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真的是超负荷运转,不只是我们年过七旬的人感到了疲惫,年轻人一样的不轻松,所以漂亮的小导游特意安排早上晚点出发。今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5.30)</span>的行程比较简单,我们将离开马德里,驱车近400多公里前往西葡边境城市—巴达霍斯。当然,我们不会只是赶路,路程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游览西班牙古城托莱多。</p> <p class="ql-block">早上9:30分(西班牙时间)离开酒店,大约10分钟,大巴车将我们送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班牙著名的连锁百货公司马德里英格利斯百货公司门前,这是我们在马德里最后一个游览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1940年,拉蒙·阿雷塞斯(Ramón Areces)和他的叔叔塞萨尔·罗德里格斯(César Rodríguez)以马德里中心的小小裁缝店为基础,成立了英格利斯百货公司。经过85年的发展,英格利斯作为西班牙最大的百货公司,也是欧洲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百货公司,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共拥有了93家店铺。</p> <p class="ql-block">英格利斯百货公司经营范围广泛,商品种类齐全,从大众消费到高端奢侈品,覆盖所有消费群体。</p> <p class="ql-block">购物环境不必多说,购物服务更是无微不至。特别是对于非居住欧洲的国际游客无最低消费要求,就可享受高达15.7%的西班牙增值税退税率的政策更是圈粉无数。</p> <p class="ql-block">英格利斯百货公司作为西班牙零售业的先锋,它的经营模式、服务理念等对西班牙乃至欧洲的零售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一直被视作西班牙的标志,是西班牙文化的典范,体现了西班牙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代表了西班牙零售业的发展水平。</p> <p class="ql-block">差不多中午12点半我们离开马德里英格利斯百货公司前往托莱多。大巴向南穿城而过,透过车窗再一次领略马德里“不惊艳但耐看,不会让你一眼沦陷,但却让人回味无穷”的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德里的农业部大厦(Ministerio de Agricultura),<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农业领域,农业部大厦作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管理的中心,对西班牙的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决策和推动作用。</span>农业银行大厦<span style="font-size:18px;">处于马德里重要的城市区域,建筑外观宏伟,具有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特征,顶部的雕塑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感和庄重感 。他与其他公共建筑、城市广场等共同构成了马德里独特的城市景观,他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办公场所,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的建筑位于马德里著名的西贝莱斯广场附近,<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1909 年,1929年正式落成。</span>最初,这栋建筑是作为邮电局使用,所以人们叫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信宫;</span>如今,通信宫不仅是马德里市政厅的所在地,也是城市文化交流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筑外立面装饰极为精美,融合了新哥特式与新文艺复兴风格,他是马德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座极具特色和历史意义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以马德里为中心,在半径100公里范围内,围绕着四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人类文化遗产城市,我们的行程中安排了其中两座:一座是昨天去的塞哥维亚,一座是今天我们即将到达的托莱多。塞哥维亚在马德里北边偏西一点,而托莱多在马德里南边约70公里处。出了马德里市区,大巴在高速公路上平稳行驶,带着我们驶向托莱多。</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众多古城中。托莱多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他始于古罗马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别看他现在只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的首府,托莱多省的省会 ,但在历史上,这里才是西班牙真正的首都,从公元1085年开始,托莱多作为西班牙政治、宗教中心的地位一直延续了数百年。1561年费利佩二世迁都马德里,托莱多失去了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光环,但他作为全国宗教中心的地位依然如故,直到现在都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省西北有格雷多斯山地,南为陡峭的托莱多山脉,中部则是广阔肥沃的塔霍盆地。托莱多古城就坐落在陡峭的岩石山丘上,海拔约450米。绵延1000多公里的伊比利亚半岛最大河流塔霍河(RioTajo)<span style="font-size:18px;">逶迤流经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形成天然屏障 ,由三座古桥通入城区。</span></p> <p class="ql-block">大巴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停在了古城脚下。我们从这里步行十分钟左右乘扶梯进入古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所走的这片区域是托莱多城堡(Alcázar de Toledo)周边区域,这里是托莱多城堡所在的山坡及相关附属遗址。画面中的断壁残垣还真是先声夺人,只是从他身旁走过,就仿佛穿越了时空。</p> <p class="ql-block">这是萨丰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动扶梯,扶梯联接托莱多新城和老城,需要乘</span>6段,才能到达<span style="font-size:18px;">托莱多古城的高处区域。扶梯</span>段与段之间有观景平台,供游客沿途观赏托莱多城市风光。凡是跟团游的游客,基本都是乘扶梯到达古城最高处,省时省力。</p> <p class="ql-block">作为历史上的首都,托莱多曾多次被异族占领和统治,也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给托莱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使托莱多成为西班牙民族融合的缩影。漫长岁月里,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托莱多也因此被誉为“三文化之都”。小城至今仍保留着旧时的风貌,哥特风格、穆德哈风格,巴洛克风格、新古典风格等各种不同样式的建筑,也让整座城市在1986年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了扶梯来到中心广场(萨科白广场),导游首先指给我们看的就是这座圣</span>血拱门,没有找到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的资料,但有人说,是因为拱门上面有一座基督宝血兄弟会的小教堂。门洞为典型的摩尔人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穿过门洞,台阶上站立着塞万提斯塑像,他手拿一本厚厚的书,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他笔下的堂吉诃德正是从这里出发的,很多还没来过此地的人也许先通过这部小说认识了托菜多。沿台阶下行的道路,是古城与外界相连的通道之一,回来后才发现,这条路连着塔霍河上的阿尔坎塔拉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塞万提斯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的瑰宝,而托莱多正是《堂吉诃德》中重要故事的背景城市。是托莱多多元文化的融合为塞万提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是托莱多古老的建筑和厚重的历史氛围,激发了塞万提斯的创作灵感,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span>中构建出充满奇幻与现实交织的世界,<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动描绘了托莱多的石板街道、教堂、工坊以及市井百态。</span>托莱多作为“堂吉诃德之路”上重要的一站,每年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人们在这里感受塞万提斯笔下的那个世界,探寻《堂吉诃德》的创作足迹,这座城市也成为了塞万提斯文学成就和精神的重要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托莱多,塞万提斯的印记无处不在。城墙上刻着他对这座城市的赞誉——“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 ,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街边的青铜雕塑,还有那随处可见的 “堂吉诃德路标”,都在引领着人们追寻塞万提斯的文学足迹,感受《堂吉诃德》中描绘的那个充满冒险与奇幻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塞万提斯雕像不远处地面上的铁铸托莱多城市导览图,相同的导览图市政厅广场地面上也有一块。</p> <p class="ql-block">离开塞万提斯雕像重新回到萨科白广场,导游在前面带路,我们紧随其后,一头扎进广场南侧一条古老的街巷,前往托莱多的地标建筑—托莱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古城内街巷纵横交错,不经意的一个转角每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街道两旁各种古老的建筑鳞次栉比、高高低低,错落有致。这里好像因为迁都而被时光遗忘了一样,没有赶上任何时代的发展与改造脚步,反倒让这里诸多历史建筑免遭涂炭,整个古城中仅一些著名的大型历史建筑保存完好的就有70多处。囊括教堂、修道院、城墙等,展现了罗马、西哥特、摩尔和基督教文明的交融。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图片中的中国元素</p> <p class="ql-block">如果时间允许,在小巷子中寻找些许美好是一件非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惬意和幸福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街巷后面藏着一座大大的教堂,一对新人从教堂缓缓走来,去迎接他们人生中一段新的美好旅程。</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拱门进去,就是托莱多城市中心区的市政厅广场,托莱多大教堂、市政厅及红衣大主教宫都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是西班牙基督教教会总教区的第一大教堂,从建成至今都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驻地,也是西班牙宗教文化的重要中心。大教堂于1227年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穆斯林清真寺的原址(其实清真寺是更古老的西哥特教堂改建的)上破土动工,历时266年,直到</span>1493年才竣工,内部装饰完成于18世纪。从外观上看,托莱多大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破了传统教堂双塔对称的布局,以哥特式建筑风格为主,同时融入了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与</span>穆德哈尔风格(Mudéjar),<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风格在整个建筑中完美结合,形成了托莱多大教堂独树一帜的气质。</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托莱多大教堂中间部分,这部分建筑风格主要属于哥特式,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采用了哥特式建筑典型的尖拱、飞扶壁等元素。尖拱向上延伸,给人一种强烈的升腾感,仿佛直通天国;飞扶壁则在外部支撑着建筑,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span>融合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其他风格。</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正门左侧的尖塔主要为哥特式风格,以尖拱、束柱等元素为特色,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垂直向上感和轻盈感。哥特式火焰状钟楼尖塔高92米,上挂重17.5吨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玛利亚钟</span>”,其顶部有三组尖刺状装饰,代表耶稣受难时头上戴的荆棘冠。作为教堂建筑的高点,尖塔不仅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如作为城市地标,为人们提供方位指引,同时也使教堂在城市景观中更加突出,彰显其宗教地位和重要性。难怪<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托莱多城市中很多小巷或建筑缝隙中都能看到这个高耸的塔尖。</span></p> <p class="ql-block">莱多大教堂大门右侧圆顶部分的建筑风格属于穆德哈尔风格。这种风格是西班牙特有的建筑形式,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元素(如马蹄形拱、石膏线装饰、砖雕工艺等)与基督教建筑需求,形成于中世纪西班牙基督教王国收复失地后,大量穆斯林工匠继续参与建筑创作的背景下。托莱多大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典型穆德哈尔风格的</span>圆顶,与哥特式尖塔形成鲜明对比,也反映了托莱多作为多元文化交融之地的历史特质。</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大教堂是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的典范,是托莱多曾经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在这座建筑中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元素,使其成为了西班牙宗教文化的重要遗产。每年这里都会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信徒前来参加。总之托莱多大教堂是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庞大建筑群,他是西班牙的,也是世界的。</p> <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的是行程中安排的托莱多大教堂游览只是外观,教堂内的精彩和收藏我们都只能从媒体上欣赏了。能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欣赏外观已是不易,不必苛求圆满,知足常乐才好。</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是红衣大主教宫,位于托莱多市中心市政厅广场一侧,挨着大教堂钟楼。最初是13世纪国王阿方索八世捐赠给托莱多大主教们的住所;16世纪<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隆索·德·科瓦鲁维亚斯主持建造了主立面。</span>建筑外观融合了多种风格,主入口位于两对石柱之间,为花岗岩材质的大拱门,门楣上装饰着带有红衣主教塔韦拉纹章的女性雕像。19世纪末,建筑东立面由建筑师曼努埃尔·拉雷多按照新哥特和新穆德哈尔风格修复。</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市政厅是西班牙城市托莱多市议会所在地,坐落在托莱多古城中心的市政厅广场,与托莱多主教堂相向而立。市政厅始建于1575年,1703年竣工。主楼呈现出文艺复兴风格,庄重而典雅,整体设计简洁大方,比例协调,展现出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建筑美学的追求。两座塔楼附带有巴洛克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耸入云的</span>塔尖、<span style="font-size:18px;">精美的雕刻和其他装饰元素,</span>为建筑增添了华丽与精致之感;建筑的立面由建筑师胡安·赫雷拉设计,采用了古典主义的手法,门窗的比例和排列都遵循着严格的对称原则,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视觉感受。</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曾是罗马帝国的城市、西哥特王国的首都、科尔多瓦阿拉伯酋长国的要塞,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首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市政厅作为城市的管理中心,</span>在漫长的岁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见证了托莱多社会的大变迁。经历了托莱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辉煌和衰落,他是托莱多历史发展的百科全书。</span></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市政厅广场全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市政厅广场,已经是下午两点,正是西班牙这边的午餐时间。我们跟着小导游来到一家当地人开的餐厅,因为今天午饭是西班牙特色美食—塔帕斯(Tapas)。站在餐厅门口,眺望大教堂塔尖。</p> <p class="ql-block">“塔帕斯”一词源于西班牙语“tapar”,意为“覆盖”。传说过去西班牙国王在餐厅用餐,侍从为防止风吹进酒里,用一片火腿盖在酒杯上,这种吃法被保留下来并流传,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塔帕斯。塔帕斯是西班牙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西班牙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酒吧、餐厅中共享塔帕斯,交流互动。我们的餐厅在二楼,简单、随意、干净。</p> <p class="ql-block">塔帕斯食材选择上,涵盖各种肉类、海鲜、蔬菜、水果、奶酪、面包等。常见的有伊比利亚火腿、香肠、鲜虾、鱿鱼、章鱼、橄榄、番茄、土豆、洋葱、法棍面包以及Manchego奶酪等。从烹饪方式上,有凉菜如各式奶酪及橄榄;热菜如裹好面糊炸成的鱿鱼、蒜香大虾等。从地域特色来看,安达卢西亚地区的炸小鱼、巴斯克地区的吉尔达、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西红柿面包等都颇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无论什么西餐都是三道式,第一道:开胃菜,第二道:主菜、主食、红(白)葡萄酒;第三道:餐后甜点、水果。桌子不大,边吃边撤小桌子还是摆的满满的。开始光顾着吃忘了拍照,等想起来基本就是残汤剩羹,所以只拍了几张后上的食品。图片中的三样食品分别是:土豆饼、炸鱿鱼圈和烧排骨。</p> <p class="ql-block">吃过午餐已经快三点了,小导游给大家预留了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巴达霍斯,从托莱多过去,大巴还要行驶将近400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想去看的地方太多,时间却有限,我和老伴儿简单一商量,决定前往阿尔卡萨尔城堡。之所以选择城堡,一是因为城堡在托莱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因为城堡离萨科白广场很近,而导游说的集合地点就是萨科白广场。</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完整保留了中世纪城市格局,狭窄的卵石街道和古建筑群,俨然一座建筑“露天博物馆”。我俩脚步匆匆在古城巷中穿行,真是有种时光错置的恍惚。眼前的古城仿佛是一座被时间遗忘的画。每一幢建筑,每一条小路,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又永恒的故事。这里不仅是石头和砖墙。他们是历史的载体,是文明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穿街走巷,</span>街巷两侧的商店林林总总,经营内容形形色色,但最引人注目、且摊位最多的非冷兵器商店莫属。托菜多以传统刀剑锻造和金丝镶嵌画闻名,其冷兵器制作工艺可追溯至中世纪,制作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刀剑在全世界都非常出名,十六、十七世纪最好的兵刃和甲冑就是出自于托菜多,</span>至今仍是托莱多城市独有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骑士精神是中世纪欧洲文化重要的支柱,而最能代表西班牙人性格的,非堂吉诃德莫属。托莱多不仅是唐吉诃德创作的灵感城市,也是“堂吉柯德之路”上重要的一站。古城中凡是经营冷兵器的商店门口都有骑士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穿过萨科白广场就是图片中的这条路,这条路叫“城堡坡道”。顺着坡道往下走,道路尽头通往自动扶梯,上午我们就是从那里走进托莱多的。</p> <p class="ql-block">顺着坡道往上走,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阿尔卡萨尔城堡城堡,图片中有塔楼的建筑就是他了。其实上午一进托莱多古城就注意到了这栋建筑,只是没有把他与阿尔卡萨尔城堡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阿尔卡萨尔城堡的历史跨越多个时代,城堡的雏形可追溯至3世纪罗马时期,是罗马人在这里建设的军事防御设施,为后来的城堡建设奠定了基础。公元5世纪西哥特人定都托莱多后,对罗马人的军事防御设施进行了扩建和加固,将其改为城堡,做为王室的居所、行政中心和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摩尔人占领托莱多,对城堡进行了伊斯兰风格的改造,并加强了城堡的防御功能。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从摩尔人手中收复托莱多,接下来以后的历代君主都对城堡进行了修缮和扩建,逐渐融入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等欧洲建筑风格。一直到1561年迁都之前,阿尔卡萨尔城堡都是西班牙国王权利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从1561年费利佩二世迁都马德里后,阿尔卡萨尔城堡逐步走下神坛,曾先后作为监狱、兵营、丝绸作坊和陆军学院,并多次遭受战火洗礼,特别是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损毁严重。重建修复后的城堡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现在的城堡</span>共7层,中下层为西班牙陆军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馆内展示着中世纪武器、盔甲、战争模型、历史战争记录等,通过展品和史料,让人们了解西班牙的军事历史和战争历程;上层为图书馆等重要文化场所,卡斯蒂利亚-拉曼恰自治区的图书馆位于内。登上图书馆顶层,还可360°无死角的观赏托莱多古城美景,这里是托莱多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span></p> <p class="ql-block">阿尔卡萨尔城堡<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落在托莱多古城西端海拔548米的山丘上,</span>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城区中心萨科白广场旁边</span>。 <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堡整体是一个方形结构的堡垒,四角建有角塔,这种布局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和防御性,还使其在外观上显得更加威严壮观,从远处望去,城堡犹如一座坚固的孤岛,矗立在城市的最高处。</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围绕城堡走了一圈,观赏这座即庞大又不失精美的建筑艺术品。他的外墙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以规整的线条、对称的布局和精美的装饰为特点,展现出整座建筑的典雅与庄重。因为朝代的更迭,建筑又融合了罗马、摩尔和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元素。赋予了城堡更加华丽、精致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的雕塑位于城堡西北角,他是西班牙雕塑家阿瓦洛斯为纪念西班牙内战时期 ,托莱多古城被围攻70天这一著名事件而设计的纪念碑 。在西班牙内战期间,阿尔卡萨尔城堡作为国民军的一个防御据点,经历了激烈的战斗,<span style="font-size:18px;">守军指挥官何塞·莫斯卡尔多·伊图尔特,拒绝用儿子生命换投降的事件,成为西班牙民族主义象征。</span>这座雕塑是对坚守城堡的军民的一种纪念和致敬,也成为了西班牙内战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视觉象征之一,见证着那段充满冲突与抗争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阿尔卡萨尔城堡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班牙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span>作为融合多种文明痕迹的建筑,见证了托莱多从罗马时期到近现代的漫长历史变迁,<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罗马、穆斯林、基督教等不同文明统治的实物见证。如果你有空到托莱多转转,一定不要错过阿尔卡萨尔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个通道在阿尔卡萨尔城堡东边,走过去有两个博物馆,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殿骑士团及其他军事骑士团’”博物馆,一个‘古代刑具’”展览馆。</span></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方索六世酒店,</span>位于阿尔卡萨尔城堡北侧,与城堡隔街相望,建于1972年年。托雷多整个城市被定为历史文物保护对象,城内不仅不准随意拆毁古建筑,也不准许修建任何新式样的建筑。法律规定所有的新装修必须采用11世纪到14世纪的外观式样。所以图片中的建筑年龄虽然不大,看上去却也满身沧桑,仿佛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塞尔万多城堡,坐落在塔霍河(Tajo)畔<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尔坎塔拉桥东侧</span>的高地上,与托莱多古城隔河相望,我们站在阿尔卡萨尔城堡西北角 ,捕捉到了他的身影。从修道院到军事堡垒,城堡是中世纪宗教与军事权力的交汇点,14世纪被改造为穆德哈尔式建筑,近代经历法军入侵和西班牙内战,建筑结构严重受损,城堡外墙因历史修缮,呈现 “一面一时代”的独特拼图景观。如今,城堡已不再承担军事功能,主要作为大学宿舍与青年公寓:古老石墙内住进年轻学生,历史空间注入现代活力,真可谓是“古为今用”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是圣克鲁斯博物馆 。与阿尔卡萨尔城堡南部相邻,东侧就是塞万提斯雕像。圣克鲁斯博物馆建筑风格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特色,历史上曾作为医院等用途。如今,博物馆内收藏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包括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等</span>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 展示了托莱多乃至西班牙的艺术和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手工甜点作坊,这扇门的装饰风格是典型的欧式古典风格,充满了年代感,想进去看一眼,但甜点店也没有开门。 我在旅美华裔作家林达的《西班牙旅行日记》一书中见到过这扇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扇门上方的雕塑复杂且富有动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充满张力,这是巴洛克建筑常用的通过雕塑来增强建筑艺术感染力的手法。</p> <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不过如此,画面中一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欧洲传统民居的屋檐下坐着一位</span>白衣女子,看着装,她应该是摩尔人的后裔。托莱多被称为“三文化”之都,我们绕阿尔卡萨尔城堡一周,对这三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有了更具象和深刻的认识,从远古走到现代,今后还将绵延不绝继续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眺望</p> <p class="ql-block">1个半小时,我们脚步匆匆几乎没有停歇,萨科白广场集合后,原路返回到上午大巴停车的地方,继续接下来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离开托莱多古城,大巴行驶在塔霍河西岸的公路上,我们要去托莱多山谷观景台,全方位浏览托莱多古城。行驶中路过图中的桥,他是阿尔坎塔拉桥,他横跨在塔霍河上,自古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托莱多老城与外界相连通的三座石桥之一。桥</span>东岸为城外,西岸是老城。图片是阿尔坎塔拉桥桥东头,桥头处矗立着巴洛克式凯旋门。桥上方高地,隐约可见有一座古建筑,那是圣塞尔万多城堡,前面已有介绍。</p> <p class="ql-block">阿尔坎塔拉桥原为三孔桥,在10世纪的战争中遭重创后改为两孔。桥的两头原来各有一座防御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只能看到阿方索十世时期修建的西塔,</span>东塔毁坏后,于1721年腓力五世统治时期,被新修的巴洛克式凯旋门替代 。照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阿尔坎塔拉桥西头,桥头矗立的是防御塔,桥上方高地上矗立的是阿尔卡萨尔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大巴与水流湍急的塔霍河并肩同行。</p> <p class="ql-block">“阿尔坎塔拉”是阿拉伯语“桥”的意思,这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古罗马时期(约公元1 - 2世纪)的桥已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 。</span>古罗马人、阿方索十世、天主教双王、腓力五世等等都曾在这座桥上留下历史的痕迹,而今,现代西班牙人正踩在这座充满记忆的古桥上前行。大巴在公路上蜿蜒,尽管差强人意,但终于拍到了一张阿尔坎塔拉桥的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托莱多山谷观景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观景台上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托莱多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牌。</span>站在观景台上望向山对面,托莱多古城全貌一览无余,这一刻也许你就明白了,远古时期的托莱多为什么受到那么多帝王将相的青睐。眼前的塔霍河以270度急转弯,将古城圈成了一个天然的要塞,冷兵器时代要想攻下这样的地方概率微乎其微。所以,在1561年之前,选择托莱多作都城,几乎是每一个国王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托莱多”的意思是“被高举起来”。绵延一千多公里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大河流塔霍河,在此处恰如一个U字将小城向上托起,驯服地俯身成为古老“帝国之城”的护城河,绕城四分之三(东、西、南)后才缓缓向西南流去。</p> <p class="ql-block">塔霍河畔的托莱多,三文化酿醇香,穹顶中藏艺术,街巷里淌古韵,一砖一石尽是历史,一木一瓦都是浪漫交织的画卷。这座西班牙的古都,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沉淀,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承载着不同民族与文明的交融共生。如果你厌倦了干篇一律的现代都市,西班牙托莱多—一个连时间都懒得更新的中世纪主题公园,非常值得你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一直到下午四点(西班牙时间)我们才离开托莱多山谷观景台,剩下的时间就是赶路了。从托莱多到巴达霍斯,大概还有370公里,加上路途中必须停车休息的时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巴需要行驶4个小时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地形北高南低,中部是山地和丘陵。托莱多属于西班牙中部地区,整体地形有一定起伏,进入巴达霍斯后地形几乎完全平坦。公路两边是大面积的农田和成片的橄榄树、橡树。这个区域农业比较发达,小麦、葡萄和橄榄是这里最重要的农作物。另外西班牙整体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球太阳能发电领先的国家之一,从托莱多到巴达霍斯,沿途我们看见了很多大面积太阳能发电板。</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高速路服务区,位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卡塞雷斯省德莱托萨,届时我们已经离开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p> <p class="ql-block">这看似不一样的花却是同属菊科勋章菊属,因为他们的花心部位都有深色斑块。勋章菊原产于南非,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咱们国家也有种植。</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的速度有点慢,路上走了快五个小时,到达巴达霍斯时已接近晚上9点。巴达霍斯属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是巴达霍斯省首府,位于西班牙西南部,瓜迪亚纳河南岸,接近葡萄牙边境。</p> <p class="ql-block">巴达霍斯街景。我们到巴达霍斯时虽然已快晚上9点,但天色还没有完全黑下来,跟咱们新疆几乎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今晚入住的酒店—埃斯特雷马杜拉大赌场酒店。</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为本次行程特别升级了两次五星级酒店,今天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位于巴达霍斯一个安静住宅区,紧邻瓜迪亚纳河,距离市中心仅10分钟步行路程。我们到的晚,明天又走的早,所以只是在酒店内部和周边转了转。</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前台为我们安排房间。</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采用暖色调配色,装修精致,给人一种高级、雅致、亲切、温馨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赌场的入口,住宿的客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进入。据说赌场内设有140多台老虎机,还有扑克锦标赛、现金桌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被安排在二层的105房间。看房号感觉像是住在一层,其实在欧洲绝大部分地方一层为0层。</p> <p class="ql-block">酒店客房共3层,有58间客房,房间宽敞、设施设备齐全,装饰风格经典优雅,一进屋,一股舒适安心的感觉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溜达一圈,自娱自乐</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享用早餐的餐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体风格简约现代,大窗户开阔通透,餐台陈列丰富有序,桌上布置简约精致,营造出低调的精致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餐是自助形式,林林总总各类食物达几十种之多,先不说味道,仅是这艳丽的色彩和精致的摆盘就已经让人欲罢不能。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热水和茶,基本没有热的食品,对于咱们国人来说还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还好我和老伴儿都能适应。</p> <p class="ql-block">酒店内外。</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的行程在巴达霍斯并没有安排游览项目,只因他与葡萄牙相邻,而我们的行程中有葡萄牙,所以巴达霍斯成为了我们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这个驿站精致、舒适,洗去了我们身上的一路风尘,给接下来的行程积蓄了精力和体力。又要出发了,虽然按时间顺序下一篇美篇应该写葡萄牙,但为了地域的连续性,我的下一篇美篇将带你走进弗拉明戈舞的发源地—西班牙塞维利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30日拍摄</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0日落笔</p><p class="ql-block"> 拍摄、撰稿:我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