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鸽的美篇

雅鸽

<p class="ql-block"><b>  笔墨山河 心印苍茫</b></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写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唐翠琴(雅鸽)</p> <h3>  窗外下着久违的大雨,玻璃上的水痕像蜿蜒的太行山,二十天的太行山写生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h3> <h3>2025年7月1日,我踏上了去太行山写生之旅,这次写生的首站地点是纣王殿村。纣王殿村对于画者来说可谓是非常理想的写生之地。村落古朴,枯木逢春,泉水潺潺,山的巍峨,云的缭绕,清新的空气不由得屏住气息,深深地吸一口……顿觉心旷神怡!<br>​ 清晨的阳光还未刺破云层时,我们一行画友随着姚海歌老师背着沉甸甸的画包行走在这座古村落里。大家互相提醒着注意安全,一起寻找最佳的写生位置。分享发现独特的古树、古屋、石头,这种共同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探险精神。<br>​ 我们支起画架,铺开宣纸,<br> “我忘了带水”<br> “我忘了带纸”<br> “我有”……<br>  大家在这些点滴的小事上互相帮助,互相搀扶,与远在喧嚣的城市里显得格外温暖。 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之前对写生还一窍不通的我,只会硬生生的照搬自然。笔墨线条僵硬,墨色不分。整个画面没有气韵生动、更没有意境。自从跟随了姚老师写生以来,而今自己对写生有着更深层次的领悟,如何取舍挪移、造势、经营构图,如何突出主题,营造空间感,这些教导已经深深的印在脑海中,只是笔墨线条上的功夫还需更加努力。最重要的环节则是姚老师给同学们点评作品,大家围桌坦诚交流,互相学习。姚老师说:让线条要有毛涩感,有骨感,而不是平滑的轮廓线,画面要有出现一些不起眼儿的小元素。比如一棵小草、屋顶的烟囱、路灯、乱柴堆等等。这些小元素在画中就有了生命,有了写生的真实感。山石皴法不在古朴,在风剥蚀的纹路里。用枯笔侧锋表现老树干的苦辣,在焦墨顿挫间便有了沧桑的力道,云海与山峰的连接,挥毫泼出,混沌留白,是它们之间的喘息。哦,我顿觉虚实相生的奥妙。老师的点评既犀利又充满了鼓励,常常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满满的启发。而自己在笔端,在心间的成长与感悟,则是此行最沉甸甸的收获。<br>  每一次的写生都是对自己的提炼也是沉淀,是汲取大自然灵魂的源泉。想把它们更好的展现在宣纸上,还须经过心灵的过滤,情感的浇筑和艺术的加工。纣王殿的古朴、齐王寨的清幽、王莽岭的雄伟都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心灵与大自然的碰撞,置身于太行山的怀抱,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力量!这种体验让心境变得开阔、沉静。画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承载着这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h3> <h3>谢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