炮上专注地看着手机,这样的场景昭示着现代文明的悠然与战争留下的创伤的强烈对比。曾经,这些大炮在战场上轰响,见证了无数的厮杀与牺牲,它们是战争残酷的象征,是无数家庭破碎、生命消逝的见证者。而如今,女孩在这里悠然地使用手机,代表着当下和平、安宁的生活。这种对比鲜明地提示着我们,战争是何等的残酷,它带来的创伤是难以磨灭的。</p><p class="ql-block">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从战争的残酷中汲取教训,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我们要倍加珍惜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努力维护世界的安宁与稳定,让这样悠然的现代生活能够永远持续下去。</p><p class="ql-block">该图片存于卡昂男子修道院诺曼底登陆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