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梵音(中)

扎西东周

看完拉卜楞寺的晒佛活动,已近中午时分。我们驱车前往青海久治县。经568国道和213国道,在宁萨尔附近,我们转入了204省道。<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经过甘肃玛曲县后,进入345国道不久,我们跨过黄河大桥,下午4点钟,我们来到了阿万仓镇。 阿万仓镇上的娘玛寺,也叫宁玛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藏语全称图丹祥德林,又称阿万仓召岱娘玛寺,创建于公元1834年,位于阿万仓扎西贡色滩中心。 娘玛寺大藏经转经筒高约50米,重量约300吨,转经筒筒身部分为钛金制作,外部镶嵌浮雕佛像,花纹贴纯黄金金箔1160㎡,内部藏有经书约11万册,目前保持世界最大的大藏经转经筒吉尼斯纪录。 我们几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转动这转经筒。这时,又来了几个朝拜的藏族同胞,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终于转动了这巨大的转经筒。 <p class="ql-block">娘玛寺</p> 从阿万仓到久治县还有50多公里。我们沿345国道继续向南,再次跨过黄河,进入青海。因黄河在青海、甘肃和四川边沿,沿阿万仓镇、齐哈玛镇、采日玛镇、四川唐克镇,再到玛曲县,形成一个巨大的U型的180度大拐弯,因此我们在玛曲县70多公里范围内两次跨过黄河。 黄河上的冰凌 进入青海后,我们沿704县道前往久治县,在路边一处水坝前,被拦截的湖水形成了厚厚的蓝冰。 晚上,我们达到久治县。久治县也很小,春节刚过,整个县城商业几乎全都关门闭户,餐馆也只有一家兰州牛肉拉面开着门,没法,只得又吃拉面充饥。 2月11日 一早起来,来到久治县城边的德合隆寺。此时,晨光刚露,初升的阳光照在德合隆寺四臂观音像上,仿佛为庄严的法相注入灵动的生命力。金色的光芒沿着衣袂的曲线流淌,细腻的光斑在莲花座浮雕间跳跃,恍若佛经中描述的“放大光明,照十方界”。 德合隆寺全称德合隆寺空行远离戏论洲,又名德隆空性离戏大法寺。德合隆寺是1865年由西钦.奥见冷智、香萨.洛桑旦贝昂秀和扎.穆拉智格三活佛,根据康赛部落头人阿什羌公保之求助,在果囊沟口扎西滩创建了一座格鲁、宁玛、觉囊三派合一的帐房寺院。<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1939年格鲁派分寺移址于门堂叶合琼沟,宁玛与觉囊两派仍为一寺共同活动。 德合隆寺有大经堂1座,佛堂2座,2007年寺院18米高的露天巨型莲花生大师铜像装藏开光。2012年寺院48米高的露天四臂观音铜像装藏开光。 我们沿着山间的钢楼梯,爬上半山腰上的莲花生大士坐像前,这里有很多信徒在围着大士像转经。丹贝旺旭仁波切曾发起广大誓愿:凡能够圆满绕转莲师像11113圈者,仁波切都发愿加持其临终往生莲师净土吉祥山或其所愿往生净土。 随后,我们沿着一条土路驱车来到寺院对面山上的白塔林。这里的白塔共有1113座,呈曼荼罗(坛城)排列。去年来德合隆寺,还能进入白塔林,如今已锁上门无法进入。 从德合隆寺出来,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又驱车来到昨晚经过的704县道旁发现的蓝冰湖。 沿德马高速前往玛沁县。在玛沁县吃完午饭后,我们决定前往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神山。阿尼玛卿神山在去年我已去过两次。<div>我们沿德马高速继续向西行驶几十公里后,在高速上已能看见前方的阿尼玛卿神山。</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在下午3点过在雪山乡下高速,拐上一条土路。沿途路行驶一段后,有山上的流水流到土路上行程一段厚厚的冰层覆盖了道路,我们的越野车在去年西藏回来已全换成粗齿的越野胎,看看这段冰封路不长,没必要安装防滑链,就小心翼翼低速慢慢通过。 虽是冬天,但前往阿尼玛卿的道路并没有积雪。我们去年5月来阿尼玛卿时,反而山上道路全是积雪。驱车沿土路从德马高速桥下穿过,来到一片空地,此时阿尼玛卿神山呈现在我们面前。<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阿尼玛卿神山 随后驱车继续前进,来到山顶的垭口,在此欣赏唯格勒当雄冰川。这里的道路依然没有积雪,但风极大,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花吹得人站立不稳。 唯格勒当雄冰川 从垭口下来,走到一处冰河边,这里也正对这阿尼玛卿神山,决定在这里停车等候,看晚点能否看到日落时神山之上是否有美丽的晚霞。此时天空云层很厚,寒风凌冽。顶着刺骨的寒风,下到冰河边,发现冰河中有块结冰有点像天然形成的藏文。 等到6点过,依旧乌云密布,寒风凌冽,已经觉得不可能看见晚霞了,准备收起相机会玛沁县了,这时,天边一丝阳光从乌云中透出,照亮了阿尼玛卿旁的雪山。<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随后,淡淡的晚霞出现在阿尼玛卿山背后,虽然当天的晚霞并不十分艳丽,但在寒风中苦等几小时,能收获这样的结果,也让我们心满意足了。 其实在这个位置,是拍日出的好地方,而拍日落,应走219省道到阿尼玛卿的背面拍摄。 拍完晚霞,又沿高速回到玛沁县。玛沁县是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比久治县繁华多了,也有很多餐馆。我们选了一家稍大的川菜中餐馆,点了几个菜。餐馆只有几座客人,但等了二十多分钟内,菜没上一个,先每人端来一碗饭。又等了十多分钟,催促了多次,饭都要凉了,才上了两个菜。再催,居然厨师还冒火了,搞得服务员不断向我们道歉。看来果洛州的旅游配套管理服务还有待加强。 2月12日 早上起来,天空下着大雪,四周白茫茫的一片。我们早饭没吃,先驱车来到城内的喇日寺。 喇日寺,全称为“喇日扎西通照多卡寺”,意为“吉祥圣山触目盛光石经寺”,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格鲁派藏传佛教寺院。在寺院的山顶上,矗立着四臂观音的坐像。 我们首先驱车经过喇日寺,沿着铺满积雪的土路来到山顶观音菩萨坐像前。藏传佛教的四臂观音与汉传佛教的观音有很大的区别。汉传佛教的观音像,通常呈现为一臂或两臂,或千眼千手的女性形象,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或杨柳枝等法器,象征着清净和智慧。而藏传佛教的观音具有四个手臂,每个手臂都持有不同的法器或两个手臂持法器,两手合十,法器通常包括莲花、念珠、宝瓶和施无畏印(或剑)。这些法器分别代表着智慧、慈悲、清净和力量。身体呈坐姿或立姿,面容宁静祥和,眼神深邃而充满慈悲之光。 喇日寺总占地面积400余亩,主要建筑由因明院、密宗院、印度八十大成就殿、三个经堂组成。寺院有大小经轮30余座,大小佛塔111个,石刻经文垒墙4座,经幡占地约80亩。 冒雪入定的僧人 冒雪转经的人们 从喇日寺回到酒店吃完早餐后,我们驱车沿227国道向北前往拉加寺。从玛沁县到拉加寺约70公里。 拉加寺地处于青海玛沁县东北部黄河北岸的拉加乡阿尼群贡(意为:大鹏展翅)山下,坐东向西,面临黄河,这里地处峡谷,海拔低,气候潮湿,沿岸多为良田,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整个寺院依山傍水,地势优美。背依之阿美尼勒功山松柏苍翠,蚕丝般的细溪飞流之下,景物十分宜人。<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拉加乡 黄河将拉加乡和拉加寺分开 拉加寺初名"扎西功德林"(吉祥广安寺),后改名"甘丹扎西炯尼"(具善吉祥源地),又称"嘉样寺",是我省黄河沿岸最著名的格鲁派寺院。是拉萨色拉寺属寺。 寺院建筑与其他藏传佛教寺院有点不同,有点近似于中原古典园林式的建筑风貌。<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该寺设有总领全寺的大经堂“托桑林”,下分五院,即上下密修院、医明学院、时轮学院和旦正院,另有菩提塔一座。山坡上竖立着宗喀巴大师像。 寺外的广场上,很多藏民在煨桑台祈福煨桑,他们将柏树枝、青稞、糌粑倒上煨桑台点燃,再围着煨桑台一边诵经祈祷,一边洒上青稞酒,滚滚浓烟直冲天空,象征清楚污秽、驱除邪崇、向神明传递祈愿。 在拉加镇吃完午饭后,又沿227国道回到玛沁县,继续沿227国道向南经甘德县前往达日县。 在经过甘德县时,发现前面有座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寺院样的建筑,院外山坡上一群人也在煨桑祈福,并抛撒龙达。 近前仔细一看,原来这里并不是一个寺院,而是甘德县格萨尔王博物馆。 由于我们还要赶到达日县,就没再进入博物馆参观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