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满洲里,浪漫且独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三伏天,夏日炎炎暑气高。一时兴起,想去内蒙避避暑,大伙儿一顿饭的工夫就这么定了,纯粹是说走就走。7月23日下午顺利抵达满洲里——它属于</span>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一座美丽的边境小城,既是中俄蒙三国交界处,也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城内有很多俄罗斯风格建筑,结合哥特式尖顶,巴洛克雕花及蒙古族装饰元素,异域风情很浓。大街上满是金发碧眼的帅哥美女,还有色彩艳丽的套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俄融合度很高。</span></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国门属5A级景区,为了赴一场独特的文化体验,打卡者络绎不绝。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下巍峨的国门庄严雄伟,高高耸立于铁路之上,满载货物的火车穿梭其间,见证着中俄贸易之繁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国门顶端的红旗随风飘扬,头一回和国门零距离,心情激动又自豪,爱国情怀瞬间被点燃——是啊,今日之繁华,皆为先辈之努力,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国门左侧的公园内,前四代微缩国门依次排列,仿佛在诉说满洲里口岸经济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历程。曾经的第一代国门只是带有双头鹰的木桩,而后的木质拱形门、铁木结构的栈桥等,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中俄关系。而现在这第五代国门,不仅是中国边界线上最大的铁路口岸,更是中俄贸易繁荣的象征。毋庸置疑,国门之巍巍,国运必昌盛。</p> <p class="ql-block">在国门右侧,静静矗立着41号石碑,它不仅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更承载着无数边防战士的坚守与奉献,他们自豪地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国门。我们深知,那份岁月静好,源于他们的担当和付出。</p> <p class="ql-block">其实,旅途所见的每一个建筑物,不单单只是用来欣赏,它们都有温度、有情怀、有故事的,得用心观察仔细体会。位于界碑南面的和平之门,质地为白钢,像个巨人高耸入云。我们可以看到M造型,同汉字“门”很相似,其实它是满洲里三个字的拼音、俄文、英文书写的第一个字母。和平之门寓意深刻,上面的球体象征着地球,寓意国土虽有界,但它与世界相联,代表中国人民开放的胸怀。五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象征着和平,象征着我们期盼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友好交往。</p> <p class="ql-block">上到国门旁198米高的观光塔顶眺望,三国边境一览无余,世界在此恰好相遇:脚下是祖国的土地,眼前是俄罗斯的草地,远方是蒙古国的山脉,正所谓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再回看我们一望无垠的祖国,不禁浮想联翩——同样的花草,一样的泥土,空气树木原本无异,却被铁丝网分割成不可越雷池半步,属性却全然不同了。为了这,千百年来,多少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多少文明被毁,无数生灵涂炭。其实,这地球本就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呢!人类只有文明互鉴,才能美美与共。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是全人类最温柔的情感,难道不是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86彩带河,美如油画</p><p class="ql-block"> 离开满洲里,沿着331最美边境公路前往黑山头,途经186彩带河。“186彩带河”这个名字有点特别,它并不是指186条河流或者186道弯或186种色彩,而是因为位于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边防公路186公里界碑处,故得名“186彩带河”。彩带河其实是中俄边境的一块湿地公园,额尔古纳河在这里流淌了千年,河水湍急,九曲回肠,滋润着这片土地。彩带河的颜色和线条感非常艺术,就像一幅绝美的油画作品,美得惊艳。在这里,国界只是一条隐形的线,而湿地的美丽无疆无界,我更认为它是一片跨越国度的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清晰可见高高的一座由数根石柱环绕着用玛尼石垒成的经幡塔堆,上面系着密密匝匝的蓝色哈达。这种在藏区常见的祈愿堆子,蒙古语称为“敖包”。看到它,情不自禁想起《敖包相会》,这首蒙古民歌之于我们这代人,则是耳熟能详,男女声对唱,深情地唱出了千里草原的无限风光。这种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原本是辽阔草原上的道路和界限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敖包”的右侧山坡上,有一个搭在木台上的巨大的蒙古包,四角周围立着“象牙”饰物,斜坡上还矗立着几只猛犸象雕塑,好像在告诉游人,这里是猛犸象的故乡,三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大量猛犸象。1980年以来这里相继出土了保存完好的三具猛犸象化石,这为研究远古地理、古气候等提供了很高的价值。万年文化沿袭传承,千年草原历史文明,这一刻足以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巅望去,眼前的边界湿地蔚为壮观,静静流淌的河水在阳光的辉映下,呈现一条彩色的绸带,曲折横亘在中俄边境上,如玉带一般蜿蜒在仿佛是绿色织就的锦绣之中,又恰似赤练当空的惊鸿之舞,在蓝天白云下划出了一道柔美的弧线,衬托出一幅美丽画卷,美得让人挪不开步子。</p> <p class="ql-block">远眺逶迤迂回的彩带河,微风拂面,轻抚着带有露珠的花草,周边是广袤的草原,头顶是蓝天白云,眼前是“彩带”飞舞,置身其中,真的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那种辽阔与壮美,唯有亲身感受才能体会。</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呼伦贝尔的美,最美莫过于186彩带,此话当真。登高俯瞰,186彩带河更显惊心动魄——它像被风拨动的琴弦,在中俄边境的沃野上划出优雅的弧线,与对岸俄罗斯的草原、远山、云雾共同构成跨越国界的诗意长卷。</p> <p class="ql-block">当然你也可以沿着栈道漫步,近距离欣赏彩带河的美景,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体验滑草的快感。1000米长的滑道,号称全国之最,从高处飞驰而下,刺激又惊险。滑草开心,安全第一,我们在快乐尖叫和安全滑行之间感受到风驰电掣般的快感,最后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室韦,小小的“木刻楞”世界</p><p class="ql-block"> 离开彩带河,沿着中俄最美边境公路前行,到达室韦,快临近向晚了。室韦小镇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下辖的俄罗斯民族乡,地处大兴安岭北麓、额尔古纳河右岸,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契隔河相望,也是我国俄罗斯族民族乡和蒙古族发祥地之一。独特的俄式风情加上边境风光和历史文化闻名,室韦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也算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那一晚,大家居住于"木刻楞"。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黑龙江漠河及俄罗斯西伯利亚极寒地区特有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尤其集中在内蒙古根河、额尔古纳等地。木刻楞</span>由一根根粗壮的圆木叠砌而成,缝隙处用苔藓填充,因此能做到冬暖夏凉,屋顶是陡峭的“人”字形蓝色或绿色瓦楞铁皮,能利于排雪,门窗框和屋檐装饰着精美的雕花和彩绘,常被涂成蓝色、绿色、粉色等,色彩鲜艳,特别漂亮。推门而入,感觉每一根木头都透露着自然的韵味与岁月的痕迹,房子内部干净整洁,温馨舒适。由于是木结构,隔音条件就差些,以至于脚步声楼上楼下有影响,而且没有电梯,行李搬运也不是很方便,但瑕不掩瑜,木刻楞终究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室韦,这个内蒙古北部的边陲小镇,坐落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畔,这里不仅是蒙古族的发源地,也是成吉思汗的故乡。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室韦起兵,屯兵呼伦贝尔后,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它在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占据了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作为俄罗斯族民族乡,实属袖珍型,室韦常住人口只有1800左右,人口较少主要还是与其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及民族构成有关,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占63%-66%,其他民族如汉、蒙等仅占少数。这种单一的民族结构限制了人口自然增长,且俄罗斯族人口本身就较少,但它凭借独特的俄罗斯族风情和中俄边境地理位置,却是呼伦贝尔热门旅游地——这不,我们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到室韦小镇游玩,最好的打开方式就是乘坐游船畅游额尔古纳河,欣赏风格迥异的两岸风光:中国室韦镇的草原、森林与俄式建筑对应了俄罗斯村庄的异域风情,游人可清晰观察两国地理与文化差异。一河分两国,一水连两岸。河水清澈明亮,微风拂面而来,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不妨看下图,我们可以来个无奖竞猜,哪边是🇷🇺,哪边是🇨🇳。游船左侧是俄罗斯小镇奥洛契,右手边就是咱们中国的室韦小镇。室韦远比不上内地沿海富裕村镇,但在不远处的俄罗斯人眼里已经算是繁华世界了。</p> <p class="ql-block">两岸虽然只隔一条额尔古纳河,但语言、外貌和生活习惯截然不同,人家对面长着一张很是立体的欧洲脸,说着流利的俄语。据本地人说,每到夏天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在河里洗澡游泳,但我们手持高倍望远镜也没能看到,也不知为啥,却看到了许多自由穿梭于两岸的水鸟。</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座桥是中俄友谊大桥,始建于2001年,当初两国各掏一半资金,AA制,也算是共同出资,对等投资,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300多米,宽4米左右,此桥并不雄伟,但却是中俄界河第一座永久性公路大桥,意义非凡。</p> <p class="ql-block">游船行驶在界河之中,一会儿踏入俄罗斯,一会儿又回到国内,游人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感叹岁月静好。一圈下来,总感觉俄罗斯的唯一特色就是——地广人稀。不得不感叹,祖国这边热闹非凡,旅游业红红火火,游客们拍照打卡,游船上欢声笑语。而对面俄罗斯那边一片静寂,连牛羊马影儿都没有,安静得让人有些不习惯。不过我觉得这也说明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同一蓝天下,大家各自安好,彼此放心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哦,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p><p class="ql-block"> 老舍先生早年创作的散文《草原》入了小学语文教材,第一自然段还要求背诵。他当年来的正是呼伦贝尔草原。他是这样写的: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27日下午,我们邂逅了这条带子,也就是莫尔格勒河,那真是一场如梦如幻的美丽遇见。天空湛蓝如宝石,漂浮着的絮状白云,宛如仙女轻舞的裙摆,又似天使洒下的棉絮,悠悠然,飘飘然。它们在澄澈的天际自由变幻着姿态,为这片苍穹增添了无尽的灵动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坐景区接驳车到目的地一个来回得90多公里路程,正如先生所说的,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汽车走几十公里是草原,再走几十公里还是草原。</p> <p class="ql-block">沿途所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山坡上还开满了蒲公英等各种小花,蜿蜒的河道两侧都是宽阔的草地,广袤无垠的草地上,牛羊马如繁星般散落。它们悠然自得,或低头咀嚼鲜嫩的青草,或慵懒地卧在柔软的绿毯上,享受着阳光的轻抚;它们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了,好像给无边的绿色的地毯绣上了白色棕色的花儿。那丰沃的水草滋养着牛马羊群,让绿意盎然的草原更添生机。偶尔传来的几声低鸣,仿佛是它们在与大地轻声私语,诉说着岁月的宁静与安详——好一个理想的呼伦贝尔模样。</p> <p class="ql-block">莫尔格勒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它发源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大兴安岭西麓,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注入呼和诺尔湖后流出,汇入海拉尔河,属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水系。从空中俯瞰莫尔格勒河,河水蜿蜒,像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绸带,老舍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曲水”。</p> <p class="ql-block">莫尔格勒河,恰似一条蜿蜒的巨龙,盘踞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之上。它波光粼粼,河水日日奔腾着、欢笑着,一路向前。阳光洒在水面,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似繁星坠落,又似碎金闪烁。河水的流淌声,犹如大自然奏响的雄浑乐章,激昂中带着柔情,豪迈中透着婉约。</p> <p class="ql-block">莫尔格勒河流域还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承载着游牧文明的千年记忆,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成吉思汗曾在此秣马厉兵,传说其母亲诃额伦的故乡就在河畔。每年夏季举办的“那达慕”大会更是集中展示了赛马、搏克、民族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可惜我们没有遇上。</p> <p class="ql-block">驻足观景台上,远远望去,莫尔格勒河酷似一条被劲风舞动着的蔚蓝色绸带,悠然飘落在碧绿如玉平坦无垠的大草原。细瞅,河水顺流逆流,对流倒流,往往返返。这一刻,老舍先生笔下的“天下第一曲水”真切地照进了现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片草原之上,任由微风拂过面庞,心也随之沉醉。眼前的一切,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是岁月最温柔的笔触。在莫尔格勒河的怀抱中,时间仿佛静止,尘世的喧嚣与纷扰皆被抛掷脑后。此时此刻,我愿化作一缕清风,与这蓝天白云相伴;愿成为一株小草,在牛羊的蹄边生长;更愿融入这莫尔格勒河的水流,奔腾不息,向着远方,为这片草原永恒的美丽与浪漫低吟浅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内蒙的这些日子里,我心里老是默念老舍先生的话——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草原上的蒙古包,既是心灵的庇护所,也是梦想的起点;黑山头的夜晚,篝火与歌声交织,温暖了每一个旅人的心;在额尔古纳的白桦林,找到了朴树歌里唱的那份雅致……这次呼伦贝尔之行,心中满是感慨与不舍,这一路风景,如诗如画,自然的壮美,人文的风情,皆成了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后记:旅行会产生后续效应,即攒得一份自然而然的沉淀。它让平常烦琐的日子多了喜乐无忧,多了淡淡容容,真真切切,能在快乐旅行和居家模式之间,阶段性的切换,既可丰富生活,也能调节心情。走出去,用脚步丈量大地,可以身临其境感受许多美好;去行走,去热爱,哪怕我们早已满头白发,可内心依然可以如少年般模样。反之,生活真如白开水一般乏味,那才叫真正的衰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