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书道

镕澍笔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瀛和扶桑代指日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属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这体现在其丰富多元的文化艺术呈现。但其国内美术馆、公园,甚至富士山等名胜古迹多属私人所有,因此游人参观是要收取费用的。这跟我国公有制的美术馆、公园、景区免费开放,有较大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有例外,比如在大阪通天阁附近,就遇到一个免费参观的私人书法展。参观了一下,蛮新奇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人遗憾的是,笔者年轻时学的一点点日语,因为长期不用,早已全数归还老师,以致面对热情的设展人,只好竖起大拇指称赞,而无法用语言交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用解释,下面这副作品纯粹是汉字隶书,和我东大书法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具体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代〕李商隐《</span>碧城三首》中的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纯粹东大书法并不能代表当下日本主流书道。下面才是真正代表日本的书道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无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就知道,日本书道形成大致经过了几个时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奈良时代:盛唐开元年间正是日本的奈良时代,日本多次派遣唐使西渡中国,传回盛行于中国的晋唐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的日本书法中起着主导作用,日本兴起 “王羲之热”。在律令制度下的大学寮设立了 “书博士” 的官职,“书道” 学科也渐渐形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安时代初期:以嵯峨天皇为中心的弘仁文化大力发展,书法名家辈出,如嵯峨天皇、空海、橘逸势等,他们创造了 “唐样” 书风,虽形式上忠实于中土原作,但并非单纯照搬。其中空海的书法融汇了王羲之的风格、颜真卿的笔法与其本身的独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风信帖》是其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后期:日本民族开始觉醒,在吸收中国书法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特色,逐渐形成 “和样” 书风。和样书风由小野道风始见萌芽,经藤原佐理进一步得到深化,至藤原行成才宣告完成,藤原行成所完成的和样书风又由他的子孙所继承,被称之为 “世尊寺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这副标称取自王羲之的《兰亭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户时代:“书道” 这一名称正式确立,书法技法下沉至民间。此时日本书道流派林立,如从 “世尊寺流” 分离出来的 “法性寺流”“后京极流”,伏见天皇的第六子尊圆亲王创立的 “尊圆流” 亦称 “青涟院流”,到江户时代 “尊圆流” 成为幕府官方书体 “御家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书道与中国书法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念侧重:中国书法注重传统,侧重于 “法”,即书写技巧或技法;日本书道大多忠于传统,在传统基础上大胆突破,在作品中注入个性,更注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图放大。是不是有行云流水,一挥而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将书写艺术冠以 “书道” 之名,立意高远,“法” 是基础,“艺” 是 “法” 在审美活动中的应用,“道” 则具有哲学意味,强调通过艺术来参悟某种精神,更注重书家精神自由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创作方式上,中国书法以继承性为最大特点,学书过程通常从 “临帖” 开始,逐步到自我创作,且创作初期也要求结合字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书法家往往不受传统拘束,大胆对传统文字进行创作,在作品中抒发自我心情,表现自我意境和修养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假名、片假名和汉字混合,是日本书道独特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猜测是承装文房四宝的袋子,跪姿放腿的绣花布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谢谢观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福寿海无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