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一抹红)难忘连部一抹红的岁月

老马

<p class="ql-block">昵称:老马</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486509</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星圈发起“难以忘怀的一抹红色”主题征文活动,再次燃起初心不忘的军旅激情,红领章红帽徽就是镌刻在军人心上的一抹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最让我难忘的一抹红,那就是在二连连部的一抹红岁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出生在军人家庭,受军营文化熏陶,崇拜英雄军人,向往红领章红㡌和绿军装,有时候父亲刘乃晏白天去上班,我偷偷穿上父亲的军装,对着镜子照一照,红领章红帽徽,一张充满稚气的脸庞,在红星闪闪的照耀下十分精神,于是暗自给自己鼓劲加油,铁了心要去当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0年底,我如愿以偿当上兵,佩戴着红领章红帽徽,来到山东莱阳后勤十分部军械修理二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1971年初开始,我把青春芳华,人生最高光的时刻留在了连队。这几年过来,先后当过修炮工、文书、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在连部当文书的经历,是军旅生涯的一道靓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班合影、二排左二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1年底的一天,我刚从修炮车间回到宿舍即接到通知,把我从一排二班调到连部任文书,我当时一愣,心里没有丝毫的准备。离开了热火朝天的火炮修理岗位,离开了亲如兄弟的二班战友,真有些不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吃过早饭,二班战友伴随着军号集合,我目送他们身着武器排着整齐的队伍去了修理车间,算作一种短暂的告别,然后我打起背包小心翼翼地来到连部报到,平时只有全连开会、点名才能见到连领导,而从未近距离接触连领导。当我来到连部办公室,指导员蔡文海笑容满面地迎接了我,让我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下放松下来。指导员领着我,把连部的人员向我一一作了介绍。我们军械修理连队,连部人员比较多,除连领导外,还有两位穿四个兜的干部,统计员和会计,还有保管员,卫生员。接着,蔡指导员带我来到文书办公室,文书一个单间,内有书柜、保险柜、办公桌,有油印机、留声机等设备,还有一张单人床。蔡指导员在文书办公室,耐心细致地交代我如何做好文书工作,交代完后他离开了。我坐在办公桌上,开始熟悉文书工作。这一天过得飞快,没等我把文书工作内容和流程熟悉下来,夜幕就降临了。这一天,我没有完全进入文书工作,脑子里不时浮现出修炮的热闹场景,我们几十个炮工,在修理车间修炮,有时车间静得像没有人一样,有时随着号令,大家一起发力喊着一二三,那声音震天响,把火炮分解或者组合。修理火炮是一种集体行为,文书工作却是一个人在“战斗”。晚上熄灯号前,我从镜子里看到红五星红领章,暗下决心,我得担起这份沉甸甸的文书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蔡文海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书工作挺繁杂的,要登记全连的武器、弹药等军械装备,填写全连人员、装备等实力报表,领发保管条令、条例、文件、教材等。我按照有关要求,认真细致地完成各项填报工作,有些表格数据参考上年度的,有的弄不准,要到修理车间找班长、排长询问。连部和修理车间相隔二三里路,我们连每人配发工作服和军装,每次去车间我最愿穿的是“六五式〞军装,因为有红领章,工作服上没有,我觉着这一抹红最神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周我都要去分部机关领取文件和口令,全是秘密和机密,责任不轻。文件取回来登记造册,分送连领导阅读后,马上锁进保险柜,这些文件还要按时送回机关保密室。一年四季,只要接到机关相关处科和保密室电话,二话不说,我骑上自行车就直奔分部机关,我们连队到分部机关,四五里路,一会儿就到了。不管风里来雨里去,特别是冬季,胶东的冬天挺冷的,大雪飘飘,寒风刺骨,我不时把棉帽拿下来看看,生怕把帽徽红五星丢失了,尽管冻得耳朵疼痛也全然不顾,顶着风雪向前冲,心里想得是红星照我去战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二连当文书,还要兼职司号员,每天都要按点,找出唱片放到留声机上,依次放出起床号、出操号、开饭号、集合号、熄灯号等,全连人员每天起床、早操、吃饭、工作、休息等,都按照我放出的唱片里的军号去行动,俨然我在“指挥”一个连的行动。在放军号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不懈怠,生怕错过放号时间,影响全连工作生活秩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每每回想起连队的早晨,嘹亮的起床号,从文书室里通过大喇叭播放出去,寂静的军营顿时活跃起来,战友们起床洗漱,然后列队,红领章红帽徽,在晨光下闪闪发光,开启新一天的工作,这个画面至今令我自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右一蔡英勇、左一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二连战友在红五星的闪耀下,如同兄弟般和谐相处。连部保管员蔡英勇,性格开朗幽默,脸庞上经常乐哈哈的,给我们带来不少欢乐。有一次,他从青岛出差,带来几瓶青岛啤酒,在他宿舍里炒了一盘鸡蛋,我俩品着啤酒话连部战友情,好不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卫生员孟庆忠,每到夏季不知用什么方法,泡出一大桶汽水,先让我品尝,我说可以了,我们俩冒着酷暑送到修理车间,让挥汗如雨的干部战士解暑,他们给我们带来滿意的微笑,这就是一抹红的连队工作生活写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个周日分部机关大澡堂开放,我们几个兄弟连以及机关干部,几百人轮流在一个澡堂洗澡。有一次,我突然觉着眼前一片漆黑晕倒了,连部的几个战友扶着我,来到换衣间看我醒过来,才放心地带我去冲澡,这真是红星闪闪亮,危难之中见真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二连,主业是军械修理,但有许多杂活。连队盖宿舍,我们连部战友坐上解放牌大卡车,去河边拉沙子,说实话挺累的。夏季,全连战友清除营区杂草,头顶烈日,人都晒得黑油油的。连队养了十多头猪,轮流打扫猪圈卫生。连队初期的厕所,还得挖粪,我们连部和每个班轮流,每个人都要参加打扫,不怕脏不怕臭,我这个文书也不例外。每次干这些杂活,虽然脏些累些,但总想着战争年代前辈在红五星指引下浴血奋战打江山,如今红五星传到我们手上,干这点活苦累算个啥,可见红五星一抹红的精神作用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句话说得好,团结出成绩,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干部,我们连部战友把力量凝聚在红五星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连领导一声令下,迅速投入工作,形成合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博得全连战友满意喝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连部战友在一抹红的氛围中,工作顺心,成长很快。我18岁那一年入党,心中飘扬着鲜红的党旗向党宣誓,不仅要从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和我同在连部工作的几个战友,都先后入党提为干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色是永恒的信仰,激励着我们不断成长和前行,红星闪耀在我们的军旅岁月里,我在连部担任文书的那几年,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淡忘,这段激情燃烧的一抹红岁月,是我永远都忘不了的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7.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