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饭不怕晚——电影《戏台》诠释着笑中带泪的人间悲喜剧

雪奇

<p class="ql-block">好饭不怕晚</p><p class="ql-block">——电影《戏台》诠释着笑中带泪的人间悲喜剧</p><p class="ql-block">文/图:雪奇</p><p class="ql-block">(图片为电影院手机摄影)</p> <p class="ql-block">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好饭不怕晚”,意为真正有价值的事物不会因为出现时间晚了而减损其价值。今天看了陈佩斯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戏台》,让我自然想到了这句非常哲理的谚语。</p><p class="ql-block"> 《戏台》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故事。戏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饰演),带领五庆班在德祥大戏院演出《霸王别姬》,却因军阀洪大帅(姜武饰演)的蛮横干预,被迫让包子铺送包子的伙计大嗓儿(黄渤饰演)顶替名角金啸天(尹正饰演)登台。这一荒诞设定,直指权力对艺术的粗暴碾压。洪大帅不懂戏,却强行要求他崇拜的“霸王不能死,必须过江”,甚至拔枪威胁戏班改戏。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戏班只能在强权压迫下挣扎求生存。导演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张力和冲突的世界。影片的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既让人捧腹,又令人唏嘘。笑中带泪,笑过之后还让人思考,思考着自己的生活与命运。这便是喜剧的高级表达。</p> <p class="ql-block">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夸张刺激的“大制作”,而是通过扎实的叙事与细节设计,靠真材实料的艺术成果来赢得观众与市场。这才是我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我相信,大部分真正喜欢艺术的观众也会喜欢真材实料的艺术成果,而不是哪些花里胡哨、内容空洞、紧靠故弄玄虚的大制作和感官刺激的镜头与流量明星的虚幻光环来赚得票房数字。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好饭不怕晚,是好东西,即时来的晚了一点也不会影响人们的胃口的。 </p> <p class="ql-block">  在影片啼笑皆非的情节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陈佩斯本人曾因坚持创作自由而淡出春晚的经历。影片反映的不仅是历史的缩影,也该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陈佩斯借戏班在强权下的挣扎,讽刺了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大帅一人说了算,外行指导内行,“说你行你就得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得不行,行也不行。”影片将荒诞中的真实,权力与艺术的博弈,表现的淋漓尽致。 </p> <p class="ql-block">  据说《戏台》,原定于2025年7月17日上映,却因同档期《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等影片的提档挤压,无奈,只好延后一周至7月25日才上映。然而,这部历经一波三折,制作过程中并不被投资方看好甚至关键时刻撤资,让陈佩斯父子搭上自家房子做抵押才得完成的这部喜剧作品,最终以扎实的剧本、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讽刺赢得了观众与影评人的一致赞誉,成为暑期档的一匹黑马。我查了一下AI导读,“截至7月28日0时,影片总票房就已突破4.8亿,” 网上有透露说,正向5.9亿冲刺。相信陈佩斯的坚守,定会有春暖花开的。</p><p class="ql-block"> 《戏台》不仅是一部喜剧,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权力、艺术与人性交织的复杂图景。这碗“好饭”,即是来得晚点,也确实值得等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7.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