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甘归来读《中国摄影报》,7月4日日有两大版介绍了斯文赫定头像的摄影故事,编者按也肯定了他对我国西域探险的作用。之前就知道,是他把维语对“陡峭小山包”的发音“雅丹”引入科学领域,以此来定义由风蚀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垄脊与沟槽想间排列的地貌组合。首次接触雅丹,是20多年前去了新疆乌尔禾魔鬼城,深入其中,周边都是比我个头还高的风蚀的灰土色城堡,突然吹来一阵风,耳旁似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眼镜也被风沙蒙住了。从此以后,谁再提议去看雅丹,我只好摆摆手谢绝。</p> <p class="ql-block"> 近年听说还有水上雅丹,还说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风蚀地貌奇观,还真的萌发一睹其真容的念想。从大柴旦镇到水上雅丹,经过西台吉乃尔湖,颠簸的315国道将湖分为两半,一边蓝一边绿,找个安全位置停车航拍几张,离开水上雅丹往茶卡方向走时,经过东台吉乃尔湖,可惜湖面已干枯了。西域生态环境之脆弱,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幸好水上雅丹还是碧波荡漾,我们选择先坐区间车到终点,再搭乘越野车往更里面走,因为那里没有直升机等游玩项目,可以放无人机,而且据说更美的景致在里头。感觉这边的雅丹地貌没有乌尔禾魔鬼城所见的那么狰狞,但也可以凭想象说这个像狮身人面,那个像其他动物,其实也只有说的人站的那个角度说像啥就像啥,换个角度就啥也不像。反正我们关注的不是雅丹地貌,而是碧水环绕的雅丹山头。航拍所见,波光粼粼的湖面,土黄色的雅丹尽情地展现着千百年狂风雕饰后留下的特殊形状,千丘如舰,万壑成航,这是静态的美,而突然划过水面的快艇,则平添了一份动态的灵。此刻我感觉不到魔鬼城的狰狞,反倒多了份温柔之感。都说柔情似水,有了水的滋润,“魔鬼”也被感化为“天使”。这水从何来,一说是昆仑山支流的梭格勒河因山洪爆发改道,另一说是吉乃尔湖水位上升,反正就是水漫雅丹,淹没了这片干旱地貌,包围了这一座座高大的垄脊。高原的水总是咸者居多,且富含矿物质,因而也就呈现出这独特的碧水蓝。水蚀风雕,荒漠碧玉,每一道沟壑都是风的鞭痕,每一片倒影都是时光的叹息,刚柔相济,刹那永恒。</p> <p class="ql-block"> 选择住在景区内的酒店,本来就想欣赏一轮红日从碧水中缓缓落下,可惜高原的天,孩子的脸,傍晚的云太厚了,当晚还下起雨来,次晨日出又泡汤了。但在阳光最灿烂的时候,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深处,看到了遗落人间的沧海碧玉遗珠,也就心满意足了。</p>