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发展起来的(五小工业)小钢铁、小煤矿、小机械、小水泥、小化肥,五类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应运而生,在全国各地陆续发展。<br>″五小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支援农业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与大工业配套协作。<br>靖远县炼铁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br>1970年靖远县磁窑炼铁厂成立了,由县公交局主持成立了筹备组,筹备组负责全厂工作。这个决定就是在1958年建厂的旧址上重新建厂,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要选择山沟里?这里是没有原材料,交通运输不方便,因为设备简陋,消耗能源大,污染环境而下马的老厂,为什么又在这里建厂?</h3> <h3>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决策者认知的历史局限性,靖远县炼铁厂仓促上马不考虑客观实际,不顾历史与现实,筹备工作组都是由没有实际企业工作经验,从来没有从事过炼铁工业的外行作领导,组成了领导班子。<br>员工是从农村临时招来的合同工,以及城里的待业青年和正在上学的初中生。年龄最大的1949年出生(21岁),最小的1956年出生(14岁)。食堂及住宿均暂时借用邻厂靖远县陶瓷厂。<br>当时除了电力,电动机,鼓风机,抽水机,几乎还是很原始的劳作方式,釆矿背斗背,往炼铁炉里装料人工背,没有卷扬机,输送带机,没有上料机……</h3> <h3>地方“五小”工业,主要指地县两级办的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和小水泥厂。根据加强战备和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要求,1970年二、三月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强调,大力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各省、市、自治区都要建立小煤矿、小钢铁厂、小有色金属矿、小化肥厂、小电站、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等,形成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体系。从1970年起的五年中,中央财政安排了80亿元专项资金扶持地方“五小”工业,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地方“五小”工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培养了一批生产经营人才,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如消耗大、成本高、质量低、污染严重等问题。<br>靖远县磁窑炼铁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成立的。但是,在选址上思想固化,观念陈旧,仍然选择了58年炼铁厂的旧址,已经废弃了的炼铁厂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各方面受到极大限制。<br>尽管如此,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政策的指导下,集中力量办工业,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终于做到了先生产,后生活,先上马,先投产,后福利,于当年″七一"前炼出了第一炉铁,向七一建党节献了厚礼!并且带上第一炉铁向上级,全县人民汇报,并且得到了祝贺和表扬,鼓舞了全厂职工。</h3> <h3>2025年7月24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也是令人难以忘记的日子,夕阳余晖映照下的靖远县城格外美丽,道路宽阔,高楼林立,小桥流水,与55年前低矮的民房,窄小的街道相比,真的是换了人间,视野开阔,犹如一座新城展现在眼前。<br>55年前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感觉就是瓜果多便宜,煤炭多尽是拉煤的汽车,风沙多,冬天的寒风,吹的雪粒卷着往脖子里钻,沙尘暴说来就来,突然降临十米之外看不清人和物……后来离开了这里,到现在又过去了45年。</h3> <h3>这次初来乍到,逛新城找不到了原来的路,迷失了方向,原来的新华书店,百货大楼,钟鼓楼,招待所在哪里?一个都不见了。<br>在同事的指引下,才知道我们是在新城的中心,找到了钟鼓楼辨别了方向,55年前的老城轮廓依然在,只是有的变了模样,换了名字或者业务,农机厂,动力厂,风雷机械厂。</h3> <h3>上午同事安排吃了靖远的特色名吃“羊羔肉”、″手抓羊肉″。全省各地都有“羊羔肉”、“手抓羊肉”,而这里的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第一,制做手法不一样;第二,原材料不一样;第三口感不一样。<br>不带倾象性,1,别处的羊肉有膻味,虽然程度不同;2,别处的羊肉柴、老;3,羊肉的产地与别家不一样;4,这家的羊肉味道独特,肉嫩,精细,真的好吃。<br>下午吃的大盘鸡。</h3> <h3>大家合议后决定,一行13人7月25日早上8点,从靖远县城包车出发,预计全程约50公里,重走磁窑路,追忆逝去的青春。<br>从酒店出来就开始下雨,大家比较担心的是,山沟里会不会发洪水影响行程?<br>其实,之前筹备了好几次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今天,已经启程基本胜利在望了,决不能退缩,只要不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决不能放弃,因为,我们这一行人的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70岁,我们再也没有选择的时间和机会了。<br>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清楚,大家从各地凑到一起真的很不容易,这一次错过,将会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这一次放弃,将会成为终身的遗憾。</h3> <h3>55年前山沟里的沙石路基本没有变化,按预定时间准时出发,汽车的两刮器有规律的响着,玻璃上留下了滴滴雨点。<br>出城后在主干道上行驶,还算是顺畅,沿着导航的路线基本上没有问路,根据大家的经验,判断山形及方向,沿着山沟向前行驶。只是岔路口比较多,无法确定哪一条路是对的?</h3> <h3>山沟里,沿途山坡上有摆放的许多光伏板,支架及其它配件,还有施工单位的人员在施工,路上几乎没有行人,甚至连放羊的,务农的人都见不到一个,想问路都十分困难。<br>问了施工单位的人员,听不懂地名,也不知道在哪里?更不知道走哪条路,越解释越感觉的糊涂,因为他们是外地人,我们只好一会看导航,一会根据判断摸索着走。</h3> <h3>山坡上有很多光伏板,支架,这些大多堆放在地面,没有一套是安装完好可以使用的,铺的摊子很大,还有风力发电设备,甘肃是不缺电的省份,方圆数公里,山沟里有十几处正在安装的光伏板,是谁投资的?用途是什么?平川区(煤矿)缺电吗?真的有点想不明白。</h3> <h3>出来两个多小时了,雨时下时停,远处山顶云雾缭绕,伏天的盛夏,却是一番凉爽。<br>我们还在山沟里像盲人摸象般的乱摸索,当走到这里时路边有大片的油葵长势喜人,本希望能有个农民出现,请当地农民作个向导,不要再浪费时间,乱闯乱走,少走弯路,可是一个农民也碰不到,更糟糕的是雨又下大了,手机也没有信号,导航也不显示。<br>此情使人情绪低落,尤其是司机,一次次的暗示我们不要去了,大家返回吧。<br>我们坚持一定要找到,既然来了,再难也要到达目的地,因为我们别无选择。</h3> <h3>我们走走停停,相互鼓励,不灰心,不丧气。路上碰到几辆外地车,上前一问什么也下知道,岔路口太多,令人无法判断哪条路是对的,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过来了一辆本地车。<br>大家觉得遇到了救星,一拥而上围住了汽车,你一句我一句的问了起来,经过一番交流,小伙子说:“你们走错路了,走的越来越远了,我今天有事,不然我带你们去磁窑沟。不过,我愿意给你们带一段路,你们跟在我的车后面,我带你们到小川的路口,你们再问一下跟前的人,那里是一条新修的路很好走,沿着路一直走就到磁窑沟了。”<br>小伙子开车前面走,我们的车就跟随其后,他拐向了另一条路口停下,指着另一条路让我们前行,在走到有一条新路口时又有了岔路口,我们停下车向附近的住户打听,他很耐心的给我们讲了周边路况,以及去磁窑的路,眼前的这条新路就是去磁窑的路,从这时开始,我们再没有乱闯乱走。</h3> <h3>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踏出一条路。山沟里大部分是沙石路,这里却有一个小坡是黄土路,刚下了雨表面的湿泥导致车轮打滑上不去,大家只好下车帮着把车推上坡。<br>人生的路何不也是坑坑洼洼,曲折蜿蜒,区别就是现实的路很直观,一眼就能看出是否好走,而人生的路看不见,摸不着,要边走边看。正确的路越走越顺,错了的路停止就是正确。但往往在错误的路上,有时会走的更长更远,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可能就是人生思维的惯性和固性,只有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才选择回头。<br>靖远县炼铁厂除了领导3,40岁外,大部分都是刚出家门或校门,十几岁的憨娃娃,思想单纯,上进心强,能吃苦,不怕苦。他们是解放后新中国,最能吃苦的一代人,最能乐于奉献的一代人,干活不挑三拣四,不讲价钱的一代人,最为孝敬父母长辈的一代人。<br>工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农村来的合同工,每月正常工资48元,24元由厂方开资时直接扣发,然后通过银行转到大队,相当于外出搞副业挣钱,补贴生产队收入,个人还可以正常得到分红,剩下的24元留作本人的生活费。二是居民户口,每月平均按24天半算,每人每月34元5角,平均每天1元6角8分,按日工资发放,上多少天班发多少天工资。<br>不论是农村合同工,还是居民正式工,大部分每月52斤定量,饭票二角一斤,52斤10元4角,菜票每月10元,合计20元4角,这些是基本每月固定花费。男工每月大部分是,富农10天,中农10天,贫农10天,有的月月负数。女工略有节余但也不多。<br>农村合同工,24元减20元4角余3元6角。<br>居民正式工,34元5角减20元4角余14元1角。<br>抽烟,喝酒,针线,洗衣粉,肥皂,牙膏等等自己安排,看病免费。<br>大家的余线来源,就是靠星期日上班,因为发的是日工资,还有夜班费补助一个班8角钱。<br>开始百分之70的主粮(白面),百分之30的杂粮(玉米面),从71年开始到72年百分比慢慢发生了变化,逐渐向反方向走,一直到百分之70的杂粮,百分之30的主粮,杂粮有苦荞麦面搅团,清水煮红薯干片,玉米面发糕,馓饭。多种原因造成一顿饭吃二斤(半斤馒头3个,玉米面发糕半斤,酵子软发面),还坚持不到下班。男工大部分缺粮,有的人积累下来,会有一个月没有口粮,实在没办法只好请一个月的假回家,来解决一个月的粮食差额。<br>大米饭半斤饭票一份,土豆片5分,稀饭1分或2分,红烧肉,糟肉,回锅肉,爆炒肉,4角1份,羊羔肉9角1份。大约一周一次,但不是每周都有条件买。<br>特重体力劳动,全凭年轻身强力壮,有的人一个班下来累的不行,还被挖苦:“小姐的身材丫环的命。”“腰来腿不来,蹲下起不来。”“怕苦为啥没有生在中南海?可惜没有生在红毯上,生在了农村的土炕上。”</h3> <h3>世界原本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也是五彩斑斓的,因为有了人类,这个世界有时候会变的破破烂烂,比如洪水,火灾,比如滑坡,泥石流,那就需要有人来缝缝补补。<br>世界原本也不是十全十美,人生也不是六六大顺。我们不要以挑刺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不要以医者的眼光总是盯着生活中的伤疤。你眼里的世界,就是心中的世界,你眼里的色彩,就是生活中的色彩。<br>满怀信心,充满期待,然而,却找不到曾经熟悉的路。<br>美女抱来了西瓜,为大家调整心态,整理情绪,平抚烦燥,继续前行。为美女点👍🏻,为大家加油!</h3> <h3>短暂休息,继续前行,仿佛已经听到了磁窑沟里的风声,好像已经看见磁窑沟里的老房子。<br>山沟最里面有一个县办煤矿,中段是陶瓷厂,我们厂在沟口,挨着我们的是陶瓷厂的细瓷车间,往里走是粗瓷(陶)车间,过小沙河上台阶是陶瓷厂的厂部,有一个小百货商店,生活用品在商店里买。寄信自己买好信封,信纸,邮票,写好信封好口贴上邮票,交给厂里收发代办员,然后,代办员交给邮递员,邮件因转发环节多走的很慢,省内三四天都不一定到,有急事要到十几里以外的邮局发电报,但是,汽车很少,路过拉煤的车招手不一定停。<br>哪个少年没梦想?哪个青春不想往?哪个人生没蓝图?<br>来的时候一腔热血,心中充满憧憬,命运往往不按照人们的预想发牌,常常会出其不意,每个人的设想时常变成异想天开,又在你执著,拼搏的过程中,会给你开玩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萌。</h3> <h3>风声雨声谈笑声,声声悦耳,<br>家事国事过往事,事事关心。<br>磁窑,我来了!<br>铁厂,我来了!<br>熟悉的沙土公路依旧,熟悉的小沙河依旧,55年如穿梭,弹指一挥间。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一幕幕,一景景,是激动?是感慨?是失落?还是心酸?<br>银丝增异彩,皱纹满脸厐,在这里生活工作了600多个日日夜夜,终因工艺落后,交通不便,设备短缺,搬迁到平川。<br>这里是我们人生的开篇一章,这里是我们人生的起点,这里是我们的人生第一课,这里有我们流下的汗水和眼泪,这里有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br>转了一个圈又来到了起点,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70岁。</h3> <h3>从公路上下去,过了小沙河往上走就进入到厂区。厂区没有围栏是开放形的。靖远县炼铁厂在沟口,紧挨着向里走一点是靖远县陶瓷厂细瓷车间全部,及粗瓷(陶)生产车间,上了台阶是陶瓷厂厂部,篮球场,食堂及小百货商店,再往沟里走有一个县办煤矿。<br>这就是磁窑沟里的全部单位和职工家属,沙石公路上有偶尔路过的拉煤和拉陶瓷产品的卡车。这是我们看到的唯一和外界联系的动态信息。<br>生活日用品大家到陶瓷厂小卖部购买,距炼铁厂不到二里路,寄信自己事先买好信封,信纸,邮票,写好信封好口贴上邮票,由厂里的收发员代转给邮递员,邮递员带回邮政所才能发出去,省内一般要三,四天以上才能收到,如果有急事就要到公路边招手堵车,但车较少而且司机不一定拉你,不得已就要步行到镇上“大水头”去发电报,大约要步行十几里路,因为没有电话,也没有其他交通工具。</h3> <h3>小沙河从山沟里延伸出来,是厂里到公路的必经之地,有一天中午食堂门口围了很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对着一个人,大家准备要打他,旁边站着一个穿着衣服较脏的小孩。<br>被围着的这个人罗圈腿,而且腿上还略显有残疾,他是负责赶毛驴车给全厂拉饮用水的,毛驴拉的架子车上平放一个大汽油桶,上侧面开了一个方形口是往里灌水的,下部油桶口装了半截铁管子,套了半截架子车轮的胶皮内带铁丝绑定,平时胶皮内带折回去,放水的时候再放开。旁边那小孩是全厂最小的(57年)协助拉水的。平时拉水要去较远的地方拉干净水,用水勺子先把水勺到桶里,然后再把桶里的水倒进大汽油桶里,装满了拉回厂里供全厂做饭及烧开水。<br>这天拉水的人耽误了拉水时间,等他拉水回来再做饭来不及,他就到厂下面的沙河里拉水,这沙河里的水是盐碱水很苦,并且水里有草,寄生虫,羊粪,还有上游人和其他动物在活动。<br>大家气愤不已要打他,旁边那个小孩也吓的不行,他是定西地区孤儿院的,属于政策照顾特招的。大家的做法惊动了领导,领导批评了拉水人,劝大家消气赶紧吃饭,不要影响下午上班。<br>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也许是建厂以来,甚至人生中发生的最为恶心的一件事。事巳至此,人们饿的前心贴后心,周边也没有卖饭的,又能奈何?!</h3> <h3>这里是幸存靠前一些的旧房子,据亲历者说这是厂里的大厨房,仓库,炊事班住处,多数人已记不清了。双缸对扣作墙,砌墙速度快节省材料,隔音保温好,这是陶瓷厂的废品缸。<br>到处废墟残渣,仿佛是经历了一场大的战争,谁能想到55年前这里曾经灯火通明,几十个十几岁的热血青年,在这里奉献青春,热火朝天的战斗在生产第一线。<br>年末岁尾的口号是“迎接开门红”,紧接着是“大干一季度”,“向五一献礼,大战红五月”,“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大战三季度,向国庆献礼!”,“大战一百天,完成全年任务。”<br>一年365天一直在战天斗地,新口号新任务一个接着一个。这种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生产方式,大部分是靠精神支撑着,科技与现代化,新技术的春风刮不到这里。<br>铁矿石含铁量低,高耗能,低产量(每天产8吨铁),低质量,铁矿石,焦碳,石灰石人工用锤砸,往铁炉里装料人工用背斗背,计量,配比,化验等等没有科学手段。<br>炼出的铁质量不稳定,含杂质量高,时而白口铁(看断面颜色),时而麻口铁,时而灰口铁,只有灰口铁才能浇铸产品。</h3> <h3>热风窑旧址,炼铁为了节省时间,提高产量,需要吹风助力,加快焦碳燃烧温度,促使矿石快速融化,但是吹进炉膛内的不是冷风,而必须是热风。这就需要设计一个热风窑,窑内安装许多耐高温的弯曲铸铁管,保证相对停留的时间长一些,降低温度损失,把冷风吹进窑内热风管里,再转送到铁炉里。热风窑是全密封的,把窑内的通风铸铁管烧红,就达到了输送热风的目的。<br>当一批新到的工人第一天上班时,就是改造更新热风窑。窑内的管子老化锈蚀,需要清理重新安装,但是,首先要把窑体拆除了,才能把里面很多铸铁管拆开清理重新安装。<br>上午上班大约一个小时,站在外墙上面拆窑的人没有一点防备,突然窑顶向下塌陷,一人站在窑顶掉了下去,其他站墙边的人没有掉下去。好在掉下去的人只是受到惊吓没有受伤,拆窑工作就暂时停工了。<br>工厂里安全事故五花八门,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故都会发生,有手指头废的,有脚趾头没有的,有眼晴受伤的,有车床绞头发的,也有车床脱T恤衫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