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清晨九点半,我们从甘肃平凉崆峒区的新世纪大酒店整装出发,跨上摩托,引擎一声轻鸣,今天的摩旅就此开启——目的地,陕西渭南。 <h5><font color="#ed2308">清晨的平凉。</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清真寺。</font></h5> 细密的小雨纷纷扬扬,打湿了眼前的世界,气温20度,体感舒适又凉爽,海拔显示1330米。虽说出来好些天了,但只要在路上,一切就依然新鲜又刺激! 刚出城,泾河便映入眼帘,它像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在道路右侧,河水悠悠流淌,在清晨的清冽里,向我们传递着这座城的晨钟暮鼓。 道路左边的丹霞地貌山峦,在雾气的笼罩下若隐若现,朦胧的轮廓宛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想将这美景尽收眼底。 我们身着最厚的衣物,又套上雨衣雨裤,这一身装备不仅能抵御小雨的侵袭,更能在微凉的空气中保住体温。天上的乌云仿若调皮的孩子,一路追逐着我们前行,不过大约半小时后,阳光穿透云层,我们成功摆脱了乌云的“纠缠”。 此时,天空放晴,视野开阔,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清新气息,深吸一口,满是自然的味道。路况极佳,平坦开阔,车辆稀少,骑行在路上,微风拂过脸颊,畅快之感油然而生。沿途的田野里,高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我们点头致意;成片的梨子挂满枝头,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还有那星罗棋布的大棚,里面整齐排列的梨树,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 一个小时后,我们转入312国道,画风突变。这近20公里的路段狭窄逼仄,路面也坑洼不平,每一次颠簸都像是在给身体做一场“震动按摩”,感觉腰都快被颠散架了。路上有多处昨天暴雨肆虐过的痕迹,不少地方整片的高粱都被雨水无情地打倒在地,倒伏在泥水中,让人看了十分心疼与惋惜 。 11点05分,道路宽敞了许多,我们终于抵达了泾川城关镇。路边的标识牌赫然写着这里是王母娘娘的出生地,神话与现实在此刻奇妙交融,让人不禁对这座小城多了几分好奇与遐想。 过了泾川,便一头扎进了山路之中,山路蜿蜒曲折,像一条盘踞的巨龙,海拔也在一直攀升,最高处达到1322.50米。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山峦连绵起伏,山谷幽深静谧,凉爽的山风扑面而来,吹散了一路的疲惫 。二十分钟后,我们顺利翻过这座大山,成就感油然而生。 公路两边,黄色的西葫芦躺在地里,密集而饱满,应该是到了采摘季节。 11点45分,我们跨越甘肃界,踏入陕西长武的土地,一种别样的激动感涌上心头,必须拍照留念,记录下这个特别的时刻。长武境的路边,小店一家挨着一家,大多都挂着“长武酥肉”的招牌,金黄酥脆的酥肉图片贴在招牌上,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这里的苹果也多得惊人,漫山遍野都是,果香弥漫在空气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甜蜜的气息包裹着 。此时海拔1195米,温度25度 ,一切都恰到好处。 路过泾川昭仁寺,便顺路进去转了转。寺庙不算宏大,山门也谈不上华丽,可红墙灰瓦相映,碑石静静矗立,那份经岁月打磨的沉静,在光影里流转,透着股沁人的古朴清幽。 院子里格外安静,几株老树舒展着枝叶,光影透过叶隙落在地上,斑驳又柔和。偶尔有淡淡的香火味飘来,混着草木的清新,倒让人心里静了不少。简单走了一圈,虽没细究那些碑刻与殿宇的来历,却也真切感受到了几分沉淀在时光里的从容。 12点45分,我们从昭仁寺出发,天空依旧阴沉沉的,像是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着,气温也上升到了27度,海拔1147米。继续前行,翻过一座山后,海拔降至820米,明显感觉热气扑面而来。山顶上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大红苹果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它就像长武的一张名片,象征着这里盛产的美味苹果。 摩旅本就随性,走走停停,沿途总藏着意想不到的景点。陕西彬州大佛寺便是这般偶遇,既然来了,肯定要去转转的。寺院依着泾河岸边的山崖而建,红墙沿着山势铺开,远远望去,佛窟与殿宇嵌在黄土峭壁间,倒有种浑然天成的气势。 最惹眼的是崖壁间的两尊大佛。主窟里的阿弥陀佛坐像高逾二十米,半边身子探出山崖,肩宽体阔,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虽历经千年风霜,螺发依旧规整,眉眼微垂间的慈和笑意仍清晰可辨。阳光斜斜掠过佛身,将衣纹褶皱染成暖金色,庄严里透着几分悲悯的温柔。 不远处的立佛稍显纤巧,却自有风骨。通肩袈裟如流云垂落,衣袂边缘的刻痕被风磨得温润,倒像真的被千年河风吹得微微飘动。虽风化更甚,眉眼间的挺拔却未减,站姿如松,仿佛正从崖壁中缓步走出,要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泾河。 千佛洞里的小像更见巧思,有的拈花带笑,有的闭目沉思,饱满的轮廓上还留着当年凿刻的利落,只是被岁月覆了层柔光,像一群被时光定格的精灵,在幽暗的石窟里悄悄绽放。 站在崖下仰望,我们被这份凿山为佛的魄力深深打动。佛像屹立千年,任山风掠过肩头,看泾河在脚下流淌。那些深浅不一的凿痕里,藏着的何止是虔诚,早已化作山河的一部分,与日月同辉,随光阴共生。 14点30分,我们从大佛寺再次启程,又踏上了翻山之旅,最高海拔1120米。山路崎岖,但沿途的风景让人忘却了疲惫。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飞鸟从头顶掠过,清脆的鸟鸣声在山谷中回荡。 15点25分,经过中国定居农耕第一城邑,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能看到千年前古人在此辛勤劳作、安居乐业的场景。此时海拔1095米,让人不禁对这片古老的土地肃然起敬。 一路驰行,山路崎岖,大风车不时映入眼帘,我的手机一路追逐着它们,好奇,兴奋! 15点46分,我们驶上211国道,海拔再次攀升到1328米。国道上车流稍多,但道路平坦宽阔,骑行起来颇为顺畅。16点30分,在山路上远远望见“红色照金”四个大字——这处红色基地是之前不曾预料的,陡然撞见时,心中的激动骤然翻涌,难以言表。 虽说时间已经有些晚了,我们还是决定去照金纪念馆一下,难得到此,一定不可错过。 <h5><font color="#ed2308">此地煤炭资源丰富,拉煤的货车排着长队。右边岔口下去便是照金纪念馆。</font></h5> 赶到时天色已暗,纪念馆已经闭馆了。我们没能走进馆内,只好在门前的广场上静静驻足。暮色里,广场显得格外开阔,最后几缕夕阳的余晖漫过台阶,给“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的馆名镀上一层古铜色的暖光,每个字都看得格外清晰。 纪念馆前的空地上,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三位老一辈革命家的雕像并肩矗立。他们身姿挺拔,衣角的褶皱里仿佛还藏着当年的风尘,目光望向远方,透着一股穿透岁月的坚定。不远处的纪念碑顶端,红星在黄昏的余晖里闪着微光,像暗夜里不灭的火种。 广场上散落着几处革命主题的雕塑,有的是持枪冲锋的战士,有的是围坐议事的干部群众,虽然看不清细节,却能从姿态里读出当年的坚毅。我们在馆前的石碑旁拍了照,又对着纪念碑的方向留了影,空气里好像还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没能进馆确实可惜,但站在这片曾见证理想与热血的土地上,指尖触到的晚风、眼里望见的光影,都成了特殊的纪念——镜头记下的不只是影像,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敬意,在暮色里悄悄落进心底。 17点12分,我们从照金纪念馆出发,继续向着目的地前行。17点51分,到达铜川高新区,这里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都市的气息。17点55分,进入铜川市内,此时海拔降了下来,658米,温度也升高到了30度,城市的喧嚣扑面而来,与之前的山间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点20分,路过富平习仲勋故居路口,怀着崇敬的心情远远望去,仿佛能感受到伟人曾经生活过的气息。 <h5><font color="#ed2308">道路的左侧便是富平县城。</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路灯牌上的“富庶太平“、”怀德行远”不断切换,颇有特色!</font></h5> <h5><br data-filtered="filtered"></h5> 最终,在19点50分,我们顺利抵达渭南宾馆(99号观景酒店万达店),结束了这一天充实又难忘的旅程。回顾这一天,翻山越岭,穿越不同的地域,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文化的厚重底蕴,每一段经历都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记忆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