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苏区首府——瞿家湾

老骏

<p class="ql-block">  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红军街,面积210000平方米,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p><p class="ql-block">1965年9月, 为了迎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访问洪湖市,经湖北省文化局同意,洪湖县委、县政府在瞿家湾成立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贺龙元帅被诬,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停馆。粉碎“四人帮”后,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重新焕发了青春。</p><p class="ql-block"> 1983年10月,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落成,正式对外开放,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该馆亲笔题写馆名。</p><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该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割据,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湘鄂西革命很据地覆藏53个县市,拥有3万正规红军和近20万地方武装,是土地革命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发祥地。他为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并最终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水上游击战争的光辉范例,毛泽东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予以高度评价: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汉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很据地的证据。</p><p class="ql-block"> “红军时代的洪湖瞿家湾是湘鄂西苏区首府所在地。红军街(老街)旧址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军委、湘鄂西省工农监察委、湘鄂西省少共省委、湘鄂西省妇女生活改善委、湘鄂西省《工农日报》社等30多处,附近村湾有中共湘鄂西省委党校、湘鄂西省《红旗日报》社等。红军街传统建筑规模1.8万平方米,完好程度95%,多为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灰墙玄瓦、高垛翘脊,装饰精巧,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p><p class="ql-block"> 1951年洪湖建县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和重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198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王震亲笔为“洪湖瞿家湾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并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题词;陈丕显、王任重、廖汉生、郝建秀、李瑞环等先后视察访问瞿家湾。</p> <p class="ql-block">湘鄂西苏区历史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革命纪念馆。该馆的建筑风格依据古代农民房屋的结构形式设计而成,寓意着中国革命的根基和起点来自于农民阶级。纪念馆陈列着大量文物、历史图片和实物,再现了当年苏区的革命斗争场景,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展馆主要分为“湘鄂西革命初期”“烈士英名永存”“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传承”四个部分,通过照片、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了湘鄂西地区的革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p><p class="ql-block">段德昌(1904—1933),字裕后,号魂,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是一名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军事家。1924年,段德昌创办新华中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后,发起组织“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工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开展游击斗争,创建游击根据地。,,1933年5月在潮北巴东金果坪英痈牺性,年仅29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逸群(1896年—1931年5月20日),字立凤,祖籍湖北省蒲圻县,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宣传家、活动家,贺龙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早期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三大革命根据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红军的创建者之一。1931年5月,在湖南岳阳贾家凉亭附近遭国民党军伏击,英勇牺牲,时年35岁。</p> <p class="ql-block">洪湖市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传统建筑规模18000平方米,完好程度95%,古建筑多为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水乡小镇特色,穿斗式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灰墙玄瓦,高垛翘脊,装饰精巧,形成了独有的古朴韵味,具有朴素的美感和较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旧址简介</p><p class="ql-block">旧址原为瞿声熔产业,曾一度将此屋租给当地工商业者瞿声宝作土产货栈,后又租给瞿声标开茶社兼住家用。该旧址自奠基立柱以来近百年,形成基本未变,1954年洪湖遭特大水灾,瞿家湾许多建筑物或损或毁,而分局旧址除了内部的附属结构如地板、护墙鼓皮等损坏外。其余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旧址进深二间,第一间进深9.96米,面阔两间6.45米,第二间进深12.04米,面阔一间4.46米。总面积12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中期,洪湖县人民政府批示文化主管部门协同地方组织对该旧址进行了保护性的维修,主要结构至今保存基本完好。七十年代后,对外开放至今,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1931年3月初,夏曦作为中央左倾的代表,到达湘鄂西苏区取代邓中夏的职务,此时,正值敌军“围剿”江南苏区,为避敌峰芒,有利于指挥反“围剿”,特委,联县政府及新六军决定从江南石首中心根据地 ,迁到江北苏区。按中央指示,是年三月二十七日,在瞿家湾成立了湘鄂西中央分局,由夏曦任分局节记,主要成员还有徐锡根和宋盘铭。当年的中央分局机关就设立在瞿声熔住宅中,与当时的湘鄂西省机关南北隔街相对。直到一九三二年九月初,苏区机构撤离洪湖,该旧址才结束它的光荣使命.鉴于该旧址在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县文化主管都门于六十年代中期后多次进行过维修,主要结构至今仍保存基本完好,七十年代后,对外开放至今.</p><p class="ql-block">湘鄂西中央分局机构</p><p class="ql-block">书记:夏曦 委员:徐锡根 贺龙 宋盘铭 关向应</p><p class="ql-block">夏曦同志生平简介</p><p class="ql-block">夏曦:(1901——1936)湖南益阳桃江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至1923年任湖南省学联干事部主任、社会主义青年团湘区委员会书记。北伐战争时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源南省党部常务委员。1931年春受党中央派道,来鄂西苏区工作,历任中共中央鄂西分局书记、军委主席,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兼抗联主任等职.在湘鄂西苏区工作期问,顽固地执行了王明“左”倾路线,给革命事业带来的重大损失。1936年秋.夏曦在长征途中殉职。</p> <p class="ql-block">贺龙</p> <p class="ql-block">周逸群</p> <p class="ql-block">段德昌</p> <p class="ql-block">段德昌同志的烈士证</p> <p class="ql-block">刘绍南(1903-1928),湖北省洪湖戴家场人,历任中共沔阳南区区委书记、中共沔南临时县委书记、中共沔阳县委委员等职,1927年9月10日,参与领导戴家场秋收暴动,打响了鄂中地区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28年8月因叛徒出卖被捕,于洪湖戴家场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关向应11804-1946),辽宁省金县人,满族,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起任湘鄂西军委步团成员,红三军政委,红二军团政要,长征途中任红二军团政委,1937年任八路军-二0师政委。,1946年在延安病逝。</p><p class="ql-block">崔琪(1899-1932),湖北监利人。历任中共监利县委书记、中共潮鄂西临时省委书记、潮鄂西省苏雄埃政府主席兼总工会党团书记等职。1932年9月,湘那西苏区首府疆家湾失守后率独立营突围至洞鹰湖特区。1832年11月在洞庭湖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洪湖县人民政府为缅怀革命先烈,1980年,在烈士家乡瞿家湾镇新场村建立此碑。</p><p class="ql-block">彭国材(1904-1932),湖北省洪湖沙口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先后参与领导戴家场秋收暴动、瞿家湾年关暴动,曾组织洪湖赤卫队配合主力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1931年秋任湘鄂西省委委员、湘哪西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副局长等职。1932年8月,被错杀于洪湖瞿家湾.</p> <p class="ql-block">熊传藻(1900-1929),湖北省洪湖傅家湾人,历任中共新堤市委书记、中共鄂西特委委员、中共鄂中特委委员、中共监利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等职,i928年12月下旬,在监利尺八口与敌战斗中受伤被俘,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翌年元月9日,被敌人秘密杀害。</p> <p class="ql-block">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人,军事家,1925年入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曾任红二军团第十七师师长、红三军八师师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 军二兵团司令员,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6月3日逝世。</p> <p class="ql-block">潘家辰(1904-1932),江苏省苏州人,1931年,受中央指派来到湘鄂西苏区,曾任中共湘鄂西省省委巡视员。1932年牺牲于洪湖瞿家湾</p> <p class="ql-block">柳直萄(1898-1932),湖南省长沙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0年以中共中央军委巡视员和长江局特派员身份到洪湖苏区,历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中共鄂西北特委书记兼房县县委书记等职。1932年在监利周老咀牺牲。</p> <p class="ql-block">钱瑛(1903-1973),女,湖北省咸宁人,1927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湘鄂西中央分局职工委员、湘鄂西省妇联负责人、湘鄂西省委委员、省委巡视员等职。1932年洪湖苏区失守后,她化装突围,此后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1973年7月26日在北京病逝。</p> <p class="ql-block">庄东晓,祖籍山东,中共湘鄂西省委巡视员潘家辰烈士的夫人。1931年受党中央派遣,,与丈夫潘家辰同赴潮鄂西苏区。先后担任湘鄂西省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和省委宣传部领导工作。建国后曾任广东省文史馆馆长。1984年和1988年曾2次访问瞿家湾。</p> <p class="ql-block">曾在湘鄂西苏区战斗过、1955年被授予</p><p class="ql-block">少将以上军衔的红军将领名录:</p><p class="ql-block">元帅:贺龙</p><p class="ql-block">大将:许光达</p><p class="ql-block">上将:贺炳炎</p><p class="ql-block">中将:黄新廷、杨秀山、王尚荣、成钧、</p><p class="ql-block">顿星云、饶正锡、廖汉生</p><p class="ql-block">少将:谭友林、廖述云、傅传作、夏耀堂、</p><p class="ql-block">胥治中、周长庚、周九银、朱声达、樊哲祥、李文清、王全国、别祖后、宋庆生、李国良、吴子杰、魏天禄、陈华堂、范忠祥、黄忠学、张秀龙、罗坤山、何济林、李书茂、魏国运、薛少卿、曾祥煌、张树芝、杨嘉瑞、朱绍清、陈文彪、唐金龙、刘清明、万振西、李建良、邓家泰</p> <p class="ql-block">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湖北省委派王平章、肖仁鹄、刘绍南于八月下旬到新堤组建中共鄂中特委,领导鄂中地区的秋收起义。9月10日,“洪湖五子”之一的刘绍南利用中秋节在家乡戴家场土地沟举行暴动,击毙罪大恶极的豪绅“涂老虎”,铲除全县一霸,打响了鄂中秋收起义的第一枪。为贺龙、周逸群等领导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洪湖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在戴家场镇修复了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碑名“洪湖戴家场秋收暴动纪念碑”;1992年戴家场秋收暴动纪念地和纪念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洪湖</p> <p class="ql-block">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园</p> <p class="ql-block">牌坊</p><p class="ql-block">本牌坊是纪念园第一次开馆时的大门,为四柱三间式,绿瓦朱楹,飞檐斗拱。坊额上镌刻着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馆名“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大门两侧的红叶李,绿叶丛中红紫发亮的叶子,像一株株永不凋败的花朵,在绿茵花丛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条绿树掩映的青年路笔直铺向纪念碑脚下。</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由花岗岩叠砌而成的,碑身通高27.6米,气势雄伟,大气恢弘,代表着湘鄂西苏区革命斗争是1927年6月开始的。碑身正面向北,镶嵌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二个金色大字,是仿鲁迅先生字体临摹而成。背面向南,镌刻着贺龙元帅的亲笔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碑身东西两侧刻有五星、稻穗、红旗、党徽组成的装饰图案,图案为金色,代表着希望,金色稻穗环绕在党徽四周,左右两边还有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取得革命胜利。纪念碑基座正面篆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7年12月撰写的碑文。纪念碑伟岸凝重,铭记的是永远定格在苦难岁月的鲜活生命。</p> <p class="ql-block">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馆</p> <p class="ql-block">贺龙刀劈芭茅溪盐局的两把菜刀</p> <p class="ql-block">贺龙给巴东县人委会的回信</p> <p class="ql-block">洪湖市江滩公园</p> <p class="ql-block">98抗洪”纪念园</p><p class="ql-block">1998年夏,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受灾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史所罕见。洪湖作为长江流域抗洪主战场,几十万抗洪军民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与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死大搏斗,先后战胜了8次洪峰,排除了12处溃口性险情,确保了长江大堤安全,确保了江汉平原和武汉等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在长江抗洪史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凯歌,创造了伟大的抗洪奇迹!为了牢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传承伟大的抗洪精神,洪湖市着手建设洪湖“九八抗洪”纪念园,打造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长江。对面是个江心岛</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不知叫什么,四处查找没有看到说明。</p> <p class="ql-block">  5月16号下午离开荆门楚王车马阵景区,驱车来到洪湖市瞿家湾镇住下。傍晚在镇上转了一圈。走到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那里早已关门了。过旧址有条河,查了一下叫内荆河。桥上“洪湖赤卫队”的红旗迎风飘扬。走过大桥,看见前面似乎有道堤。以为是洪湖的堤坝。爬上去一看是一片庄稼地,失望而归 到镇上找家餐馆吃晚饭。然后回宾馆休息。</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出去找食 农贸市场外面的那条街,摆满了各种蔬菜 鱼虾,肉食。卖早点的摊位也很多。街边有几家餐馆醒目的“早酒”招牌吸引了我。这里的人有喝早酒的习惯?我们四川有句骂人的话“你害怕是喝了早酒的哟”意思是说别人不讲道理发酒疯。一方一俗 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看见有几个卖鱼虾的又在卖有种细长像管子的东西。不知何物。问卖家这是什么?答曰:藕带。四川卖莲藕的很多 但没见过卖藕带的。也没有吃过,想来应该与嫩莲藕的味道差不多吧。</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餐,开车去洪湖风景区。开到景区门口。只见是个游船码头。停车先去看了一下游船路线,一共有三条线。但不熟悉那些地名,不知通向何处。问工作人员说,现在只开一条线路。下船后还要走段路才能到湖边。原以为乘船可以直达洪湖。花了船钱 连湖的边都看不到。没意思。后来陆续来了几辆车。他们也是问清情况不打算去了。调转车头,返回去看瞿家湾革命遗址。</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遗址就是门口那个房子, 进去一看, 是整整一条街。一条保存得相当完整的老街——红军街。只有景区大门的房子和瞿家湾革命纪念馆是后来修建的。太出乎我的预料了。我原以为瞿家湾就跟井冈山一样 ,红军撤离后 房屋都被还乡团烧光了。我们只能看见在原址重建的仿造品。</p><p class="ql-block"> 老街红旗飘飘,除了几家卖东西的商铺外 没有居民。显然这里的原住民都迁出去了。湘鄂西苏区的机构: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军委、湘鄂西省工农监察委、湘鄂西省少共省委、湘鄂西省妇女生活改善委、湘鄂西省《工农日报》社等30多处遗址分布在街道两旁。当然里面没有什么东西了。有的辟作展室了,很多就是个空房子。有个展室里面全是电影《洪湖赤卫队》的剧照。让人感概的是,根据地历史还给左倾机会主义的忠实执行者夏曦保留了一席之地。这个夏曦害死了好多革命者。有些还是湘鄂西苏区的骨干,开拓者,都被他以肃反 的名义杀害了。</p><p class="ql-block"> 参观了瞿家湾旧址 我们上车到洪湖市区。想在那里看洪湖。到了湖边 偌大的停车场空荡荡的,一辆车也没有。游客中心大门紧闭.。走到湖边湖里也是空荡荡的。游船停在泊位上,空无一人。我们又把车开出来,想绕湖转转,左边走到入口,就被石墩子挡住了,只能走进去,这边湖里全是水草。退出来往右边走,前面在施工,不能通行,连湖边都没到。又掉头回来往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园去。革命历史园里有湘鄂西革命历史馆和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从大门进去,左边是部队捐献的飞机坦克等兵器。还有一艘九八抗洪用过的冲锋舟。右边是人工湖和花园。进去中间是贺龙元帅的铜像。</p><p class="ql-block"> 再往里走就是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后面是烈士陵园。黄新廷将军的陵墓是单独的,在烈士墓的左边。烈士纪念碑的左面是革命历史馆。由廖汉生将军题写馆名。馆内陈列的主要内容与瞿家湾纪念馆相同。只是面更广,展品更多。</p><p class="ql-block"> 告别纪念园,我们开车到长江新堤附近的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后。上堤到江滩公园去转了一圈。新堤比老堤更高,更宽。上面可以过汽车。新老堤坝之间就是公园。公园呈长条形,顺着江岸走。公园里有个九八抗洪纪念碑。记录了当年洪湖市军民抗洪的壮烈史诗。我们一直逛到华灯初上才回去吃晚饭,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