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住的地方看张家口</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大境门景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集历史、军事、商贸及民族文化于一体,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境门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距今已有380余年历史,是一座条石基础、青砖砌筑的拱门,高12米,宽9米,门楣刻有1927年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所书“大好河山”四字,气势恢宏。其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并称长城四大雄关,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境门”命名(长城沿线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而闻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察哈尔都统署旧址(德王府)是清代察哈尔地区军事政治中心,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明德北街,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为清代官衙建筑典范。采用传统四进院落布局,中轴对称,前朝后寝,包含大门、仪门、大堂、二堂等建筑。现存67间房屋,占地约7300平方米,采用青砖灰瓦、布瓦顶等清代建筑风格。清代:作为察哈尔都统驻地,管理蒙古地区军政事务。</p><p class="ql-block">民国:1914年为北洋政府察哈尔特别行政区都统公署;1928年成为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驻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晋察冀边区政府驻地。 23</p><p class="ql-block">现代: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整,见证了清代至现代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当地读bǔ),俗称为堡子里,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部,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张家口堡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也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是张垣大地历经近600多年历史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2013年3月5日,张家口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西大神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合营镇的一座明代军事古堡,始建于洪武年间(约14世纪),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以其独特的夯土结构、险要地势和军事防御功能著称。西大神堡(又名西大坪军堡)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而建的军事要塞,驻军长达200余年。清代废弃后成为当地村民躲避匪患的避难所。其地处“四十里平台”台地边缘,扼守蔚州通往宣化府的商道,战略地位显著。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结构设计:</p><p class="ql-block">夯土筑成,墙体上宽约1米、下宽2米,高4-5米,整体呈不规则三角形或椭圆形。</p><p class="ql-block">唯一入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三面悬崖,易守难攻,被誉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西北侧留有观察敌情的豁口,部分墙体因风化坍塌。地理位置:坐落于土崖峭壁之上,俯瞰壶流河河川,视野开阔,兼具瞭望与防御功能。曾为影视取景地(如《走西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